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弗洛伊德心理健康思想解析(簡體書)
滿額折

弗洛伊德心理健康思想解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8 元
定價
:NT$ 173 元
優惠價
871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名人/編輯推薦

《心理學大師心理健康經典論著通識叢書:弗洛伊德心理健康思想解析》可作為高等院校心理學和教育學專業專、本科生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心理學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

常念是“經”,常數是“典”,此即為經典。我們極力主張多讀一些經典,尤其是大師們的經典,因為經典與大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每一個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工作者而言,我認為都應該多讀一點心理學大師的心理健康經典論著,認真領會其理論要旨與思想實質。
何謂大師?大師,或日科技領域的先師,或稱藝術領域的靈魂,或為管理領域的典范。心理學大師,意指在心理學領域有突出貢獻,被大家公認且德高望重的思想家、科學家。他們是心理學發展歷程中的標桿,是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煌煌百年來,在理論探索與實踐應用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突破空間限制并經受時間考驗的一代宗師。然而,究竟誰有資格榮膺“心理學大師”的稱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為此,國際心理學界久負盛名的《普通心理學評論》雜志2002年第2期刊發了一項調查研究成果,題為“20世紀最杰出的100名心理學家”。研究者通過三個量化指標與三個質性指標,對20世紀全世界最著名的心理學家進行了排名,提供了位列前99位的心理學大師的名單(其中有4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留下一個空額讓人們展開豐富的想象。
這99位心理學大師中,許多人的研究領域和重大成就都涉及心理健康,其中一些人畢生的學術專長就是試圖破解人類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排名第3位)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和心理學家,曾以《夢的解析》一書和“精神分析理論”著稱于世;羅杰斯(排名第6位)的“以當事人為中心的心理治療方法”,更是被現代心理健康工作者奉為經典。另外一些心理學家的學術研究涉獵較廣,但他們在心理健康領域作出的貢獻同樣有口皆碑,舉足輕重。例如,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榮格(排名第23位)、阿德勒(排名第67位)和安娜·弗洛伊德(排名第99位),積極心理學的首倡者塞利格曼(排名第31位),需要層次論提出者、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排名第10位),應激理論的提出者和研究者拉扎魯斯(排名第80位),人格心理學家奧爾波特(排名第11位)、艾森克(排名第13位)和卡特爾(排名第16位),以上癮和情緒研究聞名于世的沙赫特(排名第7位),因攻擊行為和憤怒情緒研究而橫空出世的博克維茨(排名第76位),以對個體心理壓力及其應對、壓力情境下的決策行為和社會支持對決策的影響等方面研究享譽學術界的詹尼斯(排名第79位),以及行為治療心理學家沃爾普(排名第53位)、兒童精神病學家鮑爾比(排名第49位)和發展變態心理學家路特(排名第68位)等。他們的名字、經典實驗、咨詢案例、重要著作和心理健康思想都已蓋棺論定,彪炳史冊。
本叢書精心選擇以上17位在心理健康研究領域具有巨大影響的心理學大師,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思想、具體應用以及對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貢獻進行了詳細解析。首先對大師們生活的時代背景、社會文化環境進行了交代,對他們的家庭背景、童年經歷、求學歷程、職業發展、學術生涯等生平事跡進行了介紹;其次選譯了大師們有關心理健康的經典實驗、論文或重要著作的重要章節,進行了詳細解讀;接著對大師們的心理健康思想或理論形成與發展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有關心理健康的主要觀點進行了論述,對他們系統的心理健康思想或理論進行了評價,并論及他們對心理健康相關研究領域的獨特貢獻以及研究進展與展望;然后闡述了應用他們的心理健康思想、理論的中外相關心理咨詢經典案例,特別是學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中的心理咨詢案例;最后從整體上討論了心理學大師的心理學思想與理論,即該心理學流派對我們從事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的啟示和實踐應用前景,冀望能“窺一斑而知全豹”。
