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教師必備的11項基本素質(簡體書)
滿額折

教師必備的11項基本素質(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1.8 元
定價
:NT$ 131 元
優惠價
8711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名人/編輯推薦

教師心理健康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證,只有健康心理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健康的學生。教師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的社會性和人格品質的發展。
《教師必備的11項基本素質》(作者優才教育研究院)通過對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必備基本素質的梳理,讓教師能夠有章可循,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實現自我的專業成長。

教師是用智慧啟迪指揮,用情感激發情感,以靈魂喚醒靈魂的工作。培育有德之人,需要有德之師。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現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到達心的深處。”調查表明,學生對老師的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教師所傳授的科學知識,而是教師做人、做學問的態度,是學生與教師充滿人格魅力或個性魅力的心靈碰撞,是教師對他們激勵性(或相反)的評價。
教師心理健康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證,只有健康心理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健康的學生。教師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的社會性和人格品質的發展。
對教師職業而言,最根本的幸福主要源于兩個方面。首先,教師在創造性的處理課程、教材過程中,能夠體現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其次,教師的幸福體現在學生的健康成長上。教師要在淡泊中走出浮躁,真正享受教師這一職業帶給自己的幸福感。
教師在向學生熱情的傳遞知識、價值觀和各種行為要求,而學生卻毫無反應,沒有任何興趣,教師常常面臨的是學生的抗拒,低度的學習動機,注意力不集中、厭學,甚至直接的對抗。遇到這種情況,師生之間往往會造成需求與目標之間的沖突。在這種沖突中,作為教師,心中常常感到不平衡,發出很多抱怨,甚至會火冒三丈訓斥學生。實際上,與學生相處中,教師對大部分學生從關心出發,直抒“我”的感想,較之單純的批評和帶有指責的談話,更易于師生間的溝通,教育效果更好。
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別是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內在要求,對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提出了全面而深刻的挑戰。傳統的教學技能雖然不會退出教學舞臺,但是已經明顯看出,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現代教師需要掌握新型的教學技能以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教育需要反思。健康而理性地反思教育教學實踐,其作用不僅在于喚醒教師被程式化生活所麻木的意識,使之重新審視自己的認識理念、知識框架和行為模式,而且通過反思自我的行動,為專業知識和實踐提供鮮活的內容,并有效改善心智模式,實現作為教師的價值。
新的時代背景,要求教師具備包括但不限于以上這些方面的素質。本書就是通過對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必備基本素質的梳理,讓教師能夠有章可循,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實現自我的專業成長。
編者

書摘/試閱

師德是教師精神世界的核心,它調節著教師的職業行為,推動著教師進行自我修養和自我完善,促使教師向理想的職業人格和更高的精神境界努力。高尚的師德是教師對自我生命的肯定、把握和確證,是具有統馭作用的生命力量,是實現其人生價值的動力源泉,是教師成長的標志,是創造和擁有美好幸福人生的根本保證。
特級教師張思明曾經對已經畢業的學生進行過調查,他讓學生談什么是最有力量的教育。結果答案是多種多樣的,但共同的主題是:教師的人格、教師的為人、教師的學識。教師教給的知識很快就會遺忘,但是教師最有特點的表情、最有個性的語言、最偉大的人品、教師做人、做事情的態度等人格魅力,卻給學生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有著長久的影響。教師的人格力量包含教師的正義感、公平、正直、富有同情心、仁慈、富有犧牲精神、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學識淵博、善解人意等等這樣的品格,而這樣的品格正是師德的豐富內涵。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的:“教師成為學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是在于它時時刻刻講大道理,而是在于他對人的態度(對學生、對未來公民),能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能喚起學生做人的尊嚴,能啟發他們去思考活在世界上是為什么,誰就能在他們的心靈中留下最深刻的痕跡。”
師德建設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從宏觀上看,師德建設是政府的責任。師德建設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非常必要的。2020年,我國將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全面小康社會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然而當前,我們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教師是各種文明的宣傳者,同時也是各種文明的實踐者。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有利于各項文明的實現,有利于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專家們建議,我國目前需要從六個方面逐漸建立與完善師德建設制度:一是教師培養對象選擇制度。在選擇教師培養對象時,注意將個人申請、教師推薦、參加入學考試與面試等結合起來進行,重點考察其職業理想、品德狀況等內容。二是新教師崗前師德教育制度,從入口上把好師德關。三是嚴密的教師資格證書制度,將師德列為重要的考察內容。四是教師宣誓就職制度。這種形式具有強烈的暗示性,有利于震撼與凈化參加者的心靈,強化參加者的角色認知,陶冶參加者的職業情感,規范參加者的職業行為,促成參加者的從眾行為。五是教師聘用制度。將師德列為考評的重要內容與聘用教師的必備條件,實行一票否決制。六是新教師入門指導制度。對新任教師不僅要重視教育教學技能與技巧的入門指導,更要重視對新任教師的師德指導。
但是,師德主要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是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所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備的品質。教師職業生涯中,不僅用知識、技能、智慧教育影響學生,他們是在用情感、心靈和生命與學生共鳴、共融和共同發展。教師得到的成長是由教師點點滴滴的真實生活生命經歷所構成,高尚師德的獲得過程是教師踏踏實實、日積月累的生活過程。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修煉品性、探索規律、提升德性;在師生交往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發現生命意義;在自省、慎獨中將外在的職業道德規范內化為教師特性品質,發展為教師的精神核心。
一、擁有新的師德觀念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一向倡導“紅燭”精神、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熱愛學生等傳統師德師范。在構建和諧社會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傳統師德中能夠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師德品質還應當堅持發揚,但是今天的教育面臨著眾多的挑戰,教師職業道德必定有著很多新的內涵,縱觀他人的研究成果,以及作者本人的教育教學實踐,可認為今天的師德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1.擁有新的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人們對教育的地位、作用、過程、方法、內容、評價等方面的理性的認識。教育觀念是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形成的,教育觀念對教育行為具有制約作用,先進的教育觀念能指導和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落后的教育觀念也會貽誤教育,甚至對教育產生負面效應。可以說,教育觀念是師德的靈魂。
今天,我們要確立“以育人為本”的教育觀念。人本主義認為,青少年的成長是由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這三維世界構成的。在這三維世界中,學會做人即“育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它對學生如何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師德”中有了“以育人為本”的觀念,就決定了我們的教學活動不僅僅是“教書”,不能單憑考試分數的多少來評判學生的好壞,我們更要關注學生的心靈世界。也許有的教師說:“我不是思想政治教師,育人不是我的任務。”此話差矣。教書育人不可完全割裂開來,各學科都承擔著育人的任務,所謂“潤物細無聲”,以語文學科來說,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成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P5-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1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