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一個獨立教師的語文之旅(簡體書)
滿額折

一個獨立教師的語文之旅(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語文,應當有著驚人的美麗。十七載教學探索,重構語文精神;五年獨立執教生涯,踐行教學勇氣。郭初陽的經歷不可復制,但他的思想值得同行者傾聽。
教育是一種專業,教師的職業素養與敬業精神,一面呈現于課堂,一面凝結成文章,本書是郭初陽近年來的評論結集。內容包括了學科建設、教材批評、教師身份的思考,以及非學校化教育的探索。
這位全國課堂教學大賽第一名得主,棄體制而成為獨立教師,步履堅定地走在越來越廣闊的教育自由中。


作者簡介

 杭州人,任教于越讀館,追求有趣、有料、有種的語文課堂。著有《言說抵抗沉默》、《顛狂與謹守》、《大人為什么要開會:運用規則獲得自由》等。

名人/編輯推薦

“獨立教師的資本,是通過自己的課堂獲得學生的支持,自由的語文課堂有一種隨之而來的光輝,令人沉醉。”
本書不是郭初陽獨立執教的紀實,而是他走上自由執教之路的心路歷程。
★持續深刻的文本批判
以“母親”為題的語文教材批判只是冰山一角。“為了心愛的孩子,我們總是選擇最好的奶粉,然而我們在選擇更為重要的精神養料時,卻常常掉以輕心。”從《自私的巨人》到《巨人的花園》,王爾德的名篇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孔子拜師》,一個劣質的經不起絲毫推敲的“童話”故事;《走,我們去植樹》,一篇充滿意圖而無法培養良好文學趣味的拙劣習作……這些不恰當文本數十年來存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只要稍加審視便無所遁形。
★望眼欲穿的人生教育
語文教育之為“成人”教育,在于文學千百年來對生命的觀照。語文不該也不能缺失對孩子的兩大人生教育:性教育和死亡教育。漠視性教育,讓人不懂得去愛自己的伴侶,影響的是今后的婚姻;漠視死亡教育,讓人不懂得此生為人的珍貴與短暫,造成生命的輕視。應當如何開展性教育和死亡教育?“無論是性教育、死亡教育、公民教育,都不是我的專業擅長。屢屢越界,意在引起更多專業人士的研討與建設”。
★純正趣味的課堂探討
語文,應當有著驚人的美麗;自由的課堂,應當是師生同席向著真理直跑的旅程。斷斷續續寫下的隨筆,同法國教育部長探討“不需要教學計劃”的教育理念,去“過去的中學”尋找語文的飄逸灑脫,向臺灣《國學基本教材》學習本土文化的價值觀引導,在古今大家中對比發現文學的純正趣味。
★教師身份的踐行思考
教書很難——既要做戲,又要做人。做一個“像自己”的好教員,在這個“選錯并保衛”的課堂里更難。然而他應有這樣的勇氣,既知己身的限度,也深知三折肱為良醫的道理,帶著自己的傷痕,來更溫柔地幫助那未成年的孩子們;既仿佛手工業者,耐心,勤懇,又敢于正視現狀,自己動手來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
一本小書,一段十七載的教育旅程。郭初陽的經歷不可復制,但他的思想值得同行者傾聽!

