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海上帝國:海軍如何鍛造現代世界(第二版)(簡體書)
滿額折

海上帝國:海軍如何鍛造現代世界(第二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由布萊恩·萊弗裏所著的《海上帝國(海軍如何鍛造現代世界第2版海上力量)》一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橡木之心”、“金色海洋”、“高潮”、“突變”。沿著皇家海軍從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立威於海上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漸沒落的時間軸,橫向拉伸,講述了皇家海軍如何一步步崛起的“家史”,又如何在海上貿易中擊敗強大的對手,成為“大英帝國治下和平”的海上員警,最終建立了覆蓋全球陸地面積四分之一,“帝國領土之上,太陽永不落下”的“日不落帝國。書的內容詳實,劃分的四個部分也對應了英國皇家海軍崛起、發展、鼎盛、衰落的過程。對於想瞭解皇家海軍歷史,探索海軍編制、作戰藝術,回顧經典海戰傳奇的軍迷們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作者簡介

作者:(英)布萊恩·萊弗裏 譯者:李志濤

布萊思·萊弗裏(Brian Lavery)是位於格林威治的英國國家海洋博物館的名譽館長,是航海技術和皇家海軍歷史方面的知名專家。

 

2007年,他獲得久負盛名的德斯蒙德·韋特恩海事傳媒獎(Desmond Wettern Maritime Media award)——這一獎項頒給那些被認為對宣揚英國海上利益重要性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2008年,他的著作又榮獲航海研究界公認的安德森獎(Anderson Medal)。

 

布萊思·萊弗裏的代表作有《納爾遜的海軍》、《傑克·奧布裏》、《島國》、《邱吉爾的海軍》、《邱吉爾開戰》、《他們服役的場所》、《護衛艦奇襲》、《我們當在海灘與敵對勢力繼續戰鬥》。他最近的一本書是有關皇家海軍“下層甲板”(lowerdeck)的開拓性研究,分為三卷,分別為《皇家水手》、《一級水手》和《全體船員》。布萊思·萊弗裏是英國廣播公司(BBC)“海上帝國”系列節目的顧問。李志濤,是年輕的業餘翻譯者,他在近幾年譯作有《21世紀攻擊戰》《危機關頭的領導力》《世界航空史》等。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布萊恩·萊弗裏《海上帝國(海軍如何鍛造現代世界第2版海上力量)》“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擁有了控制海上交通的能力;誰擁有了控制海上交通的能力,誰就控制了世界貿易;誰控制了世界貿易,誰就控制了世界財富,從而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英國海軍是一個大帝國的重要財產,使得英國在近代早期走向繁榮,今天還可以從這個國家多種多樣的人口反映出來。這個帝同不是由海軍創造的,但卻是由它捍衛的。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由於這個帝國的存在,英語才成為世界語言。不管怎樣,海軍自身常常反映出這個國家的階級結構。在航行年代,它是世界上最能體現精英主義的體系之一。在維多利亞時代,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海軍成為最受階級束縛的體系之一,20世紀前半段的大部分時間被用來扭轉這種局面。英國皇家海軍出了多位英雄人物,其中包括德雷克和納爾遜。除了他們,無數英國人在綿延數個世紀的時間長河裏在海軍艦隊服役。本書所講述的就是他們對世界的影響。

 

媒體推薦

“英國皇家海軍的歷史漫長且輝煌……作為其所在領域公認的專家,布萊思·萊弗裏(BrianLavery)將海量資訊濃縮到一本書中,而且是以一種非常平樸、可讀的方式”。

——《先驅》雜誌(Ancestors magazine)

“這本精彩的圖書為我們講述了英國皇家海軍如何成為世界上最強大海軍的故事,這些故事是准國歌‘大不列顛頌’(Rule Britannia)靈感的來源……作者讓德雷克、霍金斯、納爾遜和羅德尼等英靈重生。”

——《好書嚮導》(The Good Book GLlide)

“如果一位有權影響國防支出的白廳官員正計畫這個週末讀一本書消磨幾個小時的時間,那麼這本書是他應該選擇的。這會使他想起,在衝突和戰爭不斷的歲月,我們國家名稱中‘Great’這個詞很大程度上來自海軍的功績”

——《西部早間新聞》(Western Morning News)

“這本書概述了英國皇家海軍從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段歷史。不過,還有一些更有意思的內容,著眼于展現海軍水手的本來面目。一艘15世紀戰艦上的船員實際上需要完成什麼工作?18世紀高桅橫帆船上的水手可以獲得怎樣的給養?諸如此類細節幫助我們理解、體會海軍先驅的生活……一部絢爛的書卷。”

——《家史月刊》(Fainily History Monthly)

