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飄落的歲月(簡體書)
滿額折

飄落的歲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3 元
定價
:NT$ 198 元
優惠價
8717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名人/編輯推薦

《飄落的歲月》是當代青少年必讀的散文集,當我們用種種不同的方式打發每天的時光時,歲月卻像落葉從我們身旁隨風飄去,無聲無息,似乎沒有一絲痕跡。

宋傳恩先生的《飄落的歲月》一書,將因其忠實記錄漸次消亡的民間生活形態而具有民俗史、社會史乃至人類學的價值。
化用一句時代的諧語:“他不是一個人在寫作。”
因為與傳恩先生同其經歷、同其隱憂、同其渴求的人還很多。他作了田野調查,又有案頭梳理,所以他的寫作既填補了一個學術空白,又了卻了一代人的心愿。
我們很幸運,生活在千年不遇的大轉型時期。失去了很多,得到了很多。閉上眼睛想一想,最讓人難以釋懷的似乎還是童稚的記憶。
這份記憶如果僅僅是我們個人的,模糊了,淡忘了,化成青煙飄逝了,就一任它飄逝好了。問題在于,這份記憶并不是我們個人的,甚至也不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隨著生產方式、生存方式的改變,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生活戛然而止,生活于這一特殊時段的人們甚至來不及醞釀情緒,就被剝下舊行頭,套上新服裝,從演出“傳統戲”,改而演“現代戲”了。
千年帝國,千年家園,千年的石磙、石磨、石碾子、鐵鏵犁、紡棉車、彈花弓、油坊、醬園、漁鼓、琴書、打臘、斗拐、迎神、送灶、媒妁、牙行、鐵匠爐、木匠鋪……統統從現代人的視線中消失無蹤。純粹的現代人竟然感覺不到損失,只因他們沒有傳統;而中年以上的人們,往往有被“腰斬”的創痛。或許,這就是辭舊迎新的代價。
生活總在波濤洶涌中日新月異。為了“記憶”不被“忘卻”,為了“進化”不再“缺環”,有心人記下前人的生命軌跡。
面對汗牛充棟的歷史文案,很少有人再嗅到這些“明日黃花”的芬芳馥郁。
傳恩作為小說家,則多了一份歷史的惦戀。文學創作之余,他不避繁瑣,鉤沉輯佚,撰述了這部理應由方志學者擔當的《飄落的歲月》。這次“客串”,收獲都在意想之中。不是多寫一部書的問題,多寫一部書,又算什么呢!而面對這部行將問世的書稿,傳恩自己一定會有換位思維的清朗及蛻變羽化的暢快。
文學的利器,是“虛構”。史冊的價值,是“真實”。當傳恩將自己的筆觸從“虛構”回歸“真實”,再從“實境”反觀“幻景”,相信他對文學的認識將趨于理性,而對歷史的追懷將浸透悵惘。悚然而醒,無待雞鳴;云山飛渡,何勞舟楫呢?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歷史情結不是單純的“回頭看”。在“回頭看”的那一瞬間,你如果愿意傾聽,歷史會告訴你許多的隱秘與玄機。聆聽歷史教誨,你將受益終生。比之相信神秘的“天人感應”,還不如相信真切的“古今溝通”為好。總之,歷史的虬枝上掛著智慧之果,只看你是否摘取它。
傳恩先生決意去摘取歷史的智慧之果。心想事成,想摘,他就摘到了。《飄落的歲月》一書,既完成了它還原歷史背景、追述歷史細節的使命,也完成了它探究生活技巧、思考生命創造的使命。因而,這部書才能在“述舊”的表象下點燃“創新”的激情。
這話不是說說而已。比如打油,或磨豆腐,傳統作坊里可是既有物理運動,又有化學反應的。再比如碾米,或磨面,磨房碾屋里也用杠桿原理,也是有優選法的。即便再粗樸的人生技藝,都是人類因地制宜、因材取道的最佳選擇。正可謂逢山開道,遇水搭橋,人不離藝,百能百巧,道不離器,器不離道,生生不息,由低向高……比之現代人會用手機而不知手機之理、會用電腦而不曉電腦之秘來,使用石磙、石磨的前人倒是活得明明白白。
如果讓我比較一下今人與前人的生活差別,我則敢說:
前人的生活舒緩,今人的生活匆迫;前人生活知道珍惜,今人生活習慣浪費;前人的生活離勞動近,今人的生活離享受近;前人的生活離創造近,今人的生活離風尚近;前人的生活將人與人拉近,今人的生活讓人與人疏離:前人生活在自己的手藝里,今人生活在別人的服務里……
對照這一份今昔之異,我的無名隱憂越發沉重:城市化是不是一個圈套?全球化是不是一個陷阱?中國人是不是因為急于現代化而正在毀根接枝、斫干催芽呢?
沒有走回頭路的意思。只是感到行色匆匆,中國人沿路丟了太多的珍寶。“破字當頭,立在何方?”數十年來。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是太習慣于在“改革”的旗幟下否定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傳統了。
站在這個思維的起點上,我感謝傳恩先生對中國百姓的生存歷史給以文化關注。《飄落的歲月》一書于“存史”的價值之外,定當還有她“反思”及“前瞻”的價值。
2011年7月26日伏中

