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好教育改變人的氣質(簡體書)
滿額折

好教育改變人的氣質(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價
:NT$ 252 元
優惠價
87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上海市建平中學副校長鄭朝暉的最新作品,本書雖直指教育卻又不限於教育,讀者可以從書中讀到一個教育人對教育和社會的立體、豐富的思考。
全書共分為五輯,分別從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詩意、教育沉思、教師、社會等角度展開論述,較為全面地呈現了作者對好教育及其與人的氣質的關係的理解。文筆流暢,視野廣闊,讀來引人深思。

作者簡介

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全國語文報刊協會課堂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華東師範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MOOC中心兼職教授,上海市特級教師特級校長聯誼會副秘書長,上海市儒學會中小學國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上海市建平中學副校長,建平教育集團秘書長。

名人/編輯推薦

• 每個人對好教育的理解不盡相同,在作者看來,好的教育應該能改變人的氣質,讓人擁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他的這種思考為當下的學校教育提供了若干可供參考的努力方向,相信讀過這本書的人也一定能從中找到共鳴。
• 本書作者為語文特級教師,文中當然少不了對語文教學的論述,這部分的內容角度獨特,有新意,讀來讓人受益良多;而身兼學校校長職務又讓作者的思考跳出語文教學的格局,有著大視野和長遠性,所以文中對教育和社會的思考,不僅適用於一線教育者,普通讀者也會很歡迎。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作者對“理性”和“常識”的追求,做教育要回歸平靜,看待社會問題更要回歸理性,作冷靜從容的思考,這或許也是每位讀者應該追求和回歸的原點。

自序

承蒙大夏書系各位老師的錯愛,我在我的微信公眾號“一個教師的行走空間”裡的文章,終於要結集出版了。照例應該在書的前面寫上兩句。翻檢舊文,覺得當時和編輯老師的來往書信裡,有一通還是比較全面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的,就將這作為本書的一個序言吧。

