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跟孩子一起玩吧!:家庭教育中的遊戲經典(簡體書)
滿額折

跟孩子一起玩吧!:家庭教育中的遊戲經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5 元
定價
:NT$ 177 元
優惠價
8715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們現在該做什么呢?”孩子們經常愛提這個問題,對于有許多事情要等待處理的大人來講,想給他們滿意的回答,有時似乎太難了。我撰寫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在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個問題可以讓孩子少提一點。
孩子們會發現,無論他們在家還是在學校,在室內還是戶外,孤單一人還是和同伴在一起,他們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本書找到回答上述問題的不同答案。書中的這些游戲也足夠他們玩了。全書對所有玩的內容進行了分類,讓大人和孩子們能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找到想要的東西。父母和老師也可以在書中游戲的基礎上,做些適當改編,這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多羅西·坎菲爾·費雪

作者簡介

瑪利亞·蒙臺梭利(1870-1952)意大利著名醫生、教育家、哲學家與慈善家,以其革命性的教育哲學與兒童教育方法聞名于世。如今蒙氏教育法風靡全球,僅美國就在5000多所公立和私立學校推行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全球許多國家都設有蒙臺梭利協會。
蒙臺梭利于1870年8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納省希亞拉瓦萊鎮,6歲開始在當地接受初等教育,12歲時全家搬遷至羅馬,以讓她接受更好的教育。1890年,她進入羅馬大學醫學院,是意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畢業后成為羅馬大學附屬精神病診所的助理醫生,并在婦女和兒童醫院工作。1897年,她開始系統學習教育學課程,并轉向兒童教育研究。1907年1月,她創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系統進行教育實驗,后相繼開設其他“兒童之家”,在意大利產生了很大反響。
1913年,蒙臺梭利訪問美國,受到熱烈歡迎,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出席儀式并致詞,稱贊她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教育家”。自此,蒙臺梭利教育法在美國及歐洲、亞洲盛傳開來,在全球建立了許多蒙臺梭利學校。1929年8月,國際蒙臺梭利協會成立,蒙臺梭利親自擔任主席。
蒙臺梭利終身從事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同時,留下了不朽的教育經典,包括《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兒童的自發成長》等。這些書被譯成近40種文字在全球出版,成為經久不衰的教育經典。1952年5月6日,蒙臺梭利于荷蘭諾德威去世,終年82歲。
多羅西·坎菲爾·費雪(1879-1958),美國著名教育改革家、社會活動家、暢銷書作家。她強烈支持女性權利、種族平等,并倡導終身教育。她被埃莉諾·羅斯福夫人提名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10位女性”。多羅西·坎菲爾·費雪曾前往羅馬,追隨瑪利亞·蒙臺梭利,參觀“兒童之家”,將蒙氏教育法引入美國,引發一場兒童教育的革命。她還負責建立了美國第一套成人教育計劃。1925-1951年,她擔任“每月一書俱樂部”推薦委員會成員,培養讀者良好的閱讀品味。
1911年多羅西·坎菲爾·費雪參觀了位于羅馬的“兒童之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決定將蒙氏教育法引入美國,并開始翻譯蒙氏教程與演講。“一戰”期間,她與丈夫一起來到法國,成立了一家盲文出版社,還在戰區建立了一所康復之家,受到當時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的高度贊揚。1958年,多羅西·坎菲爾·費雪去世,享年79歲。

名人/編輯推薦

美國“蒙氏教育之母”多羅西·C·費雪為孩子們設計編寫的兒童經典游戲《跟孩子一起玩吧》,向媽媽們傳授真正的蒙氏教育法,一位普通的、由衷希望孩子更好的美國母親寫給大家共享的文字。通過這本《跟孩子一起玩吧》,孩子們會發現,當他們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么時,無論他們是在家還是在學校,在室內還是戶外,孤單一人還是和同伴在一起,他們大多可以通過本書找到希望解答的不同答案。

目次

chapter 1聚會中可玩的游戲
為了建立一種自然而合理的教育方法,必須把人作為個體進行大量精確而合理的觀察,重點是觀察一個人幼年時期的情況,因為這段時期是奠定一個人教育和文化基礎的年齡。
chapter 2繪畫游戲
我相信在剛開始時,教具必須結合老師的聲音一起呼喚孩子,誘導孩子們用教具來教育他們自己。我尊重不幸的孩子,也熱愛那群不快樂的孩子。他們會因為別人的接近,而引燃他們的熱情。
chapter 3書寫游戲
只有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性的概念,既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同于舊式教育里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
原則。
chapter 4桌面牌類游戲
激發生命,讓生命自由發展,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務。在進行這樣一種細致的工作時,需要有高度的藝術,要把握時機和恰到好處,不致造成干擾和偏差。孩子們的心靈正在充分發展,他們的生命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我們只能是幫助他們。
chapter5需要想、猜和做的游戲
在我們的方法中,必須采用的第一步是喚起他們。我們時而喚起他們的注意,時而喚起他們內在的生命,時而喚起他們和別人一起創造生活的激情。