序言

今天的皇家海軍比德雷克、納爾遜、費舍爾或邱吉爾時代火力猛得多,射程也遠得多。在19世紀初,皇家海軍有1000艘戰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皇家海軍有8000艘戰船,而現在,這個數字是88艘。不過,現代最小的巡邏船也足以抵擋並摧毀納爾遜的整個艦隊,它可以逆風航行,躲在對手射程外,使用30毫米口徑火炮一個接一個地將對手戰船擊沉或將其木質外殼燒毀。現在的艦隊擁有可鎖定處在濃霧、黑暗中目標的雷達和可監測100英里外潛艇的聲呐;有能夠尋找並攻擊數百英里外陸地、海上或空中目標的戰鬥機。

除此之外,現代海軍的三叉戟核潛艇還擁有令人生畏的熱核武器,這種武器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所有部隊總的破壞力還大,能夠摧毀世界上的多數大城市。雖然英國皇家海軍在規模和實力上與美國不可同日而語,也失去了昔日所享有的巨大聲譽,但她還是一支非常強大、無限靈活的部隊,其擁有的軍艦、飛機和潛艇能夠在海上、水下以及陸地執行任務。不過,正是現在看來相對脆弱、易受攻擊的由德雷克、布萊克、佩皮斯、安森和納爾遜率領的海軍,成為了英國實力的符號,也成為大眾喜愛的對象,他們通過各種微妙、意想不到的方式改變了英國甚至整個世界。納爾遜的戰船是木制的,極易起火而且在受到岩石撞擊後可能會快速解體。這些戰船上的多數船員是被強征入伍的,不像現在的船員有那麼高的積極性。除了水面和地平線,他們什麼也看不到。在看不到陸地後,他們與岸上的領導機構就失去了聯繫。

他們的槍炮最大射程僅有幾百碼,而且海軍陸戰隊不可以離開陸地太遠以免與母船失去聯絡。對於現代航空母艦上的工作人員來說,他們的技術看起來有些原始,但在當時他們的戰船是最先進的機器,需要大量技巧才能有效操縱。相比同時代其他國家的戰船和海軍來說,英國皇家海軍是非常成功的,是海上的主宰者。英國皇家海軍在保護英國免受侵略、保護英國的貿易和帝國霸權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但她在世界和國家事務中所扮演的角色遠不止於此,她是世界強國的仲裁者,也是英國民主的主要創建者和守護者。這裏出現的悖論是:像英國皇家海軍這樣的一個獨裁組織如何為民主的培育做出如此大的貢獻?部分原因是海軍需要大量軍費,而且不僅是短期為軍事行動提供補給,還包括長期的戰船建造以及職業軍官和海員的供養。這些錢最終只能在獲得民眾——起初由富裕階層支付大部分稅收,但後來稅收負擔逐漸散佈到整個社會——同意後才能募集。亨利八世用掠奪的教會財富供養他的海軍,但查理一世在試圖通過議會權力之外的途徑募集軍費上遭遇失敗。

此後,國王在擴充艦隊時都小心翼翼地拉攏議會,1677年,撒母耳·皮普斯(Samuel Pepys)對下議院說,“我們的安危都與之相關”。在君權減弱後,擴充海軍的計畫——如1889年的海軍國防法案——還是要徵詢議會的意見。20年後,部分權力移交給民眾,1909年,人們走上大街,拉出橫幅要求建造更多的無畏戰艦——“我們想要8艘,我們不能等了”。與陸軍不同,海軍在人員控制調動方面較弱,尤其是在大部分船員都是強征入伍、一有機會上岸就想逃跑的情況下。議會對17世紀50年代壓制這個國家的克倫威爾的少將們記憶深刻,僅通過了按年賦予陸軍軍官法定權威的《兵變法》(Mutiny Act)。而與此對應的海軍的《戰爭法規》(Articles of War)是永久性的。英國比任何其他國家都更依賴她的海軍,除了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以外,基本上不需要大規模陸軍。與西班牙、法國和後來的德國不同,陸軍在英國的政治上從來都不是主要因素。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無論是在和平時期還是戰時,海軍都是事務纏身,總體來看,海軍軍官很少有時間(或興趣)關心政事。在船上,海軍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獨裁專制。《“邦蒂”號》(Bounty)小說中布萊船長的殘暴是被大大誇張的,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很罕見的。當然,船長手中令人生畏的懲戒權,也許比守法社會中的任何人都要大,但他們要管好自己的戰船,需要船員的大力支持與配合。船上生活會很自然地在擁有共同目標的全體船員之間形成一種凝聚力,儘管也像其他群體一樣有一些差異和分歧。只有當船內或船外出現管理不善時才有可能發展成兵變。1944年,海軍上將馬克斯·霍頓(Max Horton)爵士這樣寫道:“普通戰船的全體船員不會出現群體性違紀,除非他們抱有不滿或憤恨,而這些問題是可以通過公道的調查找到原因的。”1在英國文學作品中,海洋長期佔據重要位置。第一位重要的海上人物是喬叟(Chaucer)筆下以達特茅斯港的約翰·霍利(John Hawley)為原型的船員。

