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法國大革命史(簡體書)
滿額折

法國大革命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從當時法國國內外的歷史大背景出發,講述了法國三個等級之間的矛盾以及由此引發的法國大革命,革命期間君主立憲派、吉倫特派、雅各賓派、反法聯盟、熱月黨人、督政府、拿破崙等各個黨派勢力之間的反復爭鬥,制憲議會、立法會議、國民公會等立法機構和巴黎人民三次大起義、熱月政變、霧月政變等劇變之後的權力更迭。

作者簡介

路易·馬德林(Louis Mdelin),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他是法國大歷史學家索雷爾的入室弟子,一生致力于法國大革命史和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研究,在歷史寫作方面才華橫溢。他的著作很多,代表作除了《法國大革命史》之外,還有《富歇傳》、《丹東傳》、《塔列朗傳》、《拉薩爾將軍傳》。

名人/編輯推薦

名家名著名譯,中文簡體權威版本, 迄今最經典、最真實、最值得收藏的法國大革命史讀本。
120幅歷史圖片,50萬厚重文字,圖文并茂,講述一段氣勢恢宏、蕩氣回腸的法國歷史。
《法國大革命史》從當時法國國內外的歷史大背景出發,以宏觀的視野謀篇布局,將法國大革命史分為四卷四十九章,詳細介紹了掃蕩歐洲封建勢力,標志19世紀文明開始的法國大革命,讓我們清楚地認識了它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出版前言
如果說文藝復興是“黑暗時代”的中世紀和近代的分水嶺,是使歐洲擺脫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縛,建立新的社會制度體系的前奏曲;那么,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則堪稱是“中國的文藝復興”,因為它同樣使中國擺脫了腐朽的封建統治束縛,引起了思想和社會變革,是中國建立新社會制度的輿論前提。人文主義哺育的這個時代,巨人輩出。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他們為多種學科作出杰出貢獻,是當時的博學家;中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也多少存留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巨人的遺風。本社選輯的這套“名家名譯書系”,就是為紀念在這個理性的萌芽時期,在文學、歷史、心理學等方面作出卓越貢獻的先輩們。
書系的譯者大多是清廷派遣生、庚子賠款官費生或通過其他途徑在英、法、美、日等國留學深造過的,他們有的是國內外聞名的作家、教授、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思想家、語言學家、翻譯家、教育家、出版家,有的甚至還是著名的考古學家、收藏家、社會活動家、革命家等,這既使他們的翻譯充滿人文色彩,又使他們的創作閃爍理性光彩,比起其他譯本,他們的譯本有大量的注釋,涉及神話傳說、政治、社會風俗、地理、典籍引用等,顯示了譯者淵博的知識,可以增加讀者的見聞和閱讀趣味,非常值得一看。
而且,本次出版選輯的書籍,多是外國文學(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評論、童話故事等)、歷史、心理學名著等最初引進國門時的譯本,多是開先河的中文譯本,所以在編選的過程中,編者不但選擇不同時代、不同國別的名家名著,還注重選擇體現不同學科領域的經典譯著,具有非常重要的人文閱讀、研究和史料價值。
因為歷史、社會和文化交流的種種原因,當時的那些民國大家翻譯這些世界名著時,正值中國近代文言文向白話文過渡時期,原稿中存在大量民國時期的英譯、法譯或其他譯本轉譯的人名、書名和地名等,為了更加符合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本書都盡最大努力予以糾正。另外,這套叢書多是民國時期翻譯的作品,所以文字敘述多是半白文,標點、編排體例等也不同于現在的閱讀習慣,本次出版,在盡量保證原書的原汁原味的同時,也做了大量的修訂工作,以使其更契合21世紀讀者的閱讀口味!
源遠流長的世界文化長廊堪稱是一個典藏豐富、精彩紛呈的文明與智慧之海。綿延千載的沉淀,逾越百年的積累,筑就了取之不竭、美不勝收的傳世名著寶庫。有熠熠生輝的思想明珠,也有不朽的傳世之作;有刀光劍影的世界戰爭史實,也有皆大歡喜的民族融合贊歌。為此,“名家名譯書系”系列的編選萃取世界文化史綿延數世紀、豐富積淀之寶藏,從古代的希臘、羅馬到近代的印度、意大利;從日本文學的起步,到歐美文化的濫觴……沿著時光的隧道,讓讀者跟隨美麗的文字從遠古一步步走到今天,盡閱世界各國數千年的文化風貌,勾畫出人類文化發展的演進脈絡,并從中獲得視覺的美感以及精神的愉悅,從而開始一段愉快的讀書之旅。

