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系統分析與設計基礎(第6版)(簡體書)
滿額折

系統分析與設計基礎(第6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9 元
定價
:NT$ 594 元
優惠價
8751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主旨

本書具有以下主題特征:

* 系統開發牢固地根植于組織環境之中。成功的系統分析師需要對組織、組織文化和運營具有廣泛的認識。

* 系統開發是一個實踐領域。對目前的系統分析師來說,全面掌握當今的實踐以及普遍使用的概念和原則是絕對必要的。

* 系統開發是一種職業。本書提出了實踐的標準,鼓勵注重持續的個人發展、職業道德,尊重他人的工作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 隨著數據庫、數據驅動的系統架構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系統開發出現了重大變化。系統開發和數據庫管理可以采用一種高度協調的方式來教授。互聯網已經迅速成為數據庫驅動的電子商務系統的公共開發平臺。

* 系統分析與設計的成功需要的不僅是方法學和技術方面的能力,還需要在時間、資源和風險管理方面的才能。學習系統分析與設計需要對過程以及專業的技術和成果有全面理解。

在確定了這些主旨的前提下,本書強調以下幾種方法:

* 業務觀點,而非技術觀點。

* 系統分析師以及系統項目經理的角色、責任和思維方式,而不是程序員或業務經理的角色、責任和思維方式。

* 系統開發的方法和原理,而不是該領域的特定工具或與工具相關的技巧。

面向的讀者

本書假定學生已經學習了計算機系統的導論課程,并且具有用至少一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寫過程序的經驗。考慮到那些沒有接觸過關于系統開發方法基礎資料的學生,我們回顧了作為基礎的系統原理。我們還假定,學生有計算讀寫能力方面的堅實教育背景,并且大體理解企業的核心元素,包括與生產、銷售、財務和會計工作相關的基本術語。

內容組織

本書的大綱依照系統開發生命周期組織:

* 第一部分:系統開發基礎,概述了系統開發,并扼要介紹了本書其余部分的內容。

* 第二部分:系統規劃與選擇,討論如何評估項目可行性和建立基線項目計劃。

* 第三部分:系統分析,討論系統需求的確定、過程建模和概念數據建模。

* 第四部分:系統設計,討論如何設計人機界面和數據庫。

* 第五部分:系統實現與運行,討論系統實現、運行、關閉和系統維護。

* 附錄A和附錄B可以跳過,或者作為課程最后的高級論題。


目次

目 錄
第1章 系統開發環境 1
學習目標 1
本章預覽 1
1.1 什么是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1
1.2 系統分析與設計:核心概念 2
1.3 系統 3
1.3.1 系統的定義及其組成部分 3
1.3.2 重要的系統概念 5
1.4 系統分析與設計的現代方法 7
1.5 信息系統開發與系統開發生命周期 9
1.5.1 第1階段:系統規劃與選擇 11
1.5.2 第2階段:系統分析 11
1.5.3 第3階段:系統設計 12
1.5.4 第4階段:系統實現與運行 13
1.6 其他開發方法 14
1.6.1 原型法 14
1.6.2 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工具 15
1.6.3 聯合應用設計 16
1.6.4 快速應用開發 16
1.6.5 參與式設計 17
1.6.6 敏捷方法 17
1.7 復習與練習 18
1.7.1 重點回顧 18
1.7.2 關鍵術語檢測 19
1.7.3 復習題 20
1.7.4 練習題 20
1.7.5 討論題 21
1.7.6 案例題 21
參考文獻 23
第2章 軟件的來源 24
學習目標 24
本章預覽 24
2.1 引言 24
2.2 系統獲取 25
2.2.1 外包 25
2.2.2 軟件的來源 26
2.2.3 選擇成品軟件 31
2.3 復用 33
2.4 復習與練習 36
2.4.1 重點回顧 36
2.4.2 關鍵術語檢測 36
2.4.3 復習題 37
2.4.4 練習題 37
2.4.5 討論題 37
2.5 案例:皮特里電子 38
參考文獻 40
第3章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 41
學習目標 41
本章預覽 41
3.1 PVF公司的背景 41
3.2 管理信息系統項目 43
3.2.1 啟動項目 47
3.2.2 規劃項目 50
3.2.3 執行項目 56
3.2.4 關閉項目 58
3.3 表示和安排項目計劃進度 59
3.3.1 表示項目計劃 61
3.3.2 用PERT計算預期持續時間 62
3.3.3 構造PVF項目的甘特圖和網絡圖 62
3.4 使用項目管理軟件 66
3.4.1 設定項目開始日期 66
3.4.2 輸入任務并指定任務關系 66
3.4.3 選擇進度計劃方法評審項目報告 67
3.5 復習與練習 68
3.5.1 重點回顧 68
3.5.2 關鍵術語檢測 69
3.5.3 復習題 70
3.5.4 練習題 71
3.5.5 討論題 74
3.5.6 案例題 74
3.6 案例:皮特里電子 76
參考文獻 77
第4章 系統規劃與選擇 79
學習目標 79
本章預覽 79
4.1 識別與選擇項目 80
4.1.1 識別和選擇信息系統開發項目的過程 80
4.1.2 可交付成果和結果 83
4.2 啟動和規劃系統開發項目 83
4.2.1 啟動和規劃系統開發項目的過程 84
4.2.2 可交付成果和結果 85
4.3 評估項目可行性 85
4.3.1 評估經濟可行性 87
4.3.2 評估其他可行性關注 93
4.4 建立基線項目計劃 94
4.5 評審基線項目計劃 99
4.6 PVF WebStore:系統規劃與選擇 102
4.7 復習與練習 105
4.7.1 重點回顧 105
4.7.2 關鍵術語檢測 106
4.7.3 復習題 107
4.7.4 練習題 108
4.7.5 討論題 109
4.7.6 案例題 109
4.8 案例:皮特里電子 111
參考文獻 113
第5章 確定系統需求 115
學習目標 115
本章預覽 115
5.1 確定需求 116
5.1.1 確定需求的過程 116
5.1.2 可交付成果和結果 117
5.1.3 需求結構化 118
5.2 確定需求的傳統方法 118
5.2.1 訪談和傾聽 118
5.2.2 直接觀察用戶 122
5.2.3 分析程序和其他文檔 123
5.3 確定系統需求的現代方法 127
5.3.1 聯合應用設計 127
5.3.2 原型法在需求確定期間的使用 129
5.4 確定系統需求的全新方法 130
5.4.1 識別要重新設計的流程 131
5.4.2 顛覆性技術 132
5.5 PVF WebStore:確定系統需求 133
5.5.1 網站布局和導航特性 133
5.5.2 WebStore和網站管理系統能力 133
5.5.3 顧客和商品目錄信息 134
5.5.4 網站原型演化 134
5.5.5 智能手機應用程序需求 135
5.6 復習與練習 136
5.6.1 重點回顧 136
5.6.2 關鍵術語檢測 137
5.6.3 復習題 137
5.6.4 練習題 138
5.6.5 討論題 138
5.6.6 案例題 138
5.7 案例:皮特里電子 140
參考文獻 141
第6章 結構化系統需求:過程建模 142
學習目標 142
本章預覽 142
6.1 過程建模 143
6.1.1 系統過程建模 145
6.1.2 可交付成果和結果 145
6.2 數據流圖方法 146
6.2.1 定義和符號 147
6.2.2 開發DFD的例子 148
6.2.3 繪制數據流圖的規則 150
6.2.4 DFD的分解 152
6.2.5 平衡DFD 154
6.3 在分析過程中使用數據流圖 156
6.3.1 繪制DFD的指導原則 156
6.3.2 用DFD作為分析工具 158
6.3.3 在業務流程重組中使用DFD 159
6.4 邏輯建模 160
6.5 PVF WebStore:過程建模 165
6.6 復習與練習 167
6.6.1 重點回顧 167
6.6.2 關鍵術語檢測 168
6.6.3 復習題 169
6.6.4 練習題 169
6.6.5 討論題 173
6.6.6 案例題 174
6.7 案例:皮特里電子 175
參考文獻 177

