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安全化與冷戰後美國對華戰略演變(簡體書)
滿額折

安全化與冷戰後美國對華戰略演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安全化與冷戰后美國對華戰略演變》從安全化理論的視角出發,通過考察美國冷戰后的各個戰略議題歷史與發展,分析戰略議題生命周期與總統任期的關系,較為全面地評估了冷戰后美國對華戰略演變的總統走勢,探討了各個戰略議題生命周期演變的基本規律,并預測了未來美國對華戰略的發展方向,從而為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提供一定參考。

作者簡介

潘亞玲,國際關系博士,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200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獲博士學位。2011~2012年赴牛津大學圣安東尼學院擔任高級訪問學者一年,2014年參加美國國務院舉辦的“美國國家安全決策研究班”項目學習。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政治文化、美國外交與安全政策、大國關系等,出版專著《美國愛國主義與對外政策》《亞裔美國人游說與中美關系》,譯著《長和平》《關于愛國》;在《世界經濟與政治》《現代國際關系》《美國研究》《當代亞太》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主持教育部青年項目一項、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資助項目一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基地項目等多項。

目次

緒言

第一章 安全化與戰略議題的生命周期
第一節 他者建構與安全化理論的根源
第二節 安全化理論的內涵與過程
第三節 戰略議題的生命周期理論

第二章 安全化與冷戰時期的美國對華戰略
第一節 想象的敵人與真實的戰爭:1945~1972年
第二節 想象的朋友:1972~1989年

第三章 安全化與冷戰后的美國對華政治戰略
第一節 人權議題與意識形態威脅
第二節 中國崛起與權勢轉移
第三節 中國軟實力與中國模式

第四章 安全化與冷戰后的美國對華軍事戰略
第一節 兩岸關系
第二節 中國軍事現代化
第三節 國際核軍控

第五章 安全化與冷戰后的美國對華經濟戰略
第一節 傳統經貿摩擦
第二節 全球治理的經濟學:以氣候變化為例
第三節 國際危機與“中國經濟責任論”

第六章 安全化與中美關系“新常態”的新機遇
第一節 冷戰后美國對華戰略演變的總體趨勢
第二節 冷戰后美國對華戰略演變的基本規律
第三節 善用議題生命周期鞏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早期收獲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安全化與冷戰后美國對華戰略演變》:
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對華戰略的反復具有某種規律性和周期性,其中最為重要、也是最為頻繁的議題是政治議題。無論是以人權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意識形態分歧,或是以中國崛起為重點討論對象的實際權勢威脅,還是以中國模式為新興話題的想象性道路威脅,都是美國對華戰略中采取安全化舉措的重要對象。當然,不同的戰略議題有著不同的生命周期,人權議題在克林頓于1994年宣布與貿易最惠國待遇問題脫鉤之后,總體上通過中美人權對話框架回歸到常規政治領域,盡管包括“法輪功”、西藏問題、蘇丹達爾富爾、網絡及香港“民主化”等在內的問題不時使之有再度被安全化的危險。中國的崛起使美國感受到了“實質性的”威脅,因此美國不斷嘗試通過“中國威脅論”使之安全化并采取相應的緊急應對,但幾波“中國威脅論”的安全化嘗試都沒有取得真正的成功,相反“中國機遇論”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承認,進而使美國在這一問題上的安全化與去安全化措施處于一種僵持狀態,在政策上表現為復雜的“遏制加接觸”的雙軌政策。需要指出的是,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的成功建立,使得這一議題逐漸被引導向去安全化的道路上。更近一些時間興起的“中國模式論”仍處于安全化邏輯的建構過程中,或者說仍是一個引而未發的半潛伏性議題,未來極有可能被安全化為對美國的“重大威脅”。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對華政治戰略中可能還存在其他尚未被安全化或安全化程度很低的議題,限于篇幅,本節的討論將集中于上述三個戰略性議題的安全化與生命周期演變。
第一節人權議題與意識形態威脅
如前所述,在1989年以前,人權問題在美國對華戰略中的地位相對較低,很大程度上不被當作問題。但是,1989年政治風波使得人權議題迅速上升為美國對華戰略中最為重要和持久的戰略性議題,并對冷戰后中美關系的周期性起伏產生了長期性影響。1989年政治風波使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在一夜之間完全逆轉,進而導致老布什政府借此對中國的全面制裁,克林頓政府借此將人權與最惠國待遇掛鉤。盡管現實最終迫使克林頓政府不得不將兩者脫鉤,但之后有關“法輪功”問題、西藏問題、蘇丹達爾富爾、網絡安全、香港“民主化”等的爭執都表明:中美人權對話機制盡管可總體上將人權問題限制在常規政治領域,但該議題被再度安全化的風險仍相對較高。
一、美國對華印象的逆轉
如前所述,自1972年后美國對中國的印象快速好轉。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經濟進展和政治上的逐步寬松在美國人和美國國會議員眼中樹立了一種與蘇聯完全不同的“令人疼愛的共產主義形象”。“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中國的正在開放是整個共產主義世界自由化的預兆:最終,'他們'將變得和'我們'一樣。”然而,1989年政治風波使美國對中國的印象一夜之間發生了逆轉。“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來沒有自稱是一個西方式的民主國家,但如今在某些世界媒體中卻成了一個專制國家。此前被廣泛稱贊為改革者的鄧小平也受到他們激烈的抨擊。”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