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國學常識(簡體書)
滿額折

國學常識(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國學常識》是一本面向普通讀者的國學入門讀物。適合中學生、大學生、社會上熱愛傳統文化的讀者閱讀。本書首先對國學作了概述,進而分章節對語言文字、史學、哲學、文學、自然科學、藝術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派別和學術觀點予以介紹,并作了評述。閱讀本書,讀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而形成關于國學的較為全面的概念。;

蔣玉斌博士帶著我們一起讀《國學常識》,了解曹伯韓其人其作品,梳理《國學常識》的亮點與價值,幫助我們迅速把握《國學常識》精髓,系統掌握國學的基本內容,形成對國學的全面認知。


作者簡介

曹伯韓(1897—1959),湖南長沙人,著名語言學家,曾任香港《華商報》翻譯、桂林《自學》月刊主編、昆明《進修月刊》編輯。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第二研究室主任,《中國語文》編委等職。著有《通俗文化與語文》《中國文字的演變》《中國文法初階》等語言學專著,《國學常識》《通俗社會科學二十講》《中國近百年史十講》等文化普及讀物。;;;;;;;;;;;;;;;;;;;;;;;;;;;;;;

蔣玉斌,吉林大學博士,師從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林沄先生,現為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兼任香港中文大學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榮譽副研究員、首都師范大學甲骨文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全國高校古委會直接資助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各一項。2013年入選首屆全國“希望英才”青年學者培養計劃并獲該計劃獎勵。2015年獲“鼎甲杯”甲骨文字辨識大賽優秀論文獎。發表論文30余篇,參編《說文解字研究文獻集成》(任副主編),著有《孫子譯注》等。