本叢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心理學和教育學專業專、本科生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心理學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特別建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學習、使用本叢書,并作為各級各類學校心理咨詢室、心理輔導室和圖書館館藏的參考圖書。
本叢書由俞國良任主編,雷靂教授、周俊編審和羅曉路博士擔任副主編。我們共同商量確定了叢書的編寫原則、結構、內容、體例和樣章,以及最后的定稿。叢書各冊作者由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蘇州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等高校具有博士學位或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心理健康專業工作者組成。他們本著對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的摯愛,懷揣把專業知識奉獻給社會和大眾的夢想,全心全意,殫精竭慮,力求使叢書融知識性、可讀性和學術性于一體。從他們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我國心理健康事業發展的希望,而且真正體會到了經世致用、后生可畏的古訓。對諸多青年才俊的信任、支持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們心存感激!同時,我們真誠感謝浙江教育出版社汪忠社長、張寶珍總編的支持和鞭策,以及叢書各冊圖書責任編輯的辛勤付出,在此一并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作為叢書主編,我始終誠惶誠恐,不敢有絲毫懈怠,全力以赴,力求精益求精。由于時間倉促和水平有限,我們未能及時聯系上部分經典論著的譯者,祈請他們原諒并與我們或出版社聯系;書中的不足、紕漏和錯誤之處,懇請專家學者和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目次

引 言
第一章 弗洛伊德生平
第一節 成長歷程
一 父親母親
二 童年時代
三 中學時代
四 愛情和婚姻
五 晚年
第二節 走上醫學道路
一 師從名師
二 醫學實踐
三 關注無意識研究
四 從被質疑到被認可
第三節 學術成就
一 精神分析學說的成就
二 精神分析學巨著
三 精神分析在非醫學領域的應用
附錄 弗洛伊德生平年表
第二章 心理健康經典名篇選譯
第一節 經典名篇選譯之一:《癥候的意義》
一 神經癥的癥狀
二 精神病學對強迫性神經癥的認識
三 精神分析對強迫性神經癥的認識
第二節 經典名篇選譯之二:《夢是愿望的達成》
第三節 經典名篇選譯之三:《移情作用》
第三章 心理健康經典名著解讀
第一節 解讀《精神分析引論》
一 背景簡介
二 內容框架
三 評價與啟示
第二節 解讀《自我與本我》
一 背景簡介
二 內容框架
三 評價和啟示
第四章 心理健康思想述評
第一節 弗洛伊德心理健康理論產生的背景
一 社會背景
二 哲學背景
三 科學背景
第二節 弗洛伊德心理健康理論的要素
一 以無意識為基礎的人格學說
二 心理性欲的發展
三 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四 焦慮說
五 心理防御機制理論
第三節 精神分析治療的實施
一 精神分析是怎樣進行的
二 治療場所和治療規則
三 精神分析治療實施的過程
第四節 精神分析的治療方法與技術
一 自由聯想法
二 夢的解析法
三 過失行為分析
四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防御機制法
第五章 心理健康咨詢案例分析
第一節 凱瑟琳娜――一個焦慮性神經癥案例
一 基本情況介紹
二 問題分析
三 心理咨詢策略與過程
四 結果與思考
五 點評
第二節 歇斯底里癥少女多拉的治療故事――一個釋夢的案例
一 基本情況介紹
二 問題分析
三 咨詢策略與過程
四 結果與思考
五 點評
