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會員日限定登入禮】會員登入立即領券,先領券再買書,折扣更優惠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滿額折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遙遠的地球之歌(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2 元
定  價:NT$ 312 元
優惠價:87271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就是太空版《權力的遊戲》!有硝煙滾滾,也有蛇蠍美女,有曠世陰謀,也有稚子天真。

◆酣暢淋漓的重口味爽文,陰謀詭計、聲色犬馬、辛辣幽默應有盡有!翻開本書,體驗一場炮火與血漿齊飛的太空冒險!

◆美國重要媒體怒贊《崩塌的帝國》:如果你喜歡《權力的遊戲》,一定會享受這場殘酷輝煌的星際冒險。

◆《崩塌的帝國》是科幻至高榮譽軌跡獎作品,還榮獲雨果獎提名、Goodreads選擇獎科幻小說獎提名。

◆《崩塌的帝國》至今已出版34個版本,Goodreads評分4.1,評分人數多達3萬。

◆《崩塌的帝國》是斯卡爾齊新系列“互惠帝國”三部曲的開篇,星河縱橫中,一個波瀾壯闊的新帝國——“互惠帝國”橫空出世,等待著再次激盪科幻疆土。

◆作者約翰·斯卡爾齊是當代科幻領軍人物,曾任美國科幻與奇幻作家協會前主席。他3奪雨果獎、2奪軌跡獎、2奪日本星雲賞、1奪約翰·坎貝爾新人獎。

◆如果當代作家裡,只有一人能代表美國科幻小說的精髓,這個人一定是約翰•斯卡爾齊。——《科幻小說百科全書》第三版

 

公元3620年,地球迎來了末日,但人類仍未滅絕。

人類通過兩種太空移民方式,使種族得以延續:

一種是用播種船將基因運送到外星,再在外星直接培養出本土人類。這種移民的歷史短暫,卻漸漸形成了獨有的文化體系。

而另一種,則是將末代地球人人體冷凍,用飛船送往外星。這種移民親眼目睹了地球的毀滅,充滿了沉重的使命感。

這一天,在遙遠的薩拉薩星,截然不同卻又無比相似的他們終於相遇了。

 

作者簡介

阿瑟·克拉克

(Archur C. Clarke, 1917-2008)

英國科幻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王,與阿西莫夫、海因萊因一起並稱為“20世紀科幻三巨頭”。他一生創作了100多部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作品總銷量突破1億冊,並多次獲得雨果獎、星雲獎、軌跡獎等科幻至高獎項。1986年,克拉克獲得美國科幻與奇幻作家協會終身成就獎——大師獎。

克拉克曾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擔任雷達技師,退役後獲得了數學和物理學的學士學位。同時,他也被稱為偉大的太空預言家,他針對太空技術作出的許多預測都成為了現實,他曾經預言過人體冷大腦記憶備份、地球通訊衛星、地震預防預測等尖端科技,地球靜止軌道正是因為他而被命名為“克拉克軌道”。

克拉克的絕大多數作品屬於“硬科幻”,以翔實精準的科技描述著稱,並運用哲學的思考方式,探究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人類與人類技術所能達到的極限。在《地光》中,克拉克對月球開發、月球生活、太陽系殖民、宇宙戰爭等未來場景作了精準的預測。

名人/編輯推薦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讓我走上了成為科幻作家的道路。

——雨果獎、星雲獎得主,特德·姜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對阿瑟·克拉克拙劣的模仿。

——《三體》作者,劉慈欣

克拉克不僅受到科幻愛好者的敬重,同樣也受到科學家們的愛戴,他幾乎包攬瞭如今每一項適合他的獎項。

——科幻巨匠,艾薩克·阿西莫夫

克拉克用他簡潔、動人的一貫風格,描摹了人類對外星的渴望,令人警醒卻並不絕望。高度推薦。

——《圖書館雜誌》

阿瑟·克拉克創造了他自己龐大而充滿未來主義的宇宙。

——《星期天泰晤士報》

阿瑟·克拉克是太空時代的預言家。

——《泰晤士報》

在阿瑟·克拉克誕辰100週年的今天,他仍然是毋庸置疑的科幻小說帝王。克拉克是一位能夠提升你想像力的作家。

——《衛報》

目次

目錄

 

作者的話 I

 

第一部 薩拉薩星 001

 

第二部 麥哲倫號 033

 

第三部 南 島 057

 

第四部 克拉肯山 131

 

第五部 慷慨號綜合征 203

 

第六部 海底森林 267

 

第七部 如同火星飛騰 287

 

第八部 遙遠的地球之歌 307

 

第九部 薩根二 341

 

地球年表 345

 

關於本書 347

 

致 謝 349

書摘/試閱

真是難以相信:他真的甦醒過來了,生命又能重新開始了。

羅倫·羅倫森少校明白,自己永遠也無法從那場悲劇中徹底脫身:悲劇已經延綿了四十多代人,並在他的有生之年達到高潮。在新生的最初幾天,他的內心一直被恐懼所佔領。即便是麥哲倫號下方那顆充滿希望和神秘的星球也不能讓他擺脫一個想法:今夜當他閉上雙眼,沉入兩百年來的第一次自然睡眠,會有什麼樣的夢境等著他呢?

