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水泥生產工藝:誤區與解惑(簡體書)
滿額折

水泥生產工藝:誤區與解惑(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另類的、為基層讀者提供一本屬於“公眾理解”的、能撥開心靈迷霧的、有指導意義的科普讀物。通過收集水泥工作者的真知灼見、展示一線人員的創新才智、解讀水泥生產工藝中常見的“錯誤概念、習慣操作”等誤區,尋求用新思維,來思考和應對生產中出現的工藝難題。書中從反面提出“議題”,從正面介紹“解惑”的一些思路,“有理有據”地進一步表述。
本書從“標準、規範、專家論述和操作者實踐體會”中梳理出部分“認識誤區”,共列出議題四十個,小題100個。分四章進行編寫:第一章原燃材料 側重於物料的選擇,用低、劣質物料時,採取“系統適應型”措施;第二章指令引數 側重於指令引數的認識,提倡 “調整參數實現最佳化”;第三章工藝技術 側重於工藝技術的理解,實施“合適的對應性工藝措施”;第四章使用要求 側重於物料的合理使用,貫徹“先驗收、檢驗、或試驗,後使用原則”。為便於讀者研究、使用和查閱,書中附有與工藝生產相關的技術要求、規範和生產企業使用情況等資料。
本書可供新型幹法企業基層生產者和水泥用戶閱讀參考,也可作為水泥工藝專業的課外讀物。

目次

第一章原燃材料

 一、原料化學成分認知上欠缺

1.重視主要成分作用,忽視次要成分的影響

2.重視化學成分,忽視原料的礦物形態

3.重視品位,忽視成分的均質穩定性

 二、原料選擇上誤區

4. 原料品位越高越好

5.在原料選擇時忽視"基礎性研究"工作

 三、燃料煤選擇上誤區

6.使用低品位燃料上認識誤區

7. 選擇可燃性廢物時,忽視有害元素的影響

 四、石膏選用上誤區

8. 重視石膏中SO3含量,忽視石膏的溶解性能

9.使用工業副產石膏,忽略預處理工序

10. 未注意水泥中石膏品種對"相容性"的影響

 五、混合材料選擇上誤區

11.過分強調混合材料的化學活性

12.生產複合水泥時,不重視利用"性能互補"優勢

13.不重視混合材料中的有害元素

 六、工業廢渣選擇上誤區

14. 忽視冶金渣中混雜的鐵質

15.忽視選擇的工業廢渣種類要與企業條件相符

 七、助磨劑選擇上誤區

16.不進行試驗盲目選擇助磨劑

17.企業摻加助磨劑的目的不明確

18.未根據所需粉磨的物料性能選擇助磨劑

 八、研磨體材質選擇上誤區

19.關注價格,忽視材質

20.材質越硬越好

 九、耐火材料選擇上誤區

21.選擇耐火材料時,未充分考慮預分解窯熱工狀況

22.未根據入窯物料性能選擇耐火材料

23.不重視金屬部件材質的選擇

 十、水泥熟料選用上誤區

24.品質上,重視熟料強度忽視熟料其他性能

25. 品種上,未按所生產水泥品種選購熟料


第二章操作參數

 一、樹立科學操作的理念不足

26. 缺乏要讓系統能在穩定狀態下運行的理解

27.引數調節時忽視相互之間合理配合

28.忽視操作在穩定產品品質中的作用

 二、出磨物料細度操作控制上誤識

29.產品細度越細越好

30.壓細度,提水泥強度

31.壓煤粉細度,提燃燒速率

 三、出磨物料水分操作控制值上的誤區

32.缺乏為下一工序正常運行考慮

33.擔心壓低煤粉出磨水分會不安全

 四、窯系統操作中不正確的習慣

34.採取大風操作

35.忽視窯爐用煤的合理比例

36.片面追求高餵料量

37.把調節窯速作為控制窯內溫度的手段

 五、游離石灰控制指標認知上的欠缺

38.熟料游離石灰控制越低越好

39.分析熟料游離石灰高的原因不全面

 六、不重視控制入機物料的粒度

40.不考慮破磨系統工序之間經濟粒度的控制

41.不重視迴圈回料對輥壓機入磨粒度的調整

 七、輥式磨操作參數控制上誤識

42.不重視穩定料層厚度

43.拉緊力越高越好

44.不重視調節通風

 八、輥壓機操作參數控制上誤識

45.未根據入磨物料特性確定輥縫

46.輥壓越高越好

 九、對漏風危害性認識不足

47.對漏風產生的危害性認識不足

48.操作上製造"人為漏風"

