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2013中國隨筆年選(簡體書)
滿額折

2013中國隨筆年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2013年中國隨筆年選》涉獵近當代曾發生過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等各領域的重大問題,談古論今,汪洋恣肆。如《收復自己的人性》,對亂世中人性的被嚴重扭曲并當如何加以“修復”等極為復雜的問題也作了深入的探討。有文學、戲劇、音樂、電影等方面的藝術品評,如《晚年孫犁:追步“最好的讀書人”》、《黑衣僧遠去——走近肖斯塔科維奇》等。亦有不少追思、懷念故人以及作者寫自身際遇的文章,有《我和我的老師范祥雍先生》的感人之作,亦有吳虹飛《十日談》的獨特幽默。翔實有序,材料豐富,事跡感人。含金量高,可讀性強。

作者簡介

朱航滿,1979年生于陜西涇陽。2007年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獲文學碩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著作有評論集《精神素描》(秀威出版公司,2009年),隨筆集《書與畫像》(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年)等,編選有花城出版社《2012中國隨筆年選》。

名人/編輯推薦

花城年選系列,權威名家精選,沉淀文學精髓
“2013花城年選”由何建明 、謝有順、洪治綱、向繼東、李曉虹、李小雨、楊光洲、盧翎、王幅明、陳惠瓊、朱航滿、王泉根、葉鐵橋等諸多名家編選,為您的海量閱讀擇優助力。叢書囊括小說、散文、隨筆、詩歌、報告文學、民間記事、散文詩、兒童文學等11種年度精選圖書。

