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國家治理現代化與中共黨史黨建:第27屆全國中共黨史黨建學位點會議論文選編(簡體書)
滿額折

國家治理現代化與中共黨史黨建:第27屆全國中共黨史黨建學位點會議論文選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第27屆全國中共黨史黨建學位點會議在南開大學舉行。來自全國45所高校、黨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和博士生、碩士生共計170餘人出席會議,入選大會論文102篇。大會圍繞“國家治理現代化與中共黨史黨建研究”主題展開研討。張靜如教授和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張樹軍發來書面致辭。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景泉致開幕詞。5位元專家作大會主題報告,12名博士生和11名碩士生進行演講競賽。專家學者和博士生、碩士生還進行了分組研討。

目次

致2015年全國中共黨史黨建學位點會議的一封信/張靜如
2015年全國中共黨史黨建學位點會議開幕式致辭/張樹軍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關於黨史研究的重要論述
——在第27屆全國中共黨史黨建學位點會議上的發言/劉景泉
現代化理論視野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柴念
國家治理結構轉型與國家治理現代化
——以政黨、“社會中的國家”與社會三方互動為視角/楊曉峰
淺談國家治理理念現代化/楊昊傑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探析/李磊
黨的執政意識形態創新與國家治理現代化/金慧
全面從嚴治黨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辯證統一關係/鄭本鳳
國家治理現代化視角下關于黨治國家的再思考/鄭智鑫
國家治理現代化視閾下整頓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閆建琴
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視角下網絡反腐的價值、困境與路徑/胡煥文
國家治理視閾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三條路徑/蔣睿夫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邏輯管窺/馬金祥
從鄧小平“南方談話”看全面深化改革的特徵/王定毅
試析群眾路線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內在關係/張丹
中國特色民生法治化的建構邏輯與路徑,韓喜平孫賀
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關係的三個維度/王飛
論國家治理現代化視野下當代中國文化的發展路徑/張文彬
1931年《書報評論》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周鎏剛
中共早期政治思想中的“革命”概念/朱小花
瞿秋白譯著中的唯物史觀思想初探/顧友谷
“中央蘇區”:一個歷史概念的考釋/袁超乘
陝甘寧邊區社會治理模式及其當代啟示/楊安妮
抗戰時期中共抗戰周年紀念活動的考察/展召飛
延安時期黨的廉政制度建設及其啟示/劉國成
蘇聯專家與我國高校政治理論學科的創設
——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中心的考察/吳起民
高校黨史學科現狀、使命與對策
——以河南省為中心/吳宏亮 陳傑
中共黨員義務與權利關係演變研究
——以中共歷次黨章文本為據/董彥琳
全面依法治國: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歷史性變革/趙陽 張乾元
依規治黨:論中國共產黨“正式規矩”和“非正式規矩”/武星
文化視閾下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政黨治理邏輯研究/季衛斌
嵌入式治理:國家在非公黨建中的分類統合/付佳迪
基層治理中黨組織的功能及其轉換/賈甲
基層黨組織推進自然村落向農村社區轉型的作用思考
——以K市的三個村莊為例/李若辰
從破除“官本位”的角度探析黨的作風建設
——基於國家治理體系中發揮黨的主導作用/梁博
提高黨內法規建設的科學化水準
——基於《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選編》的研究分析/袁玉梅
論加強反腐敗中堅力量的建設
——基於B市F區紀檢監察隊伍的分析/吳國斌
鄧小平從嚴治黨思想及其對治國理政的啟示/牛婧
從辯證唯物主義視角看習近平治黨能力及其特點/歐陽吟子

書摘/試閱

《國家治理現代化與中共黨史黨建:第27屆全國中共黨史黨建學位點會議論文選編》: 一、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中國共產黨重新認識政黨與國家建設的關係 國家治理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現代化思想的延續與發展,是對中國現代化發展道路長期探索的結果。過去我們比較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主,黨中央提出過“四個現代化”目標,更多是在物質的層面提現代化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是,“現代化是現代性在物質的、制度的、觀念的三個層面的增加和擴展”。以往所理解的現代化概念僅僅局限於物質層面——即表層的經濟現代化。這也是後發國家長期存在的一個普遍性問題。①“現代化”應該包含更豐富的內涵和範圍,政治現代化也必然包含在內。 國家治理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現代化思想的全新認識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重大創新。作為一種政治理念,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政治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從實踐上說,治理改革也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它表明中國共產黨對社會政治發展規律有了新的認識,反映了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內在邏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深思熟慮,對我國未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做出了戰略思考,對“什麼是現代化、什麼是中國的現代化、怎樣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一問題進行了積極探索,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構建了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新思路,構建了從制度建設、治理價值到行動能力一體的治理路線圖。 治理的概念來自西方,中國的治理需要借鑒國外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的經驗,但並不等同於西方式的治理。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的歷史來源、治理制度、治理機構、治理模式、主要機制、目標和手段上均有所不同,實現治理現代化要符合我國的國情。2013年,習近平在“8.19”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註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2014年,習近平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開班式的講話上又強調:“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準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我國國家治理體系需要改進和完善,但怎麼改、怎麼完善,我們要有主張、有定力。”① 因此,從政黨與國家建設的角度來看,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治理現代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認識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處理和把握好黨治國家的力度和限度。當然,黨治國家的概念是隨著歷史發展的過程而有所不同的,可以有多種理解方式@,但無論如何定義,黨治國家都意味著政黨處於政治的核心地位,政黨在國家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從中國革命的歷程來看,即“以黨建國、以黨治國、以黨強國”。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提出並未否定黨治國家的歷史必然和現實作用 社會是政黨產生的基礎,政黨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從政黨政治形成路徑和政黨現代化過程來看,西方政黨產生的邏輯順序,是先有逐步發展起來的市場經濟,自然催生出強烈的民主意識和政治參與的要求,進而形成公民社會和政黨政治。中國的情況則恰恰相反,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孕育了一個特殊的政治結構,直到清末才產生現代意義上的政黨。由於沒有發達的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市民社會的建立,缺乏思想解放和民主發展的過程,政黨產生缺少土壤,也就沒有政黨內生的直接條件。直到20世紀初,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政黨即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中國一下子冒出了數百個團體和政黨,許多黨派轟轟烈烈地出現、又曇花一現地消失。孫中山等人曾借鑒西方政黨制度,頒佈法典,組建議會,實行共和制度。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政府,則實行一黨專政的統治方式。但是,無論民初嘗試的多黨競選,還是國民黨實行的一黨專政,都沒有能夠取得成功。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