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新思維英漢互譯教程(簡體書)
滿額折

新思維英漢互譯教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3.8 元
定價
:NT$ 203 元
優惠價
8717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新思維英漢互譯教程》試圖打破傳統翻譯教材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努力將翻譯的基礎理論、微觀技巧和宏觀視野、翻譯教改以及翻譯實踐融為一體。本教程的主要特點如下。
1. 重視編寫思路。本教程吸取前人研究的精華,在整理翻譯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將文化和思維的視角引入翻譯教材,從語言、文化和思維三個維度透視翻譯的本質并探究翻譯技巧,微觀研究和宏觀探討相結合,使讀者對翻譯有一個本質的認知。
2. 重視對比分析。一種事物,只有跟別的事物相比較,其特點才能凸顯出來。漢英民族分屬東西兩大不同的文化體系,所處地域環境、歷史條件、社會背景和生活方式有巨大的差異。因此,本教程對英漢兩種語言、中西方文化和英漢民族思維的差異進行了對比研究,以期學習者能夠更好地認識兩種語言的結構之差、文化之異和思維之別,從而進一步認識翻譯的本質。
3. 重視翻譯實訓。為提高學習者的翻譯能力,本教程在各個章節之后,都附有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翻譯練習,作為基本技能訓練。
4. 重視譯例選擇。為了提升教程的時代性與趣味性,增強翻譯學習的實用性與有效性,本教程在譯例選擇上力求做到新穎有趣,獨具特色。文中所選譯例,除參考相關書籍外,亦有部分來自編者自己的翻譯實踐。
5. 重視細致講解。本書在講解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時,力求簡明扼要,避免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用譯例來闡釋技巧,并對較難的譯例進行解析,以利辨異。所有譯例均附有參考譯文,有的還附有兩個或多個譯文,以便對照學習。

名人/編輯推薦

由張萬防、張亮平、翟長紅編著的《新思維英漢互譯教程》試圖打破傳統翻譯教材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努力將翻譯的基礎理論、微觀技巧和宏觀視野、翻譯教改以及翻譯實踐融為一體。本教程的主要特點如下。
1.重視編寫思路。本教程吸取前人研究的精華,在整理翻譯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將文化和思維的視角引入翻譯教材,從語言、文化和思維三個維度透視翻譯的本質并探究翻譯技巧,微觀研究和宏觀探討相結合,使讀者對翻譯有一個本質的認知。
2.重視對比分析。一種事物,只有跟別的事物相比較,其特點才能凸顯出來。漢英民族分屬東西兩大不同的文化體系,所處地域環境、歷史條件、社會背景和生活方式有巨大的差異。因此,本教程對英漢兩種語言、中西方文化和英漢民族思維的差異進行了對比研究,以期學習者能夠更好地認識兩種語言的結構之差、文化之異和思維之別,從而進一步認識翻譯的本質。
3.重視翻譯實訓。為提高學習者的翻譯能力,本教程在各個章節之后,都附有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翻譯練習,作為基本技能訓練。
……

