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金融(第2版)(簡體書)
- 系列名:能源經濟學教科書系列
- ISBN13:9787302345640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 作者:林伯強;黃光曉
- 裝訂/頁數:平裝/565頁
- 規格:26cm*18.5cm*2.4cm (高/寬/厚)
- 版次:二版
- 出版日:2018/07/01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黃光曉,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博士,廈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現於廈門大學能源學院從事能源經濟等相關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能源金融,已在《金融研究》等多個國內雜誌發表學術論文,還參與了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教授主持的多項國家、省部級課題,以及林伯強教授與英國戰略基金、美國能源基金等國外著名研究機構合作開展的科研項目。
近年來,中國能源金融市場在傳統能源金融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和進步。2011年4月,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DCE)推出了焦炭期貨,2013年3月又推出了焦煤期貨合約。這兩種合約是世界上第一個同類期貨品種,合約規則也極具中國特色。焦炭和焦煤期貨的推出有助於中國完善煤焦鋼體系,建立煤炭定價中心,爭奪國際定價權。2012年,上海期貨交易所就表示在原油期貨產品設計的技術和風險控制層面的工作已基本完成,未來有可能開展模擻交易。在創新能源金融領域,2011年年底,我國政府確定將北京、上海、廣東、天津、湖北、深圳和重慶7個省市作為碳交易的試點,計劃在2013年正式實施試點工作。目前北京已將試點方案上報國家發改委待批,上海和廣東的方案也已浮出水面,上海甚至已將第一批碳配額分配完畢,目前正在企業間做調查,湖北省的碳交易管理辦法目前已修訂至第五稿,其中對管理機構、配額分配與管理原則、價格以及監督等做了相關規定。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規劃,最終的目的是要形成一個全國統一的碳市場,並形成一個與全球接軌的碳市場。此外,在可再生能源配額機制、節能量交易等方面,國內也在開展試點或機制設計工作。
鑑於此,我們在第1版《能源金融》的基礎上,新增了“先進核電技術經濟性分析”一章,並對第三章“天然氣市場和天然氣金融”、第十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進行了補充和修訂,增加了“頁岩氣革命及其影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路徑”等方面的內容,以期更好地跟踪國際能源產業發展的趨勢,為廣大讀者提供更為前沿的技術、市場和機制創新方面的信息。
本書受到新華都商學院的資助。此外,新華都能源經濟與低碳發展研究院在數據採集、分析處理、模型建立等方面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得到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大力幫助,在此深表感謝。總體而言,本書繼承了第1版的基本框架結構,希望能夠更好地為今後能源金融領域的相關研究提供更好的參考。
第一章 能源金融與能源戰略
第一節 能源安全與能源戰略
第二節 世界主要能源消費國的能源戰略
第三節 世界主要能源供應國的能源戰略
第四節 能源金融
第五節 中國的能源戰略與能源金融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石油市場與石油金融
第一節 石油市場
第二節 石油價格
第三節 石油金融
第四節 中國石油市場與石油金融
參考文獻
附錄
第三章 天然氣市場與天然氣金融
第一節 天然氣市場
第二節 天然氣價格
第三節 天然氣金融
第四節 中國的天然氣市場和天然氣金融∥
參考文獻
附錄
第四章 煤炭市場與煤炭金融
第一節 煤炭市場
第二節 煤炭價格
第三節 煤炭金融
第四節 中國的煤炭市場和煤炭金融
參考文獻
附錄
第五章 電力市場與電力金融
第一節 電力市場
第二節 電力價格
第三節 電力金融
第四節 中國的電力市場和電力金融
參考文獻
附錄
第六章 環境金融與節能減排
第一節 環境金融
第二節 節能減排
第三節 中國的環境金融與節能減排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碳交易市場與碳金融
第一節 溫室氣體減排的市場機制
第二節 基于配額的碳交易市場
第三節 基于項目的碳交易市場
第四節 碳金融體系
第五節 中國碳交易市場和碳金融的發展
參考文獻
附錄
第八章 能源稅與碳稅
第一節 環境稅
第二節 能源稅
第三節 碳稅
第四節 中國的能源稅/碳稅
參考文獻
第九章 能源效率市場
第一節 能效管理體系
第二節 需求側管理
第三節 合同能源管理
第四節 白色證書交易
第五節 中國能源效率市場的發展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場
第一節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狀況
第二節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資與技術發展趨勢
第三節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價格機制
第四節 可交易綠色證書機制
第五節 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核電市場及技術經濟性分析
第一節 核電發展狀況
第二節 核電技術經濟性分析
第三節 中國核電市場及技術路徑分析
參考文獻
附錄
《京都議定書》是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個突破,在國際事務中也是史無前例的。它代表著經濟和環境政策全球化傾向的一個高峰,并界定了21世紀全球努力解決氣候變化的基本結構要素。但是,《京都議定書》也是當時國際社會能達成的最好的折中辦法,在溫室氣體減排的過程中起到實際的作用仍有待觀察。另外,隨著2012年的臨近,國際社會不得不面對《京都議定書》之后如何構建新的溫室氣體減排國際制度的挑戰。在各方分歧嚴重的嚴峻形勢下,要打破談判僵局,新一輪國際氣候談判的啟動需要引入更多的制度創新。
2005年末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締約方第六次會議(COP6),在各方艱苦努力下,最終取得了重要進展,簽訂了《馬拉喀什協定》,以“雙軌并行”的方式正式啟動了后京都談判。所謂“雙軌并行”是指,在《京都議定書》下成立特設工作組(AWG),談判發達國家第二承諾期的減排義務;同時,為了使美國、澳大利亞等非議定書締約方能夠參與談判,決定在公約下就促進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合作行動啟動為期兩年的對話。這一模式既維護了議定書的完整性,又保證了公約下所有締約方的廣泛參與,還為“雙軌”之間的互動留下空間。“雙軌”制的確立,被國際社會認為是國際氣候談判的重要成果和制度創新。到目前為止,特設工作組談判和公約締約方對話分別召開了4次會議,盡管談判和對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至今仍處于僵持狀態,缺乏突破或實質性的進展。
2007年8月,在維也納召開的特設工作組談判第4次工作會議,仍未能就發達國家后續承諾期的減排義務的具體目標達成協議。特設工作組的傾向是支持IPCC排放情景提出的將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450ppm二氧化碳當量,發達國家到2020年整體減排25%~40%。盡管這一指標沒有約束力,但后續可能圍繞該指標進行相關的國際談判。對于后續承諾期的減排義務,2007年歐盟首腦會議達成了歐盟溫室氣體減排新目標,即到2020年在1990年基礎上至少削減20%,如果其他主要排放大國也采取行動的話,這個目標可以達到30%。根據歐盟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內的長期目標,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到2050年時必須比1990年時的水平降低50%。目前,除歐盟明確承諾之外,多數發達國家態度保持謹慎和觀望。同時,第4次公約下對話確定了四個主題:以可持續的方式推進發展目標,強調適應行動,最大限度地實現技術潛力,以及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場機會促進減排。對話的主要目的是討論如何加強公約的執行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各方就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合作行動交流經驗。
盡管各方在具體減排目標等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但對未來國際氣候制度的基本要素幾乎達成共識。未來國際氣候協議將不是只有減排目標的單一的國際協議,最有可能的是一個包含減緩、適應、資金、技術、市場以及可持續發展政策等諸多要素、綜合的一攬子協議。發達國家必須率先在溫室氣體減排上做出表率,而發展中國家也應該以更可持續的方式推進發展的目標。國際氣候制度需要從資金、技術轉移、適應行動等方面為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行動提供激勵。
……
本週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