文章似酒如茶
朱航滿
深秋之際,與同窗L相約聚談。L在北大中文系讀博士,寫一手好文章,《讀書》雜志連載她的外國文學讀書隨筆,專欄取名“倒視鏡”。我讀了喜歡她文筆的綿密,運思的巧妙,分析的細膩,還有讀書的博雜和多趣。那日,我們縱談白話文章之妙,我說早年最喜歡魯迅,近來則更佩服知堂。前者如酒,后者似茶,都是越品越有滋味的事情。沒想到L與我深有同感,她也是知堂迷,博士論文作了有關知堂的選題,而由知堂,她竟深涉日本文化,也想去東洋留學。因為談性愈濃,她便極力向我推薦了幾位日本作家的作品,讓我一定要好好來讀。后來,我看她新近在報刊上發表的隨筆文章,很多也都與日本作家有關,或談黑石一雄、或談芥川龍之介,或談泉鏡花。L感慨說周作人是最懂得日本文明的真諦的。為此,她寫了一個系列的讀書隨筆,發信給我先睹為快,有許多作家都是我不熟悉的。我覺得她是在向知堂的文章精神致敬。
那日傾談俱歡,記得還提到了錢鍾書。周作人與錢鍾書是我對于中國近世文章的最愛。前者有日本文化的純凈散淡,后者則有英倫文人的博雜風流,而底蘊又皆是中國的精神與氣韻。周作人在《一蕢軒筆記序》中云:“文章的標準本來就簡單,只是要其一有風趣,其二有常識。常識分開來說,不外人情與物理,前者可以說是健全的道德,后者是正確的智識,合起來就可稱之曰智慧。”想來讀周作人的文章,恰如明窗飲茶一般的雅興。周氏不但自己喜歡“吃茶”,寫有多篇關于喝茶的美文,而其文章更有茶的甘澀與芬芳。如果說周氏文章如茶,那么魯迅與錢鐘書的文章則也有些似酒了。魯迅文章是烈酒,鐘書文章如紅酒。魯迅文章如酒之陳釀,錢氏文章則若酒之上品;魯迅文章如酒之痛辣,錢氏文章則似酒之甘冽;魯迅文章如酒之醇厚,錢氏文章則有酒之綿遠。魯迅文章多讀使人痛快,知堂文章多讀使人著迷,錢氏文章多讀則使人沉醉。
好文章似酒如茶。其實,這番比擬不過是一種文人的戲談,算不得嚴肅的學術評價,也當不得真的。但因為自從開始接編花城出版社的這冊隨筆年選,我常常為了何以入選而頗費愁思。因為若是大而化之,凡是寫就的文章,似都應納入遴選的視野和范圍。但如此以來,豈不是變成滿坑滿谷的雜貨鋪了?說來我更喜歡用“文章”二字,而非“隨筆”這樣的稱呼。實際上,中國人的文章之說,大抵乃是因讀書、看畫、賞景、交游、憶舊、序跋、題記、考證、辨析、答疑等事而記的文字。故隨筆文字,皆應是因故而起,也是言之有物的東西。這或許就是隨筆中“隨”的意味了吧。由此,我對今日諸多所謂新散文頗不喜歡,因許多文字在我看來,乃是造作之氣實在過重,其中雖不乏匠心與才情,但為寫而寫的態度頗令人懷疑。本應是一篇灑脫有趣的文字,但在這些作文者的筆下,卻是如造水泥大廈,層層疊疊,氣勢凌人,實在是毫無情趣的丑陋之物。
而周氏兄弟與錢氏的文字就不這樣。我的書桌旁常有人民文學版的《周作人散文》和上海古籍出版社錢鐘書的《七綴集》,都是百閱不厭的戔戔小冊。知堂與錢氏作文,雖都喜歡掉書袋,但顯然是胸中筆墨縱橫。雖然引經據典,但前者無論是抄書,還是后者的引用,都是巧妙和自然的。因此,在我看來,好的隨筆文字必須是胸有成竹,能夠對所談之事有個人之見解和態度,對于所敘之事能有取舍之功夫,而不是筆尖隨著對象走,東拉西扯,不成氣候。這些均是火候不到,功力不足的因故。其實,知堂的文章是小品文字,看似隨意,其實卻有成年累月的積淀,字字句句都是功夫,不能輕視;而默存的文字,又是十足的論文,但一點也不似今日學術八股,令人讀來頭疼。都是苦心經營的東西,但卻讀來如美文一般,令人如有行走山陰道上之感。從周氏兄弟到錢鐘書,在這些老一輩文章大家的筆下,我似乎找到了當下中國文章的隱約脈絡。