前言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推進,我國在各個領域都與世界各國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因此,對翻譯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在這一新形勢下,翻譯教材的改革勢在必行。緣于此,我們編寫了《新思維英漢互譯教程》。
《新思維英漢互譯教程》試圖打破傳統翻譯教材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努力將翻譯的基礎理論、微觀技巧和宏觀視野、翻譯教改以及翻譯實踐融為一體。本教程的主要特點如下。
1. 重視編寫思路。本教程吸取前人研究的精華,在整理翻譯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將文化和思維的視角引入翻譯教材,從語言、文化和思維三個維度透視翻譯的本質并探究翻譯技巧,微觀研究和宏觀探討相結合,使讀者對翻譯有一個本質的認知。
2. 重視對比分析。一種事物,只有跟別的事物相比較,其特點才能凸顯出來。漢英民族分屬東西兩大不同的文化體系,所處地域環境、歷史條件、社會背景和生活方式有巨大的差異。因此,本教程對英漢兩種語言、中西方文化和英漢民族思維的差異進行了對比研究,以期學習者能夠更好地認識兩種語言的結構之差、文化之異和思維之別,從而進一步認識翻譯的本質。
3. 重視翻譯實訓。為提高學習者的翻譯能力,本教程在各個章節之后,都附有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翻譯練習,作為基本技能訓練。
4. 重視譯例選擇。為了提升教程的時代性與趣味性,增強翻譯學習的實用性與有效性,本教程在譯例選擇上力求做到新穎有趣,獨具特色。文中所選譯例,除參考相關書籍外,亦有部分來自編者自己的翻譯實踐。
5. 重視細致講解。本書在講解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時,力求簡明扼要,避免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用譯例來闡釋技巧,并對較難的譯例進行解析,以利辨異。所有譯例均附有參考譯文,有的還附有兩個或多個譯文,以便對照學習。
《新思維英漢互譯教程》主要供高校英語專業本科高年級或同等程度的學生作為英漢翻譯課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也可供有同等英語水平的翻譯自學者使用。對教師而言,該教程也會為他們提供新的翻譯教學方法及豐富的教學素材。
三位編者在統一了編寫思路的前提下,又結合自己的教研方向,擔任了有關章節的編寫。其中,張萬防負責第1、3、7、9、14、15、18、19、20、21、22、23、24、25、26、28、32、36、37和43章的編寫,張亮平負責了第4、5、10、11、17、29、30、31、33、34、38、40、41和42章的編寫,翟長紅負責了諸論、第6、8、12、13、16、35、39和44章的編寫。此外,張萬防負責書稿的章節框架和統稿,張亮平負責全書的結構和參考文獻的編排,最后由翟長紅修改、審閱全書。
作為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12YJAZHI192)的一個子項目,承蒙教育部項目基金的資助,本書才得以問世。這里也要感謝武漢輕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特別是長期從事翻譯教學的吳春梅副教授、賈莉娜副教授、陸艷芳副教授和黃宇浩老師,她們對本書的編寫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另外,教材所引用的材料一般都注明出處,未注明出處的是由于輾轉引用,未能查出原作者或譯者,編者對原作者和譯者一并表示感謝;還要感謝武漢輕工大學翻譯協會第四屆會長張春柳和第五屆會長劉萍的熱心幫助,他們對本書內容及版式的修改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另外,外國語學院的周歡、李漢青、朱歡歡等同學也細心校對了初稿,在此一并致謝。
本書是三位編者長期從事翻譯研究、翻譯教學與翻譯實踐的一個小結。書中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都已試用,效果良好。在編寫過程中三位編者也通力協作,不曾懈怠。然而學海無涯,編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恐有不當甚至訛誤之處,懇請專家、師生和其他讀者批評指正。


目次

緒論
思考題
第1章翻譯的基本問題和概念
1.1翻譯基本問題的提出
1.2直譯還是意譯?
1.3功能對等還是形式對應?
1.4重原文的形式還是重原文的內容?
1.5靠近源語還是靠近譯入語?
1.6以原作者為中心還是以讀者為中心?
1.7原作者寫作的目的和譯者翻譯的目的?
練習題
第2章翻譯的分類、標準和譯者素養
2.1翻譯的分類
2.2翻譯的標準
2.3譯者的素養

緒論

思考題

1章翻譯的基本問題和概念

1.1翻譯基本問題的提出

1.2直譯還是意譯?

1.3功能對等還是形式對應?

1.4重原文的形式還是重原文的內容?

1.5靠近源語還是靠近譯入語?

1.6以原作者為中心還是以讀者為中心?

1.7原作者寫作的目的和譯者翻譯的目的?

練習題

2章翻譯的分類、標準和譯者素養

2.1翻譯的分類

2.2翻譯的標準

2.3譯者的素養

練習題

3章奈達的翻譯理論概述

3.1奈達三個翻譯散論

3.2奈達特色翻譯理論

3.3一個核心概念

思考題

4章翻譯的過程

4.1閱讀

4.2理解

4.3表達

4.4核校

練習題

5章翻譯批評理論概述及朱自清《背影》兩種英譯本多維度批評

5.1什么是翻譯批評?

