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醫論醫話集錦(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國醫大師臨床研究·張琪臨床醫學叢書
ISBN13:9787030402783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江柏華
出版日:2017/03/20
裝訂/頁數:精裝/194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張琪醫論醫話集錦》是從國醫大師張琪教授既往的著作和講座中收集整理的關于中醫教育、中醫臨床以及學術思想的總結,《張琪醫論醫話集錦》所列舉案例均是中醫大家張琪教授中醫臨床用藥經驗和中醫各科病證獨到辨治經驗的匯總,其中臨床案例是最能反應其學術思維和臨床辨證的有效驗案,能突出反映他精深的造詣和獨具匠心的臨證經驗,《張琪醫論醫話集錦》按中醫的思維排序,內容依次為中醫人才培養與發展篇、中醫醫論雜談、臨證醫話隨談三部分,涉及中醫的基本理論、病因病機、診法、治療法則,以及方劑和藥物的臨床運用等。《張琪醫論醫話集錦》內容宏博,見解深邃,啟迪心智,既可以直接指導中醫臨床診斷與治療以及新藥的開發研究,又讓人從中獲得聽國醫大師暢談的享受。
名人/編輯推薦
《國醫大師臨床研究·張琪臨床醫學叢書:張琪醫論醫話集錦》內容宏博,見解深邃,啟迪心智,既可以直接指導中醫臨床診斷與治療以及新藥的開發研究,又讓人從中獲得聽國醫大師暢談的享受。
目次
第一部分 治學篇 一、論中醫現代化 二、談陰陽五行用于醫學并非玄學 三、發展中醫不能丟掉“中醫思維” 四、繼承和發揚中醫藥學的管見 五、提高中醫療效之管見 六、論辨證論治與病證結合 七、研經典、采眾長、重臨床 八、談中醫文獻整理與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育人篇 一、醫道與人生 二、對中醫教育的四點看法 三、談新世紀中醫藥學發展和人才培養問題 四、關于如何學好中醫的幾點看法 五、兼蓄各家,重在精熟 六、中醫成才之路
第三部分 理論篇 一、談中醫基礎理論研究要結合,臨床 二、對《黃帝內經》中“營衛失調”與痹證的認識 三、“傷溫統一”之管見 四、淺論溫病 五、陰陽五行整體觀的解讀 六、診脈察舌宜互參 七、氣血辨證論治淺談 八、脾腎同調論 九、從腎論治咽痛 十、大補腎元以治虛勞早衰 十一、淺談“五臟六腑皆令人咳”
第四部分 臨床篇 雜病論治 一、談痹證論治 二、論汗證 三、談小便頻數證治 四、論頭痛 五、從氣血論治月經病 六、發熱論治 七、眩暈的論治 八、水濕郁于肌表證治 九、溫培脾腎、鎮潛攝納論治沖氣上逆水飲上泛證 十、肝膽類疾病的多元治療 十一、當歸拈痛湯的臨床運用 十二、滾痰丸加味治療實熱老痰證 十三、梔子豉湯治療虛煩懊惱證 十四、潤澡開結以治反胃關格 十五、治腹脹當辨寒熱虛實 十六、甲狀腺結節從肝、痰論治 十七、神志病證治 十八、不寐證治 十九、過敏性紫癜的多元論治 疑難病治驗 一、肺系疾病臨證治驗錄 二、心系疾病臨證治驗錄 三、肝膽系疾病臨證治驗錄 四、脾胃系疾病臨證治驗錄 五、腎系疾病臨證治驗錄 六、神經精神系統疾病治驗錄 七、五官科疾病臨證治驗錄 八、外科疾病I臨證治驗錄 九、自身免疫性疾病臨證治驗錄 十、皮膚科疾病臨證治驗錄
書摘/試閱
三診2011年6月1日,服用上方2周后,飲水排尿均正常,無乏力,察其形體明顯增胖,診其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略弱,臨床治愈,囑其停止用藥,注意休息,調節飲食,隨診。按 本案中小兒為幼稚之體,腎功能尚未健全,加之先天稟賦不足,致下元虧虛;腎虛不能化氣行水以上潤,上焦反生燥熱,肺熱陰虧,故煩渴多飲;腎主封藏,司開合,有腎虛不能化氣以攝水,膀胱失約,故尿頻多尿;熱邪易耗氣傷津,故渴甚、乏力;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為肺熱陰虧之征。綜上分。析。本案病機為先天稟賦不足,下元虧虛,腎虛既不能化氣以攝水,膀胱失約,又不能化氣行水以上潤,上焦反生燥熱,熱邪耗氣傷津,為本虛標實之證,治宜標本兼顧,立清瀉肺熱、益氣生津潤燥止渴、補腎縮尿止遺之法,方用白虎加參湯合縮泉丸加減。縮泉丸源自《魏氏家藏方》,其功效為溫腎祛寒、縮尿止遺,主治腎陽虛,腎失封藏之小便頻數或遺尿,方中益智仁溫補腎陽、縮尿止遺;烏藥溫腎祛寒。在此二方基礎上加沙參、麥冬、石斛、天花粉、玄參、生地滋陰清熱生津潤燥;熟地、山茱萸、山藥滋養腎陰;桑蛸、補骨脂配合益智仁、烏藥溫補腎陽,使腎陰陽俱補,以助化氣行水、攝水,且桑蛸、補骨脂均具收斂固澀之功;烏梅、五味子酸斂養陰、固澀止遺,且五味子肺腎俱補。全方合用,共奏清瀉肺熱、益氣生津潤燥止渴、補腎縮尿止遺之功,使肺熱得清,津氣得復,腎氣充足,氣化開合有權,則諸癥自愈。經4周治療,臨床治愈。
主題書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