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瞿秋白傳(簡體書)
滿額折

瞿秋白傳(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價
:NT$ 252 元
優惠價
87219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瞿秋白是中國共產黨早期一位學者型領袖,他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共產黨的發展壯大,作出過杰出的貢獻。瞿秋白也是中共黨史上一位曾經頗有爭議的領導人。爭議的焦點,就是那篇《多余的話》。
秋白出生在一個舊式讀書人之家。家道中落,貧困潦倒,全家最后無以為生,靠典當度日。債主屢屢上門,母親不堪生活重荷,在正月初五的夜半子時,用火柴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母親之死,給年少的秋白巨大刺激。貧富懸殊,社會黑暗,是扼殺母親的劊子手。秋白自此埋下了仇恨與革命的種子。他想探究這社會黑暗的根源,要為改變這“人吃人”的社會做點什么。這是日后奠定秋白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走向革命的真正緣由。
在未走上革命道路之前,秋白是一個羸弱的書生,典型的舊中國知識分子。他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文學家、理論家、翻譯家,甚至書法家、金石家。然而,時代的大潮把他推向了另一個方向。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如果秋白是個平庸的人,他很可能會在那個時代的大潮中,隨波而起,順流而去,不會留下任何印記,如同蕓蕓眾生。但偏偏沒有。秋白的理論學識,他的才華魅力,再加上歷史的種種機遇,風云際會,歷史大潮推著他一步步走上中共主要領導人的位置,干出一番大事業。
瞿秋白人生道路十分坎坷,內心世界極為豐富,秋白的才華、人格,他的人生追求,他身處逆境挫折時的坦然達觀,面對叛徒出賣時的談笑風生,刑場上視死如歸的凜然大義。作者用客觀平實的筆,寫下秋白光輝偉大的一生

作者簡介

高衛華,女,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中南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新聞傳播史研究會常務理事。著有《墨家文化的傳播》、《寫作情感論》、《營造一方自己的天地》等7部專著,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郭化夷,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中共湖北省委機關公務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著有《鐵血柔情》、《中共十大省委書記大結局》、《國民黨去臺高官大結局》、《國民黨起義將領大結局》、《民國十大地方王大結局》等多部人物傳記。

名人/編輯推薦

他出生在一個舊式讀書人之家。家道中落,貧困潦倒,母親自殺,父親出走。仇恨與革命的種子,就此深埋于心底。
他本可以成為杰出的文學家、理論家。時代的大潮卻把他推向另一條不歸路。是歷史的誤會,還是命運的偶然?
他身處逆境坦然達觀,國民黨監獄里笑談生死。慷慨赴死之際,卻留下一篇《多余的話》。他倒在敵人槍下,抑或另有隱由?后人為此爭論而感慨。
他36年的短暫人生,精彩而熱烈。毛澤東評價他“永遠活著,不會死去。”
本書全面地記述了瞿秋白苦難童年、五四洗禮、餓鄉之旅、革命怒濤、愛情生活、文壇領袖、浩氣永存的曲折坎坷的生命歷程,對瞿秋白人生道路以及他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的功過是非,進行了理性分析。

目次

一、 童年時代
二、 世態炎涼
三、 五四洗禮
四、 餓鄉之旅
五、 赤潮新曲
六、 愛情生活
七、 革命怒濤
八、 武漢風云
九、 二赴蘇俄
十、 沉浮上海
十一、 人生知已
十二、 蘇區教育
十三、 浩氣永存
十四、 平反前后

