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工業文化(簡體書)
滿額折
工業文化(簡體書)
工業文化(簡體書)
工業文化(簡體書)
工業文化(簡體書)
工業文化(簡體書)
工業文化(簡體書)
工業文化(簡體書)
工業文化(簡體書)
工業文化(簡體書)
工業文化(簡體書)
工業文化(簡體書)
工業文化(簡體書)
工業文化(簡體書)

工業文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闡述了工業文化的基礎理論,提出了體系架構,梳理了演進脈絡,挖掘了功能價值,並對工業軟實力、工業精神、國家工業文化資源、國家工業形象、工業文化產業、工業領域文化和工業行業文化等進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工業文化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複雜關係與內在規律,為工業發展提質、增效、升級,展現出一個新的理念和視野,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和路徑。 全書分為概念篇、演進篇、價值篇、產業篇、實踐篇五大部分。

作者簡介

王新哲,高級會計師,現任任工信部機關服務局局長。出版著作有《現代企業資本經營之橋》《經濟效益評價指標新論》。


大力弘揚工業文化 支撐製造強國建設



工業是強國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世界工業化三百多年的歷史證明,文化元素對工業化進程和產業變革具有基礎性、長期性、決定性的影響,工業文化在工業化進程中衍生、積澱和昇華,也必將在未來現代化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推進工業化的探索實踐中,我國工業孕育了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輝映時代的工業文化典型,湧現了一大批彰顯工業文化力量的優秀企業,它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工業發展起到了春風化雨的推動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但是,我國工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突出,在產業結構水平、自主創新能力、質量品牌建設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這與工業文化發展相對滯後有密切關係,集中表現為創新不足、專注不深、誠信不夠、實業精神弱化等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工業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實施製造強國戰略,不僅需要技術發展的剛性推動,更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撐。我們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製造強國的戰略部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努力培育和發展符合時代要求的工業文化。《中國製造2025》明確指出,要“培育有中國特色的製造文化,實現製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我們要推動全社會提高對工業文化重要性的認識,努力提升中國工業的軟實力。一是要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強化科學精神和創造性思維培養,使謀劃創新、推動創新、落實創新成為自覺行動;二是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培養精益求精、追求質量的技能人才,引導企業“十年磨一劍”,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三是要大力弘揚誠信精神,鼓勵企業誠信擔當、守法經營,為老百姓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和服務;四是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的企業家隊伍,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五是要搶救和保護瀕危工業文化資源,挖掘和萃取我國優秀傳統工業文化的精華,並且不斷創新載體,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工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部門、工業企業、行業協會和學術界的共同參與。《工業文化》一書,從概念、演進、價值、產業、實踐等方面,對工業文化做了較為系統的梳理,是工業文化領域的一次理論創新與實踐總結,對於弘揚優秀工業文化、提升我國工業軟實力、支撐製造強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期待《工業文化》的出版能為廣大讀者提供啟發和參考,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研究、推動工業文化建設。


二〇一六年六月十五日

目次

目錄




概 念 篇
第一章 工業創造現代文明 2
第一節 社會發展原動力 2
第二節 工業化與工業革命 7
第三節 人類社會 12
第二章 工業文化釋義 20
第一節 工業文化界定 20
第二節 形態、地位與本質 28
第三節 工業文化屬性 35
第四節 工業文化特徵 40
第三章 工業文化範疇 46
第一節 主體與載體 46
第二節 工業文化分類 49
第三節 工業文化系統 51
第四節 縱橫體系架構 56
第四章 工業文化重要特性 60
第一節 先進性界定 60
第二節 動態理解工業文化先進性 66
第三節 先進工業文化影響力 68
第五章 工業之美 71
第一節 自然美與人造美 71
第二節 工業美學 76
第三節 工業流程之美 80
第四節 工業創造美麗世界 85
演 進 篇
第六章 工業文化起源與發展 98
第一節 古代手工業 98
第二節 近代工業 106
第三節 李約瑟難題 112
第四節 演進動力 116
第七章 工業文化傳播 122
第一節 傳播路徑與方式 122
第二節 世界工業重心演變 129
第三節 傳播規律 137

