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寸心千里(簡體書)
滿額折

寸心千里(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為“澳門文學叢書”之一。全書以“此事與那時”“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人間百相”“現實的倒影”“陌生的世界”及“亂翻書”六部分收錄作者近百篇散文。它們談澳門,談北京;談戲劇,談人生;談親情,談友情;…… 用文化人的眼光、文化人的意味,用濃淡相宜的文筆、淡定平和細膩的特征,將復雜的人生世界,提煉出情、智、趣以啟迪讀者。

作者簡介

穆欣欣,澳門人,現居北京。祖籍山東蓬萊。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南京大學戲劇戲曲學博士。 以讀(閑)書、看戲(劇)為主要生活方式。 相信人生如戲,也相信戲如人生。為人母后,教子成為人生新課題。先后于1999年澳門回歸、2004年澳門回歸五周年、2009年澳門回歸十周年三次應邀走進中央電視臺演播室,擔任澳門回歸直播節目嘉賓主持。自1992年開始在《澳門日報》副刊撰寫《美麗街》專欄。作品有散文集《戲筆天地間》(澳門版及內地版)《詩心》《美麗街》(合著)《風動心也動》《相看儼然》;《澳門藝術叢書》之《走回夢境——澳門戲劇》(與宋寶珍合著);京劇劇本《鏡海魂》。參與《澳門藝術叢書》《澳門當代劇作選》《澳門戲劇史稿》《中國當代戲劇史稿》等編撰工作。戲劇隨筆、論文散見內地戲劇類核心期刊。

名人/編輯推薦

澳門眾多的寫作人,從語言與生活的密切關聯里,堅守著文學,堅持文學書寫,使文學的重要性在心靈深處保持不變,使澳門文學的亮麗風景得以形成,從而表現了澳門人的自尊和自愛,真是彌足珍貴。

從澳門文學叢書看,澳門文學生態狀況優良,寫作群體年齡層次均衡,各種文學樣式齊頭并進,各種風格流派不囿于一,傳統性、開放性、本土性、雜糅性,將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現出一種豐富多彩而又色彩各異的“雞尾酒”式的文學景象,這在中華民族文學畫卷中頗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續發展的文學。

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學叢書,體現著一種對澳門文學的尊重、珍視和愛護,必將極大地鼓舞和推動澳門文學的發展。就小城而言,這是她回歸祖國之后,文學收獲的第一次較全面的總結和較集中的展示;從全國來看,這又是一個觀賞的櫥窗,內地寫作人和讀者可由此了解、認識澳門文學,澳門寫作人也可以在更廣遠的時空里,聽取物議,汲取營養,提高自信力和創造力。

——摘自王蒙《澳門文學叢書 · 總序》

目次

目 錄

此時與那時
十年 · 003
此時與那時 · 005
十年一刻 · 010
老街記憶 · 019
看電影 · 021
北京澳門看 · 023
北京這座城 · 025
尋找北京人 · 028
澳門的 “凈土” · 032
夢中什剎海 · 035
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 041

