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放下即幸福(簡體書)
滿額折

放下即幸福(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林清玄啟悟人生系列之《放下即幸福》,精選林清玄最美的禪心散文,全書分為五個精彩版塊:“空出我們的杯子”“安心的時候”“處處蓮花開”“平常心”“像風一樣自由”,告訴人們如何以禪心對待復雜生活,達到心靈的自由和開悟,是林清玄散文中最能開啟生活智慧的篇章。

作者簡介

林清玄: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臺灣、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也多次被選入大學國文選,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作家”之一。

名人/編輯推薦

林清玄是當代散文大家,該書是他禪心類散文。禪心類散文是林清玄代表性文體,該書是林清玄散文的精華部分。

目次

空出我們的杯子

不是茶003
世界如此廣闊007
橋流水不流010
一毛吞海013
不曾一顆真017
我子天然021
我有一布袋024
一塵027
空出我們的杯子030
動地一聲消息盡033
自己的眼目036
眾妙之門039
不下棋的時候043
空出我們的杯子

不是茶003
世界如此廣闊007
橋流水不流010
一毛吞海013
不曾一顆真017
我子天然021
我有一布袋024
一塵027
空出我們的杯子030
動地一聲消息盡033
自己的眼目036
眾妙之門039
不下棋的時候043

安心的時候

抹茶的美學049
地暖,或者春寒054
荷花之心058
沉香三盞061
時到時擔當064
墨趣067
三昧華無相071
觀音觀074
采更多雛菊077
痛苦來的時候080
掬水在手083
阿阇世情結086
安心的時候089
再談神會093

平常心

一味099
達摩茶杯106
吾心似秋月111
你能釘補虛空嗎?117
第一義不可說121
但盡凡心125
梅花撲鼻香128
居山與見道131
庭前綠苔生134
以智慧香而自莊嚴137
無風絮自飛141
平常心不是道143
直心真實,菩提道場146
大地山河一片雪149
重看神秀152
智慧之羹155
常在道場158
臨濟啟悟的一喝161

處處蓮花開

心眼同時,會心一笑167
出門便是草171
一切水月174
只手之聲177
不著于水181
發從今日白184
學看花187
處處蓮花開191
卷簾194
記憶的版圖201
隨緣與任運206
家舍即在途中209

像風一樣自由

像風一樣自由215
凈土之風217
去做人間雨220
步步起清風224
斬春風229
超群老趙州232
丈夫氣宇如王235
平常心是大手印238
禪皮詩骨242
可以兒戲246
體露金風250
不與萬法為侶253

書摘/試閱

無風絮自飛


在我們家鄉有一句話,叫“菜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莖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無法分辨的。
因此,像兄弟分家產的時候,夫妻離婚的時候,有許多細節部分是無法處理的,老一輩的人就會說:“菜瓜藤與肉豆須,分不清呀!”還有,當一個人有很多親戚朋友,社會關系異常復雜的時候,也可以用這一句。以及一個人在過程中糾纏不清,甚至看不清結局之際,也可以用這一句來形容。
住在都市的人很難理解到這九個字的奧妙,因為他們沒有機會看到絲瓜與肉豆藤須纏綿的樣子。鄉下人談到人事難以理清的真實情境,一提到這句話都會不禁莞爾,因為絲瓜與肉豆在鄉間是最平凡的植物,幾乎家家都有種植。我幼年時代,院子的棚架下就種了許多絲瓜和肉豆,看到它們糾結錯綜,常常會令我驚異,真的是肉眼難辨,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到現代人復雜難以理清的人際關系,確實像這兩種植物藤蔓的糾纏,想找到絲瓜與肉豆的根與果是不難的,但要在生長的過程分辨就非常困難了。
有一次我發了笨心,想要徹底地分辨兩者的不同,卻把絲瓜和肉豆的莖葉都扯斷了。父親看見了覺得很好笑,就對我說:“即使你能分辨這兩株植物又有什么意義呢?你只要在它們的根部澆水施肥,好好的照顧讓它們長大,等到絲瓜和肉豆長出來,摘下來吃就好了。絲瓜和肉豆都是種來食用的,不是種來分辨的呀!”
父親的話給我很好的啟示,在人生一切關系的對應上也是如此,一個人只要站穩腳跟,努力地向上生長,有時不免和別人糾纏,又有什么要緊呢?不忘失自己的立場與尊嚴,最后就會結出果實來,當果實結成的時刻,一切的糾纏就不重要了。
另外一個啟示就是自然,萬事萬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則,依循這自然的發展,常常回頭看看自己的腳跟,才是生命成長正常的態度。種什么樣的因會結出什么樣的果,是必然的,絲瓜雖與肉豆無法分辨,但絲瓜是絲瓜,肉豆是肉豆,這是永遠不會變的,我們能做的就是讓絲瓜長出好的絲瓜,讓肉豆結出肥碩的肉豆!
絲瓜是依自然之序而生長結果,紅花是這樣紅的,綠葉也是這樣綠的,沒有人能斷絕自然而超越地活在世界,此所以禪師說,“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花與絮的飛落不必因為風雨,而是它已進入了生命的時序。
日本的道元禪師到中國習禪歸國后,許多人問他學到了什么,他說:“我已真正領悟到眼睛是橫著長,鼻子是豎著長的道理,所以我空著手回來。”
聽到的人無不大笑,但是立刻他們的笑聲都凍結了,因為他們之中沒有人知道為何鼻子直著長而眼睛橫著長,這使我們知道,禪心就是自然之心,沒有經過人生莊嚴的歷練,是無法領會其中真諦的呀!


