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站在常識一邊:子雲訪談錄(簡體書)
滿額折

站在常識一邊:子雲訪談錄(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8 元
定價
:NT$ 197 元
優惠價
8717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21次專業執著的不懈追問 21篇直面坦誠的肺腑之言
采訪者子云:5年專業的追問,與被訪者一起觀察、思考與選擇
采訪對象:袁偉時、任志強、韓寒、李連杰、王石、馮侖、杜維明、王學泰、信力建、武克鋼、張躍、楊鵬、榮念曾、郭慶亮、陳彥、楊煦生、王麗、黃居仁、劉潤華、張翠蓉、呂文舉。
騰訊思享會主持人、記者楊子云在5年的時間里,對60多位來自實業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響力人物進行深度采訪,直面當下問題,大膽設問,話鋒凌厲。被訪者大都坦誠相見,坦露肺腑之言。本書精選的21篇訪談,內容涉及當下眾多熱點議題,比如:政商關系、政府權力與公民權利、法治專業主義VS專制主義、民辦教育的空間、房價、政府公信力與社會信任、公益事業與社會發育、儒家傳統與現代文明的張力、以及“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等等。被訪者以他們自己獨特的閱歷、豐富的經驗、淵博的學識、正直的品格、坦蕩的良知,回應這些不容回避的重大問題,他們的深入思考與洞見,無異于迷霧中的星星燭火,照亮前路,引領人們尋見有益于社會、讓未來變得更好的共識。
兩千多年來,中國社會的技術系統有不少創新,但社會公共結構和公共治理似乎仍停滯不前,歷史把問題留給了我們這一代人,在迷思中回到常識,從常識開始重新出發,也許是一條求解的路徑,站在常識一邊,也許能找到更多的共識。
任志強:最好的政府計劃是沒那么多計劃。
韓寒: 我覺得隨著互聯網的開放,當社會壓力足夠大的時候,社會自然就會產生變革,我反對發動大量人民進行的暴力革命,這樣的事情最后往往是心狠手辣者得天下。
信力健:資本有兩個天性:第一它天生是自由的,第二它天生是追求民主的。資本和資本之間,商人和商人之間,不是用暴力來解決問題。未來,商人的力量應該成為中國社會的中堅。
馮侖:我始終認為民營企業是清白的,是干凈的,是合法的,是合理的,是合乎規范的,是道德的。這是我的基本想法。
王學泰:有責任感的知識分子,有責任感的中國人,都應該正確對待暴力文化。槍桿子可以出政權,但槍桿子不能出文明。出文明需要繼承,需要勞動、發明、創造。
黃居仁:自秦以后的中國歷史基本上都是一統天下,最后都是通過強權把其他人干掉,難以形成各個不同地區文化各自保存、彼此抗衡的局面。專制主義讓人們沒有溝通和共謀的能力,中國缺乏共存的經驗。
榮念曾:我講的是大文化,不講小文化。唱歌、跳舞、演出、電影等是小文化,它們只是一種表達。大文化是講有沒有一個集體的智慧看這個社會,思考這個國家未來的道路應該怎么走。
袁偉時:現在的危險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過度美化。仁、義、禮、智、信,應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基礎上。否則,它只能為宗法專制服務。


作者簡介

楊子云,生于湘西。資深媒體人,專欄作者。2008 年美國國務院“國際訪問者計劃”MURROW 新聞項目訪美記者,2012 年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訪問學人。她在騰訊網主持的燕山大講堂是中文互聯網世界頗具影響力的思想論壇,近三百名各界優秀學者和公眾人物出任該講堂的演講人。2006 年—2010 年間主持召集法律記者沙龍。2009 年5 月至今供職騰訊網新聞中心,文化中心。主編有:《為公正而報道-法律記者沙龍文集》《理解中國——燕山大講堂中國問題思辨錄》《大時代與個人命運——燕山大講堂時代與命運思辨錄》《誰動了中國經濟?——燕山大講堂中國經濟問題思辨錄》。 

