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致命魔術(再版)(簡體書)
滿額折

致命魔術(再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英國科幻名家克里斯托弗·普瑞斯特代表作
“世界奇幻文學獎”、英國“布萊克文學獎”獲獎作品。

每一場魔術表演都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以虛代實”,
第二步是“偷天換日”,
第三個步驟,也是至關重要的部分,我們稱之為“化腐朽為神奇”。

同行是冤家。兩位19世紀的偉大魔術大師,出身貴族的魯伯特·安吉爾和來自工人家庭的艾弗雷德·博登,因為對魔術的摯愛和執著,成為彼此終身的敵人。
安吉爾在一次表演魔術的現場,被博登當場揭穿,這成為引發他們之間矛盾的導火索。從此,他們互相拆台,詆毀對方的表演,模仿並篡改對方的傑作。在這個鬥爭的過程中,一台危險的轉移儀器出現了,它能將魔術表演推上神話,也能將活生生的人推向深淵……

作者簡介

克里斯托弗·普瑞斯特
1943年出生於英國。1965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至今共著有9部長篇小說及兩本短篇小說集,代表作包括本書《致命魔術》及《倒轉的世界》、《分隔點》等。1983年,《格蘭塔(Granta)》雜誌評選“英國二十位傑出青年小說家”,普瑞斯特與“布克獎”得主石黑一雄、《撒旦詩篇》作者拉什迪等同時入選。
代表作《致命魔術》獲得了1996年“世界奇幻文學獎”(斯蒂芬?金亦曾獲得此獎)及“布萊克文學獎”。2006年由美國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改編並搬上銀幕,引起全世界廣泛關注,“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和“金剛狼”休·傑克曼聯袂出演。
除此之外,普瑞斯特還曾獲得英國科幻小說獎項“亞瑟·克拉克獎”,四次獲得英國科幻協會(BSFA)評選的“年度小說獎”,並曾入圍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

目次

第一章安德魯·衛斯理
第二章阿爾佛萊德·博登
第三章凱特·安吉爾
第四章魯伯特·安吉爾
第五章分身

書摘/試閱

這個故事源自一列穿越英格蘭北行的火車上,不過我很快發現它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開始。
當時我無暇顧及其他:我正忙於追踪一則宗教教派事件。當天早上, 父親寄來那一封厚厚的信還原封不動地被我放在膝上——父親打電話來告知時,我心不在焉——莎娜大聲關上臥室門,怒氣沖沖地抱著滿箱的唱片經過,正準備離開我。所以我只好應付著說:“好的,爸,您寄過來,我再看看。”
看完紀事報的早版後,我在餐車上買了三明治和速溶咖啡,接著拆開父親寄來的信封。一本大開本的平裝書滑落,裡面夾著一張紙條和一個對半折的舊信封。

