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桃花幻境,隔世人生:五柳先生陶淵明詩話(簡體書)
滿額折

桃花幻境,隔世人生:五柳先生陶淵明詩話(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比起自己去品讀古典詩詞,很多讀者們越來越習慣用他人的視角去探知一些詩人和詩作。本套叢書深入古典詩詞內核,挖掘詩詞背後的故事,在古今之間找到共通,用現代流行的語言去詮釋一切,不拘泥於固定的形式和路數。
東晉歷史煙雲滾滾,史上一個大分裂、大混亂的時期,矛盾重重、危機四伏、戰爭頻仍、禍亂不已,一個個文人政客在這一盤歷史的棋局裡生殺予奪,締造了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然而,陶淵明卻在這亂世中處之泰然。瀟灑風流地做了一段歷史中的閑客。他在亂世中飽受了痛苦和憤怒,卻凝華出一種低調和寧靜,照亮後世千秋人。
《桃花幻 境隔世人生》從陶淵明的非凡人生入手來評他的詩歌,體悟他內心世界的真實情感,用一個個唯美的畫面帶讀者走入詩中畫境,走一遭田園詩人的漫漫人生路。他幾番仕途,最終歸隱田園,是看透還是無奈?田園之中,除了安逸和恬適,你可知他也有苦?亂世之中,他為什麼卻能獨辟悠然心境……作者為你娓娓道來一個真實的陶淵明。他的苦惱、愁情、他的田園之樂、自然之情,繪就一詩畫人生。

作者簡介

姜海燕,筆名雪浪花、秋風,生于20世紀70年代,就職于東北石油大學,法學碩士,副教授。自幼酷愛古典文學和傳統文化,尤其喜愛詩詞歌賦,閑暇時以詩文創作為樂,視書寫為暗夜獨舞,一個人的靜修。著有《桃花幻境,隔世人生:五柳先生陶淵明詩話》。

名人/編輯推薦

比起自己去品讀古典詩詞,很多讀者們越來越習慣用他人的視角去探知一些詩人和詩作。本套叢書深入古典詩詞內核,挖掘詩詞背后的故事,在古今之間找到共通,用現代流行的語言去詮釋一切,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和路數。
東晉歷史煙云滾滾,史上一個大分裂、大混亂的時期,矛盾重重、危機四伏、戰爭頻仍、禍亂不已,一個個文人政客在這一盤歷史的棋局里生殺予奪,締造了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然而,陶淵明卻在這亂世中處之泰然。瀟灑風流地做了一段歷史中的閑客。他在亂世中飽受了痛苦和憤怒,卻凝華出一種低調和寧靜,照亮后世千秋人。
《桃花幻 境隔世人生》從陶淵明的非凡人生入手來評他的詩歌,體悟他內心世界的真實情感,用一個個唯美的畫面帶讀者走入詩中畫境,走一遭田園詩人的漫漫人生路。他幾番仕途,最終歸隱田園,是看透還是無奈?田園之中,除了安逸和恬適,你可知他也有苦?亂世之中,他為什么卻能獨辟悠然心境……作者為你娓娓道來一個真實的陶淵明。他的苦惱、愁情、他的田園之樂、自然之情,繪就一詩畫人生。

