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張廣德導引養生系列叢書‧益肺篇+DVD(簡體書)
滿額折

張廣德導引養生系列叢書‧益肺篇+DVD(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4 元
定價
:NT$ 204 元
優惠價
8717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張廣德導引養生系列叢書》包括《坐勢除痹功》《舒筋壯骨功(第一套)》《舒筋壯骨功(第二套)》,是有助于防止頸、肩、腰腿痛、筋力衰弱、不能屈伸、肌肉失養、逐漸消瘦、腰背酸楚、骨弱無力的經絡導引動功。《張廣德導引養生系列叢書》配有張廣德老先生親身示范之動作圖片,圖文并茂,易學易練。
這本《張廣德導引養生系列叢書(附光盤益肺篇)》是其中一冊,介紹了導氣令和調息功;坐勢益肺功;坐勢益肺功功法等內容。

作者簡介

張廣德,字飛宇,號鶴齡燕人,1932年3月出生于河北唐山,1959年畢業于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專業,后留校任教,之后又考入該校研究生部,是我國著名導引養生學家,新中國第一代武術研究生,中國武術八段,中華武林百杰,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任北京體育大學導引養生功研究室主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導引養生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導引養生功研究會會長,北京體育大學導引養生中心名譽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顧問。

張廣德,男,字飛宇,號鶴齡燕人,1932年3月生,河北省唐山人,教授,中華武林百杰,中國武術九段。
新中國第一代武術研究生,曾任北京體育大學導引養生學研究室主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導引養生學專業委員會會長,現任北京體育大學導引養生中心名譽主任。
1959年-1963年,先后畢業于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部。畢業后留校任教及從事科研工作。
半個世紀以來,在幾十年的武術教學中,張廣德以“摸規律、抓特點”為治學之本,培養了一大批武術人才。
在研創的“養生太極”體系中,以易學的哲理、祖國醫學中的經絡學說、陰陽五行學說和氣血理論為指導,著書4卷13章(功),其內容有:養生太極掌3套、養生太極扇(單扇、雙扇)3套、養生太極劍(短袍、長袍)各1套、養生太極刀1套、養生太極錦2套、養生太極棰2套,該體系以強身健體、防治慢性疾病的顯著效果,受到了廣大群眾的贊許。
在研創“導引養生功”體系中,以系統性、科學性、實效性、藝術性和廣泛適用性為宗旨,以易、醫、功、藝、美、樂“六位一體”為核心,著書12卷50多套功法,包括:養生文化篇、強心篇、益肺篇、補脾篇、壯骨篇、平肝篇、滋腎篇、頤養篇、修身篇、行滯篇、醒腦篇和古導引新編篇等,該體系以“筆觸嚴謹,銳意創新”的特色,得到了專家學者的承認和政府部門的肯定。
1992年張教授所創編的導引養生功榮獲“國家體育科學技
該導引圖,不僅展現了21OO多年前我國古代醫療體育的真實情況,同時也為東漢、宋代出現的“五禽戲”“八段錦”等找到了較早的淵源關系。
《五禽戲》是東漢末年我國杰出的醫學家華佗所創編的,它是我國古代采用導引防病、治病,以求延年益壽的典型范例。華佗曾對他的弟子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經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吾有一術,名日五禽之戲:一日虎,二日鹿,三日熊,四日猿,五日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可以看出,華佗不僅創編了一套治病強身的《五禽戲》,而且發展了導引的理論,為后代防病、治病做出了杰出貢獻。(《三國志·華佗傳》)術進步獎”;1993年榮獲國務院頒發的“為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榮譽證書,并享有終身專家特殊津貼待遇;1996年導引養生功被列為首批國家全民健身計劃推廣項目;1999年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張廣德“體育科技榮譽獎”;2002年史康成校長代表北京體育大學授予張廣德“在導引養生功的創編和推廣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貢獻”的獎牌和證書;2014年榮獲“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健身氣功發展基金”。
在研創“全民居家健身養生”體系中,張教授以防治人們常見病、多發病的“養生運動處方”為主題,著書8卷45篇,其內容包括:殘疾人、小兒、中老年人、辦公室人群、進城務工人群及家庭常見病等養生運動處方等。該書以第七名的成績獲評全國100種優秀圖書,被納入2013年全國首批新農村科學健身書庫。
在傳授“養生太極”“導引養生功”“全民居家健身養生”三大體系中,張教授以真心、熱心、耐心的原則受到了國內外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
張教授曾多次赴日本、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荷蘭、比利時、奧地利、英國、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羅馬尼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及地區傳功講學,為弘揚中國養生文化,促進國際友好往來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
張教授現雖已退休,但他一直退而未休,除了繼續在國內外普及傳播中華養生文化外,近期又接受了新任務,精心撰寫著《武術文化·中醫說》一書,為填補易、醫、武三者相互溝通的空白而辛勤工作著。
“欲明人者先自明”,是張教授教書生涯中崇尚的名言;“不爭春榮,笑迎秋霜”是他的人生追求。