一、 童年時代

二、 世態炎涼

三、 五四洗禮

四、 餓鄉之旅

五、 赤潮新曲

六、 愛情生活

七、 革命怒濤

八、 武漢風云

九、 二赴蘇俄

十、 沉浮上海

十一、 人生知已

十二、 蘇區教育

十三、 浩氣永存

十四、 平反前后

書摘/試閱

一、童年時代
常州府城東南青果巷里,一個男嬰的啼哭聲,驚動了左鄰右舍。這年春節,八桂堂的鞭炮放得格外響。
世代官宦的瞿家,日漸走向沒落。郁悶與快樂伴隨秋白度過了他的童年。
在常州府中學堂,用功好學的瞿秋白受到了老師的訓斥。他不服年,寫了首諷刺詩。這下可捅了馬蜂窩。
二、世態炎涼
父親拉著家俱行李,母親扶著阿婆,秋白牽著弟妹,一家人向瞿家祠堂走去。從族人、親戚的目光中,秋白讀出了嫌棄與鄙視,嘗到了世態炎涼、人間辛酸。
第一次離開母親,秋白不知道,這一雖竟是永別
秋白給堂兄寫信,他想去武漢讀書。
三、五四洗禮
為什么有人綾羅綢緞,有人破衣爛衫;為什么有人雞鴨魚肉,有人餓死街頭。年輕的瞿秋白想在佛教書中找到答案。
在拘留所里,瞿秋白高聲質問警察:“你們為什么要抓我!”警察無言以對。
1920年5月初的一天,一幫警察氣勢洶洶來到青年會,宣稱《新社會》雜志有不良行為。
北京《晨報》和上海《時事新報》招聘到俄國去的記者,瞿秋白準備報考,卻遭到堂兄的反對。
四、餓鄉之旅
從天津到哈爾濱,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給秋白上了深刻一課。
在莫斯科第一次進餐,瞿秋白和他的同伴出了一次洋相。好在他們是外國人,外交委員會給予了一定的照顧。
瞿秋白在走廊抽煙,迎面看見列寧精神抖擻地走了過來。他掐滅手中的紙煙,迎著列寧走了過去。瞿秋白兩次見到列寧,這種殊榮,在早期中共領導人中是少有的。
在彼得堡,瞿秋白認識了前來參加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的陳獨秀并為他當翻譯。瞿秋白的工作精神和理論水平,深得陳獨秀的贊賞。陳獨秀邀請瞿秋白,他卻一直猶豫。
五、赤潮新曲
鐵路工人林祥謙面對大義凜然:“我的頭可斷,工是不上的!”瞿秋白拍案而起,當夜寫就《北京政府之財政破產與軍閥之陰謀》一文,猛烈鞭撻軍閥們的強盜行為。
“起來,受人污辱咒罵的!起來,天下饑寒的奴隸!”當年,瞿秋白這樣翻譯《國際歌》。
回到故里,秋白感覺到,除滿城的鄉音令他陶醉外,已沒有什么值得留念的了。
講臺上的瞿秋白好像換了一個人,他知識淵博,旁證博引,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熱血日報》的創辦,表現了瞿秋白卓越的理論才能,瞿秋白的辦報理念,就是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也是值得借鑒的。
六、愛情生活
王劍虹愛上瞿秋白。瞿秋白也很苦惱。于是,丁玲穿針引線,當起了紅娘。
看著劍虹寫就的詩稿,用過的物品,秋白萬分悲痛,他只能把這些深埋入心底。就在秋白對劍虹無限懷念之際,另一位女性走進了他的生活。
上海《民國日報》上登載了三則奇特的啟事。瞿秋白、楊之華與沈劍龍很好地處理了彼此之間的關系,在滬上傳為佳話。
在楊之華的眼里,瞿秋白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好老師,但又覺得他平時過于嚴肅,甚至冷酷,是一個不好接觸的人。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楊之華與改變了這種看法。