目次

引言 1789年法國之基本情況
第一章 亂象
第二章 知識進步
第三章 階級與危機
第四章 1789年之政府
第五章 選舉及陳情書


第一卷 制憲會議
第一章 三級會議
第二章 7月14日
第三章 法國之瓦解
第四章 8月4日晚及《人權宣言》
第五章 1789年10月
第六章 議會、俱樂部及憲法
第七章 沒收教產為國產
第八章 兵變及同盟
第九章 和平或者戰爭
第十章 《教士公民組織法》
第十一章 革命危機
第十二章 路易十六出奔瓦倫
第十三章 戰神廣場的槍聲
第十四章 制憲議會之末日


第二卷 立法議會
第十五章 羅馬議會
第十六章 納博訥與戰爭
第十七章 羅蘭內閣及宣戰
第十八章 6月20日倒閣
第十九章 廢君問題
第二十章 君權之傾覆
第二十一章 丹東、外兵入犯與亂殺
第二十二章 瓦爾米之捷


第三卷 國民公會
第二十三章 大議會
第二十四章 吉倫特黨之進攻
第二十五章 國王之死
第二十六章 杜穆里埃的反叛
第二十七章 吉倫特黨之倒臺
第二十八章 外省之反對
第二十九章 公安委員會之政府
第三十章 第一次恐怖
第三十一章 羅伯斯庇爾與黨派之爭
第三十二章 黨派之垮塌
第三十三章 尚德時代
第三十四章 新7月
第三十五章 雅各賓黨之倒臺
第三十六章 共和三年之法國
第三十七章 “挨餓的肚子”反對“腐敗的肚子”
第三十八章 新9月13日


第四卷 督政府
第三十九章 督政府與全國之關系
第四十章 巴拉斯、巴貝夫、拿破侖
第四十一章 拿破侖登場
第四十二章 兩院與督政府之爭
第四十三章 新8月之大政
第四十四章 督政府時代之社會
第四十五章 拿破侖與督政府
第四十六章 督政府與無政府主義分子
第四十七章 雅各賓黨的最后奮斗
第四十八章 請軍人干預
第四十九章 拿破侖之降臨