書摘/試閱

“導氣令和調息功”和“引體令柔十三式”,取材于中國古代“導引”二字。“導引”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刻意》:“吹啕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唯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具體應用導引來治病,記載于《黃帝內經》:“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
關于導引的解釋,古籍中記載不一。成元英注:“吹冷呼而吐故,啕暖吸而納新,如熊攀樹而自懸,類鳥飛空而伸腳”。唐·釋慧琳注:“凡人自摩自捏,伸縮手足,名為導引”。王冰注:“導引,謂搖筋骨,動肢節。”李頤注:導引,就是“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在李頤的筆下“導引”不僅是肢體運動,還包括呼吸活動,這種肢體運動與呼吸活動相配合的導引,可以視為氣功中動功的一種。但縱觀史料和典籍,“此注”只限于籠統的概括,既沒有動作圖示,更沒有文字說明,為了便于廣大群眾學以致用,增強其體魄,筆者在研究古導引的基礎上,以周易的哲理和中醫的基礎理論為指導,創編了“導氣令和調息功”、“引體令柔十三式”兩套功法,希望大家喜歡。
導氣令和調息功,是導引養生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可以作為導引養生功習練者的練功基礎,又可以作為人們強身健體、防治一些慢性疾病的方法。其主要特點是:動作簡易,舒適得體,動靜結合,以靜為主。概括起來,導氣令和調息功有如下好處。
1.由于習練導氣令和調息功時,采用的是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所以可有效增加橫膈肌的力量,多吸清氣,呼出濁氣,以提高肺功能。
2.做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時,由于橫膈肌上下移動的范圍較大,所以,可顯著的增強對脾、胃、肝、膽、腸等臟器的按摩,促使氣血周流,增加消化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肝臟淤血等。
3.據統計,目前有半數以上的疾病,均來自于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而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有助于調整植物性神經系統,促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抑制,平衡穩定,從而取得康體增壽的效果。
4.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是用力最省、功效最高的呼吸方式。我們知道,呼吸系統從機能上分為兩大類:一是由鼻、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等組成的管道系統,它們沒有和體內氣體進行交換的能力,只是一套供氣體通過的管道系統,因此被稱為呼吸無效腔;二是肺。肺是由許多的極小肺泡組成,是真正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管道系統雖然沒有與體內氣體進行交換的作用,可是,每次呼吸,空氣又必須先充滿這些地方之后才能到達肺部進行氣體交換。因此,應該把吸人的空氣量減去管道(呼吸道)所占的容積,才是具有實際價值的呼吸量。可見,在同一時間內,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比表淺的呼吸到達肺泡的空氣量多得多。所以說,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是用力最省、功效最高的呼吸方式。
1.注意姿勢端正,無論是站勢或坐勢練習時,均不可左傾右斜,取坐勢練習時,脊背不可貼于椅背。
2.講究周身放松。全身放松,姿勢方能自如;姿勢自如,呼吸方能平穩;呼吸平穩,氣機方能升降正常,氣血流暢。
3.強調呼吸有法,即采用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可采用順勢腹式呼吸,亦可采用逆式腹式呼吸。不論采用哪種,均應鼻吸鼻呼或口呼,不可出入有聲,用力過大。
4.要求意念集中,意守丹田(包括氣海、關元、臍中),排除雜念。《周易參同契》中云:“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揚,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就是說,練功時要口輕閉,目垂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綿綿若存的意守丹田,從而凈化大腦。
5.可以將調息與發聲相結合。隋代佛教天臺宗氣功大師智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中載有呼吸六字訣:“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四圣皆知,肝臟熱來噓字至,三焦壅處但言嘻。”就是說,呵與心、吹與腎、呼與脾、四與肺、噓與肝、嘻與三焦相配屬。故練功者根據個人身體情況,疾病性質和種類不同,可發出相應的聲音。但吐音時,應注意耳不聞聲。
6.著重以意領氣,意氣合一,做到意與氣相結合,方能氣從以順,有利于入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防治疾病和增強體質的效果。
7.注意發揮靜與動相結合的效果。導氣令和調息功是一套以靜為主、動靜結合的養氣法。靜,既有助于寧神安心,又方便于調整呼吸,“動”,主要表現在行功換勢上,其動作簡易,重在舒適,保持呼吸、精神與形體協調合一。
8.由于導氣令和調息功是以靜為主的功法,所以可與導引養生功以動為主的任何一套功法相結合練習。除了該功本身要求靜動結合起來之外,練習導氣令和調息功還可以與導引養生功(包括站勢和坐勢)、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等古導引術相結合,以求“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的綜合效果。動屬陽,靜屬陰,陰陽互濟,方能相得益彰。
9.練功地點須平整,空氣宜新鮮,環境宜清凈優美。
lO.重視養生,控制七情,至關重要,實屬不易。練功不難,難在養生。只練不養,不如不練。只有養練結合,方能身心健康。P2-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7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