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回到福柯:暴力性構序與生命治安的話語構境(簡體書)
滿額折

回到福柯:暴力性構序與生命治安的話語構境(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關於福柯哲學思想的一種構境論語境中的事件化解讀。作者以文本的生產時序為線索,分別探析了青年福柯的《詞與物》、《認知考古學》,福柯的《規訓與懲罰》和“法蘭西學院講演”等文本與講座中的主要話語實踐,由此重構了福柯學術思想中元方法論的斷裂式轉換歷程,使“構序”、“塑形”、“話語事件場”、“柵格”、“部署”、“治安”等一批在異質性譯境轉構中被遺失的重要概念得以重現,讓福柯中晚期針對現代資本主義隱性的治理術和生命政治學的深刻批判得以突顯。

作者簡介

張一兵(本名張異賓),男,1956年3月生於南京,祖籍山東茌平。1981年8月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哲學博士。現任中共南京大學黨委書記,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特聘教授,哲學系資深學者,博士研究生導師。並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副會長,江蘇省社會科學聯合會主席,江蘇省哲學學會會長。代表性論著有:《回到海德格爾——本有與構境》(第一卷,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版);《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3版);《反鮑德里亞——一個後現代學術神話的祛序》(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回到列寧——關於“哲學筆記”的一種後文本學解讀》(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學映像》(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一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問題式、症候閱讀和意識形態——關於阿爾都塞的一種文本學解讀》(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版);《無調式的辯證想像——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的文本學解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版)等。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有三個顯著特點。其一是讓福柯自己言說自己。福柯生前留下了大量十分坦白的訪談和專題性的自我學術回顧,由此,本書也按照他自己介紹的學術背景和學術構序線索安排寫作思路和運思結構。其二是獨特的學術文本詞頻統計方法。本書通過數據統計,計算出了福柯重要學術概念在其學術著作中出現的頻率、頻段等信息,為把握福柯的話語實踐提供了直接的實證數據支持。其三是重構翻譯環境。在福柯著作的漢譯過程中,限於漢語表達規範以及譯者的學術背景、學術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對相關重要概念的翻譯,往往取其某一種主要意思而無法顧及其他附帶意思,這就遮蔽了讀者觸及或者直接閱讀原著豐富內涵的途徑。為此,本書盡可能多地提供了福柯文本中重要學術關鍵詞的法文原詞及其詞頻統計數據,盡可能地還原原書的概念架構。

-------------

福柯的思想是自馬克思之後首次出現的全新事物。他的回應建立了一種不再指定任何地點作為權力來源與不再接受點狀定位的現代拓撲學。由此,一場戰爭咆哮於深處,伴隨其區域戰術和整體策略,以接力、聯結、聚合、延長,而非集中化的方式進行。
——德勒茲

福柯一直力圖放棄傳統的權力分析,這種分析既基於司法和製度的模式,也基於法律、國家、主權理論等範疇。相反,他聚焦於具體的機制,通過這些機制,權力滲透到主體的身體並以此來治理他們的生命形式。
——阿甘本

張一兵教授無論是回到馬克思、回到列寧,還是回到海德格爾、回到福柯,其真實宗旨可能是這樣一種理論和現實的雙向的針對性:既要推進中國的思想解放,又要推進哲學自身的思想解放,以哲學自身的思想解放推進中國的思想解放。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張一兵教授的幾個“回到”的“靶子”。
——孫正聿

目次

序1

導言:讓福柯自己說福柯1
一個歷史開端:老師們的身影2
決定福柯思想譜系的特定時代背景6
先生康吉萊姆與法國科學史8
“我真的不是一個結構主義者” 14
海德格爾與尼采的決定性作用15
“不打引號”:關於福柯與馬克思的另一重隱秘關係18
空隙:布勒東和超現實主義21
先鋒文學中的薩德、巴塔耶與布朗肖22
歷史中的沉默:瘋子與病人27
面向庶民:黑暗傳奇中“聲名狼藉的生活” 29
從韋伯到法蘭克福學派:科學合理性統治的合法性32
認知話語對象化的實踐35
權力研究的異質性眼光37
真理是個壞東西42
權力與主體45
晚年小結48
福柯如何看待人們讀他的書?49