第三節 迷幻的情感世界背后――一例人際關系障礙的精神分析
一 基本情況介紹
二 問題分析
三 咨詢策略與過程
四 結果與思考
五 點評
第四節 一例大學生的動力性心理治療案例報告
一基本情況介紹
二 問題分析
三 咨詢策略與過程
四 結果與思考
五 點評
第六章精神分析學派
第一節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論體系
一 精神疾病的治療理論和方法
二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心理學思想
三 精神分析的社會文化觀
第二節 精神分析學派的發展
一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影響與傳播
二 其他的早期精神分析學家
三 精神分析運動的新發展
四 精神分析學的相關組織、傳播與發展
第三節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學派的影響
一 對心理健康領域的貢獻
二 在非心理學領域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弗洛伊德完成從自我分析到精神分析的轉變和兩個人密切相關,一個是父親,一個是親密的朋友弗利斯(WilhelmFleiss)。1897年7月,弗洛伊德開始了正式的自我分析,而促使他進行自我分析的導火索則是他的父親在1896年10月的離世。他在給弗利斯的一封信中寫道:“我一直高度尊敬和熱愛他。他的死終結了他的一生,但卻在我的內心深處喚起我全部的早年感受。現在我感到自己已經被連根拔起來了。”對父親的懷念,使弗洛伊德在腦海里一幕一幕地重現了往日的畫面。在父親逝世后,他經常向母親詢問有關自己小時候的生活情景,試圖從母親提供的線索中,盡可能完美地憶起那些早已遺忘的童年經歷。通過把自己童年時代的心理表現與成年后的許多心理現象加以比較并進行自我分析,弗洛伊德發現自己從小就有親近母親的特殊感情,對母親的感情有排他性和獨占性,并由此對父親產生了嫉妒心理。通過自我分析,弗洛伊德認為人從小就有“性欲”。他還進一步創立了“戀母情結”理論。進一步地,弗洛伊德認為,心理障礙是由于性緊張積累而引起的。自我分析方法的創立具有深遠的影響,弗洛伊德從此開始對自己的夢進行解析。在大量的精神病臨床治療和研究基礎上,“精神分析”學說誕生了。
精神分析學說在創立之初即遭到了極大的非議,幾乎沒有人接納這一觀點,就連布洛伊爾都因弗洛伊德主張性本能而與他分道揚鑣。在弗洛伊德最孤立無援的時候,始終站在他身邊支持、鼓勵他的就只有柏林的一位耳鼻喉科醫生弗利斯。他們的友誼開始于1887年,兩人是通過布洛伊爾介紹認識的,之后他們一直保持著書信往來,他們之間的親密交往持續了近10年。這期間弗洛伊德給弗利斯寫信多達284封。正是通過這些書信往來,弗洛伊德進一步完善了自我分析理論。盡管弗利斯比弗洛伊德小2歲,但在弗洛伊德看來,弗利斯具備了優秀的父親形象,他把對父親的那份感情,移情到了摯友弗利斯身上。自我分析的關鍵是要有傾訴對象,弗利斯和弗洛伊德的交往,正好成為弗洛伊德進行自我分析的重要方式,他的自我分析正是從向弗利斯傾訴的時候開始的。通過自我分析發現戀母情結的弗洛伊德,內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弗利斯當作父親來仰慕,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在把弗利斯當作父親來仰慕的背后隱藏著憎恨和敵意時,兩人的關系開始趨淡,并于1900年徹底破裂。這也意味著弗洛伊德的自我分析圓滿結束了,意味著他離開父親而獨立了。同時,精神分析也正是在經歷了自我分析后得以進一步確立。四從被質疑到被認可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弗洛伊德發現患者在“自由聯想”過程中,回憶和談論的內容就是其在睡眠時所做的夢。他就以患者的夢的情節作為自由聯想的出發點,把對夢的研究結果寫成了《夢的解析》一書,并于1900年出版。在該書中,弗洛伊德論述了夢境生活以及形成夢的種種復雜機制;指出無意識的內容與意識,就像無意識所特有的機制一樣,是極其特殊的;無意識的內容起源于幼兒時期;對幼兒心理的內在性質作了闡述。他的這一研究結論令世人感到震驚和反感。出乎意料的是,若干年后《夢的解析》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學或精神分析理論正式形成的標志,被看作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奠基之作,成為弗洛伊德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德國著名哲學家弗羅姆曾說,《夢的解析》是現代科學對夢的分析最原創、最著名和最重要的貢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