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滿額折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鏡中鑒:魏徵(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魏徵少時家貧,雖胸懷大志,對前途卻頗為迷茫,遂遁入空門為道士。隋煬帝昏庸無道,天下大亂。魏徵毅然脫下道袍,投奔瓦崗寨起義軍。瓦崗寨首領李密欣賞魏徵,但只是大英雄對小文人的賞識,壓根就瞧不起這個鄉下讀書人。魏徵一怒之下,憤然下山,投奔了唐朝。他屢出奇謀,主張除掉李世民。

名人/編輯推薦

《鏡中鑒:魏徽》以縝密的構思,睿智的思考,整體的設計,體現出一種大氣、雋永的特點。是近年問世的諸多歷史文學作品中的上乘佳作。

帝師、鏡子
(代序)
在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貞觀之治”一枝獨秀,著名的“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光武中興”、“開元盛世”、“康乾盛世”都無法與之比肩。
人們提及祖宗盛業,習慣上總說“周秦漢唐”,可無論是看政治修明、文化繁榮,還是看經濟發達、生活富庶,周、秦、漢三代雖然各有足以自豪的歷史記錄,但綜合指數與大唐帝國相比,就不免自嘆弗如。
毫不夸張地說,由“貞觀之治”所形成的大唐鼎盛局面,以及后來居上,一步一個新臺階的武則天統治時期和由唐玄宗開創的“開元之治”,大唐帝國的三大步把中國古代文明推向最輝煌的頂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風流倜儻的唐明皇放眼神州大地時,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尊嚴和威風。但他不能忘記、也沒有理由忘記:這份壯麗河山,是老祖宗傳給他的。
無論是武則天半輩子偉業,還是唐明皇數十年豐功,都有賴于唐初李世民的立國之本、開國之基、治國之策,即“貞觀之治”的超級經營和創造。
“貞觀之治”的締造者名義上是唐太宗,實際上卻是貞觀時期一大批杰出的名臣。歷史不會忘記這群璀璨的明星,不會忘記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李靖、李勛、虞世南等名垂凌煙閣的功臣,歷史更不會忘記當時政治舞臺的一位主角,堪列名于中國歷史最杰出的政治家行列的人物——魏徵。
從歷史影響上說,魏徵是大唐天宇上列斗群宿中最明亮的一顆星,他的光芒照亮了大唐的每一個角落,照亮了封建帝王時代的漫漫夜空。這光芒,在人民的眼里,甚至可以把封建史家們心目中的太陽——唐太宗,也比得黯然失色!
中國古代堪稱帝師的人不少,如呂不韋、李斯、張良、陳平、霍光、肖望之、諸葛亮、崔浩、趙普、劉伯溫、張居正、翁同穌等,但無人能及魏徵。
李世民說,他對魏徵“敬之重之,同于師傅,不以人臣處之”。他有一句名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當魏徵撒手西去時,李世民痛哭流涕,悲愴地說:“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歷史有太多的輝煌,太多的壯麗,太多的榮耀,太多的豐功,如今都已化為泥土,融人大地。那么,有什么不朽呢?只有一樣,那就是——精神。
魏徵,精神不朽,光耀千古;因為精神的力量,掀動了太多的歷史書頁。
魏徵,鏡子;鏡子,魏徵。
魏徵,帝師;帝師,魏徵。
余耀華
2013年夏于湖北鄂州寓所
(入圍第八屆“茅盾文學獎”作家;獲中國價格理論研究最高獎“薛暮橋價格研究獎”,受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接見并親自頒獎的專家)