好文章似酒如茶。翻揀一年年的收獲,卻總是那么不同。年初,在網上讀到南京大學已故學者高華的一篇長文《六十年來家國,萬千心事誰訴》,讀后感慨萬千。此文發表于2011年臺灣的《思想》雜志和《領導者》雜志,系為臺灣作家龍應臺女士的著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所寫的一篇讀后札記,卻是高華借龍應臺的著作談自己對于歷史的見識與思考,實乃是才情與識見皆佳的論述。此文寫就之際,也是高華疾患癌癥已近晚期之時。去年我編隨筆年選,收入香港中文大學熊景明女士的悼念文章《千山我獨行》,她說高華那時從上海做完手術,肝臟切除了近一半,但回到南京就寫成了這篇長達一萬六千字的文章。熊景明感慨說:“他從來帶著感情走進歷史;懷著對公平正義的追求揭示史實真相。”好文章可遇不可求。這是高華的最后一篇文章,卻絲毫沒有哀怨悲憤之氣。我編隨筆年選,頗為這樣一篇上等佳作未曾早日寓目而遺憾,也為高華先生之早歸道山而極感痛心。高華的文章如酒,甘冽醉人,激蕩人心,如陳釀。
如果說高華的這篇是我這一年讀到印象最為難忘的文章,那么,這一年我最喜歡的書籍,則是木心的著作《文學回憶錄》。準確地說,這只是木心的一個半成品著作。在他去世之后,弟子陳丹青根據他當年在紐約為他們這些藝術流浪者們的授課筆記編訂而成。我捧讀此書,頗感木心先生的慧心。《文學回憶錄》闡述他對世界文學殿堂中的諸子百家的認識和體悟,但實際上在我看來卻是藝術家的文學筆記,其最關鍵之處不僅僅在于他對于文學的諸多真知灼見,而更關鍵的還在于木心打通了文學與藝術的壁障,令我讀來十足的驚嘆與欣喜。文學與藝術之間,本就不該分立并列的,而是互通互融才對的。去年我選上海畫家夏葆元先生的懷念文章《木心的遠去與歸來》,今年則選畫家陳丹青為《文學回憶錄》所寫的長篇后記《木心的文學課》,他們都寫到那段坐而論道的日子,令人神往。如果說高華是以史論道,木心則只是借史談藝,但讀他們的文字,不僅是窺見其慧心與才情,而更看到其精神上的獨立和清醒。高華文章似美酒,木心文章如好茶。
如此看來,我遴選2013年的中國隨筆年選,已有了這般的標準來審視,來欣賞,來體悟,來探究,來斟酌。印象深刻的,諸如筱敏的隨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彼得堡》,雖是游記之作,卻飽含憂思,意境深遠,如飲佳釀;崔衛平的隨筆《收復自己的人性》,系讀書筆記,尖銳沉重,直抵靈魂,乃是借他人酒杯澆胸中塊壘;楊瀟的隨筆《另一個國度》,氣象開闊,筆意蕭瑟,如紀錄片一樣地沉靜和詩意;還有狄馬的隨筆《梁山是劫富濟貧的嗎?》,乃是另類的讀書文字,其筆端的反諷與幽默,令人讀后會心一笑;再有謝仰光的隨筆《王與法之間》,寫他國的舊人舊事,勾勒史料,闡述精神,筆墨酣暢,飽滿淋漓,對于當下現實乃有燭照之意;再有學人范福潮、陳徒手、王曉漁、羽戈諸君的文章,乃是獨立精神的讀史文字,融個人經驗與公共情懷,傳統趣味與現代精神于一體;還有龍冬的隨筆《致赫拉巴爾》,寫捷克小國的大作家赫拉巴爾,是一個出版者與作家之間的心靈對話,也是兩個命運有著相似國度的寫作者的精神交流,更是對一個在特殊語境中堅持寫作的異國作家的致敬,還是一個中國作家的詩意宣言。此等文章,均似好酒。