遙遙千古往事,今人追思悠悠,看古今風云易轉,多少千秋事,寫盡繁華與頹唐。
古有一隱客,東籬下把酒,隱于亂世,看盡繁華。
他又在山水田園間,尋得一個寧靜桃花源,鑄一片精神樂土,樂活千秋后世人。
他是陶潛,亂世閑客,千古游仙。
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別號五柳先生。生于晉哀帝興寧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潯陽柴桑人。生逢亂世,經盡悲苦,鑄成奇才。
有人說:憤怒出詩人,痛苦出哲學家。只有在得失、成敗、榮辱與幸運之中驚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諧,又從和諧中產生新的裂變,這才有了美到極致的情感和心緒,有了深到極致的哲理認識。
陶淵明,正是在亂世中飽受了痛苦和憤怒凝華成的一顆明珠。雖未金戈鐵馬征戰沙場,卻用一種低調和寧靜閃耀著溫潤的華光,照耀千秋后世人,乃是天降奇才。
“奇才”只是一種美譽,一種贊嘆,歸根結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經歷,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觀追求與客觀歷練。冰火雙重淬煉,鑄就獨一無二光華,飽滿溫潤地映著東晉王朝。
東晉歷史煙云滾滾,史上一個大分裂、大混亂的時期,矛盾重重、危機四伏、戰爭頻仍、禍亂不已,一個個文人政客在這一盤歷史的棋局里生殺予奪,締造了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然而,陶公卻在這亂世中處之泰然,瀟灑風流地做了一段歷史中的閑客。
東晉偏處一隅,時受進犯,統治集團內部卻并不勵精圖治,團結御侮,更不思收復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魚米之鄉的安樂而不能自拔。
少年時的陶淵明,雖然也曾經“猛志逸四海”,也曾經“撫劍獨行游”,陶淵明一度在桓玄手下為吏,后又入劉裕幕府中任鎮軍參軍,親睹了一幫野心家爭權奪利、犯上作亂的一幕幕。一次次的努力和投入,換回一次次的失望和深痛。外患內亂,使他厭倦。睜開雙眼,看到的盡是灰暗殘酷的世界,除了失望,還是失望。他容不得那臟污染了心,他只想歸到山林田園里體會最簡單的苦樂。
歷時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區的孫恩、盧循大起義,義軍與官軍的長期戰爭,給百姓帶來更大的災難。陶淵明的故鄉江州潯陽,為兵家必爭之地,連遭戰火,苦難叢生。他沒有痛苦地嘶喊,但痛苦卻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上。
苦難的種子深深地扎根在心底,開出一串串凄艷的精靈花,那是他的悲觀、他避世的情緒,還有他理想的桃花源。
無可奈何,無力回天,倒不如放空自己,看那蒼云白日,放浪于山水田間。他相信終會有一片凈土,讓他找到人生真意。至于這嘈雜的歷史,就任它起伏流轉。
隱逸的詩人,是他的命數。就像他的名字,潛,是遠離塵世,即為隱。既是宿命,也有無奈的意味。
歸于田園,是歷史的抉擇。或許,那一段風云滾滾的歷史,只為逼退一個奇才隱士,而釀出這千古墨香,來成全后世人吧。
最終做了隱土,但假如他一開始就不入仕途,他的為人為文也就不會有那么奇麗的魅力。苦難里生出的墨花,格外美麗。
歐陽修在《梅圣愈詩集序》中說:“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外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于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這話不僅適用于梅堯臣,也適用于古往今來許多才志不得施展,心中有所郁積的詩人,陶淵明正如此。
報國無門,立功無望,苦苦求索,卻窮途末路,悲守寒廬,這才以詩文為寄,傾情田園,以恬淡解憂憤,化平凡為真趣。
他渴望自由,希望完全擁有自我而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的掣肘,他作詩、賞菊、彈琴、飲酒,風流儒雅,這一切,全憑著自己的性情。他強大的精神力量足以為自己締造一個隔世仙境。
陶淵明這位興起于亂世,被亂世所掩蓋的奇才怪杰,如今已當之無愧地被認定為建安之后、盛唐以前的最杰出的詩人和散文家,是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一顆璀璨星斗。
后世盛名,他并不在意。他手把一壺清酒,一份閑悠,自在東籬一隅,看歷史歡愁。

目次

第一章
誤落塵網:亂世出奇才
繁世:東晉王朝,出世老莊
前路:靜念園林好,人問良可辭
止酒: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
底色: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榮木:人生若寄,憔悴有時
詩畫: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春游:偶影獨游,欣慨交心
寧暇:不駛亦不遲,飄飄吹我衣
幽境:呆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挽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美景:弱湍馳文魴,閑谷矯鳴鷗
第二章
閑情靜思:遂與塵事冥
隔世:閑居三十載,遂與塵事冥
悲懷: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傾訴:寄意=聲外,茲契誰能別
春興:烏弄歡新節,泠風送馀善
勸農:傲然自足,抱樸含真
思念:愿言懷人,舟車靡從
起航: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臺
重游: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飄零: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田園: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歸鳥:翼翼歸鳥,晨去于林
遠游: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
第三章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獨飲:世間有松喬,于今定何間
遭遇:一宅無遺宇,舫舟蔭門前
淡心: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重陽: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
神思: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貧居:郁郁荒山里,猿聲閑且哀
閑居: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
涼愁:秋日凄且厲,百卉具已腓
苦難: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
幻境: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貧士:何以慰吾懷,賴古多此賢
自祭:辭逆旅之館.永歸于本宅
后記

