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即將送完!限量贈「百樂魔擦印章」1+1】日本最強商品開發者終於出書!企劃祕技大公開!
舌尖上的中國(第1季‧完美珍藏版)(簡體書)
滿額折

舌尖上的中國(第1季‧完美珍藏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  價:NT$ 288 元
優惠價:87251
領券後再享91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食物,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僅僅是溫飽,還是追思、希冀與傳承。所以,這是一部說“吃”的書,但又不僅僅關於吃。在吃的法則裡,風味重於一切;在法則之外,則是中國人對美食獨特、敏銳、深刻的理解。《舌尖上的中國第1季》完美珍藏版,除了真實還原紀錄片的精彩與絕美之外,另增補了美食溯源、文化考究及名家名篇等,引領你穿越美食的香氣,看到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文化、人與傳統,甚至人與時間的關係,而貫穿這些關係的,卻是流連在我們味蕾上的親情、人情與鄉情的味道。
作者簡介
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CCTV-9。是中央電視臺旗下以播出各類紀錄片為主,中英雙語、全球覆蓋的24小時全天候排播免費專業的紀錄片頻道。
目次
第一章:自然的饋贈
 1松茸:精靈般的貴族
 2筍:單純的山林之鮮
 3諾鄧火腿:藏匿深山的千年美味
 4蓮藕:湖泊深處的禮物
 5漁獲:河流與海洋的恩賜
第二章:主食的故事
 1雜糧:溫飽之外的滿足感
 2稻米:包羅萬象的五穀之首
 3麵食:南與北的共寵
 4年糕和餃子:美食的精神傳承
第三章:轉化的靈感
 1豆腐:黃豆的柔軟化身
 2奶豆腐和乳扇:相隔千里的默契
 3毛豆腐和黃酒:菌與自然的傑作
 4醬和酸菜:獨樹一幟的發酵史
第四章:時間的味道
 1泡菜:綿長的呼蘭河之味
 2臘味:南方冬藏的溫香
 3禾花魚與臭鱖魚:別樣的香甜肥美
 4醃貨與糟貨:醇厚的味覺感觸
 5紫菜與烏魚子:潮漲潮落間的收穫
第五章:廚房的秘密
 1黑陶罐:水和火的古老媒介
 2蒸:水汽與食物的交融
 3刀工:精妙的解構與重組
 4油脂:濃淡總相宜
 5火候:開始與結束的時機
 6媽媽菜:普通人的創意
第六章:五味的調和
 1甜:如糖似蜜的膠著
 2苦:養心與修身的智慧
 3鹹:對苦與甘的調和
 4酸:豪放與靈秀的碰撞
 5辣:火紅色的激爽與熱烈
 6鮮:淩駕魚與羊之上的滋味
第七章:我們的田野
 1糯米:粘住記憶的神奇之米
 2海鮮:沉睡海底的古老家族
 3河蟹:鮮蓋百味的鐵甲戰士
 4龍香芋:垛田裡的智慧結晶
 5青稞:藏民們的精神力量
 6屋頂菜園:水泥森林裡的童話
書摘/試閱

諾鄧火腿:藏匿深山的千年美味
除了新鮮食材,有時成就美食的調味料也同樣來自于自然。在雲南大理北部的諾鄧山區,醒目的紅色砂岩中散佈著不少天然的鹽井。
雲南人老黃和他的兒子樹江正在小溪邊搭建一個土灶,這個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鹽。鍋裡的水是鹵水——這是用來熬鹽的原料。產鹵水的鹽井已經在諾鄧村裡存在了上
千年,熬鹽為的是製作諾鄧當地獨特的美味——諾鄧火腿。
從眾多的火腿中,有經驗的老黃馬上認出一條成熟的諾鄧火腿。火腿在三年前上好了鹽,已經徹底風乾了,脂肪氧化成了特殊的美味,三年以上的諾鄧火腿可以生吃。用刀解開後,火腿的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的吃法,貼近中間骨頭的肉是最好的。
中午氣溫升高,鹽井邊的土層裡析出的鹽分增多,吸引著附近的牲口。樹江的鹽已經熬了四個多小時,結晶漸漸形成。鹽析出後,過一遍模子,重量被固定下來,這樣精准的計量方式,說明鹽曾經是諾鄧最重要的商品。諾鄧井鹽中富含鉀元素,利於健康,而且口味清淡,是製作火腿最好的選擇。
熬好鹽之後,老黃和兒子樹江趕到集市上挑選製作火腿的豬肉。高原上的豬不是一般的大路貨,頂級的諾鄧火腿可以長出完美的油花。
每年的冬至到大寒,是老黃父子製作火腿的最佳時間。諾鄧的海拔1800米左右,位置恰好在河谷中江水轉彎的地方,這種溫潤的氣候最適合火腿的深度發酵。