好酒難得,好茶珍貴。2013年的好文章,既有令人沉醉的憂思之作,如飲好酒一般;也有讓人細品的絕妙之作,頗似飲茶一樣。楊絳先生的《憶孩時(五則)》,乃是百歲老人的筆觸,散淡之間卻有品不盡的人間滋味。文壇老奶奶的筆觸,既可愛又溫暖,還有許多道不盡的憂傷與蒼茫。香港董橋的文章,雖是談文玩與風雅,背后卻滿是道不盡的滄桑與風流,選錄三篇,也是選了再選,篇篇都難舍的好文字;畫家韓羽的文字《故人書簡札記》,乃是因一組舊友書簡寫成的札記文字,共計十八則,其間卻有識有味,文字也如其畫作一樣,寥寥數筆,滿紙機趣;邵燕祥先生的憶舊之作,溫潤中透露著鋒芒,仿佛歷史的尖刃在心間慢慢刻錄,選錄兩篇,均如苦茶夜飲,往事浮上心頭。還有章德寧寫母親,劉新園憶恩師,李章和維舟追悼亦師亦友的當代學人,此等篇章,均是不可多得的人生積淀與爆發。說來楊絳都一百零三歲了,邵燕祥八十歲了;韓羽八十二歲了;連筆頭甚健的董橋也已是古稀之齡,今年七十一歲了。老先生們的文字還老辣蒼勁,卻也透露著溫潤與活潑。真是太珍貴了。這樣篇章難道不是讀一篇就少了一篇嗎?
文章似酒如茶。有好文章可讀,豈能不如有美酒好茶來相伴。雖嘆息今日文運日衰,其實并非是好文章太少,而是糟糕的東西實在太多,遮擋了我們的視野與眼球,麻痹了我們的大腦與神經,甚至玷染了我們的心靈與思想。那日,我與同窗L談到當世好文章,我說谷林先生的小冊子《書邊雜記》精雅細美,不妨一讀;董橋的文字并非文化快餐,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的集子不妨買上幾本抓緊珍藏;我說期待已久的《胡河清文集》即將面世了,馮象的《寬寬信箱與出埃及記》今年再版了,繆哲的《禍棗集》結集后頗受讀書人喜愛,他的譯文集四冊據說也要集中出版了;我說上海的黃裳先生和北京的止庵先生打筆仗,且不去管,可他們的文章都可愛;浙江大學的江弱水教授的十年詩學論文集結為一冊《文本的肉身》,讀來綿密又華美,如江南絲綢那么賞心悅目;我說老師陸文虎先生的著作《荷戈顧曲集》也值得一讀再讀,雖是一冊文藝評論集,讀來卻如飲陳釀。陸師研究錢鐘書多年,讀書多,閱世深,文章蒼勁大氣,我揣摩長久,總是萬千滋味。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記得年初春暖,我攜一冊隨筆年選的選本拜訪孫郁先生,在他人民大學文學院的辦公室暢談文章之道。后來,北京《文藝報》整版刊登大學文學院長的訪談專欄,竟也有先生所談的文章之道,不禁讀后會心一笑。去歲秋深,我編2012年的隨筆年選,在上海的《文景》雜志上偶然讀到胡蘭成的佚作《記南京》,頗愛之。癸巳夏熱,受邀到南方參加一個筆會,遇見詩人龐培,夜談竟均提及此文,堪稱快事也。好文章如價值不菲的礦石,發現的愉悅便是如此。由此,想到孫郁先生為拙作《書與畫像》所寫序言中的一句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眼光。‘五四’以來形成的文體,其空間還是那么的大。那長長的路還沒有走完的時候。只是有時彎曲,有時筆直,有時隱秘。好的文章,在我們這個時代不是沒有,只是我們有時沒有看到而已。”孫郁先生研究周氏兄弟多年,又在魯迅博物館浸潤數十年,文章溫潤澄澈,又沉厚開闊,想來乃是見識廣、胸襟大、積淀深的緣故。他的這句話,我幾乎都背熟了,想來是憂思,也更是期許呢。
2013年10月28日凌晨,北京