目次

《國學常識》導讀/001

編 例;;;;;; 016

第一章 概 說

一 所謂國學/019

二 國學在清代/020

三 國學的分科/022

四 國學的派別/024

五 進步的方法與貧乏的內容/026

六 歐美學術的影響/027

七 “五四”以后的國故整理/028

八 國學與世界學術/029

九 專門研究與基本知識/030

一〇 研究的態度及準備工作/031

第二章 語 文

一一 研讀古籍的階梯/033

一二 所謂小學/034

一三 六 書/035

一四 字形的演變/037

一五 字義的演變/038

一六 訓詁學/040

一七 文法學的先驅及其發展/041

一八 方言學/042

一九 字音的變遷/043

二〇 語言和文字的分離/044

二一 雙聲疊韻/045

二二 反 切/046

二三 四 聲/047

二四 聲韻學/047

二五 字 母/050

二六 韻 部/051

二七 古音之推定/053

第三章 古 物

二八 金石之學/055

二九 殷墟發掘/057

三〇 甲骨之學/057

三一 古物與社會學/059

三二 無文字的古物/060

三三 古物與考證學/062

三四 古物與古書/062

第四章 書 籍

三五 傳寫本與刻本./.065

三六 版本之學/067

三七 校讎之學/068

三八 章句之學/069

三九 目錄之學/070

四〇 圖書分類法/071

四一 輯佚及辨偽/074

四二 類書及叢書/075

四三 考證學與讀書法/077

第五章 經 學

四四 五經、十三經、四書/079

四五 《易經》/081

四六 《書經》/082

四七 《詩經》/083

四八 三 禮/084

四九 《春秋》/086

五〇 《論語》《孝經》《爾雅》《孟子》/087

五一 經之傳授/088

五二 今文經學與讖緯/090

五三 古今文學派的斗爭/091

五四 漢以后的經學/092

五五 清代的經學/093

五六 經學的揚棄/095

第六章 史 地

五七 所謂正史/097

五八 正史的內容/099

五九 編年史/100

六〇 紀事本末/101

六一 別 史/101

六二 政 書/102

六三 雜史傳記及其他/104

六四 學術史/104

六五 史 評/105

六六 地 理/107

六七 歷史哲學/108

六八 新史學的產生/109

六九 新史學的業績/110

第七章 諸 子

七〇 諸子的學術派別/114

七一 儒 家/116

七二 道 家/118

七三 墨 家/120

七四 別墨及名家/121

七五 法 家/122

七六 兵家及其他/124

七七 王充之學/125

七八 魏晉時代的玄學/126

七九 子學之興起與消沉/128

第八章 佛 學

八〇 初期的佛教/131

八一 佛教的中國化/133

八二 流傳中國諸宗派/135

八三 小乘諸宗/136

八四 傳自印度的大乘諸宗/137

八五 中國獨創的大乘諸宗/139

八六 佛學與儒學/141

八七 因明學/143

八八 唯識論中的心理學/144

八九 現時佛學的趨勢/146

第九章 理 學

九〇 宋明理學的產生/147

九一 周敦頤與邵雍/149

九二 張載及二程/150

九三 集宋學大成的朱熹/152

九四 陸象山與楊慈湖/155

九五 浙東學派/156

九六 宋末至明初之理學/157

九七 王陽明之學/157

九八 清初各大師對于理學的批判/160

九九 理學批判的最高發展/162

一〇〇 宋明理學的沒落與新理學的產生/164

第十章 詩賦詞曲

一〇一 文學的范圍與類別/166

一〇二 最早的詩總集/167

一〇三 楚 辭/169

一〇四 賦/170

一〇五 樂 府/171

一〇六 五言詩/173

一〇七 陶淵明與南北朝詩/174

一〇八 唐 詩/176

一〇九 李白、杜甫/177

一一〇 唐以后的重要詩人/178

一一一 詞/180

一一二 重要詞人/181

一一三 散 曲/182

第十一章 散文和駢文

一一四 散文和駢文的分別/184

一一五 散文與駢文的分合/186

一一六 周秦漢的散文/187

一一七 六朝文/188

一一八 唐宋八大古文家/190

一一九 明清兩代的古文家/191

一二〇 所謂古文義法/193

一二一 駢文的標準化及其支流/194

一二二 八股文及對聯/196

一二三 文藝論評/197

一二四 文體解放和文學觀念的變動/198

第十二章 新被重視的文學

一二五 戲曲的搖籃期/200

一二六 戲曲的成長期/202

一二七 唐以前的小說/204

一二八 宋元明的小說/205

一二九 清代的小說/206

一三〇 寶卷、彈詞、鼓詞/207

一三一 中國文學與東方諸民族的相互影響/208

一三二 中國文學與西洋文學的關系/210

第十三章 科學及藝術

一三三 自然科學在國學中的地位/212

一三四 天文學和歷法/213

一三五 數 學/215

一三六 物理學及化學/217

一三七 醫 學/218

一三八 應用技術./.219

一三九 科學與迷信/220

一四〇 藝 術/220

一四一 繪畫及書法篆刻/221

一四二 音 樂/224

本書參考書目/228

《國學常識》校讀記;231




書摘/試閱

曹伯韓是普及文化的典范,《國學常識》則是國學入門讀物中的經典。

《國學常識》一書編于1943年1月前后(據本書《編例》后的作者自識),當年10月由國文雜志社出版,桂林文光書店發行。抗日戰爭勝利后,上海文光書店于1947年2月刊行滬初版,1948年10月又印了滬二版。這本書大概是曹伯韓著作中篇幅最大的,但一如作者其他讀物的特點,簡潔明快,深入淺出,仍然是“小冊子”主義的代表作。

“國學這個名詞,是因為歐美學術輸入才發生的。它的范圍是把西學輸入以前中國原有的全部學術包括進去的。”(本書第一節)清末民初,中國學術經歷了國學與西學、舊學與新學相互碰撞、交融的過程。這本書實際上是以新時代的眼光去審視中國固有之學術,參考各領域的研究成果,用淺白的語言勾勒出國學的基本面貌。它有以下一些特點:

1.知識架構合理,講解全面而系統。

知識全面。《編例》第七條說,“本書參考坊間出版之同類書籍與期刊,盡可能地集合各方特點,提要鉤玄,于短小篇幅之中,具有多數書刊的縮影。讀者手此一編,即無異于與各種中國哲學史、文學史、史學史、文化史著作相接觸”。民國時期的國學書,多數是在傳統上的經、史、子、集四部分法基礎上,分為經學、子學、史學、文學或經學、哲學、文學這幾個部類來講,本書在此之外,還列出科學與藝術一章(第十三章),顯然更為全面。民國時期同類著作如范皕誨《二千五百年來之國學》列出天文學、數學,汪震、王正己《國學大綱》也列有自然科學,但總體分類不如《國學常識》好。

《國學常識》內容平實,大體上涵蓋了國學各部類的精髓,并能反映當時所涉學問的新進展。例如第三四節“古物與古書”最后一段文字,是根據1942年10月的報紙補上的,說明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隨時留意有關學問的新情況。

書中內容雖多,但脈絡清楚,便于讀者從宏觀上把握。通過目錄就能看清國學的脈絡,綱舉目張。作者也特意用《編例》第十條說明本書架構:先是對國學的概說(第一章),然后講治國學的工具和方法(第二至四章),在這一部分囊括了語言文字之學、考古學、文獻學等內容。接下來是各部類的分述,包括史學(含經學、史地)、哲學(諸子、佛學、理學)、文學(分體裁)、科學藝術。講國學時分開治學方法和國學本體兩部,是章太炎先生《國學概論》已明確提出的思路,作者很好地繼承了這一做法。