“獨立教師的資本,是通過自己的課堂獲得學生的支持,自由的語文課堂有一種隨之而來的光輝,令人沉醉。”
本書不是郭初陽獨立執教的紀實,而是他走上自由執教之路的心路歷程。
★持續深刻的文本批判
以“母親”為題的語文教材批判只是冰山一角。“為了心愛的孩子,我們總是選擇最好的奶粉,然而我們在選擇更為重要的精神養料時,卻常常掉以輕心。”從《自私的巨人》到《巨人的花園》,王爾德的名篇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孔子拜師》,一個劣質的經不起絲毫推敲的“童話”故事;《走,我們去植樹》,一篇充滿意圖而無法培養良好文學趣味的拙劣習作……這些不恰當文本數十年來存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只要稍加審視便無所遁形。
★望眼欲穿的人生教育
語文教育之為“成人”教育,在于文學千百年來對生命的觀照。語文不該也不能缺失對孩子的兩大人生教育:性教育和死亡教育。漠視性教育,讓人不懂得去愛自己的伴侶,影響的是今后的婚姻;漠視死亡教育,讓人不懂得此生為人的珍貴與短暫,造成生命的輕視。應當如何開展性教育和死亡教育?“無論是性教育、死亡教育、公民教育,都不是我的專業擅長。屢屢越界,意在引起更多專業人士的研討與建設”。
★純正趣味的課堂探討
語文,應當有著驚人的美麗;自由的課堂,應當是師生同席向著真理直跑的旅程。斷斷續續寫下的隨筆,同法國教育部長探討“不需要教學計劃”的教育理念,去“過去的中學”尋找語文的飄逸灑脫,向臺灣《國學基本教材》學習本土文化的價值觀引導,在古今大家中對比發現文學的純正趣味。
★教師身份的踐行思考
教書很難——既要做戲,又要做人。做一個“像自己”的好教員,在這個“選錯并保衛”的課堂里更難。然而他應有這樣的勇氣,既知己身的限度,也深知三折肱為良醫的道理,帶著自己的傷痕,來更溫柔地幫助那未成年的孩子們;既仿佛手工業者,耐心,勤懇,又敢于正視現狀,自己動手來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
一本小書,一段十七載的教育旅程。郭初陽的經歷不可復制,但他的思想值得同行者傾聽!


顯示全部信息

目次

序瘦的郭初陽,瘦的語文課堂
第一章愛殺柴桑隱
《致女兒的信》:一次并不成功的性教育
望眼欲穿性教育
我對范美忠文章的看法,兼談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問答錄
問答錄:傳播、行動、改變
第二章 名溪近訟庭
與性無關的純潔
――讀《第一次抱母親》
從瀕死五階段看《祭十二郎文》
陳情表?殘肢令!
不意老山之中,有此嫩婦
尷尬的孔孟
――大陸現行中小學教材中的中國文化原典
古書絕對的不可讀,倘若是強迫的令讀
語文背后的思想迷局
第三章 掃沙開野步
牛尾巴為什么要翹起來?
――評《畫家與牧童》
謊話說不圓
――我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魔方的破碎
――從《自私的巨人》到《巨人的花園》
那一只斷尾多年的麻雀
太少的文學,太多的政治
――讀《走,我們去植樹》
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讀《孔子拜師》
刪節與竄改
――從實驗教科書《語文》的一篇課文談起
米粒之珠,也放光華?
看大作家怎么寫日出
高考作文二則
第四章 搖舸出閑汀
唯有舊日子帶給我們幸福
――讀《過去的中學》
虛構的父親,虛構的國文教師
你可曾就讀于泡桐樹中學?
仿佛遠親,似曾相識
――新概念作文大賽與中學語文
我們無可補救的罪
寫作是一種治療
第五章 宿簡邀詩伴
《我選我》之后
《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
一次對話:教師可以做研究?
自我懲罰者的痛苦及其意義
我與楓林晚的情仇恩怨
《老王》的四個關鍵詞
誰曾經這般磨滅?
――記我的兄弟蔡朝陽
離開這一行,也能活得很好
第六章余花在酒瓶
《師說》:韓愈有過教師內心的恐懼嗎?
米蘭?昆德拉是后現代教育家?
多么反動的一本書!
