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城市化視域下的近代華北城鄉關係 1860-1937(簡體書)
滿額折

城市化視域下的近代華北城鄉關係 1860-1937(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從清末1860年到1937年前后的華北區域,特別是以天津地區為中心的城鄉經濟和社會關系。一方面具體考察近代華北地區城鄉間經濟的互動,探討此種關系對城市以及農村分別產生的影響及其局限性,分析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通過與其他地區的比較,總結華北城鄉經濟關系所表現出的獨特的地域特色和歷史影響。另一方面,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綜合比較近代華北地區城市與鄉村社會的共性與異性,探尋在城市與鄉村社會中蘊含的同質因素與同位形態,以及在面臨相同壓力與困境時所采取的相同和不同的社會控制與應對措施,闡釋其轉型模式與軌跡,找尋其經驗與不足,從而為中國社會變遷尋找符合自己國情的道路提供有益的借鑒。
《社科論叢·城市化視閾下的近代華北城鄉關系:1860-1937以京津冀為中心》主要內容共分七個部分,第一章“借鑒與反思:東西方學者的城鄉關系理論概述”分別論述了西方學者對中國城鄉關系從城鄉分立到城鄉統一連續體兩種觀念的轉變,以及中國內地學者對上海、重慶、京津等不同地域城鄉關系的研究現狀及其區域特征,并對城鄉關系研究的理論體系、研究方法及領域范圍進行了必要的思考。
第二章“演進與成式:傳統中國城鄉結構與制度網絡”重點研究傳統時期華北地區城鄉體系特征,考察決定其特征的基本要素。首先解析了傳統意義上的城與鄉及其相關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指出了城與鄉的淵源與演變;其次論述了前近代城鄉關系發展演變過程,劃分了其不同時段的階段特征與發展規律,最后論述了傳統城市與鄉村社會的制度政策、治理方式,解讀了城鄉合治體系的城鄉基層建制。
第三章“沖擊與衍生:城市化推動下的華北城鄉體系模式”主要探討了近代城市發展對華北城鄉關系轉型的推動作用,分析考察不同類型的城鄉經濟關系發展模式。一方面探討了華北地區雙核城市體系下的城市化發展特點,指出正是京津城市的相輔相成才形成了華北地區獨有的城市網絡格局;另一方面從城市化的角度界分了不同類型的城鄉經濟關系的形成演變及其各自的特點,即通商口岸的城鄉腹地化、工礦產業的鄉村工業化、交通樞紐的鄉村城市化、內陸城市的城鄉滯后化。
第四章“解構與重組:近代華北城鄉治理建制模式”重點闡釋政治體制演變對城鄉關系成型的促進作用,分析行政規劃、治理觀念對城鄉關系的影響,探求城鄉關系發展的階段和分期。首先論述了中央政府對城鄉的制度性建設和發展規劃,在此基礎上界定了近代城鄉治理的階段分期;其次闡釋了這種制度安排背后所隱藏的國家政權建設所體現的權力下沉,并從鄉村社會的角度分析了國家與社會治理的雙重話語。
第五章“人文與教育:近代城鄉社會文化關系嬗變”集中考察了社會流動與文化心理對城鄉關系定型的輔助作用,分析了城鄉觀念的文化內涵。內容包括傳統城鄉文化體系形態及近代城鄉文化格局變遷,指出了“教育進城”和文化中介的缺失是城鄉文化差別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論述了近代城鄉新精英的機制養成方式。
第六章“流動與分化:近代城鄉人口分布變遷”介紹了傳統時期城鄉人口概況及發展特點,分析了近代人口城市化趨向與農村農民離鄉的深層次原因,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論述了華北城市與村落的人口聚合規模以及天津的城鄉人口變化規律與特點。
結語部分則總結了近代華北城鄉關系在經濟、政治、文化及人口方面的規律特征,指出近代華北城鄉體系在經歷了外部力量沖擊與內部歷史演化的雙重作用下,呈現出具有后發性社會所特有的面貌和特征,這種特征貫穿在城鄉政治、經濟與文化及社會的各個層面,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愈發復雜和多元。
《城市化視閾下的近代華北城鄉關系(1860-1937以京津冀為中心)》通過對城鄉發展歷史、城鄉政治經濟分期及文化人口的比較研究,本文的觀點如下:?城鄉關系的螺旋循環式發展規律,即初級一體化到中級二元化再重歸高級一體化。傳統的城鄉關系是一種在低水平下的城鄉一體化模式,它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生產為依托,滿足于簡單的自我復制與循環;近代的城鄉關系由于受到外力刺激與內力積壓的雙重作用而趨向于兩極化,導致出現城鄉分離,這種分離是在城鄉各自發展前進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階段;而在經歷了二元化的陣痛與自我發育的成熟,城鄉在更高水平上的一體化即和諧化成為可能,這種一體化的發展是由近及遠,呈輻射狀發展,這正好與近代華北區域城市與鄉村的發展軌道同步。?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性和對抗性。與傳統社會不同,近代華北區域城市的吸附能力增強,城鄉間的經濟聯系更為密切和活躍,對城市和鄉村的經濟發展分別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地區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性,同時,受近代中國社會特殊歷史背景的影響,城鄉經濟關系也表現出對抗性矛盾加劇的特點。但另一方面這種互動體現了在特定區場內的震蕩和協調,是一種同脈頻率行進中的部分錯位與重組,其最終走向為城鄉的互惠互利和諧發展。?城鄉經濟發展的脈沖效應。近代華北城鄉經濟聯系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中小城鎮發展的模式特點,在區域空間結構上初步形成了核心一城鄉邊緣區一外圍的三元結構。其中,貿易市場與政府行為以及交通運輸改善對這種聯系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名人/編輯推薦

《社科論叢·城市化視閾下的近代華北城鄉關系:1860-1937以京津冀為中心》的主要內容是從清末1860年到1937年前后的華北區域特點,特別是以天津地區為中心的城鄉經濟和社會關系,一方面總結華北城鄉經濟關系所表現出的獨特的地域特色和歷史影響;另一方面,綜合比較近代華北地區城市與鄉村社會的共性與異性,為中國社會變遷尋找符合自己國情的道路提供有益的借鑒。

目次

第一章 借鑒與反思:東西方學者的城鄉關系理論概述
第一節 西方學者筆下的城鄉關系
第二節 中國學術界的研究述評

第二章 演進與成式:傳統中國城鄉結構與制度網絡
第一節 傳統意義的城鄉及相關概念
第二節 歷史的城鄉與城鄉的歷史
第三節 傳統城鄉治理體系與制度理念

第三章 沖擊與衍生:城市化推動下的華北城鄉體系模式
第一節 雙核體系下的區域城市化
第二節 通商口岸的城鄉腹地化
第三節 工礦產業中的鄉村工業化
第四節 交通樞紐的鄉村城市化
第五節 傳統內陸城市的城鄉滯后化

第四章 解構與重組:近代華北城鄉治理建制模式
第一節 西方模式下的近代城市管理機制
第二節 自治下的城市與城市中的自治
第三節 國家建設下的鄉村行政化
第四節 警察制度下的城鄉合體化

第五章 人文與教育:近代城鄉社會文化關系嬗變
第一節 傳統城鄉文化體系形態
第二節 近代城鄉文化格局變遷
第三節 城鄉文化中介的角色轉變
第四節 城鄉新精英的機制養成

第六章 流動與分化:近代城鄉人口分布變遷
第一節 傳統時期城鄉人口概況
第二節 近代人口城鄉分化趨向
第三節 華北城鄉人口分布與流動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