結論
附錄
附注

書摘/試閱

第二卷
立法議會
第十八章·6月20日倒閣
4月28日之退縮——巴黎之騷動——憲制軍隊之遣散——塞爾萬召集同盟兵——閣員免職——杜穆里埃辭職——在羅蘭夫人的客廳內密謀報復——1792年6月20日——匪徒們入王宮——國王吃酒——發生反動——拉法耶特譴責雅各賓俱樂部——宮廷拋棄拉法耶特——左翼黨團再次振作
4月30日有打敗之謠言傳到巴黎。實在的情形是不止打敗,其實不是打敗,是退縮。大約博識的人,或謹慎的人,都曉得這種軍隊是必縮退不前的,不過還想不到當時各種不堪的情形。4月28日,羅尚博的兩個部將迪永及比隆分兩處進攻比利時的邊界。迪永的隊伍是從里爾向圖爾奈前進,一見奧地利的輕騎,就望風而靡。法國的騎兵先退,大喊:“各人自顧性命!”迪永馳到后退軍隊之前,被自己的軍隊先殺死,全軍并未流一滴血,只流了隊官的血,就退回防地里爾了。同一天,比隆的隊伍是從奎夫蘭向蒙斯前進,看見高處有許多白色的奧地利軍服,就號令退回,他的慌張失措的騎兵,立刻回頭,喊道:“我們中計!”有一個人的記載,描寫當時情景,說比隆是拼命地跑,路上都是拋棄的軍械,士兵們因害怕跌倒在地動不得。他們跑回原防地瓦朗西安,那種不堪情形,比迪永的軍隊還不如。
奧地利兵見到這種情形,也未免詫異,于是走入法國邊界大笑,恥笑法國一句俗語,“不是勝,就是跑”!此時他們很明白了,若要法國人逃跑,不必用刀子,只要用鞭子!巴黎的大使有一位告訴莫里斯說:“不過幾個禮拜,戰事就完了。”但是這一停頓,卻救了法國。奧軍原料不到這樣容易取勝,就按兵不動,深信無論何時,要進就進,不必著急,這使拉法耶特同盧克納(羅尚博已退職)有機會振興他們的軍氣。
巴黎的人都大喊,說是有賣國賊。議會歸過于教士們,這卻是許多人想不到的。在最后這個星期之內,群眾反對教士到了很高的熱度。5月27日議會曾表決議案,譴責教士們滋事,要驅逐他們出境。議員們引一條極令人害怕的報告中的詳細情形,說是在敵軍死尸中(其實法國軍隊并未殺死一個奧地利兵),找出幾個都是不肯宣誓的法國教士,改裝作奧地利兵的。就是向來很謹慎的人,也相信這樣無理而又毫無根據的謠言。
議會此時手足無措,忘其所以,發起許多激烈無謂的討論。當時有夏托維厄堡的叛兵回到巴黎,議員們非常之高興,歡迎他們,簡直是鼓勵嘩變;同時卻在那里胡思亂想,要想出什么妙計,可以恢復軍紀。議員們在會場里亂說話,鬧到一個議場成為戰場,好像是炮聲隆隆的。有幾位議員還打別的議員的耳光。右翼黨團被人侮辱得很厲害,提議關閉各俱樂部,但是議員們誰也不敢關閉。巴黎處處都是打架,俱樂部里頭也打起架來了。羅伯斯庇爾是預料敗退的,此時因為不幸而言中,非常之得意,他叫附和他的人說:“布里索黨因為大權獨攬,被事權醉倒了!”這些黨人很疑心布里索黨,因為同黨入了閣,過于寬待君主。
當時有謠言就是宮廷有陰謀,要殘殺所有愛國的人。斐揚黨人就詰問:如何殘殺?且說國王已經遣散衛隊,又無調遣陸軍的權柄,如何能夠殘殺呢?但是此時君主有了新衛隊,所謂憲制軍隊。山岳黨在議會高喊:“一定要解散憲制軍隊!”5月29日,讓索內不肯落人之后,居然通過遣散憲制軍隊議案。此例一頒行之后,路易十六是毫無護衛,無論何時,一有暴動,就要受損害也。
路易十六卻批準這條新例。當時人人無不以為國王是已陷于絕地,無法可救了。當時有許多人的函信,都說王室無日不在群眾侮辱之中。國民自衛軍是最怕群眾鬧事的,本來就不夠保護王室,當時是有陰謀起事召集無賴。
6月4日,塞爾萬已經當了陸軍大臣,奉行羅蘭的政策,走去議會提議一個最危險的議案。當時商定7月14日慶祝第二次大同盟。這個陸軍大臣提議,每縣派五個大同盟代表,全身披掛,在戰神廣場行過慶祝大典之后,就要編為一軍,總共是二萬人,駐扎在塞納河的下游,或巴黎附近的地方。這個提議很令人詫異,當日政府會議,曾經杜穆里埃指明,此項聚集很有危險,塞爾萬這個提議,明明是獨斷獨行,明明是違抗閣議。議員們討論辯駁這個議案,卻并不費多少時間。這是出乎右翼黨團意料之外的。塞爾萬這個議案,被當做是一個純粹軍事的問題。6月6日議會通過。
