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盛滿時光的花言樹語(簡體書)
滿額折

盛滿時光的花言樹語(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生命何其美好。作者以一襲她眼中的花言樹語,致敬經典、歌唱自然。文中一年四季的植物,以月份劃分,小家碧玉的天竺葵、榮光無限的西番蓮、粘人的蒼耳子、玉樹臨風的燕子掌……千姿百態、各領風騷,構成一幅別開生面的蔥蘢畫卷,也飽含了作者生而為人,對自然書不盡的崇敬和愛戀。

作者簡介

李繼紅,65 后,出生于山西臨汾,自小熱愛文學,尤愛散文。熱愛自然,喜歡花草,非專業人士,卻憑借一腔熱情,在自然中辨花識木,在詩詞中遍尋馥郁,在花草中體味人生,如此一生,足矣。已出版歷史隨筆集《從前,有一個女子:聽我為你細數列女傳》。

名人/編輯推薦

春日的桃,夏日的蓮,秋日的丹桂,冬日的臘梅。如果說這姹紫嫣紅、橙黃橘綠是上天的饋贈,那么花期便是它們與大自然準時的約定。一年一度,逾期不候。 草木無情,然無情世界里亦有有情人。花里的童年,草中的回憶,樹木里一圈圈的生長年輪……點點滴滴,都是我與自然的絮絮低語。我看杏是清潔的;看柳是曼妙的;香椿是兒時嫌棄如今懷戀的;紫藤是古雅宜人,蔭蔽了整個青春的…… 花是自然的花,樹是自然的樹。 而我是自然的我。

目次

壹月
梅花:我會再認識你的
蘭花:難懂的慎獨美人
仙客來:冬末情挑
貳月
杏花:中庸也很美
迎春花:清氣滿乾坤
叁月
桃花:道不盡的才子佳人
茵陳:心中升起暖融融的回憶
野蒜:香死老漢的綠頭發
楊花:冉冉媚晴空
楊樹:留一樹歡聲笑語
柳樹:綠絲婆娑動人腸
肆月
油菜花:只為她那一片黃
西府海棠:大家閨秀的好坯子
玉蘭:穿越芳香的高潔
紫荊花:情義深重的一襲紫袍
丁香:馥郁的力量
泡桐花:散落一地的溫柔
三色堇:你看,你看,上帝的鬼臉
地膚:一生都是好
香椿:握手言和很多年
伍月
槐花:走過千年滄桑的老者
蒲公英:許我一個希望
芍藥:料得也能傾國笑
牡丹:國色天香也散毒
紫藤花:無一不詩,無一不畫
月季:距離產生美
玫瑰:愛情價更高
陸月
石榴花:盛滿珍珠的惆悵
十姐妹:半老徐娘的風云際會
夾竹桃:藏于時光深處的秘密武器
虞美人:承載一個多夢的少女時代
百合:入口入鼻入眼的絕色
萱草:給我一碗忘憂湯
馬齒筧:難為盤中餐的思念
金銀花:黃白其外,清雅其中
柒月
牽牛花:此處無聲勝有聲
太陽花:做一輩子少女
向日葵:想追就去追
車前草: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鳳仙花:輕舞指尖的殷紅
含羞草:自開自落自清高
合歡:紅塵的饋贈
蜀葵:相見不如懷念
繡球:將生命演繹到
仙人掌花:鋒芒中開出的嬌蕊
紫薇:少了官帽你才是你
捌月
荷花:人生放映機
芭蕉:閑情逸致的標配
狗尾巴花:童年就是一條綠狗尾
蒼耳子:割舍不下的美名
曇花:我曾距離奇跡那么近
龍葵:童年的野葡萄
瓊花:都是隋煬帝惹的禍
玉簪花:發髻中的絕美秘密
扶桑:紅成一場革命
玖月
枸杞子:被誤讀的美麗女子
桂花:尋常的,也是美好的
雞冠花:莽漢的濟世情懷
文殊蘭:深藏不露的大智慧
勿忘我:字里行間穿梭的浪漫
西番蓮:直奔主題的“勞模”路線
百日草:怨婦是這樣養成的
紫茉莉:盛滿舊日美好時光
拾月
燕子掌:他也曾是一株“巨樹”
菊花:愛她不為傾國色
般若:所有的智慧云集于此
拾壹月
冬珊瑚:可曾記取窗前的紅蛋蛋
佛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杜鵑花:血染的風采
楓樹:紅出了“紅塵”的紅
拾貳月
水仙花:金杯銀盞予我醉
水仙花:外一篇快樂的花農
君子蘭:恍如隔世后的悲愴
瓜葉菊:把熱情領進門
風信子:香誘我的心

