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遷徙的人生:杭州知青往事(簡體書)
滿額折

遷徙的人生:杭州知青往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杭州圖書館“‘口述歷史 民間記憶’資源庫建設計畫”中的一本回憶錄,收錄了82篇杭州知青對於20世紀50—70年代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自身經歷的回憶與思考。他們用平實、樸素的敘述為我們還原了被遺忘的歷史,搭建了讀者與歷史交流的橋樑。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知青出身的周祖德先生所寫的“杭州知青回望”,第二部分是82篇杭州知青的回憶。

名人/編輯推薦

上山下鄉是一個特殊年代里,一群受特殊教育的青年人所經歷的一段特殊人生,用現在的眼光和觀念還很難去評判,只有忠實地記錄,留待后來的人們去沉思。事實上,忠實地記錄這一段不同尋常的歷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書所記錄的也只是一些片段和個案,雖微不足道,但希望“微”能“道”之……《遷徙的人生--杭州知青往事》是杭州圖書館“‘口述歷史民間記憶’資源庫建設計劃”中的一本回憶錄,收錄了82篇杭州知青對于20世紀50~70年代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自身經歷的回憶與思考。

上山下鄉,作為一個名詞,它可能凝固或記錄的是一個時代,是一代人的記憶。幾十年過去了,人們依然不能忘記,或是因為理想,或是迫于無奈,或是追隨大流,或是出于逃避現實。總之,一個特定的年代創造了一個特定的故事。它注定要不停地被人們回憶、總結、思索、記錄。本書所寫的文字源出于此。
在我的孩提時代,周遭有很多的支邊青年,他們的喜怒哀樂往往成為我們上學路上的談資。記得比鄰而居的大哥因為要好的同學都已被安排赴大興安嶺插隊,在多次向母親要求隨同學一起赴邊疆無果后,義無返顧地偷了家中的戶口本,如愿報名,登上了北去的列車。那時的他是多么的風華正茂,多么的風流倜儻,是很多女孩心儀的男生。聽說,緣于他,很多女生也隨車北上了。
他們在邊疆的生活一定是家鄉的親友牽掛的內容。每當他們回杭探親的時候,我們總有問不完的問題,他們也有說不完的故事。這故事本身充滿了艱辛和坎坷,比如,如何在冰天雪地里勞動,如何在陌生的環境下生存,如何讓青春的情愫在革命意志中飛揚,如何在一文不名的情況下以狡黠的智慧攀火車回到故鄉。然而,因為換了場景,內容似乎已不那么辛酸,反而充滿了人生的閱歷和驕傲。那時,懵懂的我輩也知道上山下鄉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在我們心目中還是蠻“牛”的。
那一代人,在戲劇性的社會變化中,他們的生命歷程注定是波瀾起伏、令人感嘆的。雖然,他們中的一小部分人在后來的人生中取得了事業的成功,但大多數人承載了太多共和國發展中的不幸。這是一段不該被忘卻的歷史,這是一個不應被忽視的群體。
上山下鄉是一個特殊年代里,一群受特殊教育的青年人所經歷的一段特殊人生,用現在的眼光和觀念還很難去評判,只有忠實地記錄,留待后來的人們去沉思。事實上,忠實地記錄這一段不同尋常的歷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書所記錄的也只是一些片段和個案,雖微不足道,但希望“微”能“道”之。
周祖德
2013年11月26日晚于浙江舟山