第一編認識型文化構式中的詞對物的歷史銘刻——青年福柯《詞與物》中的歷史構序話語

第一章暴力性構序:對客體的存在論命名73
一、事物存在中的井然有序之合法性追問73
二、認識型:文化認知反省背後的沉默構式80
三、人是一個晚近發生的事件89

第二章從相似到表象:走向大寫的構序99
一、可見與不可見中的《宮娥》:青年福柯與畢加索誰看走眼了?99
二、相似性繪圖:16世紀認識型中的世界圖景109
三、表象情境王國:古典認識型的歷史發生115
四、大寫的有序之重構117

第三章古典認識型:話語、自然和財富中的三種大寫的構序124
一、作為話語活動構序的普通語法125
二、向自然立法:分類學中大寫構序下的自然史131
三、流通與交換:財富領域中的價值構序135
四、三種表象構序的一般圖表139

第四章現代認識型:大寫的歷史之發生147
一、薩德的放蕩:表象世界的重新顛倒147
二、意識形態:一種新的大寫的語法和大寫的邏輯152
三、勞動與生產:從斯密到李嘉圖158
四、組織化有機體與詞形變化機制165

第五章人:一個晚近的事件173
一、在空穴中建構起來的人類主體173
二、現代人的四重規定177
三、人文科學始終存在嗎?182

附文一科學考古學——青年福柯關於認識型和認識論斷裂的答辯188
一、非連續性:提問與回答188
二、話語事件場的出場192
三、檔案與認知考古學198

附文二話語方式中不在場的作者——青年福柯《什麼是作者?》一文解讀205
一、作者在何種意義上不在場?205
二、作品和作者名字的空心化211
三、解構於功能存在與話語實踐方式中的作者214
四、一個有趣的爭論:結構上沒上街?220

第二編話語塑形場轉換中的譜系——《認知考古學》中的方法論話語

第六章非連續性:反對總體性和目的論的新歷史觀231
一、非連續性:對歷史文獻學質疑231
二、傳統總體性歷史觀的斷裂中出現的新史學方法論236
三、挽救歷史的偽總體性:被重構的馬克思和尼采240

第七章塑形:從認識型到話語事件場的轉變248
一、話語場:當下發生的話語建構活動248
二、話語事件場:社會的客體—主體塑形254
三、作為話語實踐的政治策略塑形261
四、作為話語原子的陳述266

附文三從構序到祛序:話語中暴力結構的解構——福柯《話語的構序》一文解讀273
一、作為排斥的求真意志:看不見的話語背後的看不見的手273
二、話語控制的內部程序278
三、話語權:誰能有資格言說?282
四、祛序:存在一種話語之中的造反嗎?287

第八章認知考古學:活化的話語檔案與斷裂的譜係發現294
一、反對文本:作為歷史先驗的話語檔案294
二、什麼是福柯的考古學?300
三、譜系學:總體歷史認知中的邊緣造反307
四、異托邦:斜視中的他性空間312