某啟:
承兄過譽,心中有愧。關於“一個教師的行走空間”,有媒體採訪我,我也趁此機會談了一點自己的看法。整理一下,寫給你。
首先是關於標題。“空間”,既是指網絡空間――我這個小小的微信公眾號,又是指自己的日常生活。很希望借助這樣一個網絡空間,留下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至於說為什麼叫“行走空間”,是因為空間雖然是一個與時間並列的概念,但是如果加入了時間的向量,就會變得異常豐富。行走,既是一個關於空間的概念,又是一個關於時間的概念。人在行走中改變著自己,無論是生理還是精神上,而這種改變實際上又賦予了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獨特的色彩。
不過,這樣的一個空間,既是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的,同時又具有“嵌套”結構,很像“俄羅斯套娃”。這樣的嵌套結構,大概有四層。
從文字影響的大小看,其中最核心的一層也就是第一層是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的。什麼是語文,如何教語文,問題的答案是我安身立命的基礎,而自己僥倖有了一點小成績,也受到不少青年朋友的喜愛,自然就希望將自己對於語文、對於語文教學的一點思考記錄下來,傳播出去。在我看來,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應該基於常識最後又回歸常識,不要山頭,不要唬人,才能夠做一名踏實從容的語文老師。所以,我的很多與語文有關的文章是從語言文字入手的,目的無非要引起同行對於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對象本身的高度關注。從基礎的層面講,智慧地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是未來社會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中國的語言文字非常動人、非常有趣,只有全身心地愛它、體會它,才會有語文教學的存在感與尊嚴感。
我的大量的說詩說文的文章,實際上就是這樣一種理念的具體實踐。我沒有什麼理論上的高頭講章,只是想這樣一篇一篇認真地讀去,或許可以給熱愛語文教學的青年老師或者愛語文的學生一點啟示與幫助,所以我選的詩文,不少是最尋常甚至是課本上的。在這個過程中,我主張“素人”的觀點。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我們其實既沒有必要的美學知識,又沒有必要的文學史知識,但是這並不妨礙也不應該妨礙我們去讀詩、讀文,而且更多的人就是這樣赤手空拳地與這些詩文相遇的。如果在這種情形下還能夠讀出詩文的美妙來,我們的閱讀才是“可持續”的,閱讀才能夠逐漸成為我們的習慣。一上來就被高頭講章嚇壞了,普通的讀者只會望而卻步,不與聞焉。所以,希望通過我的解讀的嘗試打消大家懼怕閱讀的心態,能夠毫無包袱地去讀它們,大概也算是我內心的一點奢念吧。
第二個層面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大概是目前的一個“全民話題”,“一犬吠形,百犬吠聲”的情形很普遍。但是這樣的“大合奏”裡,我們很少能夠聽到真正對教育有思考的理性的聲音。喧囂與浮躁,既是當今公眾文化的表徵,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教育界的特質。我對於教育的思考,其實也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希望教育回到“理性”和“常識”的層面上,進行冷靜從容的思考。我曾經寫了一篇文章《歲尾年頭的教育期盼》,大概表達了我對當今教育的思考。有時候,常識往往是“卑之無甚高論”的,也不必言必稱西哲的,教育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意義應該是大家都明白的,但是一到搞教育、辦學校、進課堂,大家又都茫然不知所措了。這些文章都是有針對性的,有些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看了未必會很舒服,但是我認為自己還是秉持了正心的。這一部分的文章有的是應《上海教育》之約寫的專欄文章,有的則是學校各種場合的發言講話的整理。無非希望我們的教育能夠更從容、更淡定一些,我們能夠真的知道教育所應該完成的工作。
第三個層面是希望能夠展現作為知識分子在社會公共事務中所應該展現的理性精神。網絡時代是一個眾聲喧嘩的時代,是一個比嗓門的時代,也是一個言語觀點背後充滿“陽謀”“陰謀”的時代。以前某學界明星談《論語》、說孔子,一時洛陽紙貴,我遇到幾位碩士大儒,對此很是不屑,甚至言辭激烈。但是,這些學者都不屑于到公共媒體用適合公共媒體傳播的方式講孔子、講《論語》,所以直到現在,依然只停留在憤憤不平、捶胸頓足的層面上。這給我的教訓是,即使眾聲喧嘩,我們也應該積極發出自己的聲音,讓“一邊倒”的所謂“輿論”裡夾雜著些不一樣的聲音。這或許多少能夠在很多昏熱的頭腦上滴幾滴清涼水,也或許能讓那些清醒的少數派知道自己還有同道,從而更有勇氣發出自己的聲音。不過,這些文字並不多。
第四個層面自然是作為“人”的層面,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情感糾葛,也有游山曆水、觀畫賞景的豐富生活。一方面,希望通過文字記錄全方位的自己,讓我的大小朋友知道,本人並不一定是要端定架子,循循善誘,作好為人師狀的;另一方面,希望通過這樣的呈現,讓大家知道,要想好好做老師,自己的精神世界必須首先豐盈起來(還是“好為人師”了)。當然,這些文字的背後,其實是有著自己的思慮和歎惋的,所謂“念我獨兮,憂心京京”。我之所以將公眾號命名為“一個教師的行走空間”,與其中不少因為游山曆水而產生的感慨不無關係。
總括起來,一方面是縱向的變化,呈現自己的心路歷程,記錄自己精神嬗變和逐漸豐富的過程;另一方面是呈現個人之于知識分子、之于教育工作者、之于語文老師的情感、思想、認識和看法。我很認真地經營這個空間,並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這個空間也可作為自己的“精神日記”吧。
拉拉雜雜寫了這些,不知是不是對你會有幫助。
順頌春祺!
朝暉拜上

編訂成冊的時候,遊記和藝術隨感沒有編訂進去,一方面是因為太過私人,另一方面也是體例、內容上有不協調的地方。直接抄錄這封信,是想說明我寫的文字之間內在有著相互的關聯,寫在開頭,也算是作一個全面的交代吧。最後還是要感謝所有愛我、支持我的親人和朋友,也要感謝大夏書系的各位老師。你們是我不斷向前的動力。

目次

目錄
第一輯
語用其妙:底色裡的生命韻味
01 關於我的文風 003
02 如何做個好讀者? 005
03 解“巸” 008
04 聽話識人情
——語詞解讀舉隅 010
05 來一場與閱讀邂逅的青春 014
06 談談歷史劇中的語言問題 020
07 “言語有如微小劑量的砷” 022
08 也說馮唐翻譯《飛鳥集》 025
09 《枕草子》的兩段譯文 028
10 《斷章》臆說 031
11 《斷章》再說 034
12 關於《相信未來》的囈語 036
13 我說《雨巷》 039
14 樸素與精緻 042
15 千利休的牽牛花 044
16 “底色”裡的生命韻味 046
17 讀《項脊軒志》 048
18 讀《鄭伯克段于鄢》 051

第二輯
詩意斯美:解詩莫負深致
01 “讓那個人就那樣栩栩如生地站到你的面前” 057
02 寂寞談片 060
03 常建的半首好詩 062
04 物哀與天真 064
05 《早秋》慢讀 066
06 《春曉》的世界 070
07 讀《擊壤歌》 073
08 說《彈歌》 075
09 《望廬山瀑布》:李白的不得了 077
10 讀詩須“字字不放過”:從老杜兩首詩說開去 079
11 《山行》:妙在深深淺淺處 082
12 好詩不易得:張詠《訪人不遇》評點 085
13 心中都有的那滴淚:《錦瑟》再解 088
14 唐詩裡的一個公案 090
15 且開且落的寂寞 093
16 解詩莫負深致 096
17 且將虛字細細吟 098
18 《春江花月夜》:中國文化的詩意形象 101