chapter 1聚會中可玩的游戲
為了建立一種自然而合理的教育方法,必須把人作為個體進行大量精確而合理的觀察,重點是觀察一個人幼年時期的情況,因為這段時期是奠定一個人教育和文化基礎的年齡。

chapter 2繪畫游戲
我相信在剛開始時,教具必須結合老師的聲音一起呼喚孩子,誘導孩子們用教具來教育他們自己。我尊重不幸的孩子,也熱愛那群不快樂的孩子。他們會因為別人的接近,而引燃他們的熱情。

chapter 3書寫游戲
只有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性的概念,既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同于舊式教育里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
原則。

chapter 4桌面牌類游戲
激發生命,讓生命自由發展,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務。在進行這樣一種細致的工作時,需要有高度的藝術,要把握時機和恰到好處,不致造成干擾和偏差。孩子們的心靈正在充分發展,他們的生命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我們只能是幫助他們。

chapter5需要想、猜和做的游戲
在我們的方法中,必須采用的第一步是喚起他們。我們時而喚起他們的注意,時而喚起他們內在的生命,時而喚起他們和別人一起創造生活的激情。

chapter 6雨天游戲
在調制兒童食品時,正確的做法是將營養食品弄成小細塊,因為兒童還沒有充分咀嚼食物的能力,他的胃消化食物的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因此,菜泥和肉丸應該是兒童飲食中的常備菜肴。

chapter 7女孩玩的戶外游戲
我們必須將體操和一般的肌肉訓練作為促進生理的發育(如走路、呼吸、說話)以及保護這些運動正常發育的一系列訓練。當孩子顯示出發育遲緩或異常時,就應該鼓勵他們去做有助于基本生活技能,如穿衣、脫衣、扣衣、系鞋帶、拿物品等運動。

chapter 8男孩玩的戶外游戲
我們必須培養屬于生物因而也屬于自然界的人去適應社會生活,因為雖然社會生活是人的特殊工作,但它也必須符合人的自然活動的表現。但是,我們在培養人適應這種社會生活的時候,卻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他在生命初期是植物生物的這一有利因素。

chapter 9野餐時的游戲
手工勞動和手工鍛煉的區別在于兩者的目的不同院后者是為了鍛煉雙手,增強體質,完善個人;而前者則是為了完成特定的任務,生產出對社會有用的產品,增加世界的物質財富。

chapter 10出去走走
我們的教具使自主教育成為可能,而且允許進行系統的感覺訓練。這種訓練不是依靠教師的能力,而是依靠教具系統,這種教具首先提供了能吸引兒童自發注意力的物質實體,同時也包含了合理的刺激等級。

chapter 11坐車上或候車時玩的游戲
我們的教育目標總的說來包括兩個方面:生物學方面和社會學方面。從生物學方面來講,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個體在自然方面進行有效的發展;從社會學觀點來看,我們的目標在于使個體適應周圍的環境。

chapter 12獨自玩耍或臥床而玩的游戲
感覺的練習中包含著一種自我教育。如果練習重復多次,這種自我教育就會使孩子的心理感覺過程更加完善。在孩子從感覺轉移到觀念的過程中,也就是從具體到抽象,再到觀念的聯想,教師必須參與其中。

chapter 13海濱游戲
如果一個人考慮到人類語言的魅力,他就一定會承認沒有掌握正確口語的人是低等的。如果沒有專門去完善口頭語言,那么一種美學概念上的教育就是不可想象的。

chapter 14鄉村游戲
個體差異是每個孩子個性特點的體現。有的孩子無動于衷,表面上顯露出勇敢,為的是隱藏失望之情;有的孩子則通過一些下意識的動作將這種失望流露出來。其他孩子則掩飾不住喜悅之情,因為他們發現自己處于一個獨特的位置,這讓他的同伴們非常好奇。

chapter 15小家家
當我們看到孩子們根據深藏的規則發展自己的精神和人性時,我們都非常高興。只有那些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體會到收獲的快樂。

chapter 16用紙板和紙張制作小家家和娃娃
真正紀律的第一線光明來自于工作。在某一特定時刻,恰巧孩子正對一件工作非常投入,這可以從他的面部表情堯注意力和對同樣練習的堅持當中體現出來。這樣孩子就邁出了指向紀律的第一步。

chapter 17為其他人制作的玩具屋
我們的孩子與那些在灰墻當中普通學校成長的孩子有著顯著不同。他們有著清純和幸福,直率和開放的性格,他們感覺是自己行為的主人。