名人/編輯推薦

站在常識一邊,需要思考,也需要良知和勇氣
★名人。被采訪者都是各自行業的翹楚,成就斐然。或擁有獨特、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或學識淵博、獨具慧眼,或敢想敢做、以行動改變當下。每一個訪談都聽得見靈魂碰撞的聲響,思考深入透徹,見解精妙獨到。
★心聲。被訪談者坦率真誠,向采訪者披露心聲。企業家發問“誰的原罪?”;學者們討論傳統與現代的沖突,警告“不可輕言革命”;社會學者分析“信任崩潰之痛”;公益行者暢言“社會出現了”。
★敢言。被采訪者以非凡的勇氣,堅守被遮蔽的常識,見庸人所不能見,言常人所不敢言。撇下私心,扯斷利益牽絆,恪守良知,尊重事實,探求真理。


目次

自序太陽裁處著萬物
第1輯誰的原罪
馮侖要記住政府永遠是發牌的
○ 那個耽誤我們幾十年發展的計劃經濟制度你怎么不譴責呢?
○ 要記住政府永遠是發牌的
○ 民營企業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體制改革
○ 民企也要有長子心態
信力建多做“雪中送炭”,不搞“錦上添花”
○ 建國之初,農民也被消滅了
○ 現在有好幾個關系是顛倒了
○ 不是意識形態之爭,99% 是利益之爭
○ 改革之道:開放民間辦學
武克鋼不要總罵企業家
○ 改變中國最深刻的力量是工商力量
○ 中國工商業已然全球化了
自序太陽裁處著萬物
第1輯誰的原罪
馮侖要記住政府永遠是發牌的
○ 那個耽誤我們幾十年發展的計劃經濟制度你怎么不譴責呢?
○ 要記住政府永遠是發牌的
○ 民營企業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體制改革
○ 民企也要有長子心態
信力建多做“雪中送炭”,不搞“錦上添花”
○ 建國之初,農民也被消滅了
○ 現在有好幾個關系是顛倒了
○ 不是意識形態之爭,99% 是利益之爭
○ 改革之道:開放民間辦學
武克鋼不要總罵企業家
○ 改變中國最深刻的力量是工商力量
○ 中國工商業已然全球化了
○ 企業家普遍不太適應公共輿論新時代
○ 做公益,“如果社會出問題,企業就好不了”
張躍政府拿出財政支出的1%救好窮人就夠了
○ 為發展而發展的主張,本身是走不通的
○ 政府用財政支出的1% 救好窮人就行了
○ 一個人衣食無憂之后,就該覺悟起來
第2輯不可輕言革命
王學泰流民、游民與社會動蕩
○ 戰亂淘汰的往往都是精英
○ 游民暴力崇拜出不了文明
○ 保障之道才能把無根變有根
呂文舉、楊鵬切斷流民與黑社會的通道刻不容緩
○ 最大的危險是內心不受任何約束
○ 黑社會組織也在與時俱進
○ 哪里有不公平哪里就容易產生犯罪
○ 政府放權讓利才是解決流民問題的根本之策
郝勁松我信仰法律就是解決沖突的
○ 即使是不公正的判決我們也希望有一個結果,讓大家看到不公正
○ 社會進步需要法律人用法律的方式來維護公眾權益
○ 當很多人去改變局部的時候,整體的改變就到來了
○ 專業主義是專制主義的天敵
張翠蓉你所不知道的阿拉伯事件
○ 最根本的不是政治訴求,而是生活的難以為繼
○ 我不太擔心所謂伊斯蘭精神的覺醒
○ “一切未曾發生,直至它被描述”
○ 國家恐怖主義更值得我們去關注
第3輯信任崩潰之痛
任志強說我不關心窮人,其實你們都錯了
○ 政府最好別有那么多計劃,靠市場的自由發展來決定
○ 政府的資源沒有用到需要幫助的人頭上
○ 不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中國是發展不起來的
○ 如果你認為低收入的你應該擁有一個巨大的房產財富,那肯定是錯誤的
