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小男孩奧立弗在濟貧院里艱難地長大。九歲的時候,他被送進棺材鋪里做學徒,饑餓和侮辱迫使他逃了出來。在倫敦街頭流浪的時候,他被小扒手發現,被拉進了賊窩。后來,他被善良的布朗羅先生收留,可是不幸又被扒手們搶了回去,還被迫參與偷竊……奧立弗到底能不能弄清楚自己的真實身份,和自己的親人團聚?
作者簡介
查爾斯·狄更斯,十九世紀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1843年,《圣誕頌歌》首次出版發行。《圣誕頌歌》是查爾斯·狄更斯的三部圣誕小說之一,其他兩部為《鐘聲》和《爐邊蟋蟀》。這三部短篇小說雖不像狄更斯白勺長篇小說《雙城記》、《大衛·科波菲爾》等那么有名,但它們的象征意義卻是十分深遠的,尤其是它們奠定了現代圣誕節的內涵。在《圣誕頌歌》出版的維多利亞時代,圣誕節並不為很多英國人所知。后來,故事中的一些情節成了圣誕節的約定風俗,諸如家庭團聚、互換禮物、圣誕餐飲,甚至“圣誕快樂”的說法也是由此而得以流行的。狄更斯也因此被稱作“圣誕之父”
目次
第一章 孤兒奧立弗
第二章 誤人賊窩
第三章 短暫的幸福
第四章 再到賊窩
第五章 善良的人家
第六章 露絲姑娘
第七章 神秘的身世
第八章 南希姑娘
第九章 揭開疑團
讀后感
閱讀筆記
書摘/試閱
《霧都孤兒/成長文庫 世界少年文學精選 青少版》: “她是我女兒……”老婦人朝尸體擺了擺頭,像白癡一樣乜斜著眼睛說道。可憐的老人嘰里咕嚕地說著,棺材鋪老板毫不理會,轉身就走。 “等一等,等等!”老婦人高聲說道,有點像自說自話,“她下葬是明天、后天,還是今天晚上?我都替她收拾好了,你知道,我也得去。給我送一件大的斗篷來,要穿上很暖和的,天氣可真冷。去以前,我們還得吃點面包,喝點酒啊!千萬別小氣,送點面包來——只要一個面包、一杯水就夠了。我們會有面包的,親愛的,是不是啊?”她急切地說。殯儀館老板又想往門外走,被她一把拉住了大衣。 “是的,是的,”殯儀館老板說道,“當然會有的,你要什麼都有。”他掙脫了老婦人的拉扯,領著奧立弗,匆匆忙忙走了。 第二天(這戶人家已經獲得半個四磅面包和一塊干奶酪的救濟,是邦布爾先生親自送來的),奧立弗和他的主人又一次來到喪家。邦布爾先生已經先到了,還帶來四個濟貧院的男人,準備扛棺材。 他們一陣小跑,來到教堂墓地一個僻靜的角落時,牧師還沒到場。那地方蕁麻叢生,教區居民的墓穴也修在那里。天上飄起一陣凜冽的細雨。一群穿得破破爛爛的孩子,吵吵嚷嚷地在墓碑之間玩起捉迷藏來,忽而又在棺材上邊跳來跳去。 邦布爾先生、蘇爾伯雷和教會文書遲遲才到,緊接著牧師出現了,一邊走一邊穿白色的法衣。儀式草草完事。填墓倒不是什麼難事,墓穴裝得滿滿的,棺材最上面離地面只有幾英尺。只有跟在掘墓人身后的小孩子,嘰嘰喳喳地抱怨這游戲結束得也太快了。 “喂,奧立弗,”在回去的路上,蘇爾伯雷老板問道,“你喜歡不喜歡這一行?” “還好,先生,謝謝你,”奧立弗頗為猶豫地回答,“並不特別喜歡,先生。” 一個月的試用期結束了,奧立弗正式當上了學徒。 一天,奧立弗和諾亞照著平日開晚飯的時間一塊兒下樓,來到廚房,共同享用一小塊羊肉——一段重一磅半、毫無油水的羊頸子。那時候夏‘洛蒂給叫出去了。饑餓難熬、品行惡劣的諾亞·克雷波爾盤算了一番,打定主意要捉弄奧立弗一番。 諾亞將雙腳蹺到桌布上,一把揪住奧立弗的頭發,擰了擰他的耳朵,闡發了一通自己的看法,宣布他是一個“卑鄙小人”,而且宣稱自己將來看得到他上絞刑架,這樁值得期待的事遲早會發生云云。然而這些辱罵一句也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把奧立弗惹哭。諾亞變得更加咄咄逼人了。 “濟貧院,”諾亞說,“你母親還好吧?” “她死了,”奧立弗回答,“你別跟我談她的事。” 奧立弗說這句話的時候漲紅了臉,呼吸急促,嘴唇和鼻翼奇怪地翕動著。克雷波爾先生認定,這是一場號啕大哭即將爆發的先兆,他的攻勢更凌厲了。 “濟貧院,她是怎么死的?”諾亞說道。 “我們那兒有個老護士告訴我,是她的心碎了,”奧立弗仿佛是在對自己講話,“我知道心碎了是怎么回事。” “哎呀呀,一派胡言,”諾亞看見一滴淚水順著奧立弗的臉頰滾下來,“誰讓你這么哭鼻子?” “不是你,”奧立弗趕緊抹掉眼淚答道,“反正不是你,你別跟我提起她,最好不要提。” “你知道,濟貧院,現在已經沒有辦法了。當然,你那時也是沒辦法。我對此深感遺憾,我相信大家都是這樣,非常非常同情。不過,濟貧院,你得知道,你媽是個里里外外爛透了的賤貨。” “你說什麼?”奧立弗唰地抬起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