書摘/試閱

他骨子里流淌著自然的血液。歸去來兮,是他一生難逃的宿命。在看過了人生的潮起潮落后,他卻未隨波逐流,而是隨心而走,行走在一片自由的隔世幻境,在東籬旁,看菊花一年年凋落綻放,在時光深處,盛放永匣的燦爛。
那幻境,是虛,在浮塵亂世里難尋;那幻境,亦真,堅固地矗立在他的心中。他行走穿梭在虛妄與真實之間,尋到一個完美的平衡。
他言道“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而其實,先生并非無名,他是著名的田園詩人,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他以五柳為別號,只是想淡忘這俗世的身份,以及與這身份關聯的王朝、百姓、血雨腥風和過往種種。
遠離塵世,似這門前五棵垂柳一般,靜默地生長,隨著四季更替衰榮。這是一種淡泊高遠的人生境界。
先生生于晉哀帝興寧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國文學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詩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見最多的作家之一。人生功過,都留與后人評說。今生,他只要固執地做自己。
人生時常會上演無厘頭的戲劇。有些人,想愛不能愛;有些情,想忘卻不能忘。陶淵明一心想要忘卻的名字,卻被烙刻在歷史中,世世代代地被傳頌。他做了現世的隱者,卻被后世人深深地記得。
他五度出仕而后堅隱,在那個紛亂的時代里,他卸下官名利祿的行囊,走進山林曠野里,放逐靈魂自由遠行。
他的詩文沖淡清雅、天然純真而又偶現豪壯之氣,他長期地沉默,卻在之后被奉為一代宗師。
多年來,陶淵明這個文學奇才,連同那幽隱在桃花源深處的草廬,對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成了世事之外的一尊仙,他的詩文里,始終流淌著潺潺流水,飄蕩著裊裊花香,如織的茵茵綠草……
他在亂世里獨辟蹊徑,是不折不扣的天才。然而,所謂“天才”是一種美譽,一種嘆羨,亦是一種為人所不知的經歷。靈感在人生成敗得失的裂縫中乍現,在每一次痛苦的煎熬中升華,他嘗盡生命苦難,他體會著靈魂的折磨,他在痛的洗禮中,綻放奇美的生命。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風起云涌,徐徐掠過他的眼底。田園的光陰在他指縫流淌,他伸出手去,想抓住一點兒什么,卻只有虛無的空間感傳回他的體內,他看到了一個不斷喪失,又在不斷獲得的自己。然而得失之間,心中忽而會有一片迷惘。
他在寧靜的時光里,反反復復地思考著無數個今世今生。過去,看不透,未來,看不懂。人生是一個謎象,他始終都在追尋,從未放棄。
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陶淵明已經二十七歲,家道衰落多年。他見證過家族興旺的盛世繁華,也體會過家道中落的頹唐。
一個家族,亦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沒落的東晉王朝,盡是一片冷寂的荒涼,整個社會充斥著一種衰頹的氣息,人們渴望找到靈魂的慰藉,渴望尋找失落的繁華。于是盲目地游走在各種意識潮流間,卻始終難以尋覓自己內心深處真正的呼聲。
凡塵萬象,紛紛紜紜地演繹著各種故事,他獨自坐在草廬一隅,靜靜地看著,他望著世間眾生相,他看著一股股思潮在眼際劃過,卻始終不愿跟從,他心底始終有一個聲音,告訴他:你只屬于自己。
人生似浮云,飄拂來去,是一種宿命。然而,宿命是從何時開始的,未來又是歸何處,亦無人知曉。
從根源追溯起來,陶淵明的曾祖陶侃是東晉的開國重臣,官至大司馬。當年能從底層社會躋身上流社會,衣錦榮華,光宗耀祖,實屬不易。
祖父當過太守,父親雖然早死,畢竟也做過官的。唯獨陶淵明,徹底沒落了,一生命運漫漶,仕途坎坷。他的理想藍圖,都淹沒在這風雨飄搖的亂世里,成了泡影。當他深陷在魔咒似的命運的泥淖中時,歸去來兮,是無奈的抉擇和歸處。
他的人生,代表著一個家族的衰落。所有曾經的輝煌,都在襯托著他的不如意。他下定了決心,要淡忘這一切,拋卻這一切。
他不想說出自己是誰,還有那榮光的先輩,尤其是他的曾祖父陶侃。所以他提筆寫下了兩個連續的“不”字——“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擲地有聲地拋開他心痛的凡塵。世事讓他飽嘗了失望,他唯有固執地拒絕。
一個人來到這世上,被冠以名字,就帶有某種枷鎖。這枷鎖,即是一種虛名。一個人只有掙脫了“名”,才有可能避免借助外物的尷尬命運,進入自由自在的境界。
陶淵明認清了這一點,無名無姓,才能放得下“名利”二字。如此特立的高趣呼之欲出: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他心中一片寧靜安然。因此,他敢于對塵土飛揚、虛偽喧囂的世俗說“不”。當一個人習慣開始說“不”的時候,就難免有些激憤。
一向淡泊的陶淵明心中也是激憤的,只是他將滿腔的憤怒和憂傷都隱藏在骨子里,平淡的詩文里彌散的是遠離塵世的雅興。他無意中寫下的這篇小傳,更將他的幽默、豁達和平淡推向一種極致。
陶淵明是個博學的人,卻不想把讀書僅僅作為仕途的工具。讀書寫作,只是自娛自樂。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如此簡單的快樂,卻是他的專屬的幸福。
對于陶淵明來說,還有一種自由和幸福,就是飲酒。他是一個自由的酒徒,他說: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酒醉,對于先生來說,是一種自我的放逐。他心中沒有欲望和牽掛,他可以任性而為,拋棄俗世喧囂。P3-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