諾鄧火腿光醃制的時間就需要一個多月。山區的氣候總是變化無常,等到天晴氣溫低,就是最佳的時機。諾鄧火腿的醃制過程很簡單,只需將自製的諾鄧鹽均勻地撒在火腿上,進行反復揉壓。但揉壓時,手的力度和撒鹽的數量,都需要悟性。
今天的人很難像諾鄧人老黃一樣體會到食鹽的珍貴,交通和技術的進步已經使鹽成為成本極低的商品,但我們仍然認為,諾鄧鹽是自然賜給山裡人的一個特殊禮物。
海拔1800米的河谷漸漸溫潤起來,從現在起,上千條諾鄧火腿開始長黴,這種黴菌即將伴隨著火腿深度發酵,藏匿在深山裡的美味正在慢慢生成。
禾花魚與臭鱖魚:別樣的香甜肥美
在遠離香港鬧市的內地山區,可以領略到更加古老、更為原始的味道。
湘西位於中國東西結合部,這裡山川險峻、交通閉塞。龍毅出生在湘西一處偏僻的山村,她從小就渴望走出大山。
農曆八月,稻田裡的禾花開了,又到了苗族人製作醃魚的傳統時節。此時,龍毅的哥哥正在製作醃桶。做醃魚除了要選用禾花魚之外,還需要有一個好的醃桶。醃桶的主材料是質地堅硬的杉木,它的製作非常講究,必須用竹篾箍緊,以防食鹽的腐蝕。
禾花魚,是指農家在稻田裡放養的鯉魚,因喜歡吃飄落在水面上的禾花而得名。禾花含糖,營養成分也很高,所以魚長得很快,肉質特別鮮美,吃起來很甜。
製作醃魚,首先要將糯米炒熟,這是必不可少的調味料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調味料——剛從地裡摘的上好的紅辣椒、生薑、山奈、木薑子(一般都是在山上采的),還有鹽。在魚腹內塞入這些拌好的調料,並將魚放入醃桶,層層重疊壓緊,再壓上重石,一個月後即可開桶食用。
在龍毅的記憶裡,小時候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吃禾花魚,孩子們每人抓起一條媽媽剛蒸好的禾花魚啃,鮮美香甜的滋味讓人難忘。
現在,每次回到苗寨,龍毅都感慨良多。以前讀書時,除了醃魚,媽媽還會做上很多臘肉。龍毅上學時,會用玻璃瓶裝上一大瓶,有時全是醃魚,有時是醃魚裡放黃豆,有時是臘肉炒蘿蔔條,一瓶就可以吃上好幾天。那些熟悉的味道,令龍毅至今都回味無窮。
湘西冬日高寒,每到冬季來臨之前,村子裡家家戶戶都要薰制臘肉。製作熏肉時,要先把肉均勻地切成塊、抹上鹽,再用苗家自己釀的米酒把鹽溶掉。湘西木材豐富,熏烤臘肉的燃料以硬木為佳,如茶樹和楊梅樹。熏烤時,要把醃制好的肉掛在取暖做飯的火塘之上,不斷地將松果、茶殼、橘皮等放入火塘,這樣熏烤出來的臘肉,就會帶著茶果的香味。儲藏臘肉的最佳地點,就是穀倉的稻穀堆,因為那裡既避光又乾燥。
對純樸的苗家人來說,醃魚和臘肉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且還是被保存在歲月之中的生活和記憶。吃著這些熟悉的食物,龍毅總是回憶起媽媽帶著醃魚和臘肉送她上學的場景。每天早上三四點鐘起床,媽媽陪她一起走過漆黑的山路,直到走過幾個坡,天空現出魚肚白的時候,媽媽才讓她自己走。臘肉和醃魚,曾伴隨苗族少女走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而同樣穿行在崇山峻嶺中的徽州人,對醃魚卻有著自己的心得。
徽州是徽商故里,也是徽文化的發祥地。由於古徽州地少人多,居民們不得不背井離鄉,走出深山去闖世界、求生存,而他們在路途之上的食物,也不得不經過風乾和醃制,以便於保存和攜帶。比如徽菜裡的臘八豆腐,雖然像鐵餅那樣堅硬,但保質期卻可以很長。食物放久了終究會發酵變臭,但久而久之,腐敗竟然也成為味道的一種,比如臭豆腐,比如更為極致的毛豆腐。於是,“嗜臭”也成為徽菜一個獨有的特徵。
臭鱖魚是徽州菜的代表。臭鱖魚醃制好以後,魚的表面變成銅綠色,魚鰓發紅,聞起來臭,但吃起來特別香。鱖魚是中國獨有的淡水魚之一,儉樸智慧的徽州人則發明瞭用醃
制和發酵這兩種方法來再次製造美味的魔法。
現在,臭鱖魚的製作在選魚方面是相當講究的,一定要選用三四月份桃花盛開季節的魚,這個時候的鱖魚是最肥的,肉質也是最鮮美的。
徽菜的另一道代表菜“刀板香”中的鮮肉醃制後,省略了煙熏的程式。將鹹肉切片,放在上等的香樟木板上,耐心地等待香樟木板慢慢吸走鹹肉的油膩,既保持肉的鹹鮮,又油而不膩,這才是真正的“刀板留香”。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購物車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