書摘/試閱

梅花:我會再認識你的 對我來說,寫梅花并不易。不是偷懶,更非矯情,實在不知寫出來的究竟是別人眼里的梅花,還是自己眼里的梅花。換言之,我擔心自己寫不出梅花的神韻。 對于愛花之人,特別是中國的愛花之人,是絕不會錯過梅花的。很小的時候,我已能留意到蓖麻花、曼陀羅花,可過濾三十余年的記憶,卻尋不到印在我記憶里的梅花。這亦是我遲遲未肯動筆的原因。 也許,自小那些盛贊梅花的詩詞歌畫太多太深刻地印在腦海,以至見了真正的梅花已少了初見的敏感性,也罷,但就談談我理解的、別人眼里的梅花吧! 喜歡帶“梅”字的兩個詞是:一剪梅和踏雪尋梅。 熟悉的詠梅詩詞是毛主席的《卜算子·詠梅》:“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自小學課本習得,到老也不會忘。 熟悉的梅花贊歌是《紅梅贊》:“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峰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此歌如雷貫耳,令我堅信紅梅就是“革命之花”,除可比作革命者的堅貞不屈,再不會有更恰當的說辭。 世俗的梅是“喜鵲登梅”。兒時見過的民間剪紙少不了它,戶戶門簾都繡著它,千篇一律,圖的就是一個喜慶。 曖昧的梅是“梅開二度”。這是我用了很長時間才理解的詞,現在被常常用來形容“尋至人生第二春”。也好,值得恭喜。 讓我不耐煩的梅是“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基本就是師長用來教誨后輩的不二法門。整個學生時代,一直被我用來磨耳朵。 讓我奇怪的是女人名字中的“梅”。梅性高古秀雅,但絕少聽聞大家閨秀以梅為名,叫“梅”的都是丫鬟,比如梅香;要不就是尋常百姓小家碧玉,如蠟梅。我身邊就有好多姐,全是“梅梅梅”。 畫梅印象深的是關山月。他的梅花在我兒時,是家里的中堂畫,自然不是真品,是印刷品。估計那時家人也不認識什么畫家,更別提名家,大師都在遙遠的北京。所以,距離產生美,即便印刷品也覺得好珍貴啊! 以上全是兒時的梅,至少是青少年時期的梅,現在的梅就知之甚少,很難用“”字來描述。不過也有例外,卻是關于“損梅”的,倒可當得“”字。竊以為,梅全是被用來歌頌的,但凡有個唱反調的就突兀得很,卻也令人欣喜。何故?世界本應是多姿多彩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言堂”未免太單調了些,所以,這首“損梅詩”印象深刻,特別摘錄如下: 梅花 吳均(南朝·梁) 梅性本輕蕩,世人相陵賤。 故作負霜花,欲使綺羅見。 但愿深相知,千摧非所戀。 盡管,此詩觀點特立獨行,卻格外不喜歡這句——梅性本輕蕩。但伏爾泰的箴言言猶在耳: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人家吳均都說了一千好幾百年了,我的態度并不重要。 我更喜歡的是以下這三首,聽我一一道來: 梅花 王安石(宋)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雪梅 盧梅坡(宋)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墨梅 王冕(元)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是不是很美?珠玉在前,我用再多的筆墨,怕也是寫不出這樣的清雅境界了。 梅,是我國的原種植物,商時就有,四千多年了,擔得起“古雅”二字。觀賞則始于漢代,盛于宋,跟牡丹為唐代所愛一個道理。另,梅屬薔薇科,蠟梅屬,這又令我汗顏了。過去寫“蠟梅”總寫成“臘梅”——臘月開的梅么,原來一直錯。我還想當然地以為干枝梅也罷,唐梅也罷,都是梅,卻不知曉她們完全不是一個科、一個屬。 對于梅,也只能寫到這里了。在這三九嚴寒,希望有機會再細細品味一下盛放的梅花,而不再借助古人的二手感受。 梅兄,我會再認識你的。 你等著! 蘭花:難懂的慎獨美人 談到“蘭”,極想寫出“空谷幽蘭”的韻味,可惜不能。我熟悉的是吊蘭,金邊吊蘭、金心吊蘭,從小養到大。是真的從小時候就開始養,人到中年還在養。 吊蘭好養極了,插土里就活,屬于給點陽光就燦爛的主兒。