紙條上寫著:
親愛的安迪,這就是我向你提過的書。我想這就是之前給我打過電話的那個女人寄來的。她問我知不知道你在哪裡。我把信封附上,郵戳有點模糊,你看看可否辨認。你母親想知道你何時過來和我們暫住? 下星期如何?
愛你的父親
我終於記起父親電話裡的一些內容。他告訴我那本書已經寄到,寄書的女人談到了些我家人的事,似乎是我們的遠房親戚。我當時真該多留心父親的話。
那本書就在這裡,書名為《魔術的訣竅》,作者是個叫阿爾佛萊德. 博登的人。從封面來看,這是一本關於紙牌戲法、手勢技巧以及使用絲巾等等的魔術教學用書。首先引起我興趣的是,雖然它是最近才出版的平裝本,但內文似乎是從很古老的版本抄過來的:從排版方式、書中的圖解、章節標題和人工手寫都可以看出來。
我不知道為什麼該對這種書感興趣。不過作者的名字很眼熟:博登是我出生時的姓。不過我很小就被領養了,一直跟養父母姓。
現在我的全名是安德魯. 衛斯理。雖然我知道自己是被領養的,但一直都認為鄧肯和吉利安. 衛斯理是我的父母親,我像愛父母親一樣愛他們,也表現得像他們的兒子。這些都是千真萬確的。我對親生父母毫無感覺,完全不好奇他們為何把我送給別人收養。即使現
在成年了,我也不想追查他們的下落。那一切都屬於遙遠的過去,他們與我無關。
不過有一件事令我十分困擾。我幾乎肯定自己是雙胞胎中的一個,我和弟弟在領養時被拆散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也不知道弟弟在哪兒,但我一直認為他和我是同時被領養的。我開始意識到他的存在是青少年時期。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讀到書中的一段文章,描寫許多雙胞胎明顯被一
種無法解釋的超自然感應環環相扣。就算相隔數百里或住在不同國家,這些雙胞胎還是會一起感受痛苦、驚訝、快樂和沮喪,一方會傳送這些感覺給另一方,反之亦然。讀到這段文章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刻,突然間,一切豁然開朗。
自從有記憶的那天開始,我一直覺得有另一個人與我分享生活。年幼時,除了真實經驗之外,沒有任何特別的事發生,所以我並沒有多想,總認為其他人也會有相同的感覺。長大後,我才發覺沒有
朋友經歷過這種感覺,這變成了一個謎團。因此讀那本書讓我的心情如釋重負,這段文章似乎解釋了一切。我有個雙胞胎弟弟在某處。
那種緊密結合的關係某種程度上是模糊不清的;但是被關心甚至被監視的感受,卻又非常明確。其實這種感覺並不強烈,但偶爾會有比較直接的訊息傳來,又相當犀利,真正的交流通常都不是用言語來表達。
譬如有一兩次我喝醉了,隨即感覺到弟弟的驚恐焦慮在我體內漸增,是一種他擔心我受傷出事的恐懼。還有一次,深夜裡我剛從一場派對中脫身,正想開車回家,但一股非常強烈的擔心閃過我腦中,我發覺自己漸漸清醒。我嘗試形容這種感覺讓當時同行的朋友們了解,但他們只是笑笑不當一回事。儘管如此,當晚我異常清醒地開車回家,這是一種無法解釋的感覺。
有時候會輪到我感受到弟弟正遭遇痛苦、驚嚇,或是威脅,我會讓他知道我感同身受,並傳送冷靜、安心之感。這是個我可以運用卻無法理解的感應機制。據我所知,這現象雖然被多次記錄下來,但還沒有令人滿意的解釋。