第三輯
教育之責:為青春鼓掌,為歌聲駐足
01 給年輕朋友們的文字 109
02 悲情郝金倫的背後 111
03 “獨立教師熱”的冷思考 114
04 感動是一種饋贈 117
05 請為歌聲駐足 119
06 我的教育期盼 121
07 學校的氣質 124
08 我負責謀平等,你負責爭自由 126
09 何必“讓每一堵牆都說話”? 129
10 對堅守的人表達敬意 133
11 好的教育就是改變人的氣質 135
12 請為青春鼓掌 138
13 教育宣傳:讓社會聽到理性的聲音 140
14 那道被遺忘的燭光 143

第四輯
教師所任:讓花朵傳遞風的姿態
01 教書與談天 149
02 讓傾聽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習慣 152
03 教學是件技術活兒 155
04 為理想主義夯實技術的基礎 158
05 我們的教學設計應該向電子遊戲學什麼? 161
06 編不好教材,搞不好教育 166
07 且聽楊絳先生說教育 169
08 初春,遇見佐藤學 172
09 讓花朵傳遞風的姿態
——佐藤學《教師花傳書》讀後隨想 175
10 失去了整個世界,我也失去了你 178
11 一個教育中似是而非的觀點 181
12 一同沐浴斑斕的星輝 183

第五輯
社會之思:誰也無權折斷向上的翅膀
01 誰也無權折斷向上的翅膀 189
02 喬布斯的改變 191
03 冰封的文字焐不熱 195
04 阿Q的精神傳統 197
05 阿Q的相貌 199
06 兒童行古禮說 201
07 捍衛柴靜說出的常識 203
08 行禪與賀茂祭 205
09 儘快忘記他 207
10 人機之戰:人類如何勝出? 209
11 誰允許你如此暴戾? 211
12 楊先生的隱身衣 213
13 貴族與土豪的階層利益之爭
——重讀《李將軍列傳》所感 215
14 在罪惡中沒有誰是道德的高貴者
——再讀《老王》 217
15 抖落塵埃,你是否還在?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 220
16 那十二個動人的男人
——話劇《十二個人》觀後 223
17 挽歌的迷思
——關於《老炮兒》的感想 226

書摘/試閱

何必“讓每一堵牆都說話”?

