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滿額折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精品手工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0 元
定價
:NT$ 2280 元
優惠價
871984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是張小剛同志在其同名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自2001年開始從事敦煌瑞像圖等題材的研究工作,此后的十年間,陸續發表了不少相關方面的學術論文,以這些積累為基礎,完成了其博士論文《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2011年5月,作者在武漢大學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其博士論文《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獲得答辯委員會專家們的高度評價,被確定為武漢大學博士論文。《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實有文字近40萬,圖片300余幅。全書由引言、上篇“圖像考證篇”、中篇“綜合研究篇”、下篇“個案研究篇”、附錄及參考文獻構成。

作者簡介

張小剛(1977.9—)

男,湖北武漢人,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歷史學博士,具有國家考古發掘領隊資格,主要研究方向為石窟考古與佛教美術史。
在《敦煌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西夏研究》《西藏研究》《西域研究》等刊物發表研究論文及田野考古報告數十篇。
主持完成甘肅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項目多項。2012年,申報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敦煌石窟于闐圖像研究》并獲得立項;2013年,作為主要參加者申報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莫高窟及其周邊古代土塔調查與研究》并獲得立項;2013年,作為子課題《敦煌與于闐:敦煌瑞像圖與瑞像記》負責人參加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第二批)課題《敦煌與于闐:佛教藝術與物質文化的交互影響》并獲得立項。

目次

引言
一 敦煌“佛教感通畫”概念的使用
二 研究范圍、基本資料與研究史簡述
三 研究的意義與方法

上篇 圖像考證
前言
第一章 與天竺有關的佛教感通畫題材
第一節 瑞像類題材
一 懦賞彌國優填王造旃檀佛像故事畫
二 懦焰彌寶檀刻瑞像圖
三 摩竭國須彌座釋迦并銀菩薩瑞像圖
四 摩伽陀國放光瑞像圖
五 摩揭陀圉菩提瑞像圖
六 中天竺摩訶菩提寺造釋迦瑞像圖
七 天竺白銀彌勒瑞像圖
八 摩伽陀同救苦觀世音菩薩圖
九 觀世音菩薩瑞像圖
十白衣佛圖
十一 波羅奈國鹿野苑中瑞像圖
十二 婆羅疤斯國鹿野苑中瑞像圖
十三 佛在毗耶離巡城行化紫檀瑞像圖
十四 僧伽羅國授珠瑞像圖
十五 南天竺彌勒白佛瑞像圖
十六 龍樹菩薩化龍王瑞像圖
十七 秣羅矩吒國觀世音菩薩于蒲特山放光成道瑞像圖
十八 迦畢試國銀瑞像圖
十九 犍陀羅國分身瑞像圖
二十 高浮圖寺放光佛瑞像圖附柏林寺放光佛瑞像圖
二十一 阿彌陀佛五 十菩薩圖
二十二 寶境如來佛像圖
二十三 指日月瑞像圖
第二節 圣跡類題材
一 俱啖彌國毒龍石窟佛留影故事畫
二 無憂王所建寺故事畫
三 阿育王造神瑞多能塔故事畫
四 摩揭陀國菩提寺大塔圖
五 王舍城瑞寺及其他圣跡圖
六 摩揭陀國五分法身靈塔圖
七 莫高窟第323窟釋迦洗衣池與曬衣石故事畫
八 劫比羅伐率堵國油河故事畫
九 俱尸那城中純陀故宅水井圖
十 達嚫國迦葉佛寺故事畫及迦葉佛瑞像圖
十一 烏仗那國石塔圖
十二 泥婆羅國阿耆婆滲池(水火池)圖
十三 八 大靈塔變
第三節 神僧類題材
龍樹菩薩化度南天竺王故事畫
第四節 傳說類題材
一 以手遮日故事畫
二 阿育王供養賓頭盧及眾僧故事畫
三 賓頭盧羅漢住世故事畫
四 須達長者圖建精舍地感應故事畫
五 莫高窟第323窟國王拜倒尼乾子塔故事畫
第二章 與于聞有關的佛教感通畫題材
第一節 瑞像類題材
一 佛像類題材
二 菩薩像類題材
三 神王像類題材
第二節 圣跡類題材
牛頭山圣跡圖與釋迦牟尼住牛頭山瑞像圖
第三節 傳說類題材
舍利弗與毗沙門天王決海故事畫
第三章 與漢地有關的佛教感通畫題材
第一節 瑞像類題材
一 涼州瑞像圖
二 劉薩訶與涼州瑞像變
三 張掖郡佛影像瑞像圖
四 酒泉郡釋迦牟尼瑞像圖
五 西晉石佛浮江故事畫及瑞像圖
六 東晉楊都金像出渚故事畫
七 陳國圣容像圖
八 濮州鐵彌勒瑞像圖
九 老王莊北馬足掊出佛瑞像圖
十妙吉祥菩薩瑞像圖與清涼山頂文殊菩薩瑞像圖
十一 新樣文殊菩薩圖
第二節 圣跡類題材
五 臺山圖
第三節 神僧類題材
一 莫高窟第323窟佛圖澄神異故事畫
二 莫高窟第323窟康僧會神異故事畫
三 莫高窟第323窟曇延神異故事畫
四 曇延法師隱居百梯山圖
五 圣者劉薩訶和尚像
六 圣者泗州和尚像
七 安世高神異故事畫
八 寶志和尚像
九 玄奘取經圖
十萬回和尚像
第四節 傳說類題材
莫高窟第323窟漢武帝獲金人及張騫出使西域故事畫
本篇小結