目 錄

此時與那時

十年 · 003

此時與那時 · 005

十年一刻 · 010

老街記憶 · 019

看電影 · 021

北京澳門看 · 023

北京這座城 · 025

尋找北京人 · 028

澳門的 “凈土” · 032

夢中什剎海 · 035

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 041

南京那些人 · 048

胡同里的靈魂 · 056

山海澄明,歲月靜好 · 058

能不憶江南? · 061

九十九間半 · 071

雙城記 · 076

慢活北戴河 · 083

昆明三題 · 088

風花雪月大理行腳 · 093

香格里拉在心中 · 097

武漢,叫我如何說愛你 · 101

不曾想到的地方 · 106

耍 · 108

京郊密云 · 110

人間百相

母親的家族記憶 · 115

我的新潮媽 · 134

家中兩寶 · 136

家有保姆 · 140

又見田蔓莎 · 146

國生 · 148

李小鋒 · 150

說說楊小青 · 152

王曉鷹其人其戲 · 154

我那不成氣候的愿望 · 159

關于一場愛情的祭奠 · 162

他在天國微笑 · 168

富貴閑人 · 171

情味中年別 · 173

石榴紅,秋蟹肥 · 176

去國家大劇院看演出,還是觀光游覽? · 178

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 182

當愛情幻滅之后 · 184

谷雨的漂流本 · 188

寬袍大袖下的玲瓏 · 190

能薄而官大 · 192

當災難來臨

 —— 看 《 龐貝末日——源自火山噴發的故事 》 世界巡展 · 194

偷聽北京 · 198

推手 · 200

我的青春歲月 · 202

“ 鹽慌”子孫 · 205

現實的倒影

短打的力量 · 209

狐步舞:傳統和現代之間

 —— 觀京劇 《 曙色紫禁城 》 · 214

婚與戀

 —— 電影 《 失戀33天 》 的啟示 · 221

人生辛酸 · 224

你一定要看傳統戲 · 226

無奈的熱鬧 · 231

懷舊與時尚 · 233

補一點歷史課

 —— 看紀錄片 《 柯麟醫生 》 · 235

到底是才女 · 238

非哭非笑的人生底色

 —— 思維京劇 《 天地一秀才 》 · 240

借京劇之殼,失京劇之魂 · 244

金子為什么穿裙子 · 246

情殤 · 248

老電影 · 250

夢回鶯轉,亂煞年光遍 · 252

人人都是王彩玲 · 254

色即是空 · 256

隨風去也 · 260

談論死,也是思考生

 —— 小劇場話劇 《 晚安, 媽媽 》 · 262

大地蒼茫,天涯過客 · 265

無法回頭 · 267

武戲文唱 · 269

陌生的世界

陌生的世界 · 275

動物兇猛 · 277

向日葵 · 279

老少爺們兒論三國 · 281

讀書與掙錢 · 283

做人 · 285

不忙學技 · 287

讓孩子學點沒用的東西 · 289

當“ 爸爸”遇上“ 媽媽” · 293

朋友的定義 · 295

不知生,焉知死 · 297

遺傳 · 299

亂翻書

關公戰秦瓊 · 303

多情人不老 · 305

大師日記 · 309

亂翻書記 · 313

寒夜亂燉 · 317

克雷洛夫寓言 · 322

貧血 · 324

學習聆聽,堅守大愛

 —— 《 耳蝸 》 感言 · 326

一生緣,永世情

 ——為陳煒恒遺作 《 夢中京華 》 作序 · 328

游走于劇場間的有心人

 ——《 新世紀澳門華文劇場 》 序 · 334

春秋筆法,赤子之心

 ——陳佐洱先生新作 《 交接香港 》 讀后 · 340

附錄:

她讓澳門文化 “ 散珠成串”

 —— 訪澳門 “文化使者” 穆欣欣 · 345

后記 · 348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十年

“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于我,我們還是一樣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十年之后,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只是那種溫柔,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這是從谷雨的一篇文章里看來的歌詞。映入眼簾的,是“十年”這個字眼,內心為之所動。今年的澳門,“十年”是一個關鍵詞,卻不及面對一首歌的歌詞來得怦然心動,因為內心不設防。

面對歷史,十年只是瞬間,個人就更見渺小;但對于個人,生命中又能有多少個十年呢?過去了的十年,是澳門轉折的一頁;個人雖然渺小,卻不可避免地與歷史發生關系。每一個澳門人,生命中的這個十年,誰又能翻過“回歸”這一頁呢?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概括自己的這個十年,那便是“豐盛”。

十年前,我想象不出自己十年后的生活。

現在的這份“豐盛”,我視為上天的恩賜。

雖說十年前我想過的事情,沒有實現的居多。如開一家咖啡香氣四溢、書香滿滿的不賺錢的書店,如和好朋友文迪秋天時同看北京香山紅葉,如提早退休而不再朝九晚五地重復著辦公室生涯……

有些景象,更是十年前不曾想過的,如我們姐妹仨坐在一起檢視新生的白發……

對于沒有實現的事情,回首時內心的遺憾只是淡淡然。

沒有自己的書店,我大可以到別人的書店喝咖啡、看書;沒有實踐和文迪的香山之約,但友情不減分,我們依然是“一對燒糊了的卷子”;退休不成,卻讓我對目前這份尚算體面、偶有貢獻的工作倍感珍惜。不管多少個十年過去,很多朋友見了面,我們仍然能夠找到擁抱的理由。

十年前,因為“回歸”,我認識了一個人;這個人后來成為我的丈夫;再后來,我們有了一個健康的孩子。

十年前的第一次見面,數分鐘寒暄,我預感這個人之于我,是非一般的朋友。到底誰先心動成了我們之間爭持不下的話題,并且將樂此不疲地一直爭持下去。

十年,我的修行仍未達至風動心不動的臻境。退而求其次,那就風動心也動吧。

下一個十年,我希望歲月靜好,內心從容;我的親人、朋友健康平安;我們的三口之家去一次葡萄牙;每年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和我們的歡樂大家庭共聚;還有還有,水月和谷雨答應一起來北京看我,這份承諾放到下一個十年總該有實現的一天吧?

此時與那時

12月,北方的隆冬季節。

每年此時,總是我最忙碌的時刻。

今年,這份忙碌更甚。

不同媒體拋過來的問題中,總有這樣一個:“1999年12月20日,你在做什么?有什么難忘的事?”

是的,今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紀念日。

1999年12月20日。這一天,我相信,每一個澳門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記憶故事。

我的1999年12月20日

地點:北京。

寒冷。

據說這個冬天是北京多年不遇的、最寒冷的冬天。

中央電視臺的直播間里卻溫暖如春。我卸掉身上的“重裝備”后,便全情投入央視“澳門回歸祖國四十八小時直播報道”工作。我的搭檔,是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方宏進;和我一起從澳門來的,還有澳門大學的劉伯龍教授。

我在央視直播間里度過了1999年12月20日這一天,以澳門人的身份,和央視人共同解讀澳門文化,既遠又近地目睹了澳門翻開的新一頁。

我那時并不知道,這次直播,將全盤改變我的生活軌跡。

從這一天開始,澳門和我的距離,如一首歌的歌詞那樣:“這么遠,那么近!”