我經常逛街,因為我相信在閒逛中會有更多的想法。比如,我曾經就去了位於淮海路的IAPM,這是一個豪華的商業廣場,裝修設計非常好。在一個轉彎處,我被一堵裝飾牆吸引住了,凸起的幾何裝飾由於背景燈光的照射,給人一種柔和、平穩的感覺。如果你手邊正好有一本書,我覺得你會很快打開它,然後在這樣的環境裡開始專心地閱讀。這時候,我忽然有了一個想法,如果我們的學校有這樣一堵牆,效果是不是應該很好呢?不過,我又很快否定了這樣的想法,因為我不能確定沒有明確的口號標語的裝飾牆,是否能夠被現在的大多數學校接受――但是,我真的覺得學校的牆壁實在是太“聒噪”了。
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學校牆上會有很多的標語,要不是學校的辦學理念、校風校訓之類的東西,要不是不厭其煩地在自來水龍頭邊貼上“不要讓眼淚成為地球上最後一滴水”,或者在廁所裡貼上“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來也匆匆,去也衝衝”,或者在餐桌邊貼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不是在草地上插上“依依芳草,踩之何忍”之類的提示語。這是很多學校所謂文化建設的重要經驗,叫作“讓每一堵牆都說話”。
是不是每一堵牆都說話了,我們的教育目標就會達到呢?記得有一次在一所學校訪問時,我問一位剛從自己班級裡跑出來的學生,你們教室外面的牆上貼著哪位科學家的畫像,他說了什麼名言?學生支支吾吾地猜了幾個,都不對。我說,你不是每天都在教室裡進進出出嗎,為什麼不知道牆上貼的是什麼呢?那位學生說,每天都匆匆忙忙的,沒顧上看。喏,這就是所謂的效果,“熟視而無睹”,就是對“讓每一堵牆都說話”的回答。
另一次,我遇到一位女高中生,她對我說自己特別反感草地上“依依芳草,踩之何忍”的提示語,“好像我們一定會去踩它似的”――她說話的時候,露出很委屈的神情。
在我任教的學校,有一幢樓叫“濟美樓”,名字來自《左傳》,所謂“世濟其美,不隕其名”。它的周圍長著許多橘子樹,橘子成熟的時候,黃澄澄的,煞是誘人。不過,橘子樹旁邊並沒有“請勿攀折”之類的牌子,學生也不會去采。來參觀的教師表示很驚訝,而我總是淡淡地說,“這大概就是我們學校的‘腔調’吧”。非我之屬,莫之取也,在我看來不過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而已,用不著大驚小怪。當然,學校裡我喜愛的還有隨意放置在門廳裡的鋼琴,每個學生都可以走過去,坐下來彈一曲,即便不會彈,小心翼翼地打開琴蓋,輕輕地敲擊一下琴鍵,讓那清脆的樂音在過道裡飄蕩一會兒,也是很美的。每天中午的時候,總會有些此中高手在那裡彈奏,樂聲悠揚。有一次,我對同事們說:孔子所謂弦歌不絕,大概就是這樣的情形吧。而且,雖然沒有“愛護公物,人人有責”的牌子,這架鋼琴放在那裡好多年了,從沒有損壞過。我不敢說,這兩件事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但是至少我知道,孔子的家裡一定不貼標語。
還有一件事情,也讓我很有感觸。有一次我參加社區活動,帶一群大媽參觀上海音樂廳。一路上,大媽們的大嗓門讓我很擔心,但是當她們進入上海音樂廳這座富麗堂皇、頗具法式浪漫風情的建築時,人人都壓低了嗓門,還時不時地相互提醒。這讓我很是感慨。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建築本身的力量。
說到底,我還是很反感我們這種“標語滿天飛”的狀態。我覺得這樣直白的“教育”,不但發揮不了教育的作用,有時候還會產生負面影響。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大凡寫著“請勿亂扔垃圾”的地方往往是垃圾最多的地方,寫著“在此處撒尿者是王八”的地方往往尿跡連連。其實,中國長期的封建專制統治造成的一個十分惡劣的結果就是“話語權對立”。百姓總是自覺不自覺地站到“話語權”擁有者的對立面,並且下意識地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所以,明明寫著“文明行路,不闖紅燈”,只要沒有監控,大家紛紛去闖,全然不顧紅綠燈是對所有行路者的保護這個事實。此外,“話語權”的擁有者又有著濫用話語權的癖好,上至國民精神,下到吃喝拉撒,都要表達一下自己的指導性意見。這就造成了標語的氾濫。
此外,時時處處的標語,其實也體現了對人的不尊重和不信任。該怎麼吃飯,該怎麼上廁所……似乎料定你一定不知道這樣的道理。殊不知,這種不信任感有時候反而會激起人們尤其是年輕人莫名的“逆反”情緒。熟視無睹,是說標語的無用,一旦激起逆反情緒,則會走向貼標語者意願的反面。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內心一直浮現的是《莊子》中的一句話:“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不用整天標榜自己的美好,但是它用湛藍的天空、閃爍的星辰、繁茂的植被、多樣的地形,將自己的美好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讓人們由衷地感受到天地蕩滌人心的美。就像上海音樂廳,它就那樣靜靜地存在著,卻用自己的氣質和氛圍讓習慣於大嗓門說話的菜場大媽也斂神屏氣。一個纖塵不染的地方,沒有人會隨便亂扔垃圾;一個氣質高雅的人,常常會讓別人肅然起敬。道理就是這樣簡單。
同樣,一個不關注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基礎文明素養養成的學校,貼多少“不許”“禁止”等的標語都換不來校園環境的甯謐和潔淨;一個不懂得尊重每個教師和學生的獨立人格的學校,也不必奢談“自立”與“民主”的學校精神。
我並不是說“讓每一堵牆都說話”本身有什麼錯,而是“讓每一堵牆都說話”的方式值得推敲。比如IAPM的那堵牆,並沒有貼上“寧靜致遠”之類的格言,卻會引發人們在喧鬧紅塵中尋求一刻的靜謐與沉思。中國古代的書院,一定是沒有物業保潔員的,灑掃庭除,是每一個書生的早課,這樣的傳統在我國臺灣和日本都還有延續。經過自己認真打掃、不染纖塵的環境,還要貼上“此處禁止……”等的標語嗎?你以為一堵潔白的牆壁發揮的教育功能,會比貼滿標語口號的牆的教育功能小嗎?
甚至有時候,我會負氣地想,那些要求貼標語口號的人,他們自己真的認同這些主張嗎?他們自己能做到嗎?如果是口是心非,豈不是更加可怕!
我們一直說要還校園以寧靜,是不是也應該包括不要讓學校的每一堵牆都喋喋不休這一層呢?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