chapter 18室內活動以及制作的物件
人與人之間的愛是一件極其親切的事情。她是如此純樸,簡直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所有的人都擁有這種愛,愛并不是只有受過教育的知識階層才具有的一種特權。

chapter 19制作糖果
正常人的心靈會由于心情舒暢而變得完美,懲罰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束縛人的形式。懲罰或許會使那些在邪惡環境中長大的人的性格變得更加低劣,但是這種情況只是極少數,社會不會受其影響而停止其前進的腳步。

chapter 20園 藝
“兒童之家”具有雙重的重要性。一方面,由于它采取在住宅中建立學校這種獨特的辦學方式,所以它具有社會重要性;另一方面,它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又使它具有教育的重要性。

chapter 21寵 物
沒有獨立就沒有自由,因此,我們必須指導孩子的個性得到自由、積極的表現,使之通過自己的活動達到獨立。小孩子從斷奶起,就開始努力走上這條獨立的道路。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管教的本質
管教的內涵當然遠不止維持秩序,可以說,它是使孩子朝著令人滿意的自控方向逐步成長的過程。大人應該懂得,孩子的道德發展要經歷三個主要階段,而在每個階段他們都需要大人的幫助。
對大部分人來說,“管教”意味著對孩子豐富、歡樂的生活強加鉗制。對“管教”這個詞,我們的確需要一個更加符合孩子成長和發展需要的新解釋。審視一下相關的幾個字,或許有助于更完整地了解“管教”所蘊含的意義。在英文中,“管教”叫做“discipline”,還有一個由同一字根衍生出來的詞叫“disciple”,意即熱心的擁護者和追隨者、共同工作者。由此看來,“管教”的真正含義是致力于培育合作氛圍的藝術。
大人的職責是為孩子塑造內在紀律性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如今,我們在努力為孩子提供最佳環境時,都知道孩子需要有同齡的伙伴,以激勵自身的發展、學會解決社交問題,同時還能掌握復雜而微妙的社交藝術。過于粗野和極具攻擊性的少年,或者過于害羞和極度沉默寡言的孩子,都不能成功地掌握這種社交藝術。
老師想出一種得體的管教方法時,知道如何替生性崇尚攻擊的少年設定有效界限,也知道如何化解害羞孩子的膽怯心理。只要孩子缺乏自信的弱點不變,管教就無能為力。另一方面,那些在家中或課堂上無力維持秩序的成年人,和那些不能給膽怯孩子以鼓勵的人一樣,在維護紀律方面都是不稱職的。管教蘊含著一種又微妙又靈活的平衡,不僅要力避放任自流,而且要防止過度控制。
管教的內涵當然遠不止維持秩序,可以說,它是使孩子朝著令人滿意的自控方向逐步成長的過程。大人應該懂得,孩子的道德發展要經歷三個主要階段,而在每個階段他們都需要大人的幫助。
幼兒行為的自發性與引導
幼兒的行為具有自發性,缺乏內在力量的引導。無論是未來的圣人還是明天的罪犯,在初到人世時都沒有自覺意識。幼兒做事會“由著性子來”,例如,他會觸摸能碰得到的一切物體,甚至把它塞到嘴里。過了一段時間,積累的經驗使他變得越來越聰明,同時也為他進入第二階段做好了準備:如果媽媽在屋里,并且正在盯著他,他就有所收斂,于是教育初見成效。之后便進入第三階段:就算屋里沒有人盯著,他也不會去拿垂涎已久的糖果。
沿著這一軌跡,教育逐漸培養著孩子的紀律性。孩子最后終于接受大人對紀律的要求,即使大人不在現場監督,他也會自動做到有規有矩,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發展到這一階段時,就可以說,孩子形成了一股指引自身行為發展、確立是非善惡觀念的內在力量。當然,我們也知道,不少人從未進入這一階段,只是憑借外在的強制力才得以保證不做錯事。
孩子看見誘人的糖果而無動于衷,這是為什么呢?他單獨留在房間里,卻沒有利用這一“天賜良機”,又該如何解釋?他的欲望消失了嗎?絕對不是。
從心理學角度看,他并非獨自一人,因為媽媽和他“在一起”。如果他們之間在感情上聯系緊密,那么在這一階段,媽媽的命令、定下的規矩,就都融入了他的內心。無論他走到哪里,媽媽的這些教導都會如影隨形。即使這些教導有時并不干預他去做不該做的事,也會影響他做這件事時得到的樂趣。
我們把這種由外在約束向內在控制轉變的過程,看成孩子正常成長過程的一部分,這一過程的確很重要。孩子經常在各方面調整自己,并嚴格按照周圍愛他的人提出的要求,去塑造內在的自我(簡稱“內我”)。事實上,他與身邊人感情上的緊密聯系非常重要,否則,管教便成了毫無人情味的禁令。唯有愛才能讓孩子將父母的要求如數牢記在心。