目次

序/田秉鍔
民間作坊
酒坊
染坊
醬坊
油坊
豆腐坊
香油坊
粉坊
民間雜藝
窩班
大鼓
漁鼓
墜子
耍猴
雜技
落子
民間百工
剃頭匠
行人
磨刀人
彈花匠
小刀手
劁豬匠
燒窯匠
媒婆
錫匠
嗩吶手
銀匠
鐵匠
木匠
泥水匠
扎紙匠
編席匠
條編匠
煽鍋匠
算命先生
大老執
風水先生
農具百事
鐮刀
鋤頭
犁地
耙地
搖耬
石磙
揚場
扁擔
筢子
鍘刀
水車
土車子
宏車子
太平車
馬車
生活大觀
風箱
蓑衣
烘籃
紡棉
織布
石臼
推磨
打夯
茅窩
油燈
罩子燈
馬燈
汽燈
民間游戲
斗雞
斗鵪鶉
斗羊
斗拐
抽陀螺
打臘
逮蟈蟈
捉蜻蜓
摸知了猴
捕蟬
踢毽子
民間百態
拉幫套
拴娃娃
求雨
叫魂
爬瓜
民間俚語
熬鷹
獵野兔
婚嫁
訂婚
看日子
嫁妝
餓嫁
絞臉
迎娶
喜宴
回門
送粥米
喪葬
棺材
移床
指路
報喪
守喪
送盤纏
祭拜
發喪
安葬
圓墳
湖畔風情
罩魚
叉魚
苲草
撒魚
捕鱔魚
潑魚
摸魚
罱魚
魚鷹
須籠
網箔捕魚
捕獵野鴨
雁鳴聲聲
映日荷花
扒藕
湖中的集市
閑言碎語話禁忌
湖面風景連家船
后記

書摘/試閱



酒坊
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酒,它已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而是一種文化象征。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對酒的的癡迷達到了癲狂的程度。“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閑適曠達;“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惜別之情:“醉來忘卻巴陵道,夢中疑是洛陽城。”的醉酣朦朧之態;“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恣意豪放。清流一脈穿越千載時空,千百年來,花前月下,幾杯美酒,濃聚著天地日月,無數的生命積淀,張揚著喜怒哀樂、人間百態的內心展現。
酒對任何人都有著難以想象的誘惑力,無論你身居高位,還是淪落街頭;無論是才子佳人,還是庶民百姓。無論是開懷暢飲,還是淺斟細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人們悲也喝,喜也喝,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在濃郁的酒香中,手足蹈之者有之,癡呆涕零者有之,酒如無形的魔幻師,在瞬息萬變的歲月中演繹著一幕幕人間佳話。
何人造酒,首推杜康。杜康用白水河水造酒有文字為證:“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獨醫病。故飲之終日,而無沉湎之患;服之終身而得氣血之和。鄰里百里許,多沽酒于白。先澤之遺,本地獨得其身,至今遺址槽沿存,此其明驗也。”“酒圣”二字,獨杜康享用,千百年來,未聞他人有此殊榮。究竟誰是造酒的始作俑者,姑且不論,但酒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卻是不容置疑。
舊時,大大小小的酒坊遍布民間,酒的名稱,有的因水而起,有的源地而定,有的以名人冠之。世間對造酒的推崇叫人難以理解,但世間卻有: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燒鍋、六流當、七商、八客、九莊田之說。造酒被列入上九流之中,其地位之高使民間酒鬼的無賴之像得到善意的詮釋。
酒坊不論大小,造酒的過程卻基本相同。就是過去的手工釀酒和現代釀酒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采訪釀酒的師傅,言談舉止著可以看到,釀酒的過程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享受。
踩曲,這是釀酒的第一步。將豌豆、大麥、小麥粉碎后,按比例配料,用20度的溫水進行攪拌,這攪拌必須要用腳才行。踩曲是一項即辛苦又有趣的工作,拌好的曲料裝入木模中,由踩曲工踩實。踩曲工有十多人,并不是每塊曲都由一個人踩成,每人踩三腳,把木模翻過來,其他人接著踩。踩好的曲有專人負責修整,使曲塊平滑。制曲為什么非得人工踩,為什么要把曲踩成磚形,酒坊的師傅也解釋不清,大概這是數百年來的經驗積累。
酒曲成型后即放進曲房,曲房是密閉的,里面的溫度高且保持恒定,冬天人進去都要光膀子。夏天,翻曲的師傅幾乎是赤身裸體,依然是汗流浹背。曲的好壞完全要靠師傅的手感,料好了就要上鍋蒸。
酒坊里使用的蒸籠是幾平方米大的蒸籠,師傅們赤裸著上身,揮動手中的鐵锨,蒸好的高粱在師傅的翻動下熱氣騰騰。高粱被平攤在地上,溫度降至35度左右時,把酒曲按比例摻入其中,人窖等待發酵。一個星期后,師傅們開始釀酒。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72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