從這一天開始,仿佛注定了,我要遙看澳門,盡管心底對澳門的牽掛是時時刻刻,無日無之!

十年前,就在距離澳門回歸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一天晚上,當時新華社澳門分社( 現在的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 )文體宣傳部張健部長打電話到我家里。十年前,手提電話并不普遍,朋友間的聯系還是習慣直接把電話打到家里。張部長開口就說:“欣欣,有件事不知你能否幫忙,中央電視臺在回歸當日有個直播,但他們不熟悉澳門名流,你能否到時去幫他們認認人?”我當即滿口應承,說:“這個不難!”

現在想來,張健部長當時對要求我幫的這個“忙”是舉重若輕,也許張部長有意輕描淡寫。如果他告訴我詳情,這是由新華社澳門分社向中央電視臺推薦“澳門回歸直播報道”的嘉賓主持人選,我當即就會打退堂鼓。理由一,我沒有任何大型節目的直播經驗;理由二,當時的我,黃毛丫頭一個,長居澳門,卻從未好好思考過澳門以及關于澳門的一切,更遑論要面對全國觀眾談澳門。唯一能過關的,也許只有我的普通話。

直到幾天后,我到珠海和央視的編導們見面,仍未意識到這是一項什么樣的任務。一個下午就在習慣性的隨意閑聊中過去了。掌燈時分,編導問我,什么時候能到北京參加直播演練?我才激動地想到,天哪,我真的要到北京去了!激動,完全源于我對北京的迷戀,那時,無論什么理由,一提到北京,我就滿心激動;關于直播節目,我還是全無概念。

在距離直播只有一星期的時間,出現了一些波折,非關央視,但仍需央視人出面解決,這個任務落在了時任央視駐澳門首席記者李風身上。李風發揮了央視人干練的風格,幾通電話后,問題及時解決,我如期“飛”到北京,投入回歸直播報道。

方宏進是一個綜合素質非常好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演播間的間隙空當,他親切得如同一位相識已久的老大哥,和他合作,既輕松又愉快。直播節目得以順利完成,除了我的“無知者無畏”,方宏進功不可沒。

那時,我和前文提到的李風,素不相識。盡管他在關鍵時刻為央視、為我解決了問題。我到北京為直播節目而忙碌;他依然在澳門,以央視駐澳門首席記者的身份,為澳門回歸的一切忙碌著。我出鏡的節目,他顧不上看一眼。1999年12月20日之后,我和李風,又各自回到了原有的生活軌道上,我們依舊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兩生花

如同說書,“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這一枝花,開在十年之后。

有一種花,叫兩生花。

十年前,我和李風,都在為澳門成為世界焦點而各自忙碌。不同的是,他在澳門,我在北京。

那時我們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素未謀面。

十年后,重復的場景,仍然是他在澳門,我在北京。但此時,我們已是相濡以沫的親人,各自忙碌,彼此惦念。

此時,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叫李風“爸爸”,叫我“媽媽”。

愛情是什么?是彼此相見,如遇故交,問一句:“你也在這里?”答一句:“你來了,我就來了!”

兩生花之根,源于十年前央視澳門回歸直播報道。這次直播全盤改變了我的生活軌跡。

兩年后我來到北京,開始了澳門人在北京的生活,開始了既遠又近地看澳門。從此,澳門帶給我的,是別樣的感受。

我把我在澳門,有父母、姐姐們的歡樂大家庭比喻為“祖國”,把我和李風這個“一國兩制”模式的小家庭比喻為“澳門”。我們的小家和“祖國”大家血脈相連、唇齒相依。小家有困難,“祖國”總是及時地、無條件地伸出援手。

這一次,李風作為央視的一名工作人員,再次進入澳門,為“盛世蓮花”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特別報道嚴陣以待。

而我,依然和央視合作,擔任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的“盛世蓮花”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特別報道北京演播室嘉賓。

忙碌,使我們兩人都無暇照顧孩子。孩子,被我們送回澳門的大家庭,在大家庭溫暖的呵護下,我們無比放心。

我對孩子說,爸爸媽媽要忙一件大事,這是澳門人的責任,等你長大一點就會明白的。

眼前的這個小人兒,讓我又想到五年前的一刻。

當時是我第二次和央視合作,擔任中文國際頻道澳門回歸五周年直播節目北京演播室嘉賓。陪伴我進入演播室的,是面前的這個小人兒,那時他剛在媽媽的肚子里落戶,還不及一顆黃豆大!

五周年直播節目一結束,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的負責人范昀對我說:“回歸十周年,我們的節目還要請你來做嘉賓。”我的瞬間反應卻是:“到那時,我的孩子該快滿五歲了!”

歲月如梭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