他曾經目睹了任何人都無法忘懷的景象,在時間終結之前,那景像都會縈繞在人類的心頭,無法散去。通過飛船的望遠鏡,他親眼看著太陽系走向了滅亡。他看見火星上的火山十億年來首次噴出岩漿;他看見金星的大氣被吹進宇宙,片刻的赤裸之後,它自身也被太陽吞噬;他看見那幾顆氣體巨星逐個爆燃,成為一團團熾熱的火球。然而,和地球的悲劇相比,這些都只不過是空洞蒼白的景象。

那場悲劇,他在攝像機裡親眼目睹了。有人獻出生命的最後時刻,將攝像機安裝到位;但是和這些無私的人相比,那些攝像機也只是多存在了幾分鐘而已。他看見——

——大金字塔泛出暗紅,然後塌陷成了一攤熔岩——

——大西洋在瞬間乾涸,堅硬的海床裸露了幾秒,隨即被湧出的岩漿再度淹沒——

——巴西的叢林一片火海,火光中升起的明月在夜空中熊熊燃燒,那光芒甚至堪比幾分鐘前最後一次落下的太陽——

——數公里厚的遠古冰川化為氣體,埋藏於其下的南極大陸短暫地露出了真面目——

——雄偉的直布羅陀大橋在半空中熔解、崩塌——

在末日前的那個世紀裡,地球上到處遊蕩著鬼魂;它們並非死者,而是永遠不能出生的嬰兒。在最後的五百年裡,地球上的出生率一直很低,這是為了將最後時刻的人類總數維持在幾百萬左右。於是,一個個城市沒有了人煙,一個個國家遭到了遺棄,剩下的人類聚居到一起,共同迎接歷史的最後一幕。

這是一個奇特的時代,人類在絕望和狂喜的兩極之間往復搖擺。許多人試圖依靠傳統的消遣忘卻命運,他們吸毒、濫交、投身危險的運動,甚至有人玩起了小規模的戰爭遊戲;只不過戰事受到密切監控,武器由雙方協商定奪。同樣流行的是五花八門的電子宣洩,有人投入了無休無止的電子遊戲,有人迷上了互動式戲劇,更有人直接刺激腦部獲得快感。

再也不必擔憂這顆行星的未來了,行星上的一切資源、各個時代積聚下來的一切財富,都可以問心無愧地大肆揮霍。單以物質財富而論,每個人都是百萬富翁,他們的財富之多,是勤勤懇懇的祖輩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的。他們不無譏諷卻又不失驕傲地將自己稱為“末日的貴族”。

千千萬萬的人醉生夢死,但更多的人投入到了比自己的生命更偉大的事業中去。憑著獲得解放的巨大資源,許多科學研究得以繼續進行。如果一個物理學家需要在實驗中動用一百噸黃金,那麼預算將不是問題,只是運輸會有點困難。

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科學議題有三項。一是對太陽的持續觀測。這不是對太陽將要毀滅的事實有什麼懷疑,而是要將毀滅的時間預估精確到年、月、日、小時。

二是對地外智能的搜尋。幾個世紀的失敗之後,人類曾將這個項目打入冷宮,事到如今又急不可待地重拾了起來。但即便到了最後,這個領域的成就也沒能超過前人。面對全人類的追問,宇宙一如既往地給出了乏味的答案。

第三項當然就是向周圍的恆星播種生命,以避免人類隨著太陽的毀滅一同消亡。

到了最後一個世紀的開端,人類已經造出了更快、更精良的播種飛船,並將它們送到了五十多個目的地。結果不出所料,多數任務都以失敗告終,但也有十艘發回了至少是局部勝利的消息。人類將更大的希望寄託在了更新、更先進的飛船上,儘管它們要在地球毀滅後很久才會抵達各自遙遠的目標。最後發射的一艘會加速到光速的二十分之一,並在飛行九百五十年後著陸——如果一切順利的話。

羅倫還記得“無敵神劍號”從位於地月拉格朗日點的船塢啟航時的情景。他當時才五歲,卻已明白這將是最後一艘播種飛船。然而,這個持續了幾個世紀的項目,卻為什麼要在技術最成熟的時候取消?這一點,是年幼的他所不能理解的。他也絕對想像不到:在地球的最後幾十年內,一項驚人的發現將會扭轉整個局面,為人類賦予新的希望,並徹底改變他的人生。

當時,關於載人宇航的研究數不勝數,但還沒有一個可行的方案能將人類送到哪怕最近的恆星。這樣的航行可能要持續一個世紀之久,但時間並不是最大的困難,休眠技術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有一隻恒河猴已經在“路易·巴斯德號”衛星醫院裡沉睡了近一千年,腦部活動仍舊完全正常。人類休眠的最高紀錄是由一位患了特殊癌症的病人創下的,時間不到兩百年。但是科學家相信,猴子做得到的事,人類一定也能做到。

生物學上的問題算是解決了,工程上的障礙卻似乎難以逾越。

火箭技術的根本問題就在於此,然而在深空推進領域,還沒有能夠替代火箭技術的辦法。在宇宙裡,減速和加速一樣困難,但如果帶上減速用的推進裝置,任務的難度將不止是原來的倍數,而是原來的平方。

一條裝備齊全的休眠飛船可以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它需要攜帶約一百萬噸特殊物質作為燃料,這很困難,但不是沒有可能。

然而,要想在航行結束前先行減​​速,它要攜帶的燃料就不是一百萬噸,而是恐怖的一萬億噸,這一點根本不可能辦到,因此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沒人朝這方面考慮。

但歷史發出了極大的反諷:人類居然在離開鎖的時間還不到一個世紀時,獲得了通向宇宙的鑰匙。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1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購物車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