5.2翻譯批評活動中翻譯的標準

5.3翻譯批評的原則

5.4翻譯批評的準則

5.5翻譯批評所涉及的因素

5.6翻譯批評的發展方向

5.7散文翻譯的批評欣賞

5.8《背影》兩種譯文的多維度比較

5.9總結

練習題

6章語言與翻譯漫談

6.1語言概述

6.2語言與翻譯的關系

6.3語言的變化

6.4翻譯的變化

6.5總結

練習題

7章英漢語言的對比及翻譯

7.1英漢兩種語言的語音對比

7.2英漢兩種語言的詞匯對比

7.3英漢兩種語言的句法對比

7.4英漢兩種思維方式的對比

7.5英漢兩種語言的語篇對比

7.6總結

練習題

8章翻譯過程中詞語的選擇

8.1何謂“假朋友”?

8.2“假朋友”產生的原因分析

8.3翻譯過程中正確地選詞

8.4翻譯過程中要活用字典

練習題

9章英漢互譯中常用的翻譯技巧

9.1轉譯法

9.2增譯法

9.3省譯法

9.4拆句法和合并法

9.5正反譯法

9.6倒置法

9.7包孕法

9.8插入法

9.9重組法

9.10重復法

9.11綜合法

練習題

10章漢語無主句的譯法

10.1關于無主句和省略句

10.2無主句的譯法淺探

10.3總結

練習題

11章漢語省略句的譯法

11.1在譯文中補出某些成分

11.2在譯文中省略某些句子成分

11.3在譯文中根據英語的習慣用法省去可省的部分或補出不可少的部分

練習題

12章漢語否定句的翻譯

12.1將漢語的否定句譯成英語的否定句

12.2將漢語的否定句譯成英語的肯定句

12.3將漢語的肯定句譯成英語的否定句

12.4將漢語的雙重否定句譯成英語的雙重否定句

練習題

13章英漢長句的互譯

13.1長句的分析

13.2長句的翻譯方法

練習題

14章被動語態的翻譯

14.1譯成漢語主動句

14.2譯成被動句

14.3譯成漢語無主句

14.4譯成成語性的四字詞組

14.5譯成因果關系

練習題

15章英語定語從句的翻譯

15.1前置法

15.2后置法

15.3融合法

15.4譯成狀語從句

練習題

16章英語狀語從句的翻譯

16.1理論探討

16.2時間狀語從句的翻譯

16.3地點狀語從句的翻譯

16.4條件狀語從句

16.5目的狀語從句

16.6結果狀語從句

16.7原因狀語從句

16.8讓步狀語從句

16.9方式狀語從句

16.10比較狀語從句

練習題

17章名詞性從句的翻譯

17.1主語從句的譯法

17.2賓語從句的譯法

17.3同位語從句的翻譯

17.4表語從句

練習題

18章文化與翻譯漫談

18.1文化與翻譯的關系

18.2文化定義的探究

18.3文化因素給翻譯帶來的困難

練習題

19章文化因素的翻譯策略

19.1翻譯中的文化視角

19.2文化的普同性

19.3文化的差異性

19.4翻譯中處理文化差異的原則

19.5翻譯中處理文化差異的方法

練習題

20章奈達文化分類視角下的翻譯

20.1文化因素對翻譯的制約

20.2奈達的文化分類視角下的翻譯

練習題

21章中西電影中奈達文化觀的映射及翻譯

21.1生態文化映照下的中西電影中的文化差異及翻譯

21.2物質文化映照下的中西電影中的文化差異及翻譯

21.3宗教文化映照下的中西電影中的文化差異及翻譯

21.4社會文化映照下的中西電影中的文化差異及翻譯

21.5語言文化映照下的中西電影中的文化差異及翻譯

練習題

22章公示語的翻譯

22.1公示語的定義

22.2公示語中常見的誤譯

22.3公示語的重要性及其功能

22.4公示語的語言風格

22.5公示語的翻譯技巧

22.6公示語翻譯的美學視角

練習題

23章顏色詞的文化內涵比較及翻譯

23.1顏色詞的分類

23.2中英顏色詞的文化內涵之比較

23.3顏色詞的社會屬性

23.4漢英基本顏色詞文化內涵差異產生的原因

23.5漢英顏色詞的翻譯方法

練習題

24章旅游文本的文體特征及翻譯

24.1前言

24.2旅游文本的文體特征

24.3旅游文本的翻譯策略

練習題

25章英漢動物詞的文化內涵對比及其翻譯

25.1英漢動物詞的文化差異

25.2英漢動物詞匯語義差異原因

25.3英語動物詞的翻譯方法

練習題

26章中西飲食文化差異比較中國菜肴英譯探究

26.1中西飲食文化差異比較