目次

杭州知青回望周祖德
壹一個人的史詩
歲月如歌——我的知青生活殷辛龍/21
成長的跨越皇甫堅/30
浙江兵團知青歲月散記桑士達/39
磨難是財富顧歲榮口述鄔佩孚執筆諸勇整理/45
海寧下鄉記周祖德/53
貳大天地小樂章
1 勞動最光榮/69
種蒿子由之/69
第一次伐木鄒毅/70
在銀川掏大糞坐看云起/74
當馬倌獨木舟/76
窖鹿記海鷹/77
串排 籮北太平溝/81
憶興安,最憶是劈山戴望天/83
搖船歷險記快快樂樂/84
在我當衛生員的日子里牛行萬里/86
工分工分,社員的命根天目山/88
捕大鰉魚烏蘇里江漁人/89
第一次薅秧草柳明/92
學編筐蘇江/93
啊!遙遠的豬們 東河小豬倌/95
2生活在此處/97
我的山間小屋崢嶸歲月 /97
我的自留地趣事阿蓓/98
那塊羊卵子大的自留地由之/99
我們的“家”虞哲杰/103
閑話在北大荒時吃豬肉 中興大隊/104
婆婆丁熊潮/106
我終于落下了眼淚應宜遜/108
番薯風波秋雨軒/110
當家湯春風/111
火燒泡中的美味明察暗訪/112
苦苦菜——讓我又愛又恨的菜 阿米/113
森林捕魚皇甫堅/116
誘捕草狐貍國泰民安/118
歌的記憶木之音/120
西北原野還回蕩著你美妙的歌聲鳳簫吟/122
電影的回憶李子/124
九死一生風雪夜李子/126
大興安嶺知青生活二三事莫凡/128
回眸李若虎/131
小東西yuxj/133
礦工的澡堂古朱/135
理發吳江林/137
3那一片熱土/139
崔翰利溝抓吉東河/139
生命中的一縷陽光——印象獨木河徐宗明/141
北大荒的冬天藍色大衛/145
北大荒——我恨你! 野稗子/146
大興安嶺隨筆劉華/148
……
叁遷徙的人生
后記

書摘/試閱



天剛剛放亮,一路上行人很少,不到一小時我們就到了集合地點——杭州城站火車站。車站里人山人海,人聲鼎沸,熙熙攘攘的人群將整個站臺擠得滿滿的,列車的車窗上擠滿了伸出半個身體在向親人告別的青年人,車下,親人們拉著孩子的手久久不愿放開。叮囑聲、哭泣聲、歡送的鑼鼓聲此時匯成了一曲壯觀的送別交響樂章,在車站上空回響。車站超高音喇叭里播送著歌曲,車上車下不斷地互訴離別之情。當火車鳴笛即將開車的那一刻,時間在嘈雜中突然凝固了,全場瞬間鴉雀無聲,當車輪開始滑動的瞬間,全場爆發出聲嘶力竭的哭聲!聲音壓倒了高音喇叭、壓倒了周圍的一切!知青專列真的離開了親人,離開了故土,列車吐著沉重的白煙喘息著……此時整個場面達到了難以言表的高潮!我們走了,給故鄉和親人留下了無限的悲痛和刻骨銘心的牽掛。此時,天陰了下來,不一會兒就下起雨來,雨越下越大,雨水夾著淚水在人們的臉上流淌,他們也顧不得擦一擦,任憑淚水沖刷對親人們的惜別眷戀。列車徐徐地開動了,送別的人們還在不停地揮手,一部分人還跟著列車在跑,邊跑邊揮著軍帽向車上的人告別。我含著眼淚向前來送我的親人、朋友揮手,心里默默地說:再見了,親人、朋友;再見了,美麗的故鄉。列車載著逾千名到邊疆插隊落戶的知青,在親人們依依不舍的淚光中,頂著大雨呼嘯地向北升去。歷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公元1969年3月8日,那一年,我十八歲。
難忘知青歲月
吳桑梓
四十年前的知青歲月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這段歷史卻給我們這一代知青留卜了不可磨滅的記憶。
那是1964年,我才十九歲。當時我正在蕭山縣宣傳部辦的階級斗爭展覽館當講解員,而我們這批講解員都是要下鄉的對象。作為宣傳員的我,當時很有點雄心壯志,覺得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可以施展我的才華,最主要的是還可以洗刷我“資本家”這個家庭出身的污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缺貨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