1924年11月,秋白和之華在上海舉行了結婚儀式。秋白在一枚金別針上親自刻上“贈我生命的伴侶”七個字,送給之華。后來秋白又精心刻了一枚印章,上刻“秋之白華”,將兩人的名字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七、革命怒濤
秋白在書桌旁放上一盆涼水,光著膀子,實在熱得受不了,便起身用涼水擦擦身子,然后繼續伏案寫作,時間一長,那盆涼水也變成了溫水。
1927年3月中旬,瞿秋白乘船來到武漢。這次,距他第一次到武漢,已經整整十年了。武漢的革命氣氛,鼓舞著年輕的秋白,他投入了新的戰斗。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消息傳到武漢,瞿秋白拍案而起:“蔣介石是個政治流氓,徹頭徹尾的反革命,他雙手沾滿了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的鮮血,這筆血債一定要他償還!”瞿秋白也指出,中共中央存在嚴重的問題。
秋白的臥室收拾得干凈整齊。房間的物品顯得那么熟悉。之華坐在寫字臺前藤椅上,翻閱著秋白的手稿,心里很納悶:既然秋白可以開會,身體應該不錯啊!為什么要說病危呢?是不是組織上還有什么事情瞞著我呢?
八、武漢風云
中共五大上,瞿秋白與彭述之發生了激烈爭論。瞿秋白的主張,得到了多數與會代表的贊同。陳獨秀不得不作了檢查。
瞿秋白想問問鮑羅廷,陳獨秀作為黨的總書記,為什么不通知他參加這次會議,幾次話到嘴邊他又咽下去了。秋白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不通知陳獨秀與會,其中肯定另有原因。
瞿秋白對羅米納茲的表現非常失望,他說:“共產國際怎么派這樣一個少不更事的人來當代表”。
一路上,秋白對八七會議以來黨的工作和自己的思想進行了反思。這個反思的過程,是極其痛苦的。
九、二赴蘇俄
那天,斯大林身著普通士兵服裝,腳穿一雙肥大的牛皮靴,微笑著把瞿秋白等人迎進了會見廳。他想聽聽這些中共領導人以中國革命的認識。
瞿秋白代表第五屆中央委員會作了政治報告。他在報告中,對“左”傾盲動錯誤思想作了深刻檢查。六屆一閃會議上,瞿秋白沒能入入政治局黨委。
瞿秋白成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這是一段緊張而又最開心的日子。
秋白的弟弟景白,因不滿米夫的清除運動,把聯共黨證退給了區黨委。當天晚上,也就“失蹤”了。
共產國際決定派瞿秋白、周恩來回國,主持召開中共六屆三中全會,糾正李立三的錯誤路線。從撤職到重新啟用,前后還不到一個月。也許共產國際認識到對瞿秋白的處分是錯誤的。
十、沉浮上海
“會師武漢,飲馬長江。”中國革命在李立三的領導下,遭受到了全局性的重大損失。瞿秋白和周恩來匆匆趕回國,糾正立三錯誤。
六屆三中全會圓滿結束,瞿秋白那緊張的神經可以松馳一下了。共產國際的一封來信,打亂了他的這些計劃,也使他的命運發生了巨大變化。
為掩人耳目,謝澹如在報上登了一則房屋招租的廣告,沒過幾天,瞿秋白裝扮成教書先生,住進了謝家。
面對王明的打擊,秋白坦然對待。他說,一個人要經得起任何考驗,不光是在順利的情況下要考驗得起,特別是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更要經得住考驗。
瞿秋白如魚得水,在革命文藝的海洋里,酣暢淋漓地遨游著。中共失去了一位領導人,中國現代文壇,卻誕生了一位杰出的文學家和文藝理論家。
十一、人生知已
魯迅看了瞿秋白的文章后后贊不絕口:“在國內文藝界,能夠寫這樣論文的,現在還沒有第二個人!”
秋白得到組織上的通知,黨內出了叛徒,必須立刻離開紫霞路86號。情況緊急,到哪里去躲避呢?