26.2中國八大菜系及其特征

26.3中式菜肴主要烹調法

26.4中國菜肴名稱英譯的基本原則

26.5中國菜肴英譯探究

練習題

27章英漢成語的文化內涵與翻譯

27.1英漢成語表達差異的原因

27.2英漢成語的特點

27.3成語的翻譯

27.4英漢成語互譯要注意的要點

練習題

28章廣告語的文體特征和翻譯

28.1廣告的功能

28.2廣告語言的特點

28.3廣告的文體特點及翻譯

28.4廣告語的翻譯策略

28.5廣告翻譯中要避免文化沖突

28.6廣告翻譯中常見的詞匯

練習題

29章政論文的文體特征及翻譯

29.1什么是政論文

29.2政論文的范圍

29.3政論文的特點

29.4翻譯政論文的要點

29.5政論文翻譯注意的問題

練習題

30章商務英語的特點及翻譯技巧

30.1翻譯定義的界定

30.2商務英語的特點

30.3商務英語英譯漢翻譯技巧

30.4商務翻譯時應注意的因素

30.5結束語

練習題

31章學術論文摘要的英譯

31.1摘要英文譯文的三種常見的句式

31.2論文摘要的英譯方法探究

練習題

32章簡歷的撰寫及其翻譯

32.1簡歷及其翻譯的重要性

32.2簡歷翻譯中必須注意的幾點

32.3簡歷的分類

32.4簡歷書寫及其翻譯所需要注意的細節

32.5英文簡歷要克服中外文化差異

32.6簡歷翻譯中的幾個避免

練習題

33章文化因素翻譯下的異化策略和歸化策略

33.1歸化、異化和意譯、直譯的區別

33.2歸化、異化的概念

33.3歸化和異化并用互補、辯證統一

33.4從實例中看歸化和異化的關系

33.5歸化和異化的優劣

思考題

34章英漢互譯中“不可譯”現象

34.1翻譯的核心問題

34.2“不可譯”問題反思

34.3理論依據

34.4文化傳譯者的責任

34.5結語

練習題

35章思維與翻譯

35.1思維與翻譯的關系

35.2克服英漢互譯中的中西思維差異

練習題

36章英漢思維差異對比

36.1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

36.2直觀思維與曲線思維

36.3主體和客體的輕重思維

36.4形式邏輯思維和辯證邏輯思維

36.5整體思維和局部思維

36.6分析性思維和綜合性思維

練習題

37章英漢思維方式差異在語言上的映現

37.1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差異在語言上的映現

37.2直觀思維與曲線思維的差異在語言上的映現

37.3主體思維和客體思維的差異在語言上的映現

37.4形式邏輯思維和辯證邏輯思維的差異在語言上的映現

37.5整體思維和局部思維的差異在語言上的映現

37.6分析性思維和綜合性思維的差異在語言上的映現

練習題

38章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視角下的英漢互譯

練習題

39章直觀思維與曲線思維視角下的英漢互譯

練習題

40章主體思維和客體思維視角下的英漢互譯

練習題

41章形式邏輯思維和辯證邏輯思維視角下的英漢互譯

41.1英譯漢——由顯變隱

41.2漢譯英——由隱變顯

練習題

42章整體思維和局部思維視角下的英漢互譯

練習題

43章分析性思維和綜合性思維視角下的英漢互譯

練習題

44章翻譯思維中的思維定勢

44.1何謂思維定勢

44.2思維定勢在翻譯中的雙向影響

44.3思維定勢負影響的根源及解決途徑

44.4結語

練習題

附錄Ⅰ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推進,我國在各個領域都與世界各國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因此,對翻譯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在這一新形勢下,翻譯教材的改革勢在必行。緣于此,我們編寫了《新思維英漢互譯教程》。
《新思維英漢互譯教程》試圖打破傳統翻譯教材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努力將翻譯的基礎理論、微觀技巧和宏觀視野、翻譯教改以及翻譯實踐融為一體。本教程的主要特點如下。