中篇 綜合研究
第四章 敦煌瑞像圖通式分析
第一節 “手把袈裟”形瑞像圖通式
一 “手把袈裟”形瑞像圖通式的使用
二 “手把袈裟”形瑞像圖通式的來源
三 “手把袈裟”形瑞像圖通式的變異形式
第二節 “涼州瑞像”形瑞像圖通式
第三節 其他瑞像圖通式
第五章 敦煌佛教感通畫圖像群分析
第一節 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通畫圖像群分析
一 莫高窟第323窟的內容與年代
二 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通畫圖像群分析
第二節 敦煌絹畫ch.xxii.0023佛教感通畫圖像群分析
一 敦煌絹畫ch.xxii.0023的流散與復原
二 敦煌絹畫ch.xxii.0023的內容
三 敦煌絹畫ch.xxii.0023的年代
四 敦煌絹畫ch-試0023瑞像群的來源與影響
第三節 中唐至宋初敦煌佛教感通畫圖像群分析
一 中唐至宋初敦煌佛教感通畫圖像群所處的位置及其意義
二 巾唐至宋初佛教感通畫圖像群題材的分布形式
三 盛唐后期至宋初敦煌佛教感通畫圖像群的題材組合
四 本節小結
第六章 敦煌文獻《敦煌佛教感通畫榜題抄錄稿》研究
第一節 “敦煌佛教感通畫榜題稿”的概況與錄文
一 “敦煌佛教感通畫榜題稿”的概況
二 “敦煌佛教感通畫榜題稿”的錄文
第二節 “敦煌佛教感通畫榜題稿”的性質
一 莫高窟第231窟瑞像群榜題與P.3352-c
二 P.3352-c與s.5659的關系
三 P.3352-c與莫高窟第72窟瑞像群榜題及其他
四 P.3033v與s.2113v-a、S.2113v-d的關系
五 S.2113V-a、S.2113V-d與莫高窟第76窟佛教感通畫榜題的關系
六 S.2113V-a與莫高窟第98窟佛教感通畫榜題
第三節 《敦煌佛教感通畫榜題抄錄稿》產生的原因
第四節 《敦煌佛教感通畫榜題抄錄稿》的學術價值
第七章 有關敦煌佛教感通畫題材來源的問題
第一節 玄奘與敦煌佛教感通畫
一 玄奘及其譯經在敦煌的影響
二 《大唐西域記》與敦煌佛教感通畫
三 玄奘取經圖在敦煌的流傳
第二節 王玄策與敦煌佛教感通畫
一 王玄策生平事跡
二 《中天竺行記》與敦煌佛教感通畫
第三節 《西國志》與敦煌佛教感通畫
一 《西國志》的成書與內容
二 《西國志》與敦煌佛教感通畫
第四節 莫高窟第231窟與敦煌佛教感通畫圖像群
一 莫高窟第231窟的內容
二 莫高窟第231窟的窟主與年代
三 莫高窟第23l窟佛教感通畫圖像群及其特點
四 莫高窟第231窟出現佛教感通畫圖像群的原因
第五節 奠高窟第9窟佛教感通畫圖像群與“開于聞”
一 莫高窟第9窟佛教感通畫圖像群的特點
二 關于“開于闃”的解釋

下篇個案研究
第八章 涼州瑞像在敦煌
第一節 唐代前期敦煌的劉薩訶與涼州瑞像信仰
第二節 中唐以后敦煌洞窟中所見的劉薩訶與涼州瑞像造像
第三節 歸義軍時期敦煌文獻中的劉薩訶信仰資料及其意義
第四節 敦煌涼州瑞像的造型
第九章 分身瑞像研究——兼談巴中南龕第83龕的三 尊瑞像
第一節 分身瑞像的經典依據及定名
第二節 中國境內各地流傳的分身瑞像遺存
一 新疆地區發現的分身瑞像木板畫與麻布畫
二 敦煌石窟發現的分身瑞像壁畫
三四 川巴中石窟的分身瑞像石雕與石刻
四 黑水城遺址出土的分身瑞像彩塑
第三節 巴中南龕第83龕的三 尊瑞像
一 正壁中間主尊分身瑞像石雕
二 主尊左側的指日月瑞像石雕
三 主尊右側的瑞像石雕
第四節 中國各地分身瑞像造像的比較研究
第十章 莫高窟第220窟主室南壁已毀表層壁畫研究
第一節 奠高窟第220窟主室表層壁畫的剝離者及剝離時間
第二節 奠高窟第220窟主室南壁表層壁畫的年代
第三節 奠高窟第220窟主室南壁表層壁畫的內容

后記
附錄敦煌佛教感通畫榜題輯錄
插圖目錄
表格目錄
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