教書很難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教師是負傷的治療者
逃離學校,逃離評價體系
中學教師:一個寓言
后記: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書摘/試閱

序 瘦的郭初陽,瘦的語文課堂
俞琦杰
對不起,我在標題里叫他郭初陽。郭初陽是獨一無二的,他不可能跟全國的郭老師保持一致。正如他所提倡的“獨立”精神。前人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是一種存在的價值追尋過程。
我說,我的身體一直是貧困的,我希望腦子早日脫貧。郭初陽是瘦的,對于瘦的人我有好奇。比如莊子,他大概也是瘦的。孔子則不一定。比如我看到的優秀的哲學家、作家、藝術家都是瘦的,這跟他們從事的事業有關。身體容易拖累思想,也是思想面貌的直接體現。
由于事先的這一層猜測,加上之前看過郭初陽的一些課堂實錄,我對他是好奇的、有好感的,甚至認為他的課堂也是清瘦的。清瘦是一種思想的狀態。他的“于勒列那爾小品兩則”,在整體構建上是瘦的,沒有峰回路轉,山重水復。課堂活動安排相對豐富而簡約,豐富指讓兒童進入的精神狀態,簡約指實際的操作。結合我的猜測,具體如下:
一,讀《天鵝》、《蟋蟀》,一人一節。(猜測:以這堂課的指向來說,不像我們平時操作的那樣,徹底地在讀正確通順等問題上糾纏,僅是感受,有個直觀的大概的印象。)
二,在喜歡的段落上打鉤,提出活動要求:1.學生自由分工,最少兩人,最多六人。2.商定有感情的朗讀形式,合理分工。3.背誦尤佳,朗讀亦可。4.用三分鐘時間把喜歡的那篇背下來。(猜測:郭初陽的活動安排很有意思,他徹底破壞了固定座位的課堂形式,這算不算一種自由精神?還有一個正經的玩笑,非常有意思!聽著,不覺麻木。)
三,時間關系,兩組學生展示。
四,找出兩篇中的共通點,寫作的秘訣、方法。(猜測:從讀轉折到發現文本的特色,這個特色不是老師去發現,是學生自己發現,老師只是一個“隱身人”,不控制,像個“高人”一樣指點一下。)
五,全班交流,概括出作品特點。1.擬人化寫法。2.比喻。3.心情。4.事物。板書得出:1.行動2.事情3.物品4.心情。(猜測:這里有多種寫作方法的結合。另外,郭初陽顯然在課堂里呈現出了某些國外的思想,他的表述有那么一種味道,新鮮。這一部分是整節課的重點,花的時間較多。)
六,看描述瓢蟲、屎殼螂、蚊子的視頻。時間有長有短,短的放兩遍。(猜測:這里的意圖已經出來了:從學到用。也是一種課程資源的體現。)
七,拿出方格紙,運用概括出的方法,描述視頻中的一樣昆蟲,寫兩百字。
課堂構架新穎、指向明確、信息量大。給我的一種感覺是,郭初陽一直在學生的外圍,跟其他激情而瘋狂的老師有很明顯的區別。這是一種“獨立”的感覺,而真正要做到獨立,是需要勇氣和極大的胸懷的。在我所聽到的話語中,對“獨立”一詞保持極大尊重的只有少數人。猶如梵高身前,猶如卡夫卡身前,幾乎得不到環境的認同和寬容,他們更孤獨寂寞。
活動后,跟郭初陽擦肩而過,高聳的額頭差不多是他整個面孔中的標志性建筑。郭初陽不可能跟全國的郭老師的思想有很多的交集。他只能是郭初陽。
在一個虛胖和膨脹的時代,需要瘦子發出聲音。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和他深入地聊天。我想非常尊重地叫一聲:郭老師,您好!
牛尾巴為什么要翹起來?
——評《畫家與牧童》
一、 出處
根據楊學良作品改寫的《畫家與牧童》,源于蘇軾的《書戴嵩畫牛》,原文是這樣的:
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貝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
這篇與蘇軾的《書黃筌畫雀》一樣,以名家作品中與現實不吻合之處,來證明藝術家的觀察要仔細,要向有經驗者求教的道理。
改寫本認同蘇軾的觀點,徑直略去了收藏家杜處士的角色,設計戴嵩現場作畫的場景,以及圍觀者的贊嘆,讓牧童的評論,直接指向畫家本人,還增添了這樣一個結尾:“戴嵩聽了,感到非常慚愧。他連連拱手,說:‘多謝你的指教。’”意在強調畫家戴嵩的虛心,牧童的求真與勇敢。