韓寒這個國家一點都不缺少仇恨
○ 陰謀論總是會有市場,謠言總是有人樂于聽
○ 其實我的道路有很多挫折
○ 我的使命感其實很簡單,從自身權益出發去爭自由
○ 反對發動大量人民進行的暴力革命
○ 對于司法,我們必須有一個信仰
黃居仁官民詞語歧義源于信任崩潰
○ 同一種語言的欺騙更深刻、沖突更尖銳
○ 不能往消滅沖突的方向做,而是治理,治理的基礎是構建信任
○ 承認差異,“唯一”不能產生真正的和諧
○ 專制主義讓人們沒有溝通和共謀的能力
劉潤華信任缺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
○ 促進慈善事業的發展,僅有原則的開放是不夠的,要有可操作性
○ 如果只有政府背景的機構才能成立基金會,那將是死水一潭
○ 為了公眾利益,需要政府營造競爭性公募市場
○ 互不信任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
○ 不要把做慈善的人神圣化,也不要當妖魔
第4輯社會出現了
李連杰從“壹”開始改變社會
○ 有了公募的身份證,就有權利了
○ “去李連杰化”,是為了更好地搭建全民公益平臺
○ 壹基金更重要的是促進人們的精神成長
○ 道德標準是次要的,一個好的機制非常重要
○ 人有兩只手:一只手爭取權利,一只手必須要付出
王石為環保高調沒什么不好
○ 為環保作秀沒什么不好
○ 中國企業家需要有公共生活的平臺
○ 在公益活動中形成企業家力量的聯合
○ 哥本哈根后的中國,陰謀論沒有了市場
○ 一個社會的成熟穩定主要有三種力量:政府、企業、NGO
榮念曾戲劇空間與社會發育
○ 把審查變成劇場的一部分,撐開公共空間
○ 每個藝術家都是珍稀的朱鹮,但要有足夠的力量走出籠子
○ 繼承不能只在框框里,湯顯祖是在為弱勢社群講話
○ 最重要的是出現更多的可能性
郭慶亮我們也經歷過搖擺與不安
○ 探索是破框,破框就會遭遇控制
○ 我們也經歷過搖擺與不安
○ 戲劇工作者的努力,是把社會變成多種可能性的共存
王麗溫故1922,“壬戌學制”背后的知識分子動力集團
○ 民國時的知識分子不是散兵游勇,這些人形成一個知識分子動力集團
○ 教育部充分尊重民間教育團體的意見
○ 溫故1922,恢復決策過程的民主
第5輯徘徊的靈魂
杜維明、袁偉時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張力
○ 否定三綱,肯定五常?
○ 知識分子的獨立性從何而來
○ 盲目的民族主義的問題以及西方內部的困境
○ “儒表法里”太牽強了
○ 儒家所走的,是既入世又出世的路子
袁偉時儒家的現代作用和知識分子的獨立性
○ 如何理解知識分子的獨立性?
○ 儒家的獨特價值體現在哪里?
○ “民貴君輕”里為什么發展不出現代民主?
○ 儒家倫理教化下,這個民族是平和的
○ 在當代,用儒家建設一個完整的體系是不可能的
陳彥、楊煦生民族成為“主義”就有可能是災難
○ 民族成為“主義”就有可能是災難
○ 當普世價值被作為政治工具,它一樣是危險的
○ 共產主義的外衣下藏著很多民族主義的東西
○ 1949 年以來社會的各種橫向紐帶全部被摧垮了
○ 文化的發揚,絕不能由某一種政治力量來引導
楊鵬把中國的上帝崇拜還給百姓
○ 孔子認為,最大的孝,就是以祖先之靈來配祭上帝
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君王做到了最大的孝
○ 萬教同根,萬民同源。世界上有價值的各大宗教,根源都在宇宙萬物的創
造力量那兒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