夜已經很深了,魯迅留住了秋白,他一定要讓秋白睡在自己的床上,自己與許廣平睡在地板上。兩位肝膽相照的摯友,就用這種方式,度過了他們最難忘的一夜。這一夜,竟是他一魯迅的永訣。
秋白告別戰斗了將近八年的上海,和留在這里的至親至愛的人,一去不回頭地走了。之華情不自禁地也跟著往前走,一直看著秋白的身影消失在大街盡頭。
十二、蘇區教育
瑞金蘇維埃共和國一個簡陋的辦公室里門口,忽然出現一位身材高高的,穿著灰色中式棉襖的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他面容清癯,戴著一副眼鏡,神情略顯疲憊。“秋白同志!”大家激動地叫起來。
秋白不顧手中繁忙的工作,常常親自為戲劇學校學員們上課,解答時事問題。瞿秋白的課,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深受學員的歡迎,課堂上常常發出一陣陣會心的笑聲。
在中央蘇區,有兩個人與瞿秋白關系最好,一個是馮雪峰,一個是毛澤東。有時毛澤東到瞿秋白這里來串門,有時瞿秋白到毛澤東那里去看望他。瞿秋白和毛澤東都喜歡寫詩,人們常常看到兩人,坐在樹蔭下、草地上,背靠著背,互相賦詩唱和。
“三人團”在9月上旬就已經做出中央紅軍撤出蘇區的決定。雖然這是屬于最高絕密,除了“三人團”外,任何人都不知道,但細心的瞿秋白還是發現了紅軍要轉移的種種跡象。
站在村頭的大樹底下,秋白揮手送別徐特立。夕陽西斜,紅霞漫天,村頭擠滿了送行的人們。紅軍隊伍緩緩地向前移動著,戰士們舉起手來,向偉大的紅都,向蘇區的父老鄉親們,敬上最后一個軍禮。
形勢越來越險惡,到處是敵人的部隊。敵我雙方,力量懸殊,部隊只有晝伏夜行,路上不斷與敵人遭遇,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與敵人周旋。一個月下來,身患嚴重肺病的瞿秋白,身體完全拖垮了。
十三、浩氣永存
狡猾的敵人知道山上還有人沒突圍出去,便躲在一塊山石后,觀察動靜。果然,他們發現山腰有棵小樹輕輕動了一下,接著兩只受驚的小鳥撲騰騰飛走,判斷那里有人,于是圍了過去。
瞿秋白用鄙夷的目光掃了叛徒一眼,坦然笑著說:“既然這樣,也用不著這位好漢拿腦殼作保,我也就不用‘再裝下去’了。瞿秋白就是我,我就是瞿秋白,十多天來我的什么‘林琪祥’,‘上海人’之類的筆供和口供,就算作一篇小說吧。”
“我情愿作一個不識時務笨拙的人,不愿作一個出賣靈魂的識務者!”在瞿秋白面前,王杰夫就像一個小丑,哪是瞿秋白的對手,最后夾著公文包灰溜溜地回了南京。
按照安排,秋白在亭前照相。只見他背手挺胸,面帶微笑,神情自如。一位革命者最后的豐采,就這樣被定格在歷史的鏡頭里。瞿秋白來到草坪前,對身后全副武裝的士兵笑著點頭說:“此地很好”便面對槍口盤腿而坐。
十四、平反前后
1954年7月,按照黨中央的指示,瞿秋白的遺骨從福建長汀專程運到北京。北京協和醫院對瞿秋白的遺骨進行了整理。江西景德鎮瓷器廠還特地燒制了一個瓷盒,用以裝殮遺骨。
北京航空學院的紅衛兵沖進八寶山革命公墓,砸碎了瞿秋白的墓碑,紅衛兵們還企圖用炸藥破壞墓穴,但因水泥澆注牢固未能得逞,最后將墓體砸得遍體鱗傷。瞿秋白母親在常州的墓地也被人砸了。秋白的妻子楊之華被關進了“牛棚”。
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了瞿秋白就義五十周年紀念大會。楊尚昆代表中央發表講話。他特別說明,因秋白同志在身前、身后都遭到不公平的待遇,因此不是在誕辰,而是在他犧牲的日子開一紀念會。
他為此而終身感到遺憾。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