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概觀(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概觀(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概觀》是柯琳教授多年來在教學和科研中,對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的研究和總結。在內容和體例上有明顯的特色:《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概觀》將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按不同的地理狀況和不同的經濟文化類型,分為八大地區,每一地區為一章,每章中把這一地區的音樂文化概況、音樂特征、代表性樂種作扼要闡述,其中選擇該地區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傳統音樂作為案例,進行較詳細介紹和論述。

作者簡介

柯琳:女,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概觀》(作者柯琳)2007年列為“北京市精品教材”項目,于2009年結題。由于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經費拮據,至此才得以出版。該教材的問世,對于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加強少數民族音樂學科建設及繁榮社會主義文藝都將起到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從音樂教育角度來看,長期以來,少數民族音樂教材始終是一個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在音樂教育與研究中,一些學校沒有把少數民族傳統音樂作為具有獨立意義的概念和系統內容結構來進行教育教學,多數學校是以講座的形式講授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這門課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未能真正被系統地納入學校音樂教育體系之中,而是以“零星化”、“點綴性”的方式出現,這極大地影響到了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和人才的培養。隨著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人才培養的發展階段,少數民族傳統音樂的教材建設及專業學科建設亟待改革和提高。將少數民族傳統音樂資源引入到音樂教育中,是中國音樂教育中的一個系統工程。它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學校少數民族音樂教育的系統建設:理論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師資培訓。(2)學校少數民族音樂教育的步驟:成立少數民族音樂教育協作組、構建學校少數民族音樂教育的理論框架、出版少數民族音樂教材、建立教學試點、建立少數民族音樂教學網點。(3)學校少數民族音樂教育研究成果:論文集、圖書、音響、影像、教學軟件、試點評估、專題報告、學術研討等。《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概觀》2007年列為“北京市精品教材”項目,于2009年結題。由于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經費拮據,至此才得以出版。該教材的問世,對于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加強少數民族音樂學科建設及繁榮社會主義文藝都將起到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概觀》是柯琳教授多年來在教學和科研中,對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的研究和總結。在內容和體例上有明顯的特色:它將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按不同的地理狀況和不同的經濟文化類型,分為八大地區,每一地區為一章,每章中把這一地區的音樂文化概況、音樂特征、代表性樂種作扼要闡述,其中選擇該地區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傳統音樂作為案例,進行較詳細介紹和論述。從概觀的角度,以專題探討的方式,對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作了系統而簡明的闡釋,適應了當代音樂教育發展的需要。教材從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的視野,對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進行了系統的梳理,便于學生對此領域有全面的理解,增強其探索、研究音樂問題的興趣。同時該教材還介紹了我國客觀存在的豐富多彩的多元音樂文化,能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使學生克服以偏概全,只見樹木不見林的片面性。打破那種忽視其他音樂文化,以某一、二種音樂文化的審美觀點標準來評價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觀念。該教材的出版能幫助學生建立音樂文化多元性的概念,使學生能夠以客觀公正、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各民族音樂文化,更好地進行少數民族傳統音樂的學習、創作和表演,更有利于推進繼續教育和開放式的音樂教育體系。
21世紀將是人類社會更加趨于全球一體化和文化多樣化的新世紀,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文化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各民族音樂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共同財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各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在音樂教育中,加強和推廣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教育,重視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是音樂教育的重任。為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需要,這本教材注重教學改革項目的實踐性,體現教學方法及理念現代化的發展趨勢的特點,在學科建設上充分體現出對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關注;在教材設計環節中呈現出人文關懷與學術堅持;在理念和教材的編寫上,體現出適應教改的新理念新方式。
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是各民族音樂文化相互交融發展的結果。縱觀中國音樂史,哪一個時代各民族音樂文化交流頻繁,哪一個時代的音樂文化就得予發展,反之則走向衰落,這是中國音樂歷史發展的規律之一。未來中國音樂的發展必然是建立在各民族音樂文化共同發展的基礎之上,對少數民族音樂的關注,將成為未來幾十年內中國音樂發展的主流。重視加強對少數民族傳統音樂的搜集、整理、學習和研究,加強對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教材的建設,對發展和振興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具有重要的建設性作用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013年7月于北京