書摘/試閱

後記
這本書的寫作同樣是規劃寫作中的意外副產品。在完成《回到海德格爾》第一卷之後,我必須得讓自己從海德格爾那種壓迫人的呼吸困難情境中逃走,這是避免自己思想迷亂的唯一辦法。所以,我重新回到了相對比較輕鬆的當代後馬克思思潮的研究。
按照2007年開始的新的譯介計劃,我們準備在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關於朗西埃、巴迪歐、維利里奧、阿甘本、齊澤克、斯蒂格勒和斯洛特戴克等人的歐洲激進思想家系列叢書,因為藍江博士已經在重點研究巴迪歐的思想,所以我先選擇了朗西埃和阿甘本。可是,在思考和寫作的過程中,我在這兩個人的思想構境和演變進程中都感到了福柯無所不在的影響。特別是阿甘本,他乾脆就直接將福柯的整個方法論和後期生命政治思想作為自己的思
想構境前提。為此,我不得不重新閱讀十幾年前曾經自認為是認真看過的福柯。這一看,結果是又掉進了“危險的福柯”的話語事件之中。
十多年前我閱讀的福柯,主要是他的《詞與物》和《認知考古學》的漢譯本。作為一種新的思考方法,我贊同過他提出的思想史中的非連續性觀念,這正好又與我熟悉的阿爾都塞的“斷裂說”相關。這一特殊的方法論構式直接影響了我“回到馬克思”的重新解讀。這一次再讀福柯,預期的思考重點是他“晚期”的生命政治哲學。為此,我不得不認真將他的東西從頭至尾再精讀和重新思考一遍。好在,在我離開福柯的這段時間裡,又有一大批他的重要文獻從法文譯成了中文,並且,在關於福柯思想史研究方面,除去原來我就很喜歡並受益良多的劉北成教授的《福柯思想肖像》以外,又多了一本多斯的《結構與解構》。更重要的是,汪民安教授在這些年中,先後出版了多部福柯的評論文集和研究專著,必須承認,他算是國內關注福柯和法國當代激進思潮的專情如一的重要學者。正是在我第二次閱讀福柯的時候,有機會在北京與汪民安教授一起討論阿甘本的譯著問題,他向我建議,應該認真思考福柯對整個當代歐洲哲學的影響問題。在他看來,福柯是當代西方最偉大的思想家,而我作為國內哲學研究中的“重要人物”應該“做福柯”。應該說,他的真誠多少打動了我。當然,更多是基於我自己當下朗西埃和阿甘本學術研究的內驅力,於是我下決心認真做一下福柯。加之,在我們已經初步建成的大型經典學術著作原文文獻數據庫中,福柯的法文文獻已經全部做完,這使我有可能在閱讀中文譯本時,努力將所有福柯法文文本的關鍵詞全部認真對著字典一個個重查重思一遍。感謝汪民安教授。
福柯研究,在國內學術界已經不是什麼新的東西。但認真按照時間線索,將他的主要學術文本認真細讀和重構似乎還是有意思的。有趣的是,在我開始寫作和發表海德格爾的論文之後,有人就做作地驚呼“誰的海德格爾?”其實在當代學術研究中,這早已經不是一個疑問,當然是我所理解和重新構境的海德格爾。我不蠢的地方,恰恰是不會將自己的詮釋假想為等於海德格爾的原初思想構境。這是信徒式詮釋者和哲學家的區別。福柯解讀也是如此,本書中的福柯是被我重新構境的全新話語事件,福柯的文本作為歷史檔案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生活構境重新激活並有可能複構那些曾經鮮活的認知—權力批判話語的譜系研究對象。真相是:話總是在想說我,可我卻在話語事件中顯現自己。文本與我的關係不是我—它關係,而是我—我關係,我即是佛。這恐怕是那些故作有思想的文化商人們永遠無法進入的構境層。
因為楊喬喻正寫作阿爾都塞和朗西埃的博士論文,所以我們會討論一些重要的共同學術背景,在一些文獻收集和提要的英譯方面,她也幫了我不少忙。謝謝楊喬喻。劉冰菁在法文文獻方面也參與了一些收集和翻譯工作,一併致謝。
我將此書獻給自己最小的姐姐張莎莎。因為年齡只相差一歲,所以,在我孩童的時代,甚至到中學,我們的心會更近一些。總是調皮搗蛋的我,會經常讓她替我在老師那裡受過,包括寫不真的請假條來掩蓋我逃學之類的事情。回想起來,心裡還真有些內疚。謝謝小莎姐,沒有過去那些美好的自由時光,哪有今天的我呢?絕大多數從小熟悉我的人都會想這樣一個想不通的問題:這個人真是原來那個在人家家門口扔鞭炮、把泥巴塗在別人窗戶上的傢伙?可事實是,就是我呀!
謝謝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於力平老師,沒有他的辛勤勞作,本書也不可能以如此精美的顯現方式問世。
張一兵
2013年7月29日於日本JR大阪站DELI CAFE
2014年6月12日第二稿於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哲學樓
2015年春節三稿於武漢茶崗
2015年4月15日四稿完於北京回南京的G17次高鐵列車上
2016年3月最後校定於南京龍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