我曾經養過好幾盆吊蘭,沒分枝之前長得跟初生的玉米葉子一樣,不可謂不壯,喜歡得不得了。雖然失了清雅,但茁壯就好,就喜歡花草長得茁壯,絕無某些詩人,特別是古代文人迷戀“病梅”“殘柳”那般的“雅好”。只是吊蘭不香,不是真正有“王者之香”“天下香”的蘭花。 我知道自己對蘭花是少見多怪,孤陋寡聞,卻仍不惜暴露自己的無知:天下的香花那么多,我不明白為什么將蘭花尊為“香祖”。我的體驗是,蘭花沒有水仙好聞,還有人稱它是“不以無人而不芳”的慎獨美德。我不無冒昧地回憶,哪一株花是“因人而芳”?哪一株花又不是“不以無人而不芳”?可偏蘭花有此“美德”,連不凡的康熙帝亦隨聲附和:“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香。”甚奇。 說到“花中君子”的稱呼,我自認應是取其清秀、素雅,花不艷而香四溢的品質,絕非郭沫若的詩所云“在雪霜凌厲面前,它毫無奴顏媚骨”。用這種話說蘭花是牽強了,它四季都有開,春季(二至四月)開的叫“春蘭”,夏季(五至七月)開的叫“蕙蘭”,秋季(八至十月)開的叫“建蘭”,冬季(十一至一月)開的叫“寒蘭”“墨蘭”,哪里就要蘭花傲雪霜了?冰天雪地里你把蘭花放出去,看看它是啥表現? 從古至今,那么多人喜歡蘭花,不無原因。比如除了“空谷幽蘭”帶來的深遠意境,還有“蘭心蕙質”也特別動人,古人還把好文章稱為“蘭章”,把交情深稱“蘭誼”,俊杰去世叫“蘭摧玉折”,古雅得緊,風雅得緊。若是人家稱我的文章為“蘭章”,譽我的為人為“蘭心蕙質”,我必心花怒放,而臉上定會擺出矜持謙遜的君子狀。瞧,還真應了“花中君子”的雅稱了! 我懂得畫譜上的蘭,或者說是更喜歡畫譜上、詩文中的蘭。我曾經照著古譜習過蘭,是為了配我的高雅仕女,雖然終未配上,是因為不知該把蘭放哪里、又該把仕女放哪里,后,跟我眾多的愛好一樣不了了之了。可對于親眼見過的蘭,我卻是不懂的,更談不上喜歡,尤其是見過的株蘭。 那是在鄰居家。怪哉,好、奇的花總在鄰居家。少女幾乎沒有不對花花草草感興趣的。我趕著看了,面兒上沒說,心里卻有失望,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蘭么?眼前的這株遠比不上我養的吊蘭青翠,她的葉更修長,卻老氣橫秋的,缺乏活力,花從根的中間伸出葉外,不黃不白不綠,形狀也不舒展,令人欣慰的是隱隱透出一陣“暗香”。平心而論,確實很好聞,但也僅此而已。 這次“遇蘭”的經歷很深重地打擊了我對蘭的信心,至今二十余年過去,都還記得此事,所以,對蘭花的傾慕仍停留在畫譜、詩文和意象之中。 惜哉,蘭花? 惜哉,我? 仙客來:冬末情挑 三十多年前的仙客來叫“一品冠”,是花棚里的花工告訴我的。從那時起,我就愛上了它。那時,此花芳蹤在北方小城,甚至條件優越的花房里都是少見的,矜貴著呢,就像它的名字——一品冠,就是一品大員的冠冕,哪里就輕易可得! 很久以后,我的窗臺上終于有了一盆一品冠,不,還是叫它“仙客來”好了。家里因其到來明顯增添了節日氣氛。彼時,花卉市場正大行其道,仙客來本是專供年節的應景花卉。后來,主角變成聲勢浩大的富貴竹、平安樹、發財樹,仙客來漸漸不聲不響走入千家萬戶。人們赤裸裸追逐富貴、財源之余,生活似乎還缺點什么,對了,是情致。仙客來恰逢其時,堪當此重任。 走入尋常百姓家后,仙客來很少再被叫作“一品冠”,這華麗的名字成為記憶中只在花房出現的絕色。 因為趕上寒冬上市,仙客來總顯出喜笑顏開的樣子,而且笑起來沒完,支撐兩個月完全沒問題,出了正月,還是笑逐顏開——它是要接上春天呢,杏花開的時候,才偃旗息鼓。冬末春初,全靠它和杜鵑撐場。直到春天坐實,百花齊放,爭奇斗艷,仙客來還是那副淡定的溫柔,無欲無求的。 種過富貴竹,死了;也養過發財樹,亦亡;偏仙客來活得好,活得自在,只是第二年沒有開花,可單看葉子也好看,圓圓的,直愣愣的,透著一股直率的天真。當然,鑒賞仙客來主要是看花的,所以,第二年舊有的仙客來盡管長著,開花的“新人”仍是要請回來,不為錦上添花——它就是為了年節才開的,跟此時門前掛的大紅燈籠一樣。在我家,這是固定搭配。 習慣了仙客來的名字,習慣了花卉市場年節時分鋪天蓋地的仙客來,倒忘了三十多年前叫作“一品冠”的佳人了。突然,一種別致精巧的懷舊感油然而生。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