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大課間實踐技能培訓:素質教育應用學習隸書指南(簡體書)
滿額折

大課間實踐技能培訓:素質教育應用學習隸書指南(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8 元
定價
:NT$ 161 元
優惠價
8714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隸書作為我國自有文書以來的第二大書體,直貫秦、漢、魏、晉、六朝,代替篆書而盛行于世。唐以后雖然楷書占據統治地位,但隸書仍然流行,以至今日。隸書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書體,是漢代通用的標準化書體,隸書在書法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的產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使我國方塊形漢字從此基本定形。

名人/編輯推薦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現代社會所要求的人才類型也是素質型人才,所以素質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通過各種科學的教育途徑提高民族素質。這是一項長遠的發展要求。為了使青少年增加知識含量,提高青少年動腦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編者潘秀英精心編撰了編者精心編撰了《學習隸書指南(素質教育應用)》。

目次

第一章 隸書概述
第一節 隸書的歷史
一、隸書的起源
二、隸書的發展
三、漢簡與隸書的關系
四、碑刻隸書與隸書的關系
第二節 如何學習隸書
第二章 書法基礎 知識入門
第一節 書寫的姿勢
一、坐勢
二、立勢
三、蹲勢
第二節 執筆的要領
第三節 運筆的方法
一、中鋒運筆
二、側鋒運筆
三、藏鋒起收
四、露鋒起收
五、平移
六、提按
七、轉折
八、換鋒
第四節 書法上的美學
一、結字是書法藝術的首要問題
二、漢字藝術結構的規律
第三章 隸書的學習方法
第一節 隸書的結構學習
第二節 隸書學習提示
一、隸書與楷書在字形上的比較
二、隸書與篆書、楷書基本筆畫的區別
第三節 隸書基本筆畫的寫法
一、點的基本寫法
二、平橫的基本寫法
三、直豎的基本寫法
四、折畫的基本寫法
五、波挑的基本寫法
第四節 隸書臨帖和選帖的方法
第五節 隸書創作章法的學習
一、創作式樣
二、創作要求
第四章 用硬筆寫隸書
第一節 硬筆隸書的學習
一、鋼筆隸書的用筆特點
二、鋼筆字的結構
三、硬筆隸書的章法
第二節 硬筆隸書的書寫工具
一、鋼筆
二、墨水
三、紙張
第五章 認識與欣賞碑銘
第一節 北海相景君銘
第二節 石門頌
第三節 乙瑛碑
第四節 孔宙碑
第五節 衡方碑
第六節 西狹頌
第七節 埔閣頌
第八節 史晨碑
第九節 曹全碑
第十節 熹平石經碑
第十一節 張遷碑
第十二節 鮮于璜碑
第十三節 禮器碑
第六章 名家論隸書
第一節 用筆論
第二節 用墨論
第三節 點畫論
第四節 結構論
第五節 技法論
第六節 臨習論
第七節 章法論
第八節 創作論
第九節 書論
第十節 董其昌論書
第十一節 筆法訣
第七章 書法相關 知識介紹
第一節 書法術語介紹
第二節 書法用的筆
一、毛筆的發明
二、毛筆的性能、類別
三、筆的選用
四、怎樣使用和保養毛筆
第三節 書法用的墨
一、墨的種類
二、選墨
三、磨墨
第四節 書法用的紙
一、紙的類別
二、選紙
三、紙的使用
第五節 書法用的硯
一、硯的種類
二、硯的使用
第六節 書法其他工具介紹
一、筆洗
二、筆架
三、筆筒
四、鎮紙
五、印章
六、臂擱
第八章 書法欣賞
第一節 欣賞書法的一般規律
一、需要反復地觀賞玩味
二、書法欣賞的能動性
三、書法欣賞帶有主觀色彩
第二節 書法的審美標準
一、點畫的線條美
二、結構的造型美
三、章法的整體美
四、全幅的風格美
第九章 書法的收藏
一、行話
二、書畫的鑒定
三、收藏的方向
四、收藏的條件
五、收藏的方法
六、書畫的保存
七、污漬的處理
第十章 書法名家簡介
第一節 古代書法名家簡介
一、梁鵠
二、蔡邕
三、仇靖
四、曹喜
五、李隆基
六、韓擇木
七、徐浩
八、史惟則
九、蔡有鄰
十、文彭
十一、伊秉綬
十二、金農
十三、陳鴻壽
第二節 現代書法名家簡介
一、黃紹勛
二、王祥之
三、劉炳森
四、馮志福
第十一章 古代書法家趣事
第一節 潛心苦學墨當飯
第二節 東床快婿
第三節 王羲之換鵝
第四節 王羲之天臺山拜師
第五節 “臣書第一,陛下亦第一”
第六節 醉瞠白眼看青天
第七節 柳公權發奮練字
第八節 鄭板橋學書法
附錄 中國書法隸書發展表
一、漢
二、西晉
三、東晉
四、南北朝
五、北周
六、元代
七、清代前期