二、 鏡子說
把藝術比作一面鏡子,是相當悠久的說法,它如鏡子一般,映照、再現萬物,模仿生活的種種。古希臘的柏拉圖是鏡子說的首創者,他視藝術家為工匠,認為這一類的制作,“不難,方法很多,也很快。如果你愿意拿一面鏡子到處照的話,你就能最快地做到這一點。你就能很快地制作出太陽和天空中的一切,很快地制作出大地和你自己,以及別的動物、用具、植物和所有我們剛才談到的那些東西。”
鏡子是一個虛空的反射物,本身并無任何物像,卻可以準確無誤地映照出現實的一切細節。然而這種平板寫實的理論,一方面將藝術家降低到了微不足道的地位(他只不過是亦步亦趨的虛空的記錄者,自己一無所有),另一方面也無視藝術品獨特的表現力 (要根據與真實物的相似程度,來定奪作品的價值)。改寫本《畫家與牧童》中“圍觀的人”,顯然缺乏基本的審美素養,他們衡量畫作的標準,便是“像不像”——
圍觀的人看了,紛紛夸贊。
“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一位商人稱贊道。
“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一位教書先生贊揚道。
牧童更是如此,他以放牧的經驗與天真的勇敢喊出“畫錯啦”,是因為根據他的經驗,這翹起來的牛尾巴,不會出現在兩牛相斗之時。
三、 比較
很巧,另有一個故事,恰恰與此相似,可以比較閱讀,是蘇聯作家伊利亞 愛倫堡(1891—1967)講述的:
“有一次,法國畫家馬蒂斯給我看非洲黑人用骨頭雕的兩只怒氣沖沖的象。其中一只使我很喜歡。馬蒂斯問我,是否覺得這只象的雕像有什么奇特的地方;我的回答是否定的。馬蒂斯就給我指出,使我喜歡的那只象,它那對長牙齒和鼻子一同向上翹起,這使它顯得像活的一樣。馬蒂斯微笑了一下說:‘有一個傻瓜來說,象的牙齒翹不起來;黑人聽了他的話,又刻了另外一個……請看——這里的牙齒在原來的地方,但是藝術也就完了。’果然,第二只象就毫不動人。”
看來馬蒂斯是想說明,呆板的現實主義者,乃是藝術的殺手。事實上,藝術家長期的勞作中,必定包括了對自然反復細致的觀察;問題的關鍵在于,追求酷似,遠遠不是藝術創造中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相反,它卻有可能是最不能達到美的壞因素。對于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來說,要讓作品逼真是非常容易的。
這樣看來,改寫本《畫家與牧童》與蘇軾原文,又有了高下之分。
在蘇軾原文中,可以看出杜處士是極為高明的鑒賞家,他愛這畫,愛到畫不離身的地步,聽了牧童的意見后,他“笑而然之”,心知牧童說得不錯,然而這外行的意見,并不妨礙這作品的藝術價值,讀者可以推斷,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這軸畫依然是“錦囊玉軸,常以自隨”。因為處士達到了這個藝術層次。
而在《畫家與牧童》中,改寫者讓“戴嵩聽了,感到非常慚愧”,還要他“連連拱手”多謝指教。戴嵩是誰?他以韓滉為師,尤善水牛,與韓幹并稱“韓馬戴牛”,豈是浪得虛名之輩?他畫飲水之牛,精細到連牛的水中倒影,都唇鼻相連,怎么會不知道牛相斗時尾巴的狀態?
也許,他服從的是更高的藝術準則,正如克萊夫 貝爾所言:“不懂藝術的人總以為,創造藝術只要解決如何把生活中關于事物的概念‘正確’地復現出來就行了。這些人根本不懂,要求藝術家直接解決的問題,除了‘形似’之外,還要用一個四邊形、圓形或立方體來表現自己的感情;要運用平衡來達到和諧或對某種不諧調的現象進行調合;要獲得某種節奏感;還要克服媒介造成的種種困難。這種外行人的錯誤見解,便是他們對藝術的種種愚蠢的批評的根源所在。”
幸虧有明代的李日華,可謂隔世知音,把其間的苦心與奧妙,一語道破:“固知象物者,不在工謹,貴得其神而捷取之耳。”藝術的真理超越時空,馬蒂斯寫于1908年的《畫家筆記》,也仿佛在為戴嵩辯護:“有兩種表現事物的方式:一種是未經提煉地展示它們,另一種是通過藝術召喚它們。離開拘泥細節地反映動態,一個人就能獲得更高的美和宏偉。”