莎士比亞常常採用與海洋有關的主題,這可能與他曾在倫敦伊麗沙伯港口旁居住有關。《威尼斯商人》以海上共和為背景,而《暴風雨》取材自1609年在巴哈馬群島沉沒的“海洋探險”(Sea Venture)號。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在新聞業的職業生涯堪稱不尋常,但是他的聲望還是來自一本書。有人認為《魯濱孫漂流記》是第一本英文小說,其影響綿延一個多世紀。許多年輕人在這本書的啟發下開啟他們的航海生涯。托拜西·斯莫利特(Tobias Smollett)原本是海軍的一位外科醫生,他在喬治王朝統治時期海軍的苦難歲月中完成了《羅德里克·藍登傳》(Roderick Random)和《韓弗理·克林科傳》(HumphreyClinker)兩本小說,其中描繪了一位半吊子船長。“我看到他以一種虛弱的樣子懶洋洋地倚靠在沙發上,他的頭由他的貼身僕人支撐著,這位僕人還不時把一個嗅鹽瓶送到他的鼻子邊。”弗雷德里克·馬利埃特(Frederick Marryat)上校曾在湯瑪斯·科克蘭(Thomas Cochrane)手下作海軍見習軍官,後來成為19世紀中期最受歡迎的小說家之一。 他的小說圍繞一位年輕海軍見習軍官的生活展開,這對於當時的小夥子們來說很有吸引力。他所描寫的拿破崙戰爭時期的故事風靡了一段時間,一個世紀後又被福裏斯特(Forester)描寫的霍恩布洛爾(Hornblower)船長小說所替代。這部小說講述的是一位執行獨立任務船長的遭遇,在收音機普及前,小說創作者還是有很大的主動權。後來的作家中比較有名的要數派翠克·布萊恩(PatrickBrian)。雖然他將福裏斯特的著作斥為“只供消遣而無文學價值的作品”(“pap”),但他吸納了其中的一些手法,描寫的是一位執行別動任務(detached service)的護衛艦船長,他所寫的一系列書籍贏得了世在拍攝英國廣播公司系列片期間,丹·斯諾在國家檔案館查閱1789年的《所得稅法》界各地讀者的喜愛。英國的所有地方距離大海都不超過80英里,而且在精神上這個距離還要近得多。海洋影響了我們的辭彙,這可以從一些著名的短語得到印證,如“by andlarge”(總的來說),“nip and tuck”(勢均力敵)和“chip on his shoulder”(憤憤不平)。海洋還影響著我們的裝扮,從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男孩穿的水兵服到現代的遊艇服和甲板鞋(平底帆布鞋)。

更為深遠的是,英國人的自由意識使得這個國家能夠與歐洲的極權主義者——從路易十四到希特勒——相隔離,為此她也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它是一個大帝國的重要財產,使得英國在近代早期走向繁榮,今天還可以從這個國家多種多樣的人口反映出來。這個帝國不是由海軍創造的,但卻是由它捍衛的。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由於這個帝國的存在,英語才成為世界語言。

不管怎樣,海軍自身常常反映出這個國家的階級結構。在航行年代,它是世界上最能體現精英主義的體系之一,像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這樣出身卑微的人可以憑藉能力升為指揮官。在維多利亞時代,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海軍成為最受階級束縛的體系之一,20世紀前半段的大部分時間被用來扭轉這種局面。英國皇家海軍出了多位英雄人物,其中包括德雷克和納爾遜。除了他們,無數英國人在綿延數個世紀的時間長河裏在海軍艦隊服役。本書所講述的就是他們對世界的影響。

目次

作者致謝

前言

第一部分:橡木之心

第一章 戰勝無敵艦隊

第二章 轉向內戰

第三章 荷蘭戰爭

第四章 改良與革命

第二部分:金色海洋

第五章 歐洲戰爭

第六章 穩定與停滯第

第七章 開闊視野第八章反敗為勝

第三部分:高潮

第九章 失去美國

第十章 危機與叛亂

第十一章 納爾遜和新戰術

第十二章 凱旋和對海上力量的限制

第四部分:突變

第十三章 長期和平的影響

第十四章 蒸汽、鋼鐵與火炮

第十五章 通往戰爭之路

第十六章 戰爭的考驗

注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