目次

目錄




001文章似酒如茶——序《2013中國隨筆年選》朱航滿







00致赫拉巴爾龍冬

0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彼得堡筱敏

0王與法之間謝仰光

0收復自己的人性崔衛平

0神明和好人蒼耳





0憶孩時(五則)楊絳

0皮諾兒曹的作業藍藍

0夏的故事王小妮

0十日談吳虹飛

0我寫《蔣公的面子》溫方伊



0若問我家來何處(外一篇)邵燕祥

0母親是楊家人章德寧

0我和我的老師范祥雍先生劉新園

辛豐年的信李章

平生風義兼師友——憶張暉維舟




看不見的“柏林墻”景凱旋

親人——嘆蘇聯知識分子命運點滴林子明

殘酷的輝煌——女納粹特羅迪的故事施京吾

另一個國度楊瀟



梁山是劫富濟貧的嗎?狄馬

“忠于君”與“忠于事”二題羽戈

“民國最黑暗的一天”
——魯迅和許廣平的“三一八”記憶陸建德

傷心莫問前朝事(外一篇)范福潮

少年情事宛留痕范旭侖




故人書簡札記(十八則)韓羽

怒向刀叢覓小詩戴明賢

晚年孫犁:追步“最好的讀書人”張莉

木心的文學課——《文學回憶錄》后記陳丹青

繆哲的翻譯經秦穎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外兩篇)董橋

符號游戲段煉

幸有銀翹解毒丸:陳云《中文解毒》江弱水

雨中的魚——關于泉鏡花的《高野圣僧》盧冶




滄海明月珠有淚——讀加沃蒂著《肖邦傳》趙越勝

黑衣僧遠去——走近肖斯塔科維奇肖復興


從肖申克到底贖回了什么?陳家琪

田漢:為藝術請命的遭遇陳徒手

巨匠與宗師(三則)劉春





書摘/試閱

交流與表述的能力
我一直關注納粹集中營幸存者的回憶,包括小說和電影,但在別處未曾見到這樣的描繪。萊維寫道:大多數不懂德語的囚犯(幾乎所有意大利囚犯),在進入集中營的10—15天便會死去。表面上,他們死于饑餓、寒冷、疲勞和疾病,但若仔細審視,他們的死要歸因于信息的匱乏。也就是說,因為語言的隔閡,這些囚犯發現自己陷進了徹底的隔絕和茫然無助的環境當中——四周充滿了喧嘩與騷動,卻找不到任何意義。
“那就像一部焦慮而瘋狂的電影,充滿了毫無意義的可怕聲音和怒叱:沒有姓名,看不清面孔的嘈雜人群被淹沒在一片連續的、震耳欲聾的背景噪音中。然而,在這噪音中,并沒有浮現人類的語言,雖然有配樂,但沒有對白。”
這些囚犯們陷入隔絕狀態。發號施令的黨衛軍根本不把囚犯當作人,只把他們當作牲口來吆喝,從來沒有想過與他們交流,用他們能夠聽得懂的語言,試圖知道他們的反應。如果某項命令沒有收到預期效果,黨衛軍會大聲而憤怒地一字一字重復,直到用全身力氣高聲尖叫,而這只會讓剛進來的可憐人們更加吃驚和恐懼。即使拳打腳踢,也無法讓他們明白周圍到底發生了什么。“不要與他們說話”,拿鞭子的人這么想。
萊維學過一些化學和物理的德語詞匯,這讓他度過了最初艱難的日子。后來他不得不用有限的面包來支付學費。他的老師(獄友)試圖讓他明白黨衛軍和“卡波”的咆哮。他很快意識到,在集中營存在著一種“德語的分支”,完全不同于他以前在化學書上或聽同學背誦海涅的詩接觸過的德語。形容詞“國家的”無所不在,“狂熱的”從貶義詞變為褒義詞。
比如“吃”這個詞,在集中營里只采用牲口專用的那個“吃”字。“走開”,在集中營行話中,成了“見鬼去,滾開”。戰后不久,萊維出席一個商業會議,見到德國某大公司彬彬有禮的代表。當萊維說“現在讓我們都從這里滾出去吧”,聽見的人們大吃一驚。他不得不解釋這是自己從奧斯維辛學來的粗魯語言。
所謂“集中營黑話”由更多的語言構成:波蘭語、意第緒語、西里西亞方言及匈牙利語。最初進入集中營,萊維經常聽到一些詞匯,因為它們出現的頻率高,于是想當然地以為它們表示“工作”、“水”和“面包”。這些發音印在了他的頭腦中。許多年后,一位波蘭朋友不情愿地告訴他,這些詞的意思是“霍亂”、“雷”、“婊子養的”或“完蛋”,前三個詞僅僅表示感嘆。
詞匯與人之間有著特殊的關系。一個人如何使用詞匯,在很大程度上釋放出他的人性,說明他的人性。哪怕他整天用臟詞辱罵敵人,也絲毫不會帶來他自己人性的提升,更不會給敵人造成實質性傷害。他在詛咒別人的時候,也接受了自己被詛咒的處境。
另外一些波蘭語的發音,他后來得知是“現在幾點了”、“我走不動了”或“別煩我”。但是當時為什么沒有人向他解釋呢?處于困境中的人們,為什么不嘗試分享經驗,共同面對現實,以緩解壓力?為什么他們之間沒有更多的談論和溝通呢?尤其是,為什么把這種隔膜視為正常呢?這是令人痛苦的——被迫生活在制度黑暗中的人們,他們也不得不互相隔膜。