改寫者以外行人對藝術低層面的理解,在虛構中矮化了戴嵩,將名畫家降格到不如山野牧童的地步,就這樣用相當糟糕的方式,把不高明的見解灌輸給了孩子們。
四、 忠實描繪與純粹客觀
不妨將問題再深入一步,藝術家完全忠實地描繪,就能達到純粹客觀的真實?就眼睛所能觀察到的世界,“真實”其實是相對的。
德國插圖畫家路德維希 里希特(Ludwig Richter)在自傳中說過一件趣事:他和另外三個畫家一起去寫生,他們決心要畫得精細入微,努力把自己看到的東西絕對精確地轉錄下來,“對每一片草葉、每一條細枝都愛不忍棄,堅持巨細不遺。人人都盡其所能把母題描繪得客觀如實”。但是他們到傍晚比較他們的勞動成果時,他們的轉錄稿差異之大仍然令人吃驚。情調、色彩、連母題的輪廓在每一幅畫中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形……明明是同一場景,為什么不同畫家畫出全然不同的景象?這正表明了,藝術家決非一面冷漠的鏡子,而是豐富了人類靈魂的創造者和引導者;藝術乃是長期艱難的勞作,不是簡單輕率的模仿。
難怪左拉給出這樣的定義:一件藝術作品,乃是“通過某種氣質所看見的自然一角”。
五、 假如我上這課
讓學生識記“戴、價”等生字,流暢朗讀課文,討論人物性格特點之后,會設置一個賞畫的環節。
首先展示戴嵩傳世的《斗牛圖》(幻燈一),讓他們看,畫上的兩頭牛,尾巴翹起來沒有?適當的時候,補充乾隆在畫作上的涂鴉詩:“角尖項強立相持,蹴踏騰轟各出奇。想是牧童指點后,股間微露尾垂垂。”
戴嵩的《斗牛圖》不止一幅,現存于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這幅,畫面上奔逃的那頭牛,尾巴顯然是下垂的;追逐的那頭呢,尾巴略微上揚,但也不太明顯。牛尾巴到底是夾在后腿中間,還是翹起來的?讓孩子們討論爭辯,發表各自的看法。
然后再依次出示吳冠中1983年的《斗牛圖》(幻燈二),張錄成《斗牛圖》(幻燈三),英國畫家弗朗西斯 培根的《斗牛研究一號第二版》(2007年11月14日,該作品在紐約以4590萬美元的高價被人買下。)(幻燈四)。
問:為什么這三幅畫里的牛尾巴,都要翹起來?是作家沒有仔細觀察生活嗎?
問:牛尾巴翹起來,與夾在后腿中間,你覺得哪一種形象更美,更具有力量?
結合學生的討論,適時地出示馬蒂斯的故事(幻燈五),對張錄成的采訪(幻燈六)。這樣比較分析之后,孩子們容易領悟到兩點:
第一點,藝術真實,并不是等于低級的精確,藝術有屬于自己的內在真理;只滿足于形似到亂真,拘泥于無足道的細節表現的畫家,將永遠不能成為大師。
第二點,也許牧童沒見過牛爭斗時翹起的尾巴,而戴嵩見過。(蘇軾原文因戴嵩不在場,無法對證;改寫本《畫家與牧童》讓戴嵩與牧童對話,并承認自己失誤,拙劣至極。)所以不可迷信他人的意見,即使是放牛專家如牧童,看到的也只不過是浩瀚自然的一角。優秀的藝術家,有的是持久、深入、廣泛的觀察——加倍的觀察。
六、 尾聲
為了心愛的孩子,我們總是選擇最好的奶粉,然而我們在選擇更為重要的精神養料時,卻常常掉以輕心。與其花大力氣,去糾正一個偽劣的文本,不如從一開始就選擇優秀的文本來學習。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教材的編寫者,責不可卸。然而,小學教材中這樣糟糕的例子,難道僅有這一個嗎?
多么反動的一本書!
這么反動的一本書,怎么會印刷出來,流傳人間?不信?你看——
“我想說的是,孩子提出的種種問題可以有許許多多十分不同的答案。因此教師的角色在于利用這些問題來傳遞他認為重要的信息。一種教學計劃的存在將捆綁住教師,使他覺得必須講述這樣或那樣被規定的事物,而事實上他是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講些另外的事情。我覺得教師帶著他們的學生忙亂地追隨——一種沒人能明白的教學計劃是一種可悲的狀況。從孩子智力發展的角度講是令人遺憾的。應該讓教師更好地利用機會深入地闡述一兩個題目,而不是走馬觀花地處理另外一些題目。”——頁66—67。
我的天,這家伙竟然說不需要教學計劃!更別提什么教學大綱,課程標準了。這叫我們這些所有力氣都用到制定大綱、計劃、標準、參考……的人,怎么活?