書摘/試閱

第5章 確定系統需求
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讀者應該可以:
* 描述設計和進行訪談時的選擇,制訂通過訪談確定系統需求的計劃。
* 解釋通過觀察工作人員和分析業務文檔確定系統需求的優缺點。
* 參加并幫助計劃聯合應用設計(JAD)會議。
* 在需求確定期間使用原型法。
* 選擇適當的方法導出系統需求。
* 解釋業務流程重組(BPR)及其對需求確定的影響。
* 理解在互聯網應用程序的開發中如何使用需求確定技術。
本章預覽
系統分析是系統開發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其間,系統分析師確定組織當前的信息系統如何運轉,然后評估用戶可能想在新系統中看到些什么。如第1章所述,分析的兩個組成部分是確定需求和結構化需求。圖5.1描繪了這兩個部分,并突出顯示了本章的重點--確定系統需求。

圖5.1 系統開發生命周期(SDLC)的4個步驟
需求確定所使用的技術日漸結構化。如同將在本章看到的一樣,現今的方法愈加依賴計算機的支持。本章首先學習比較傳統的需求確定方法,包括訪談、觀察工作環境中的用戶和收集程序及其他書面文檔。接下來討論收集系統需求的新式方法。第一種是聯合應用設計(JAD),讀者在第1章中已經看到了。接著是分析師如何越來越多地依賴信息系統的幫助進行分析。本章還將學習如何用原型法作為某些需求確定工作的重要工具。即使發生重大的組織變革,如業務流程重組,即使有新的組織變化,如開發互聯網應用程序,需求確定仍然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5.1 確 定 需 求
如前所述和圖5.1所示,系統分析的兩個組成部分是確定需求和結構化需求。雖然本書將其作為兩個獨立的步驟來討論,但是應該將這兩個步驟看作是有些并行和反復的。例如,在確定當前系統和期望的系統的某些方面時,系統分析師會開始結構化這些需求,或者構造原型向用戶展示系統可能怎樣運轉。通過結構化和原型構造發現的不一致性和缺陷會導致系統分析師進一步探究當前系統的操作和組織未來的需要。最終,系統分析師的想法和發現達成了對當前操作詳盡精確的描述和對新系統的需求。下面討論如何開始進行需求確定過程。
5.1.1 確定需求的過程
在SDLC的系統規劃與選擇階段的最后,管理方可能同意繼續進行新系統的開發。項目啟動和規劃之后(如第4章所述),系統分析師就開始確定新系統應該做些什么。在需求確定期間,系統分析師們從盡可能多的來源收集關于系統應該做什么的信息。這樣的來源包括當前系統的用戶、報表、表單和程序。所有的系統需求都要認真地形成文檔,準備好結構化。結構化的意思是將需求確定期間發現的系統需求整理為表、圖和其他格式,使之更容易轉化為技術性的系統規格說明。本書將在第6章和第7章詳細討論需求結構化。
收集系統需求在很多方面就像是進行某些調查。看過夏洛克·福爾摩斯或者類似的懸疑故事嗎?喜歡解謎嗎?喜歡解開懸疑和謎題所需的性格特征與在需求確定期間作一名優秀的系統分析師需要的特質一樣。這些特質包括:
* 大膽:應該質疑一切。問一些諸如“所有事務都以相同的方式處理嗎”“可以向什么人收取標準價格以外的費用嗎”“我們有可能某一天會想要允許或者鼓勵員工在多個部門工作嗎”之類的問題。
* 公正:系統分析師的任務是發現業務問題或機遇的最佳解決方案,而不是比如說找到一種方法來證明購買新硬件的合理性,或者堅持將用戶認為他們想要的東西加入新系統的需求。必須考慮所有各方提出的問題,并尋找最佳的組織解決方案。
* 放寬約束:假設一切皆有可能,再排除不可行的那些。例如,不要接受這樣的說法:“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所以必須繼續這種做法。”傳統不同于規定和政策,傳統可能是因為正當的理由而開始的,但是隨著組織及其環境的改變,傳統可能變成了習慣,而不是合理的程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