是否存在這樣的情況——一個人不需要外部交流,僅僅停留在他個人的內心世界?以沉默的方式保存他自己的人性?看起來這不可能。阿倫特那本《黑暗時代的人們》,最精彩的篇章是關于萊辛的,其核心問題是:“在一個變得非人的世界中,我們必須保持多大的現實性,以使得人性不被簡化為一個空洞的詞語或者幻影?”阿倫特的回答是,這種現實性是由他人在場來保證的,它存在于周圍人們的交流中。在與朋友不停的交談中,在人與人的友誼當中,這個人才能保留和發揮他的人性。“人對現實性進行拋棄的結果,永遠都是一種人性的喪失”。
當然,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意識到不能交流帶來的傷害。對于一心盯在食物上的人們來說,他們也許感受不到這種痛苦,或者原本就過著“邊緣化”的生活。萊維認為,這些不能意識到自己交流損失的人們,“接受言語的喪失,這是一個不祥的征兆:它意味著徹底冷漠的來臨”。
冷漠是人性喪失的信號。對身邊他人的痛苦置之不顧,失去起碼的感受能力和同情心,是對于自身人類身份的否定,也是在否認他人的人類身份,否認人所擁有的基本道德感知。在變態意識形態的催促下,那些納粹黨徒真正做到了冷血。而這種毒素同樣會腐蝕那些被壓迫者。這就是為什么那位以堅持不懈記憶大屠殺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埃利·威塞爾(Elie Wiesel,1928— )將冷漠當作最大敵人:“冷漠是惡的集中體現,因為愛的反面不是恨,是冷漠;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異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失去交流之后,人們更多的將自己囚禁在肉體的四堵墻之內。當一個人屈從自己體內饑餓之時,服從外部命令就變得更加容易。萊維指出,在集中營里,未受教育者比知識分子表現出有利的傾向。除了他們在體力上更能勝任之外,他們還能很快適應“不要與之交談”、“不要試圖理解”的集中營規則。一個頭腦簡單的人習慣于不再向自己問“為什么”這樣的問題。“理解”是偉大的人類能力。通過各種文化形式,人們能夠認識周圍的世界,也了解人們自身。存在這樣的片刻——當囚犯們試圖回憶出某個戲劇的片段,試圖完整地背誦出某首詩歌,他們會感到心靈的復蘇、人性的回歸,在那個瞬間提升了生命的質量。然而,它們是如何短暫。“在一個禁止邏輯、藝術和詩歌的地方,邏輯、藝術和詩歌就無法幫助你理解這個地方的生存法則。”萊維得出結論:“在自我引導和理解現狀中,文化是毫無用處的”,不能幫助你了解和適應環境。因此,知識分子便更加痛苦。他們被剝奪了心靈的空間和智性上的發展,處于更易受攻擊的脆弱狀態。
我想,萊維沒有來得及說出的是——若是處于一種人類歷史上未曾遇到過的處境,處于任何書籍未曾記載過的境遇,人類已有的理解模式、文化范式并不能幫上什么忙,現有的對于世界的理解,并不能現成地套用到正在發生的情況當中。讓已有的邏輯、藝術和詩歌失效,令人類所有積累起來的美好東西失效,是這種極端現實的本質、本能和必然效果。讓人們陷入茫然無措,不能了解到底發生了什么,才是這種現實真正想要的。在失去理解和表達的時候,人們向原始狀態的倒退加快了。
難以表述的問題同樣延續到戰后。幸存者也有篡改記憶的可能。他并不是故意欺詐和推諉,像納粹當事人那樣,而是因為痛苦和羞恥會讓人產生本能的回避。當年他沒有看穿的黑暗,他后來仍然不知道如何去講述。“他們愿意駐足于那些短暫的安寧時刻,那些荒唐的、奇怪的或輕松的時刻,而跳過最痛苦的片段。”受罪是無力的,真實是片斷的,“痛苦是蒼白的”,因而表述是困難的。
因此,當萊維、威塞爾、弗蘭克爾等人開始講述,他們所做的事情不僅僅是見證罪行,不僅僅是有關他們經歷了什么,更是見證了他們自己人性的回歸,是他們自己人性的復蘇和人性的證明。當他們用語言的亮光穿透無盡的黑暗,用明晰銳利的詞匯穿透那樣一種混淆和晦澀,他們是將人性的光芒照射到人們面前。那不僅是他們的人性,也是我們的人性。他們對于痛苦的頑強表述,體現了對世界和作為后來者我們的信任。當我們傾聽了從死亡線上回來的人們的講述,也就是接受他們對于世界的信心和祝福,重拾對于這個世界和人性的信心。
這就是這本《被淹沒的和被拯救的》書名的另一半含義:除了“被淹沒”之外的部分,還有返回和升起的部分。
P44-4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缺貨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