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青年失業問題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青年失業問題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青年失業問題研究》是一本系統研究青年就業和失業問題的一部專著。本書共分為現實狀況、理論分析、專題分析、對策建議四個部分。在青年失業的現實狀況部分,對中國青年失業狀況展開全景描述。在統一概念界定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青年現狀及其產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剖析青年就業中的歧視現象。對于全球青年失業和青年就業質量的國際視野掃描,也突現我國青年失業的嚴重性。基于青年失業已成為中國突出的社會問題的現實,提出“解決失業問題應成為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的觀點。

作者簡介

林江,男,漢族, 1965年5月5日 出生,中共黨員,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經濟系主任、教授。曾獲得過黑龍江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金融教育基金獎(教師獎)”,第九屆北京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近年來,青年失業現象十分突出,成為我國就業問題的主要方面。《中國青年失業問題研究》是一本系統研究青年失業問題的專著,以期為促進我國青年就業提供全面而具體的建議。本書共分為現實狀況、理論分析、專題研究、對策建議四個部分。

目次

第一章中國青年失業狀況鳥瞰0第一節青年失業成為中國突出的社會問題0一、失業青年的界定0二、中國青年失業的現狀三、青年失業問題的影響5第二節中國青年面臨的就業歧視問題7一、就業歧視的界定7二、就業歧視的特征及類型7三、中國青年面臨的就業歧視問題20四、減輕青年就業歧視的措施22第三節解決失業問題應成為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23一、當前我國的失業狀況及就業壓力24二、以解決失業問題為宏觀經濟政策首要目標的理論分析26三、以解決失業問題為宏觀經濟政策首要目標的幾點建議27第四節國際視野中的青年失業問題30一、全球青年失業概況30二、青年失業中的技能錯配問題33三、青年就業質量36四、青年在勞動力市場中的過渡37第二章中國青年失業的微觀經濟層面分析42第一節勞動力市場供求變化與中國青年失業42一、中國青年勞動力的供求狀況42二、中國青年勞動力的供求分析44三、解決勞動力市場供求失衡的政策建議47第二節勞動力市場不完善與中國青年失業49一、勞動力市場主體殘缺與青年失業49二、勞動力市場分割與青年失業5三、勞動力市場環境欠佳與青年失業54第三節信息不對稱與中國青年失業55一、信息不對稱的內涵56二、青年勞動力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56三、如何消減勞動力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的影響6第四節職位-技能錯配與中國青年失業62一、大學生就業市場中的職位-技能錯配問題63二、新生代農民工就業市場中的職位-技能錯配問題66三、解決青年就業市場職位-技能錯配的措施68第三章中國青年失業的宏觀經濟層面分析7第一節經濟發展階段與中國青年失業7一、第一階段:改革開放政策實行前階段(949-978年)7二、第二階段:改革開放初期到市場經濟體制確立階段(978-992年)72三、第三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992年至今)73第二節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與中國青年失業74一、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的表現74二、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與中國青年失業78第三節產業結構調整與中國青年失業82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產業結構的演變82二、產業結構調整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85三、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促進青年就業影響的對策8

書摘/試閱

進一步促進勞動力市場發育
首先,盡管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形勢開始變化,但從存量關系來看,我國仍然是一個勞動力相對豐富、資本相對稀缺的國家,擴大就業仍然是今后勞動力市場乃至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在逐步實現勞動力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過程中,我們既要重視經濟效益,又不能置社會效益于不顧。在改革傳統勞動就業和工資制度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逐步強化競爭機制與市場機制;另一方面又要為勞動者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社會保障。
其次,中國的勞動力市場發育在區域間還有很大的差異。東部沿海地區由于率先實行了改革開放戰略,勞動力市場的發育較好,而中西部地區則相對滯后。這種差異性既是經濟發展的結果,也制約著未來的經濟發展,必須審慎地予以應對。
最后,需要進一步明確勞動力市場規制的方向,同時要注意政府的微觀干預力度和市場調節機制的發揮可能存在的沖突。如果二者之間的權衡關系選擇不當,可能會造成勞動力市場的僵化或者混亂。如在工資確定的過程中,政府應減少對企業工資決定的微觀干預,由企業根據自身經營狀況、勞動力素質及其所承擔的任務,根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需要,建立起主要由市場決定的工資機制,使其盡量向勞動生產率靠近胡磊,易金務:《對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我國勞動力市場的思考》,《南方經濟》2004年第6期。。
第二節勞動力市場不完善與中國青年失業
勞動力市場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市場,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資源配置的,主要包括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然而,勞動力市場主體殘缺、市場體系分割、市場環境欠佳,影響了市場機制配置作用的發揮。因此,勞動力市場的不完善與中國青年失業問題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導致中國青年失業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勞動力市場主體殘缺與青年失業
1?用人單位的工作搜尋行為
根據工作搜尋模型,用人單位主要是根據求職者的工資要求和邊際生產力來確定是否聘用求職者的,在青年勞動力市場也不例外。在沒有解聘成本的情況下,企業將會根據生產經營狀況不斷地調整雇員的規模和結構,特別是傾向于用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替代原有的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因為根據人力資本理論,前者比后者具有較高的邊際生產力。
但在我國,大多企業的解聘成本是很高的,比如國有企業。它們若想解聘具有城鎮戶口的工人或干部,將面臨著難以承受的高解聘成本,特別是社會壓力和政治壓力巨大,前者比如被解聘員工的抵制和新聞媒介的報道等,后者比如上級主管部門對企業負責人的處理等。結果,雖然國有企業被賦予用人自主權,但在實際中,解聘不需要的員工又往往成為十分困難之事。賴德勝:《勞動力市場分割與大學畢業生失業》,《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高解聘成本導致對青年求職者(主要是大學生)的現實需求量小于最佳需求量,主要是因為不需要的人難以解聘,崗位騰不出來,限制了對新人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解聘成本過高,用人單位自然對大學生的引進持謹慎態度。
2?青年就業者缺乏正確的市場定位
對大學生群體來說,由于缺乏正確的市場定位,求職中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甚至失業。據《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相關數據顯示,2011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后的就業滿意度為47%,即在就業的畢業生中,有47%的人對自己的就業現狀表示滿意。其中,本科院校畢業半年后的就業滿意度為50%,高職高專院校為44%。在本科院校中,“211”院校畢業半年后就業滿意度為54%,非“211”本科院校為49%。而大學畢業生半年離職率也呈現上升的趨勢。2011屆全國大學畢業生有41%畢業半年內發生過離職,比2010屆高7%麥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第80頁。。圖2-7顯示了2010屆、2011屆大學畢業生的工作與職業期待的吻合度,2011屆與2010屆相比,有少量下降,但都處于較低的水平。可以看出,大學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市場定位不明確,導致隱性失業或顯性失業。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