1. 重視編寫思路。本教程吸取前人研究的精華,在整理翻譯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將文化和思維的視角引入翻譯教材,從語言、文化和思維三個維度透視翻譯的本質并探究翻譯技巧,微觀研究和宏觀探討相結合,使讀者對翻譯有一個本質的認知。
2. 重視對比分析。一種事物,只有跟別的事物相比較,其特點才能凸顯出來。漢英民族分屬東西兩大不同的文化體系,所處地域環境、歷史條件、社會背景和生活方式有巨大的差異。因此,本教程對英漢兩種語言、中西方文化和英漢民族思維的差異進行了對比研究,以期學習者能夠更好地認識兩種語言的結構之差、文化之異和思維之別,從而進一步認識翻譯的本質。
3. 重視翻譯實訓。為提高學習者的翻譯能力,本教程在各個章節之后,都附有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翻譯練習,作為基本技能訓練。
4. 重視譯例選擇。為了提升教程的時代性與趣味性,增強翻譯學習的實用性與有效性,本教程在譯例選擇上力求做到新穎有趣,獨具特色。文中所選譯例,除參考相關書籍外,亦有部分來自編者自己的翻譯實踐。
5. 重視細致講解。本書在講解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時,力求簡明扼要,避免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用譯例來闡釋技巧,并對較難的譯例進行解析,以利辨異。所有譯例均附有參考譯文,有的還附有兩個或多個譯文,以便對照學習。
《新思維英漢互譯教程》主要供高校英語專業本科高年級或同等程度的學生作為英漢翻譯課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也可供有同等英語水平的翻譯自學者使用。對教師而言,該教程也會為他們提供新的翻譯教學方法及豐富的教學素材。
三位編者在統一了編寫思路的前提下,又結合自己的教研方向,擔任了有關章節的編寫。其中,張萬防負責第1、3、7、9、14、15、18、19、20、21、22、23、24、25、26、28、32、36、37和43章的編寫,張亮平負責了第4、5、10、11、17、29、30、31、33、34、38、40、41和42章的編寫,翟長紅負責了諸論、第6、8、12、13、16、35、39和44章的編寫。此外,張萬防負責書稿的章節框架和統稿,張亮平負責全書的結構和參考文獻的編排,最后由翟長紅修改、審閱全書。
作為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12YJAZHI192)的一個子項目,承蒙教育部項目基金的資助,本書才得以問世。這里也要感謝武漢輕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特別是長期從事翻譯教學的吳春梅副教授、賈莉娜副教授、陸艷芳副教授和黃宇浩老師,她們對本書的編寫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另外,教材所引用的材料一般都注明出處,未注明出處的是由于輾轉引用,未能查出原作者或譯者,編者對原作者和譯者一并表示感謝;還要感謝武漢輕工大學翻譯協會第四屆會長張春柳和第五屆會長劉萍的熱心幫助,他們對本書內容及版式的修改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另外,外國語學院的周歡、李漢青、朱歡歡等同學也細心校對了初稿,在此一并致謝。
本書是三位編者長期從事翻譯研究、翻譯教學與翻譯實踐的一個小結。書中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都已試用,效果良好。在編寫過程中三位編者也通力協作,不曾懈怠。然而學海無涯,編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恐有不當甚至訛誤之處,懇請專家、師生和其他讀者批評指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7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