目次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中國少數民族概況
第二節 中國少數民族的起源、發展及文化特點
第三節 少數民族傳統音樂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第四節 少數民族傳統音樂研究回顧
第五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少數民族傳統音樂
第二章 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導入
第一節 相關概念梳理
第二節 少數民族傳統音樂的分類及所屬樂系
第三節 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屬性
第三章 北方草原少數民族傳統音樂
第一節 地區概觀
第二節 代表性樂種
第三節 音樂特征
第四節 地區案例
蒙古族傳統音樂
第四章 東北平原少數民族傳統音樂
第一節 地區概觀
第二節 代表性樂種
第三節 音樂特征
第四節 地區案例
一、滿族傳統音樂
二、朝鮮族傳統音樂
第五章 沙漠綠洲少數民族傳統音樂
第一節 地區概觀
第二節 代表性樂種
第三節 音樂特征
第四節 地區案例
一、維吾爾族傳統音樂
二、哈薩克族傳統音樂
第六章 西北黃土高原少數民族傳統音樂
第一節 地區概觀
第二節 代表性樂種
第三節 音樂特征
第四節 地區案例
回族傳統音樂
第七章 西南云嶺少數民族傳統音樂
第一節 地區概觀
第二節 代表性樂種
第三節 音樂特征
第四節 地區案例
一、苗族傳統音樂
二、侗族傳統音樂
三、納西族傳統音樂
四、傣族傳統音樂
第八章 雪域高原少數民族傳統音樂
第一節 地區概觀
第二節 代表性樂種
第三節 音樂特征
第四節 地區案例
藏族傳統音樂
第九章 中南丘陵少數民族傳統音樂
第一節 地區概觀
第二節 代表性樂種
第三節 音樂特征
第四節 地區案例
一、土家族傳統音樂
二、壯族傳統音樂
第十章 東南山地少數民族傳統音樂
第一節 地區概觀
第二節 代表性樂種
第三節 音樂特征
第四節 地區案例
一、畬族傳統音樂
二、高山族傳統音樂
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中國是一個多種宗教共存的國家,宗教信仰受憲法和政策的保護。中國少數民族大多信仰宗教,除藏傳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宗教外,有的還信奉薩滿教、東巴教或其他原始宗教。其中藏族、蒙古族、土族和裕固族等民族信仰藏傳佛教。傣族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德昂族、布朗族中也有人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苗族、彝族、景頗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怒族、獨龍族的部分群眾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京族、仫佬族、白族及彝族部分群眾信仰道教。錫伯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滿族、赫哲族、達斡爾族多信仰薩滿教。俄羅斯族信仰東正教。納西族曾信仰東巴教。部分少數民族尚無一致而明確的宗教信仰,但大都信仰某些神靈或保持著原始的多神崇拜。
五、社會形態和經濟文化類型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存有三種社會形態。
(1)保留著封建農奴制社會形態,主要是藏、傣、哈尼等民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肅和云南的迪慶、西雙版納、德宏地區。
(2)保留著較為典型的奴隸制社會形態,主要是分布在川滇交界的大小涼山的彝族(其他彝族地區已進入封建社會)。
(3)處在原始公社制社會形態的末期,主要是云南西部地區的獨龍、怒、傈僳、景頗、佤、布朗等民族,內蒙古東部的鄂倫春族、鄂溫克族以及海南島五指山地區的部分黎族。
中國絕大多數少數民族生活在山區、牧區、荒漠區,這些地區多不適宜于農業生產。但是,長期生活在這些地區的各民族,充分利用當地自然條件,走出了各具特色的農業發展之路。如新疆維吾爾族在沙漠上開墾綠洲,修渠引水,利用“坎兒井”這一獨特的地下引水系統,發展了獨具特色的綠洲灌溉型農業。云南的哈尼族等民族,依山鑿田,在群山中開辟出一道道梯田,猶如天梯直抵云端,成為世界農業史上的奇跡。
歷史上,少數民族傳統生產方式主要是農業、牧業、漁業、狩獵等。隨著社會的發展,目前也有一些民族的生產方式有了較大改變。55個少數民族都有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
中國的草原草場占國土面積的40%。生活在草原地帶的蒙古、藏、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鄂溫克、裕固等民族,目前仍以畜牧業為主。維吾爾、達斡爾、羌、錫伯、烏孜別克、俄羅斯、塔塔爾等民族,也有部分人口從事畜牧業生產。中國從事畜牧業的民族,歷史上大都“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新中國成立后,在政府的幫助下,大部分實現了定居或半定居。以蒙古族為例,這個曾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絕大部分牧民實現了定居。近一半的蒙古族,從原來單一自然放牧的生產方式轉向“種、養、加”相結合的生產方式,并逐步走上生態畜牧業發展道路。
一些民族的傳統狩獵生產方式有了較大改變。以鄂倫春族為例。1996年,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實行全面禁獵,政府組織獵民下山,劃給獵民草場,扶持獵民發展畜牧業,獵民全部納入低保,鄂倫春族從以狩獵業為主轉為以農牧業為主。一些少數民族有經營商業的傳統,如回族、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等。目前,相當數量的回族群眾在全國各地從事各種商業活動。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傳統手工業,如藏族的手工業是青藏高原三大傳統產業之一,歷史悠久。
由于各民族的歷史和地理環境的不同,新中國成立前,各少數民族之間在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從經濟文化類型的角度看,我國少數民族可分為漁獵、游牧、刀耕火種農業、鋤耕山地農業、畜牧灌溉農業、農業工業經濟形態等六種不同的經濟文化類型。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國國情、正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方針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政策。根據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民眾的意愿,黨和國家采取不同方式,先后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主改革,并在20世紀50年代末完成。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各民族結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些在新中國成立前尚處于原始社會末期、奴隸制度或封建農奴制度下的少數民族,在短短幾十年里跨越了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歷史,直接進入社會主義。
總之,中國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多種多樣,各地區、各民族生產力發展水平極不平衡。當前,各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結構都已改變,經濟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較大改善。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各民族之間事實上發展不平衡的狀態依然存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總體來說還比較落后。我們相信,在黨和國家各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發展的政策指引下,在西部大開發及共建和諧社會的倡導下,各民族在中華大家庭中將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少數民族在民族的起源、形成、歷史、演變方面都有各自的特點。由于各民族長期的共同生活,并受到漢文化不同程度的影響,因而在歷史演變的基本特征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P12-1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