當日巴黎騷動的情形,已夠令人可怕,不單是君主的朋友及愛護君主的人頗有憂慮,凡是喜歡維持治安及篤守憲法的,都是無不有憂慮的。現在又有這種大聚集,簡直是火上加油了。當時好滋事的人,已經不遺余力激動民眾,一旦聚集了這許多的大同盟代表,自然是要幫助群眾的。試觀當時巴巴魯與馬賽市政廳來往的函信,就曉得有許多人有憂慮,不是毫無根據的。斐揚黨人以為君主的種種讓步,已是過于退讓的了;巴黎的行政廳(權利是在斐揚黨人手中),曾經呈請國王不要批準反對不宣誓教士的新例,內閣卻要強迫他。但是此時閣議已自分裂,關于大同盟代表問題,杜穆里埃很反對塞爾萬(兩人幾乎揮拳),這使路易十六曉得閣員不能一致。有幾位閣員決定,假使國王不批準這條議案,就拿辭職來恐嚇,路易十六卻以為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驅逐這一群令人討厭的閣員。
6月10日羅蘭以為他可以恫嚇國王,從衣袋里掏出一封寫給國王的信。這一封信從頭至尾完全是他的夫人寫的,是不必說的了。作者不必說明這封信里頭有什么恭維國王的話,都是警告他不要忘了他的辦事員的職守的話。路易十六不動聲色地把這封信接過來折好了,放在衣袋里。誰知13日這一天,羅蘭正要赴內閣會議的時候,接到國王一封信,信里只有很簡單的一句話,請他辭了內政大臣之職。同時克拉維埃也被免職,接著就是塞爾萬免職,杜穆里埃當了陸軍大臣。
這免職的事一發表,巴黎都喧吵起來。朱利安夫人16日寫道:“我聽了未免一驚。”議會曉得了,也大為震動。有位議員說是一得了這個消息很難受。14日早上10點鐘,議會很歡迎免職的閣員,當他們是殉難的人。這樣的歡迎原是不合法律的,于是發令把羅蘭致國王的信刊布,又通過一條宣言,說是全國都惋惜閣員離職。正在這個時候,那一個“大賣國賊”杜穆里埃跑到會場來,議員們大肆攻擊,葛瓦代喊他做“獨裁者”!有一位議員說他是個“污蔑者”!杜穆里埃說他們都是“瘋子”。路易十六雖然覺得拿杜穆里埃來與羅蘭比較,自然是杜穆里埃較為親近。國王仍以為杜穆里埃過于輕佻,無一定主意,非君子所宜交的人,也并不相信杜穆里埃,以為其無異于他人。不然的話,杜穆里埃還可以有法對付議員。他一看自己夾雜在中間,萬不能討好的。他原是有知識的人,不等到同某方面發生沖突之前,就辭職走開了。路易十六只好選擇斐揚黨的二等人才入閣。有一個人說道:“議員因受了大驚,是以對于新內閣也并無不歡迎的意思。”
然而左翼黨團卻大發怒。朱利安夫人寫道:“議會腐敗無能拋棄革命了!君主是掙脫了束縛了!將來總該有一天!”這一天是6月20日。
有一個鬧事的人說道:“報復的發起同一切計劃,皆是在羅蘭夫人的客廳里所發生的。”當時最生氣的是羅蘭夫人,羅蘭自己覺得有性命攸關的憤怒,克拉維埃是舍不得他的財政部。有一個人6月20日看見克拉維埃在卡羅塞爾廣場鼓動群眾,要他們將所有的好閣員們全體復職。所有常到羅蘭夫人家里的,都主張要定期報復,預定8月10日鬧事。有專門鬧事的幾個為首的人,如殺豬的勒讓德爾、釀酒的桑臺爾、沙博、富尼埃 之流帶領匪徒指揮一切。
6月20日他們的意思,不過是要把驅逐的閣員復職,強迫路易十六批準議案。倘若因此事而推倒君主,誠然是不再建立君主了。
他們的借口就是在凡爾賽的網球場舉行第四周年紀念的慶祝,要在王宮園里植自由樹。那天早晨就有八千無賴出發。早一天就有好幾個人的書信說道:“群眾要聚集議會場,要求通過議案。”
檢察長羅埃德累已警告議會防備,當開會討論的時候,請愿的人到了,要求進場,于是發生極激烈的辯駁。左翼黨團歡迎人民起事。右翼黨團有人喊道:“什么人民?他們已帶了刀棍槍炮來請愿的!”當天晚上,有一個人寫道:“群眾堆里什么軍械都有,各種服飾都有,好在大多數都是平民。”葛瓦代極力主張請人民入議場,維尼奧主持更得力,朱利安寫道:“人人都歸心于維尼奧。”群眾原來是替羅蘭及克拉維埃報仇的,會議廳的走廊,已經人滿為患了,只好先讓代表進來。代表團的領袖是一個很能演說的,發表了許多極高深的思想,說話是很激烈的。