第八章 工業文化變遷 142
第一節 傳承與創新 142
第二節 衝突與調適 145
第三節 涵化與整合 149
第四節 喪失與自覺 154
第五節 量變與質變 158
第六節 中心與邊緣 160
第九章 工業文化與工業革命 164
第一節 工業革命改變人類發展進程 164
第二節 工業文化對歷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66
第三節 工業革命中的文化演進 171
第四節 工業文化助燃工業革命 175
第十章 工業文化與區域發展 179
第一節 生產力、生產關係與工業文化 179
第二節 從農耕思維到工業思維 183
第三節 文化風尚薰染製造品格 187
第四節 工業文化對區域經濟主體的影響 191
第五節 工業文化對區域經濟客體的影響 195
第六節 工業文化積澱決定區域發展前景 198
價 值 篇
第十一章 工業文化核心價值 206
第一節 工業文化功能 206
第二節 工業文化作用 211
第三節 工業價值觀與特徵 215
第十二章 工業倫理 221
第一節 內涵與準則 221
第二節 工業社會問題 226
第三節 產業技術倫理 234
第四節 生產與服務倫理 238
第五節 企業社會責任 240
第十三章 工業精神 242
第一節 工業精神內涵 242
第二節 創新精神 245
第三節 工匠精神 247
第四節 誠信精神 250
第五節 協作精神 252
第六節 勞模精神 253
第七節 企業家精神 255
第十四章 工業文化外溢 259
第一節 外溢效應 259
第二節 流水線生產與流水線文化外溢 262
第三節 精益生產與精益文化外溢 264
第四節 服務型製造與服務文化外溢 265

第十五章 產品的文化定價權 267
第一節 基於文化定價的動因分析 267
第二節 影響定價的文化因素 273
第三節 產品的文化定價權理論架構 281
第四節 價值昇華機制與文化溢價空間 286
第十六章 工業軟實力 292
第一節 軟實力與硬實力 292
第二節 作用機理模型 297
第三節 產業與企業軟實力 301
產 業 篇
第十七章 工業強國文化根基 306
第一節 英國 307
第二節 德國 310
第三節 美國 315
第四節 日本 318
第十八章 文化作用工業機制機理 323
第一節 推動工業發展的作用機理 323
第二節 物質文化對工業的支撐機制 325
第三節 制度文化對工業的保障機制 326
第四節 精神文化對工業的引領機制 328
第五節 工業文化促進工業科技創新 329

第十九章 宏觀層面工業文化 333
第一節 國家工業體系 333
第二節 國家工業文化資源 341
第三節 國家工業形象 345
第二十章 工業文化產業 354
第一節 工業遺產 354
第二節 工業博物館 362
第三節 工業旅遊 367
第四節 工藝美術 370
第五節 工業設計 376
第六節 質量與品牌 383
第七節 工業文藝 387
第八節 工業文化新業態 391
第二十一章 工業行業文化 395
第一節 汽車文化 395
第二節 航空文化 401
第三節 網絡文化 404
第四節 影視文化 410
第二十二章 微觀層面工業文化 414
第一節 企業文化 414
第二節 工業群體文化 422
第三節 典型國家企業文化案例 425
實 踐 篇
第二十三章 英國鐵橋峽谷工業遺產 432
第一節 鐵橋峽谷工業遺產由來 432
第二節 鐵橋峽谷工業遺產價值 434
第三節 博物館群保護利用模式 437
第四節 工業旅遊勝地 440
第二十四章 法國巴黎航展 443
第一節 全球最大的航空盛會 443
第二節 航空科技展示與交流 445
第三節 航空科普與大眾娛樂 447
第四節 國家工業形象與企業品牌展示 448
第二十五章 德國工業設計紅點獎 450
第一節 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工業設計獎 450
第二節 選評及推廣模式 451
第三節 助推德國製造品質提升 453
第二十六章 美國矽谷創新文化 455
第一節 美國矽谷的崛起 455
第二節 創新文化築就創新中心 457
第三節 矽谷創新文化內涵 462
第二十七章 日本匠人文化 464
第一節 秋山學校“匠人須知30條” 464
第二節 匠人精神融入職業操守 466
第三節 汽車業體現的匠人精神 471
第二十八章 中國三線建設 473
第一節 國家工業體系再佈局 473
第二節 物質財富和工業遺產 478
第三節 寶貴的精神財富 479
第二十九章 中國工業精神 483
第一節 “兩彈一星”精神 483
第二節 大慶精神 486
第三節 鞍鋼憲法 488
第四節 載人航天精神 490
第三十章 中國企業班組建設 492
第一節 孟泰工作法 492
第二節 郝建秀工作法 494
第三節 趙夢桃小組 496
第四節 倪志福鑽頭 498
第五節 鐵人王進喜 499
第六節 唐建平班組 501
第七節 薛瑩班組 504
第八節 苗建印班組 506
參考文獻 50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