目次

第一章 元寶藏名山尋故友 逸塵子道觀話天下
第二章 武陽郡人幕露鋒芒 瓦崗寨遭辱知天命
第三章 長安城逸塵子訪主 蘸露樓皇太子問測
第四章 王世充無德失猛將 李世民有道收雙雄
第五章 魏徵請命安撫山東 敬德臨陣棄暗投明
第六章 逸塵子蒞臨黎陽城 徐世?歸唐賜姓李
第七章 竇建德攻陷黎陽城 魏玄成淪為階下囚
第八章 朱雀街建成納賢士 太子府魏徵運籌謀
第九章 亂宮闈建成淫母妃 助太子二姝陷秦王
第十章 魏徵獻策釜底抽薪 建成密謀行宮弒父
第十一章 秦王奉旨彈壓叛亂 太子設宴毒殺世民
第十二章 昆明池險成屠龍場 玄武門驚變定乾坤
第十三章 唐高祖冊立新太子 李世民瀆倫納弟媳
第十四章 李世民受禪即帝位 魏特使回京復圣旨
第十五章 選秀女魏徵罵皇帝 觸龍鱗諍臣人天牢
第十六章 皇后賢御前討圣旨 皇帝明大度釋凈臣
第十七章 君王倡行開明政治 貞觀決策偃革興文
第十八章 蒙圣寵無端遭誹謗 倔魏徵不愿做忠臣
第十兒章 臣盡忠屢屢批龍甲 帝偷閑處處受掣肘
第二十章 賞方伎魏徵阻授官玩 鷂鷹皇帝畏諍臣
第二十一章 恨貪吏遣人試賄賂 懲贓官賜絹羞順德
第二十二章 國舅犯法其罪當誅 君王徇私魏徵緘口
第二十=三章 君王苑中設壇祭天 魏徵奉命賑災河南
第二十四章 欽差臣微服林泉居 逸塵子計賺薛云娘
第二十五章 龐相壽心虛問吉兇 魏欽差測字戲貪官
第二十六章 刺史貪墨偷梁換柱 欽差升堂訊鞫贓官
第二十七章 君王念舊赦免貪吏 魏徵疾惡廷議抗爭
第二十八章 沐皇恩魏徵奏修典 納諫言君王追詔書
第二十九章 備巡幸欲修洛陽宮 興土木魏徵管閑事
第三十章 聽讒言枉殺張蘊古察 秋毫魏徵斥奸佞
第三十一章 帝心仁納諫退貢品 臣盡忠論史說古今
第三十二章 醉百官奏請行大典 醒魏徵妙喻諫封禪
第三十三章 沐皇恩魏徵任侍中 降天災君王問兇吉
第三十四章 奉圣旨魏徵理滯訟 存大體侍中巧斷案
第三十五章 匡君行帝王不可離 狂夫言圣人請自擇
第三十六章 監修典功德蔭后世 托眼疾魏徵請辭官
第三十七章 李世民垂涎《蘭亭序》 蕭御史計賺大和尚
第三十八章 魏特進彈劾竊寶者 蕭御史無奈還名帖
第三十九章 圣主舐犢朝堂罵臣 諍相設套巧妙諫君
第四十章 幸洛陽泛舟積翠池 宴群臣賦詩西苑樓
第四十一章 憂國事魏徵上奏疏 諫圣君居安須思危
第四十二章 朝臣緘默君王迷惘 遣使市馬魏徵諫阻
第四十三章 假著作李泰窺帝心 諫魏王移居武德殿
第四十四章 臥病榻老臣上條陳 進內殿跪辭太子師
第四十五章 魏玄成病危憂社稷 李世民床前稱帝師
第四十六章 魏玄成遺折諫圣主 凌煙閣掛相悼諍相

書摘/試閱



第六章
逸塵子蒞臨黎陽城徐世勣歸唐賜姓李
黎陽郡位于河南浚縣西南,中原三大糧倉:黎陽倉,洛口倉、回洛倉都在黎陽,因而,黎陽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當年李密率瓦崗軍奪取洛口倉、回洛倉、黎陽倉,切斷了隋軍的糧道,使隋軍陷入缺糧的絕境,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李密兵敗降唐,瓦崗軍土崩瓦解。徐世勣困守黎陽,黎陽成為諸路英豪饞涎欲滴的一塊肥肉。何去何從,徐世勛一時拿不定主意,身邊也沒有能商量的人。
這一天,徐世勣接報,說將軍府外有一個道士求見,他心里想,能以道士身份求見者,只有幾位舊友,難道是哪位故人到了不成?想到故人,心里就有一種渴望,連忙迎出帥府,遠遠一看,原來是魏徵來了,連忙大步上前:“哈哈!原來是師叔到了!”
“徐將軍錯了,貧道乃逸塵居士,不叫師叔。”魏徵逗樂地說。
“逸塵居士也好,師叔也罷,反正都一樣,來了就好!”
“怎么樣?將軍企盼有人來嗎?”
“天天都在盼啊!”
“將軍為何如此說?”
徐世勣叫人牽過魏徵的馬,拉著魏徵的手道:“走,進府再說。”
魏徵跟隨徐世勣來進了將軍府,落座之后,馬上有侍從沏好茶呈上,魏徵邊喝茶邊說:“當初李密若依貧道之計,瓦崗軍也不至于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道友當時提出的持久戰、防御戰實乃上策,怎奈魏公不聽人勸,避已之長而與困獸作殊死搏斗,實在是犯了兵家之大忌。”徐世勛對魏徵的話表示贊同。
“貧道擅闖議事堂也是出于無奈,沒想到李密如此剛愎自用,不但不納良策,反而還將貧道逐出議事堂。貧道料定,李密實非亂世之主,瓦崗軍必亡在此人之手,故此憤然離去。”“悔不該當初到武陽郡將你引至瓦崗,致使你蒙受奇恥大辱,徐世勤深感愧疚!”徐世勤順勢一揖。
“錯不在你我,何罪之有?將軍不可以這樣說。”“千里良駒,本應馳騁于疆場,魏公卻將你當成驢子,用來拉磨。我曾向魏公說過幾次,他就是聽不進去。只叫你做一個文學參軍,實在是暴殄天物、屈殺英才。”徐世勣屏退左右,挪動坐椅靠近魏徵,話鋒一轉道,“黎陽現在成了沒娘的孩子呀!”
“黎陽扼中原要塞,乃兵家必爭之地,黎陽倉之糧,使多少天下英雄垂涎欲滴,將軍可是處在風口浪尖之上,稍有不慎,便會船毀人亡。”魏徵提醒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