在具體安排內容時,作者也能做到詳略得當、條理清晰。如諸子百家流派很多,如果都展開來講,必然占據較大篇幅,顯得煩瑣枝蔓。作者在第七章先概述諸子學術類別,然后將儒、道、墨、法等家各立專節重點講述,但也不是完全忽略未立專節的雜家、縱橫家、農家,而是附在各節后簡要敘述(第七〇、七六節),是不錯的策略。在每一節中,一般都是先講是什么或有什么、發展的歷史,然后是簡單恰當的評判,最后為讀者了解此方面提出的建議,或說明此方面的意義。這也是便于讀者接受的。

2.持論公允,不守舊,不偏激,觀點有啟發意義。

本書雖是對國學的常識性的介紹,但講什么不講什么,講多講少,怎么講,如何評判,在這些方面都要表明態度,這是回避不了的。總體上看,作者的看法是客觀公允的。第一章概說國學,第五六節談經學的揚棄、第一三三節講自然科學在國學中的地位等,都很平正,頗能引人深思。國學素稱博大精深,作者沒有故弄玄虛,而是一類一類、一條一條予以述評,并對如何學習、利用和推進某領域的研究提出了意見。這些意見大多十分中肯。

3.為讀者著想,用心、精心。

我們讀過一些書會發現,書的凡例、目錄及注釋、索引等附件的重要性不比正文差,而且在這些部分常常能看到作者的用心。本書《編例》說,“卷首載有詳細目錄,頗便于參考。但仍有重要事項或人名書名,為目錄上所不及載,或散見各處而不易查閱者,另附索引于書末”。其以目錄為綱,而以索引作為有益補充,使得讀者利用此書非常方便。正文中作者的建議、忠告隨處可見,又常指示利用某類資料的門徑,金針度人,功莫大焉。

4.語言簡潔精當,平易曉暢。

作者一如既往地善于駕馭文字,往往用寥寥數語,就把很復雜的問題大致說清。

《國學常識》的定位非常明確:“本書的討論限于常識的范圍,不是深入的研究,更不是講整理工作,只是關于國學的初步概念提示。”(第十節)作者特意強調,“不涉專門事項,即一般國學常識書中過于瑣碎之人名等,亦一概從略”。這一點很重要,由于不涉入太專門的研究,書中內容就不會過于繁難,行文也少了枝蔓,讀者也就不必畏難。待讀者通過本書覓得途徑,自可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深入堂奧。對于作者來說,“不涉專門事項”也能避免由于涉獵太多而陷入左支右絀的窘境,而把更多精力放在對所有國學知識的全面、客觀、有條理的介紹上。正是因為作者對該書定位準確,又能嫻熟駕馭文字,因而寫得淺顯流暢,可讀性極強。

《國學常識》具備以上四點,就好比一頓大餐有營養、搭配合理,好吃而又好看,當然就是值得品味而受歡迎的,因而也是經典的。

近些年來,由于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出現了所謂“國學熱”。這本“曾經在讀書人中產生過廣泛影響的書”,又一次成為熱門書籍。《國學常識》的這種熱度,從根本上說還是由它本身具有的經典性決定的。

由于《國學常識》的經典性,它常被列為國學經典,與章太炎《國學概論》、錢穆《國學概論》等并列;也常被作為民國精品書,與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等同舉。《國學常識》與這些大師經典并列時,容易讓人覺得曹伯韓先生也是大師。按照新版《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大師是“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為大家所尊崇的人”。實際上何為大師,并沒有確切的評判標準,不同時代、不同群體的人們心目中的大師并不一樣。但章、梁、錢等是大家公認的大師,根據他們的成就,我們想,大師至少應該在思想上有啟蒙之功,或在觀念、理論上有獨特見解,或在研究方法上有創新,開風氣之先,起到引領作用。曹伯韓先生不屬于這種人物。從前面的介紹也能看出,他進行文化教育工作的旨趣也不是要成為大師。在國學研究以及國學涉及的很多領域,曹伯韓都不是處在最前沿的研究者,而是保持一定距離的守望者。

但恰恰是這一點,使曹伯韓對國學的介紹能更全面,態度上能更客觀,更容易摒棄門戶之見,也能更自覺地從國學知識的使用者亦即讀者的視角去觀察和整合國學常識。對讀者來說,由于他不是大師,而書寫得深入淺出,也讓人少了一些“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的距離感。已故語文教育家商友敬先生曾說:“對中國文化作系統講述的著作不少,但我卻愿意介紹兩本簡而明的讀物:一是1947年曹伯韓先生的《國學常識》”,該書“原是供中學生讀的,文字淺易而清晰。但你一讀會發現,該介紹的他全介紹了,而且功力相當深。比讀《章太炎先生國學講演錄》收效大,而曹聚仁的《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又枝蔓太多、瑣碎”。點出了《國學常識》相較于同類經典的特異之處。

總之,《國學常識》算不上大師經典,但跟大師經典一樣有營養,而且是初嘗國學時容易吸收的營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