停留在較幼稚層次的孩子,只會任由外力來決定自身行為;長此以往,他將要面對不幸的人生。當然,正常而健康的孩子偶爾也會違拗大人的意愿,但總體上看,他們多半還是會遵從而不是執拗。如果孩子發現自己和共同生活的大人沒有感情,那么便會在一種雙重不利的環境中成長:他不僅失去了愛,缺少被人接受和被人需要的安全感;并且由于年輕和不成熟,他還覺得不應對接近自己的大人懷有對抗情緒和厭惡心理。在這種雙重心理的折磨下,
他會深感罪惡。這種感覺將成為孩子日后人生旅途的最大障礙,因為能全心全意將愛回饋給百般呵護自己的大人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孩子。
孩子當然愛父母(或者那些取代父母位置的人),肯定也強烈希望被父母愛,還希望長大后像他們那樣。“喜歡”某人并希望“像”他那樣,其潛臺詞是兩人的關系非同一般。如果父母沒有愛心,即便能對孩子橫加限制,也永遠不能“教育”他,因為孩子絕不會以他為榜樣。懲罰見效必須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即大人和孩子之間有情感交流。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聯系和交流,順從和服帖才是水到渠成的事。
教育工作者能從對心理分析的思考過程中獲得許多有益觀念。其中有一種觀念是,人的情感由各種互不相同、或相互沖突或和諧一致的沖動和興趣組合而成。人的內心會潛藏著欲望、希望和懼怕之情,這些情感難免相互沖突。我們在戲劇中經常能清楚地感覺到:主人公在經歷某個戲劇性的沖突時,他性格里的某兩種要素會激烈地斗爭,令他左右為難。如今我們知道,內心的掙扎不僅會發生在每個大人身上,也會發生在每個孩子身上。這些力量的排列組合,以及大人在孩子人生中幫他們組合這些力量的方式,將決定年幼的孩子日后是成長為有益于社會的人,還是成長為一個精神病人甚至犯罪分子。
父母的作用
父母(或取代父母位置的人)的作用在于為孩子提供種種標準,讓孩子能根據這些標準塑造“社會的自己”(即“本我”)。這種作用像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一樣重要。但遺憾的是,相比之下,這種作用太不可捉摸,也太不明顯。試圖建立這些標準時,父母經常會走進兩個誤區:其一,對孩子千叮嚀、萬囑咐,告訴他們應該做些什么,以至于他們沒有機會鍛煉自立能力;其二,假如他們面對錯誤行為帶來的結果感到后怕,從而導致沒有真正自我決策的余地,那么會繼續完全依賴父母,而無法培養出任何自我引導能力。
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可能性格反復無常,不能恪守規定;有些父母可能在童年嘗過家長嚴加管束的滋味,因此決心不在自己的后代身上犯同樣錯誤,結果對孩子聽之任之。他們被相反的想法所左右,根本不為孩子制定行為準則,也完全不限制孩子的本能沖動。這類家長在所謂的上流社會中比比皆是,他們沒有看到,這種過分縱容反而讓孩子無所適從。過于寬松的控制和過于嚴格的控制都會產生破壞性后果,因為這是孩子不能承受之重,行為準則的概念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存在。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今后可能由于存在許多性格缺陷而痛苦不堪。
引導和權威是孩子希望在父母身上看到的東西,沒有這兩樣,孩子就無法生活下去。然而,父母最重要的作用是愛孩子,給他安全感和自信心,使他覺得自己是家庭的正式成員,甚至須臾不可或缺。這是管教真正的堅實基礎,否則,管教便依然停留在仰仗外界壓力。倘若孩子因行為不當而受罰,那確實會暫時破壞和諧的氛圍,但千萬不可使孩子產生“我做錯了事,所以他們不要我了”的感覺。一個3歲大的孩子表面上會說:“別那么瞧不上我,我再也不做那種事還不行嗎。”其實他真正想說的是:“不要板起這樣一副嚴肅的面孔。”
大人的贊許對任何孩子非常重要,所以在孩子受罰之后,父母或老師應該盡快和他“冰釋前嫌”——千萬不要讓懲罰留下后遺癥,更不能回過頭再次責罵或批評孩子。應該讓他覺得你還打算和他做朋友,同時也不會再翻舊賬。對那些已經失去父母的孩子(無論永久還是短暫失去)尤其如此,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部分安全感。所以很重要的是:必須再三強調他的確被那些取代父母位置的人愛著、包容著。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