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傳播學視野下的軍旅文化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傳播學視野下的軍旅文化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價
:NT$ 354 元
優惠價
8730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軍旅文化自古以來在國家文化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是大眾文化領域的一種亞文化形態,具有大眾喜聞樂見的感性形式;另一方面,它是國家主流文化的自覺承載者,肩負著傳承與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嚴肅使命。但遺憾的是,有關軍旅文化及其傳播的研究一直空缺,有關軍旅文化促進國家建設尤其是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研究還尚未起步。
為此,《傳播學視野下的軍旅文化研究》力圖填補這一學術空白,通過主題化、專門化的研究,初步構建了傳播學視野下的軍旅文化研究體系,以期發揮出軍旅文化的更大價值。

作者簡介

耿文婷,1970年1月生,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大連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曾先後在東北師範大學、遼寧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哲學、美學、廣播電視藝術學,文藝美學專業,獲哲學學士.文學碩士、藝術學博士學位以及文化研究出站博士後。迄今出版學術專著兩部,發表論文一百五十余篇,主持或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若干項。多年致力於大眾文化與軍隊文化的研究,專著《中國的狂歡節——春節聯歡晚會的審美文化透視》系國內第一部研究央視春晚的學術著作,專著《信息化條件下軍隊基層文化建設》系軍內第一部研究文化工作生成戰鬥力的學術著作,並有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摘。

目次

導論 軍旅文化的價值發現
一、軍旅文化的時代價值
二、軍旅文化的理論價值

第一章 軍旅文化的本體探索
第一節 軍旅文化的概念辨析
一、軍事文化
二、軍隊文化
三、軍營文化
四、軍旅文化
第二節 軍旅文化的品性剖析
一、軍旅文化的價值品性
二、軍旅文化的人格品性
第三節 軍旅文化的結構解讀
一、當前文化結構理論的問題與原因
二、實踐唯物論觀照下的文化結構新解
三、軍旅文化的結構層次

第二章 軍旅文化的歷史演進
第一節 軍旅文化的起源
一、“樂者藥也”——以精神宣導為突出特徵的上古軍樂文化
二、“執幹戚舞”——兼具巫術與教化功能的上古武舞文化
第二節 軍旅文化的歷史變遷
一、先秦時期的軍旅文化
二、漢唐時期的軍旅文化
三、明清時期的軍旅文化
四、近現代時期的軍旅文化
第三節 軍旅文化的當代嬗變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30年:軍旅文化所展現的革命英雄主義文化
二、改革開放30年:軍旅文化努力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最前列
第四節 軍旅文化的整體歷史風貌
一、軍旅文化充分體現了主流思想道德內涵
二、軍旅文化積極建構了中華民族精神
三、軍旅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藝術寶庫
……

第三章 軍旅文化的大眾功能
第四章 軍旅文化的內容系統
第五章 軍旅文化的媒介傳播
第六章 軍旅文化的實踐擴展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試閱

二、軍旅文化的人格品性
軍旅文化的特出品性分為內在的價值品性與外在的人格品性兩大方面。如果說價值品性是軍旅文化優越性的內在精神蘊含,那麼,人格品性則是軍旅文化優越性的外在人格表現。軍旅文化的人格品性通過一個個有血有肉、生龍活虎的軍人個體和他們的言行舉止向外擴散傳播。譬如,“有血性”的李云龍、“有品德”的許三多等。血性與品德就是他們身上凸顯的人格特徵,就是革命軍人應該有的“樣子”。2014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古田召開的全軍政工會議上提出了培育新一代革命軍人的號召,“四有”新軍人的提出為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樣子”畫了像。
習近平主席的新“四有”軍人思想,與鄧小平的“四有”新人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是適應新的時代環境與歷史條件的與時俱進的產物。二者所不同的是提出的範圍:鄧小平的“四有”新人思想是在1985年3月的全國科學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即“教育全國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四有”軍人思想是在“四有”新人之後提出的,包含於“四有”新人之中,是從“四有”新人思想中派生出來的。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新“四有”,是在軍隊範圍內首次提出的,是為了實現“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之要而對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提出的總要求。新“四有”包括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
(一)有靈魂
什麼是有靈魂?有靈魂就是“要信念堅定、聽黨指揮”。“兩彈一星”功勛的故事就是“有靈魂”的最好注解。那時,只要祖國一聲召喚,兩彈一星將士就遵照“上不告父母,下不示妻兒”的規定,秘密聚集到大漠。當年,有一對夫婦各自接到去參加核試驗的命令,便先後悄悄出發。一天,在核試驗場一棵老榆樹下等車時,兩人才驚訝地相遇。又如,駐澳門部隊周圍有眾多娛樂場所,用官兵們的話說,“樓內是社會主義,樓外是資本主義‘’,穿梭於兩種社會制度之間,每天都有”鑄魂“與”蛀魂“的較量。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軍人精神家園的”哨兵“卻一刻也不能打盹。①
(二)有本事
什麼是有本事?有本事就是”要素質過硬、能打勝仗“。當年甲午之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水師提督丁汝昌、”定遠“艦管帶劉步蟾、”鎮遠“艦管帶林泰曾、”鎮遠“艦護理管帶楊用霖用自殺的方式表現出了軍人的氣節。但軍人為戰而生,國家養育軍人,不是讓你關鍵時刻一死了之,而是要用”勝利“體現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①而要贏得勝利,就必須塑造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軍隊。連續兩度斬獲空軍飛行員最高榮譽”金頭盔“大獎的特級飛行員蔣佳冀是一名80後飛行團團長,在2011年中國空軍首次對抗空戰檢驗性考核中,他以42:0的大比分完勝對手,從100名飛行員精英中脫穎而出,贏得了”金頭盔”獎。他先後10余次執行各類實彈打靶任務,命中率100%。為了避開雷達探測,他練就了一身超低空飛行的過硬本領,能夠出其不意地突進對方防線,襲擊目標。素質過硬,才能完勝對手,這是信息化時代向每一名中國軍人提出的嚴峻挑戰。
(三)有血性
什麼是有血性?有血性就是“要英勇頑強、不怕犧牲”。《亮劍》裡,李云龍說:“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身陷重圍,但是我們敢於亮劍,我們敢於戰鬥到最後一個人。”有血性,就是要敢於流血犧牲。只有不怕流血犧牲.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才能勇往直前地與敵人戰鬥。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美國老兵在回憶錄中說:“我們最怕和中共的軍隊交戰,他們不僅善戰,而且太不怕死了。”他們稱這種不怕死的精神為“謎一樣的東方精神”。中國革命能夠獲得勝利,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不怕死、有血性的中國軍人,從前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舍身堵槍眼、邱少云舍身被烈火燒,等等;今天,中國軍人依然秉持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這是人民軍隊能打勝仗的根本,這個根本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到底、發揚到底。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