他說:“人民已起來了……是要流血的,否則我們要種的自由樹,會在和平無聲中開花!我們祖國的仇人,難道以為7月14日的英雄都睡著了嗎?……他們睡醒起來,是能令人害怕的!”議會聽了真是害怕,只好讓他們在議場走一周。當時人民誠然是起來,然而是很難以站得住的 。歷史學家米什萊頗為當時的情形所動,替他們開脫,說群眾因為要提提精神,不得不吃些酒,故此走到議會的時候,不很像樣。多數的議員們,看見這種情景,是極其嫌惡。有些議員們,看見了只是大笑。有一位議員道:“我只看見刀槍長矛如林。”歷史學家奧拉爾寫道:“不倫不類。”然而這次巴黎的革命,都能使見者流淚。當日有許多賣炭的,還有市場上的挑夫,還有二百多個退伍的老兵見了都流淚了。說這句話的報館記者又加一筆記道:“群眾中發現了一種坦白無私的歡樂,能使當時的情形帶些活潑生機。”據作者看來,這群人吃酒吃得太多了,無論當時如何活躍,再也制造不出什么詩意來。當時議會也無法,只好忍受他們騷擾了三個鐘頭。
議長把手放在胸前對群眾說道:“請你們這班好國民放心,議會很曉得怎樣對付陰謀賣國的罪案。”群眾顯然是不相信議長的話,忽然離開議會向王宮走。
王宮此時是毫無保衛,匪徒們只要推開宮門,就可以走進去。不到幾分鐘,匪徒已經布滿禁地了。匪徒們正要用大斧砍門,路易十六叫人開了門,自己走出來,神色是冷淡的。路易十六愈發怒的時候愈是冷淡,這是他的特色。群眾把他推來推去,一面又咒罵他。有一位議員當天晚上寫道:“匪類仍對君主說了好些丑惡的話,其中有一個國民自衛軍,對君主無論什么令人可怕的話都說到了。”當下他們一面亂喊,一面叫道:“批準議案!召回愛國閣員!驅逐教士!請你自擇,是愿意在巴黎,還是愿意在科布倫茨?”路易十六卻很鎮靜地說:“既不是在這個時間,又不是在這個時候,可以討論議案的。”他還聲明他是愛國的,看見身邊有一個人戴了紅色的自由帽,他拿過來自己戴上。路易十六這種演戲的舉動,未免過火。群眾見了也糊涂了。一會兒這班愛國人見了,也覺得不曉得該怎么樣才是對的。其中有好些要試試國王,看他能夠做到什么地步。當時天氣很熱,許多人在那里吃酒,他們也取了一種酒來請路易十六喝酒。路易十六接過來就要喝。
當下國民自衛軍到了,把國王身邊的人逐開。路易十六一個人站在那里斜戴著厚厚的紅帽,熱到遍體流汗,酒杯在手,匪類們喊道:“國王吃酒!”路易十六微笑答復。維尼奧從議會趕來,以為他善于辭令,只要一演說,就可以遣散群眾,不料他只管說他的,匪類們竟是不理。后來有人把維尼奧高舉起來,放在大廳里一個有力的挑夫肩上,他就在這個新奇演說壇上演說起來,匪類們只是恥笑他。
隨后市長佩蒂翁也到了。有一個人描寫他說道:“這一位市長身長而白,面目平和,神色冷淡,骨子里是個壞種,是個懦夫,是當時一個最壞的人。”這時候已經是午后6點鐘,匪徒是早上4點鐘出發的。市長到了,先聲明他才曉得王宮有事。路易十六接待這個奸賊是很冷淡的,然而卻虧得佩蒂翁把他們解散的。匪徒既不能強迫答應他們什么,此時也疲乏了。佩蒂翁告訴他們說:“你們萬不能用暴力強迫國王,若是國王答應你們的話,帶些被強迫的口氣,豈不是變成笑話了嗎?”群眾聽了慢慢散了。佩蒂翁于是對議會說了些解說自己的話,其實自詡有解散之功,議會讓他入坐,算是一件特別榮耀的事。
這次滋事,原是犯法的舉動,左翼黨團是很明白的,設法要撇開這次滋事的不良效果。于是散播謠言,說群眾不過是去探望國王。左翼黨團議員的書信同雅各賓黨的報章都有這種話。朱利安夫人寫道:“人民對國王說了好些冠冕堂皇很中聽的話。”又有一個人寫道:“看當日人民之善用其自由,可見人民是很配享受自由的。”孔多塞是非常高興,說道:“當日并無什么損害,不過打破幾塊玻璃罷了。”
明白人曉得了,非常憤怒,于是發生許多反動,都替國王不平。試看這星期的來往書信,可知當時拉法耶特聞信趕到滋事的地方,他盼望凡是憤恨6月20日鬧事的人,都要對他表同情,同他合力,要趁這個機會關閉雅各賓俱樂部,因為這個俱樂部無一天不辱罵他。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