愛理論的專家板起臉,嚴肅地指出:
“沒有一種教學可以沒有理論指導!”
“作為語文教師,認可學生這樣說尚且不可;自己這樣說,就更不允許了!”
“愚以為本課的教學目的是不清晰的,或者說是‘非語文’的!”
——這本白色封面的小小冊子,要是落在這專家的手里,怕早已碎尸萬段灰飛煙滅了。
跟這家伙對話的人名叫皮埃爾亨利 達沃尤,他回應得很機智,以請君入甕的方式:“問題在于要了解:您是怎樣接受教育的?您是否必須在學校努力學習,遵循它的各種計劃,參與考試競賽等等?”
沒想到這家伙竟然過了河就拆了橋:“我努力好好學習,我是好學生;我想向所有人證明我是最出色的人之一,這是很荒誕的。可不管怎樣,我還是準備考高等綜合技術學院并且被錄取,這證明些什么?我是一個遵循慣例的人而已。我按教學計劃學習,學習它讓我學習的東西。沒有什么比這種態度更愚蠢的了。說到底,我們20歲時被人在我們不餓的時候依據我們喝湯的能力對我們進行篩選。我的化學很好,可我卻什么也不懂。我為考試學習背誦,可考試的第二天就忘光。我的歷史正說明什么應該做而什么不應該做。同樣,如何考入國家管理學院(l’ENA)?靠在25歲時奉承60歲年長的人。這不是什么好征兆。他們聰明,但他們同樣是因循慣例的人。我還是幸運的,遇到些幫助我脫離這種邏輯的人。
在寫了些十分復雜難懂的書后,我對自己說,如果我想讓人們理解我最終要說的東西,我一定要換一種寫法。”——頁67—68。
該死!我們精心設計的,設計得頭發都變白的教學計劃,竟然被你說成一鍋無用的湯!單元導語,課文提示,課后問題,優化設計,一課一練,同步訓練……全都凝集著我的心血!竟然把我的計劃說成是愚蠢,竟然把我的創造說成是因循,竟然把我的敬業說成是奉承!反動啊,氣得我把茶杯往桌子上一頓,茶水都潑出來,濺在了胡子上。
這家伙滿口胡言,他還胡亂配置教育資源,好老師應當待在好學校,再明白不過的事實,他卻大放厥詞:
“就教育來講,最敏感的地區不是亨利四世中學或是路易大帝中學(法國最著名的兩所中學,都有數百年的歷史,為法國培養了大批精英人才)。沒有任何理由給這兩所學校配備好老師,應該將這些好老師分派到我們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去。這不是一個教師才能的問題,是一個教育經驗和自我態度的問題。”——頁49—50。
阿蘭 雷諾畢竟是知名哲學家,巴黎第四大學教授,他反問得一針見血:“那么其他那些老師呢?你讓他們做什么?”
瞧這家伙不負責任的回答:“這些其他的老師?我將把他們派去亨利四世中學。應該在這樣的學校里讓那些尚沒有教學經驗的年輕老師得到鍛煉,反正這些學校的學生會學有所成,即使沒有老師也一樣。”——頁50。
抄到這里,終于忍不住要去認一下這家伙的姓名,以便日后攻擊批判——阿爾貝 雅卡爾。再瞄一眼他的職業身份——遺傳學家,人口學家,社會活動家,什么?這家伙竟然是法國教育部長?
萬惡的法國!我在心底慶幸他沒有來中國當教育部長,我緊握住手中的茶杯宛如一個飯碗。同時,我想給這篇文章擬一個結尾,最好能引述某段經典,且又符合此間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尋思很久,有兩段文字約略契合,斟酌難定,索性都擺出來,獻給中國的滿心是愛,滿口是民主的老師們:
結尾一,林譯小說中的“那格女士”罵街的一段,曾被錢鐘書轉引:
“那格……始笑而終哭,哭聲似帶謳歌。曰:‘嗟乎!吾來十五年,樓中咸謂我如名花之鮮妍’——歌時,頓其左足,曰:‘嗟夫天!’又頓其右足,曰:‘嗟夫天!十五年中未被人輕賤。竟有騷狐奔我前,辱我令我肝腸顫!’”
結尾二,《威尼斯商人》的結尾,夏洛克的哀嘆:
“你們拿掉了支撐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們奪去了我的養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