然而,在我的例子中還有另一個謎。我不僅無法查出弟弟的下落,檔案上也顯示我沒有任何兄弟更不用說另一個雙胞胎兄弟。關於被領養前的生活,我的確只有片段的回憶,當時我只有三歲,根本不記得弟弟的事情。父母對此事絲毫不知;他們說收養我時,並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我有弟弟。
被收養者有些法定權利,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護你不受親生父母的接觸:他們不能用任何法律上的方式來聯絡你。另一項權利是,成年後,你可以詢問被收養的種種細節,比如查出親生父母的名字和辦理收養手續的是哪一家法庭,從中調查相關記錄。
滿18 歲後,我開始追查一切,盼望盡可能找出有關弟弟的消息。收養中心讓我去伊林地方法院,那裡存著我被收養的文件記錄。我發現是生父安排我被收養,他名叫克萊夫. 亞歷山大. 博登。我生母是黛安娜. 露絲. 博登(娘家姓艾靈頓),但她在我出生後不久就去世了,我以為這是我被安排由別人收養的原因,但事實上,我在生母死後兩年多才被收養,兩年間是生父獨自扶養的我。我的本名是尼古拉斯. 裘力斯. 博登。沒有其他小孩被領養的記錄或別的不同說法。
之後,我去核對倫敦聖凱瑟琳醫院的出生記錄,但那也證實了我是博登夫妻唯一的孩子。
儘管如此,我和雙胞胎弟弟仍然保持超自然感應,並且從那時起一直持續下去。這本書由美國的多佛出版社發行,是一本裝訂精緻的平裝書。封面畫著一位身穿晚禮服的魔術師,故弄玄虛地指向一隻木櫃,櫃子裡冒出一位笑容燦爛的年輕女子,她的衣著在那個年代或許是有傷風化的。
作者名字下方印著:寇德戴爾爵士編註。封面下方有一排粗體白字的敘述文字寫著:受誓言護衛的秘訣書。
而封底有一段更長的文字,說明得更詳細:這本書一九零五年在倫敦初次發行,而且是限量發行,只賣給那些準備對內容秘訣起誓的專業魔術師。初版現在已經非常罕見,坊間難尋。
這是首次給一般大眾購買的新版,完全未經刪減並保留所有原版的插畫圖解,還有英國當代著名業餘魔術家——寇德戴爾爵士的註釋和補充文字。
作者阿爾佛萊德. 博登,著名的“新瞬間轉移”幻覺發明者。博登的藝名是“魔術大師”,可謂本世紀前十年最重要的舞台幻術家,早年因約翰. 亨利. 安德森而接觸魔術,並且是奈維爾.馬斯基林的徒弟,他是當代的胡迪尼、大衛. 德凡特、程連蘇和比阿捷. 德. 科爾陶。當時他以英國倫敦為基地,但經常在歐美巡迴演出。
雖然本書不純粹是嚴格的操作指南,但裡面有對魔術方法的廣泛解析,這本書讓外行人和專家都能洞悉理解這位生前最偉大的魔術師。
發現我的祖先曾是魔術師是蠻有趣的,但我對魔術並沒有特別的興趣。有些魔術很乏味:特別是撲克牌戲法之類的。有時在電視上看到的假象的確能給人深刻的印象,但對於那些效果實際上如何達成,我從來不感興趣。我記得有人曾說過魔術的缺點:魔術師愈想保護秘訣,愈顯得平庸無奇。
阿爾佛萊德. 博登的書中包括一大段撲克牌戲的竅門,還有一段是香煙和銅板的戲法;另外加上一些素描說明。最後有一章節介紹舞台上的幻覺假象,用許多圖解說明內藏隔間的櫃子、有暗底的箱子、具有吊高設備並藏在幕布後的桌子以及其他道具裝置。我瀏覽了這幾頁的內容:

我在一九零一年開始執筆。
我的本名是阿爾佛萊德·博登。我這一生是由我一直賴以為生的許多秘密組成。在這裡,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我會寫下這些秘密,這是唯一的版本。
1856 年5 月8 日我出生在沿海城鎮哈士汀,是個充滿活力的小孩;父親是鎮上的商人,也是修造車輪和木桶的專家。我們的房子……
我想了一下這位作者坐著寫回憶錄的情景。不知為何,我想像他是一個高大黑髮的嚴肅男子,蓄有鬍鬚,稍微駝背,戴著窄邊的老花眼鏡,在微弱的燈光下寫作。家中其他人都保持謙恭的寧靜,以給大師安靜的空間寫作。事實毫無疑問是另一個不同的故事,但祖先的刻板印像是很難拋開的。
我想知道自己和阿爾佛萊德. 博登有什麼血緣關係。假使是直系血緣,就表示他如果不是我的堂哥或伯伯叔叔,就應該是我的曾祖父或曾曾祖父。若他出生在1856 年,寫這本書應該是在40 歲左右;
因此他應該不是我的祖父。他應該是比我祖父更早一代的人。序言和主要內容一樣,描寫方式大同小異,幾段冗長的文字說明此書的由來。這本書似乎以博登的私人筆記為根據,並沒有打算公開發行。寇德戴爾作了相當完整的旁註說明,並增加大部分戲法竅門的描述。書中沒有額外記載博登的傳記資料,但如果讀完整本書,我想大概可以得到一些資訊。
我不曉得這本書會不會告訴我任何關於弟弟的蛛絲馬跡,是他保持著我對原生家庭唯一的興趣。這時我的手機響了,我立刻就接了起來。打電話來的是索妮婭,我的編輯倫恩. 威克曼的秘書。我立刻想到一定是倫恩要她打給我,確定我是不是在火車上。
索妮婭說:“安迪,車子的安排有變動,艾瑞克. 蘭伯特去修理剎車了,所以車子現在停在修車廠。”
她給我修車廠的地址,說我可以到謝菲爾德開回車子——那是一輛行駛里程數很高、出了名愛拋錨的福特。這樣我倒不用開自己的車了。倫恩也是:如果有公家車可用,絕不會用自己的車。
我問:“大叔有說其他事嗎?”
“比如?”
“這採訪還要進行嗎?”
“要啊!”
我再問:“公司有其他消息嗎?”
索妮婭說:“我們得到加州公立監獄的傳真確認,法蘭克林還
在那兒蹲監獄。”
“好吧!”
掛了電話,我隨即撥了父母家的號碼,跟父親通了話,說我正在前往謝菲爾德的途中,會從那裡順道去峰區(Peak District),如果他們不介意(他們當然不介意) ,我就過去,晚上也就住他們那兒了。父親聽起來很開心,他和吉莉安仍然住在柴郡的威廉斯洛,而我現在在倫敦工作,所以並不常去看他們。
我告訴父親書我收到了。
“你知不知道那女人為什麼把書寄給你?”
“一點都不曉得。”
“你打算讀嗎?”
“我平常不會看那種書的,不過或許有一天我會讀讀。”
“我注意到書是一個叫博登的人寫的。”
“對,那女人有說什麼事嗎?”
“沒有,我想沒有。”
掛電話後,我把書收進手提箱,凝視車窗外的鄉間景色。天色灰暗陰鬱,雨水在車窗玻璃上留下一條條痕跡。我試著捉摸起我被派來調查的那起事件。我替《紀事報》工作,是所謂的專欄記者,一個比實際工作內容來得冠冕堂皇的稱號。事情的實際狀況是父親以前是新聞工作者,替《紀事報》的姐妹報——《曼徹斯特晚報》工作。對他來說,我得到這個工作讓他很驕傲,雖然我一直懷疑他幫我拉過關係。我不是很優秀的記者,受訓課程上也沒表現得很突出。我一直很擔心,有一天必須向父親解釋為什麼我要辭掉他認為最好的英國報社里的一份好工作。
此刻,我心裡很掙扎,這次要採訪的事件有一部分是幾個月前發稿的另一故事牽扯出來的,關於一群UFO 的狂熱者們。從那時起,倫恩. 威克曼,我的主編就指派我採訪所有有關女巫集會、升空漂浮、自然燃燒、麥田圈和其他怪誕的超自然題材。在大部分案子中,我發現一旦真正進行調查,一般而言,這些事並沒有太多可著墨之處,而且明顯的,我發稿的故事中只有少數幾則被刊登。即使如此,威克曼還是繼續派我採訪這些事。
但這次的事件有個出人意料的轉折。威克曼告訴我有人從某個教派打電話來問《紀事報》是否可以採訪這件事。如果可以,還要求我去採訪。他們看過我的文章,認為我適當地表現出了我坦率的懷疑,因此他們完全信賴我報導的客觀準確性。正因如此,這次採訪看起來似乎又是一次沒意義的浪費時間。
有一個新興教派叫“耶穌基督極樂教會”,在德比郡郊外建立了一個社區。幾天前一位女性會員自然死亡。她的家庭醫生和女兒當時都在場。當她癱在床上,接近垂死時,一個男人進入房間。他站在床邊,雙手做些撫慰的手勢。沒過多久那女人就死了,沒對其他兩人說什麼,那男人則立刻離開房間,之後再也沒有人見過他。
死者的女兒和房間內兩位教派成員認出那男人就是教派創始人——法蘭克林. 帕特里克神父,因為傳說他可以同時在兩地出現,教派以他為中心茁壯成長。
這個事件有兩個值得報導的原因,第一,這是第一次非教派成員見證到法蘭克林同時在兩地出現,其中一個人還剛好是當地有名望的醫生。另一個原因是法蘭克林當時的下落是很確定的,大家都知道他在加州公立監獄坐牢,索妮婭剛才也在電話上確認了他仍然在監獄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