書摘/試閱

《青川郝家坪木櫝》縱有行,橫無格,字距大、行距小,是竹簡書寫章法形式的發展。用筆的動勢和筆跡清晰地表現出起止時回鋒和出鋒的變化,向右方向的末筆已顯露波挑之勢。字形方扁,橫勢強烈,是作為大篆快寫趨向隸書的過渡期作品,《青川郝家坪木牘》還夾雜著許多篆體字,顯示了與其隸變母體——同時代金文的一致性和延續性,這些都是早期隸書明顯的特征。從書體角度而言,《青川郝家坪木櫝》那種簡率的用筆意識和參差不齊的天然美感與金文所具有的嚴整、勻衡對稱、凝重等美感已經是大相徑庭,也就是說,這時候的它已經展現出一種與金文審美系統完全不同的書法語言和審美模式。
甘肅《飫水放馬灘戰國秦簡》是在1986年挖掘出土的,也是戰國古隸的重要資料,計460枚,有《日書》等。書風與《青川郝家坪木牘》小異,但筆意卻大致相同,反映了同一時期古隸共同的特征。由于出土于戰國時期的秦國本土,所以可視為純粹的戰國秦隸標本。
秦代隸書墨跡的標本,當首推1975年出土于湖北的1100余枚《云夢睡虎地秦簡》,其中一部分的成書年代可上溯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為便于統治,實行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的一項便是“書同文”。統一了作為全國通行的官方文字——小篆。小篆比起前朝文字,在線條、結構、字形等方面前進了一大步,但由于當時官獄繁多,軍事、官府文件、公文往來頻繁,經常需抄寫大量的文書,省繁趨簡便成了當時社會對文字改革的迫切要求,而隸書作為一種便捷的書體,在社會下層中廣泛流行。
隸書作為這樣一種既便捷書寫又富于美學價值的“承上啟下”的書體,或許發明者是誰并不那么重要了。一種字體的產生決非個人的力量所能創造,也絕非一個時期所能完成,它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實際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我們很容易從《青川郝家坪木牘》、《甘肅天水放馬灘秦簡》、《云夢睡虎地秦簡》之間找到隸書發展的脈絡。《云夢睡虎地秦簡》已有了明顯的波挑,在運筆中時有連筆意識和提按痕跡,逆人平出的橫畫及點的運用都明顯增多,用筆渾厚而豐滿。由于此時的秦隸仍處于由篆至隸的過渡狀態,故兼融了篆書和隸書之美。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簡書。據考證,部分成書年代與《云夢睡虎地秦簡》年代接近,在用筆、造型、行款、節奏等多方面都表現出風格的一致性,這充分反映了這一時期隸變的大趨勢,說明隸書的筆法正在日臻成熟。
隸書的大行時代是在西漢,這一時期不只是隸書發展日臻成熟而且產生了不少好的碑刻,但歷史上曾因地下資料未被發現而有過“西漢未有隸書”(康有為)之說。然而近100年來,我國西北地區和江淮地區陸續出土了為數眾多的古代竹木簡牘,填補了西漢時代隸書手跡的空白。 西漢中期至東漢,隸書漸臻完美,尤其在東漢,整個社會經濟繁榮,文化藝術也隨之昌盛,樹碑立傳比比皆是,使隸書發展成為正規而又富于藝術性的、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書體。
魏晉以后的書法,主要是草書、行書、楷書的形成、發展和成熟時期,許多書法家的主要精力大多用在楷、行、草書上,但隸書雖未被廢棄,但此時的隸書在用筆上逐漸摻入楷法,失卻以往漢隸的古樸和靈秀。
到了清代,隸書在碑學復興的浪潮中得到了重振和發展,出現了許多書法大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隸書藝術的第二個高峰。
縱觀隸書的整個發展歷史,漢朝仍然是隸書發展最為鼎盛的歷史時期。而在有關隸書的出土文獻中,漢簡也是發現時間距今最早的,它又分為“西北漢簡”和“江淮漢簡”。
三、漢簡與隸書的關系
(一)西北漢簡
“西北”漢簡指我國西北干燥地區出土和發現的漢代木簡牘墨跡。1899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的古樓蘭遺址發現晉木簡120余枚。此后,在新疆古于闐遺址、古樓蘭遺址和甘肅敦煌均有大量漢、晉木簡出土。1930年,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河流域(古居延海)發現漢簡10000余枚。同年,新疆羅布淖爾亦有西漢木簡出土。
解放后,考古工作者陸續于甘肅武威,甘谷、古居延海和青海大通縣發掘出大量的兩漢竹木簡。其中以居延漢簡數量最多,計20000余枚。西北漢簡多出自下級官吏和邊陲將士之手。以粗獷、率真為主要特征。其用筆多變,點畫跳躍呼應,波挑放縱,反映了指、腕的靈活運動,居延漢簡既具有一種率真的天趣,活潑靈動、變化多端,甚至漫不經意,富于幽默感。漢簡的字體自然天真,粗頭亂服,不修邊幅,甚至草率。
在一些西北漢簡中,隱約透露出了晉人行草的信息,這也大大豐富了筆法。西北漢簡書風質樸,結體多有簡化意識,其特征可視為后世北方書風的先河。
(二)江淮漢簡
江淮漢簡指我國長江、淮水流域一帶出土的漢代簡牘和帛書墨跡。近20年來,漢簡出土的地域又有了新的突破。自1972年以來,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湖南長沙馬王堆、湖北江陵鳳凰山和安徽阜陽雙古堆等地發掘出許多西漢竹木簡。此外,近幾年又在湖北江陵張家山、江蘇儀征胥浦出土了漢代的竹、木簡牘。
在出土的漢簡中,以馬王堆帛書、竹木簡以及I臨沂、阜陽、鳳凰山、張家山西漢簡牘為代表,它們的形態不像居延漢簡呈扁方狀,而大都保留著某些篆書的縱勢遺意,字的間距較大。這些漢簡的內容多為古代典籍,其手書亦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故書風多溫雅、沉穩,用筆講究,結構嚴謹而富于變化,形成了與西北漢簡及東漢碑刻迥異的書風。P8-1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