 十、自動控制上誤識

49.忽視自動化控制功能

50.中控操作員忽視與現場巡檢、品質檢驗、儀錶工之間合作


第三章工藝技術

 一、忽視工藝技術在"穩定"中的作為

51.生產技術要為實現"穩定"創造條件的認識不足

52.評價物料"均質穩定性"指標中的不足

53.有了均化設施,就等於能符合"均質"要求

 二、忽視在制定參數指標前的技術探索

54.不重視尋求優化的工藝參數

55.石膏摻量上不追求最佳化

56.不重視篩餘曲線的指導作用

 三、生產條件變動,忽視應對措施

57.設置預粉磨後未及時調整工藝參數

58.原料品質變動,應對策略欠缺

59.使用高硫煤, 缺乏應對措施

 四、對生產指標參數的關聯性認識不足

60.控制破碎粒度缺乏考慮破磨一體性

61.不重視圈流磨工藝參數之間的協調

62. 提定額值,忽視關聯性、先進性、優化性

 五、提高球磨機粉磨效率上認識誤區

63. 研磨體裝載量越多越好

64. 不重視研磨體級配

 六、熟料煆燒系統的認識誤區

65. 入窯物料分解率越高越好

66. 窯爐燃料比掌控上的模糊認識

 七、不重視控制物料含水率

67. 不重視管控進廠物料含水率

68. 入磨物料含水率越低越好

 八、細度指標制定中針對性差

69. 照搬照套,千篇一律

70.指標只有上限或只有下限

 九、工業試驗上的認識誤區

71. 忽視小磨試驗和大磨試驗的條件差距

72. 不重視生產性試驗研究

十、工業廢渣和尾礦利用的技術上不足

73. 對工業廢渣磨細的技術支撐力度不夠

74. 使用化學工業副產品,忽視對有害成分的去除技術

75. 未依據固體廢渣、污泥和生活垃圾的特點採取預處理技術


第四章使用要求

 一、進廠貨物馬虎驗收

76. 對進廠貨物不認真驗收

77. 對驗收後發現的問題處理不當

 二、耐火材料砌築工序上欠缺

78. 對砌築過程監理、查驗工作不重視

79. 耐火澆注料施工中的誤區

80. 耐火材料砌築後貫徹烘烤制度不力

 三、對用戶技術服務工作不重視

81. 忽視外部用戶對售後服務的滿意度

82. 輕視向內部用戶提供多方位服務

 四、工藝設備使用誤區

83. 破磨環節設備使用上的誤區

84. 煆燒環節工藝設備使用上的誤識

 五、原燃材料在堆存、保管方式上欠妥

85. 在運、卸、保管中忽視材料的儲存性能

86. 忽視煤儲存中的自燃性傾向

87. 忽視耐火材料的特點對儲存和保管的要求

 六、水泥性能忽略應對現代混凝土新要求

88. 忽視商品混凝土對"坍落度經時損失"的要求

89.忽視混凝土結構對水泥耐久性的要求

90.不全面重視混凝土對出廠水泥品質穩定性要求

 七、使用水泥上的誤區

91.選用水泥品種未考慮使用的環境條件

92.使用過期、受潮的水泥

93.不同品種水泥混用

 八、水泥與混凝土外加劑相容性的特點認識不足

94.對相容性的雙向性缺乏認識

95.水泥組分和工藝參數對相容性的影響認識不足

 九、節能觀點上的某些誤解

96.誤認為節能是"不用"或"限制"能源

97.沒把"節能"作為生產技術的核心指標

 十、對水泥工業的大氣污染和減排上的誤識

98.低估了水泥工業協同處置社會廢棄物的作用

99.混淆先進生產線與落後生產線的環境形象

100.減排未從源頭抓起

附錄(規範性、資料性)

附錄一水泥標準目次(節選)

附錄二水泥工業常用的原材料

附錄三不同行業對礦石品質要求簡介

附錄四"不合格品"的判定規則

附錄五各類水泥系列的技術特性及使用注意點

附錄六水泥行業常用活性混合材料的特性

附錄七使用部門對進場(廠)水泥的檢查、控制與驗收

附錄八水泥熟料礦物物理性能試驗值


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