平常心不是道


現在學禪的人,或甚至不學禪的人最最常掛在口邊的一句是“平常心是道”。
對于學禪的人,歷來的祖師不都告訴我們,道在尋常日用之間嗎?因此,“饑來吃飯,困來即眠”是道,“行住坐臥,應機接物”是道,“喝茶、吃粥、洗缽”也是道,連瓦礫里都有無上法,何況是平常心呢?所以,大家只顧吃飯、睡覺就好了,哪里用得著拼老命的修行呢?
對于不學禪的人,有許多從禪宗里盜了“平常心是道”的話,就以此為藉口,認為天下無道可學,只要平常過日子就好了,甚至嘲笑那些困苦修行的人說:“你們的祖師不是說平常心是道嗎?何用這樣精進辛苦的修行?”
到底,平常心是不是道呢?
要知道平常心是不是道,我們先來看“平常心是道”的起源。
中國禪宗史上,第一位提出“平常心是道”的是馬祖道一禪師,在《景德傳燈錄》里記載他向門人的開示:“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舍、無斷常、無凡無圣。”這是“平常心是道”的來源。
在這段開示后,馬祖道一禪師又有一些話用來解釋“平常心是道”,我在這里摘取易于了解的段落:
“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
“名等義等,一切諸法皆等,純一無雜。若于教門中得,隨時自在。建立法界,盡是法界;若立真如,盡是真如。若立理,一切法盡是理;若立事,一切法盡是事。”
“一切法皆是佛法,諸法即解脫,解脫者即真如,諸法不出于真如,行住坐臥,悉是不思議用,不待時節。”
這些都是白話,不難明白,意思是當一個人反觀自心,證得妙用的本性,他就能進入純粹自在平等無我的境界,那時他了達到自性是沒有生滅的,知道法身無窮遍滿十方。到了這個時候,他自然能平常的對待外在事物,不會為造作、是非、取舍、斷常、凡圣所執著了。
也即是說,當一個人明心見性,不為外來的情況所轉動的時候,他才能時時無礙,處處自在,事理雙通,進入平常的世界。平常不是指外面的改變,而是說不論碰到任何景況,自己的心性都能不動如一。
了解到這一層,我們就知道“平常心是道”沒有那么簡單,在禪的精神里,只有見性人才能說“平常心是道”,一般學禪的人,心性都還沒找到,怎么談得上平常心呢?
因此,對剛開始修行的人,平常心不是道,而是流血奮斗的事業,要透過非常的努力追求心性的開悟,而不能一開始就像祖師們一樣說:“平常心是道”。
關于“平常心是道”,最有名的一首詩是宋朝無門慧開的作品: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像我們每天閑事掛在心頭的人,只有時常對自己提醒:“平常心不是道”,勇猛求菩提,才有機會體驗四季的每一時刻都是“好時節”的平常心,否則大海紅塵、平地波濤,剎那就把我們淹埋,哪里還有什么平常心!

像風一樣自由


始隨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
——長沙景岑禪師

長沙禪師有一天去游山,回來的時候,首座問說:“和尚,什么處去來?”
長沙:“游山來。”
首座:“到什么處來?”
長沙:“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首座說:“大似春意。”
長沙說:“也勝秋露滴芙蕖。”
這是禪宗史上被稱揚不已的一段話。在我們俗人眼中看來,這是答非所問的話,為什么會被稱揚呢?那是因為我們總是被名相所困,在生活里有所執著,做什么總有所為,有個目的地。
舉例來說,我們如果去游山,就會有個山名在,阿里山、玉山、太平山,然后我們去總有個目的。禪師之所以為禪師,是他們的生命無限自由,他沒有道理計較、也沒有執著的處所,于是他可以隨著芳草前行,跟著落花回來。
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那境界很有春天的意思呀!不不,也像秋天的露水滴在芙蕖。要知道,春意乃不在芳草與落花之間,春意在心,在不可執著之處。
禪師的心就像風一樣,風無形、無色、無所住留,但寒暖自知,如果說風是從什么地方來,要去向何處,就落于兩邊,失去作為風的自由,悟后的人正是如此,他也游山、散步,但他有心境的自由。
后來的雪竇和尚讀到這則公案,寫了一首頌偈:

大地絕纖埃,何人眼不開?
始隨芳草去,又遂落花回。
羸鶴翹寒木,狂猿嘯古臺。
長沙無限意,咄!

在他的眼中,卻看見了芳草與落花大似春意之處,有一只瘦小的鶴立在寒木上,一只狂猿在古臺上咆哮,那是因為熱鬧溫和的春天與氣氛肅殺的境界無異,都是絕對清明空無的展現,里面有無限的意涵。
我們或者無法像禪師活得那樣閑適悠揚,但我們可以有美麗親近的心來觀照世界,當我們體會了“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的心境,何嘗不能感受到風一樣自由的氣概呢?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