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地理空間認知(簡體書)
滿額折

地理空間認知(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5 元
定價
:NT$ 330 元
優惠價
8728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對現有關于認知地圖的研究進行了總結,並試圖融合各種研究地理空間認知方式的學科領域研究者的理論、實踐和結論。內容包括:認知地圖的基本概念、研究方向和用途,認知地圖制圖模型,認知地圖的構成元素和形式,服務于個性化需求的認知地圖,認知地圖的方法與方法論,以及對于空間的行進認識和處理空間信息仍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關注,這些問題的解決將全面揭示認知地圖和認知制圖過程。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地理、測繪、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等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同時也可供相關的科技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Rob Kitchin,英國人,愛爾蘭國立大學人文地理學教授,國家區域和空間分析研究所主任,博士后,已出版了12本著作,《社會和文化地理學》的主編,合作主編了國際人文地理百科全書。 Mark Blades,英國人,設菲爾德大學心理學教授,發表了10部專著及30部合著的部分章節。 譯者:萬剛,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空間信息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夏堅白測繪事業創業與科技創新獎”獲得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與我社合作的圖書有《無人機測繪技術與應用》。

書摘/試閱

本章討論的所有有關人類空間行為的理論均關注認知的問題,Gibson(1979)提出的理論除外。Gibson的這一理論關注感知方面的問題,認為人類可以直接理解環境特征,幾乎不受認知過程的影響。Gibson指出,人類在環境中穿行時,體驗著一股持續的感知信息流,這就足夠讓人對環境信息進行編碼,不需要額外的認知過程。例如,在環境中的人會有一個視角,或“視景”,即從一點看過去能夠立刻形成可用圖像。隨著在環境中的移動,人們在這個視景中的觀察點會不斷變化,觀察點的變化提供了移動的信息。然而,視景的某些方面不會發生改變。例如,對于一棟大樓的圖像會隨著觀察點的改變而改變,但樓本身在視景中是個不變的特征。隨著在環境中移動,一個視景會被另一個新的視景所代替(如轉過街角后或到達山頂后),而在一個視景轉變為另一個視景的地方可以標記為一個過渡點。在穿行中,過渡點為沿途最關鍵信息的變化順序提供了重要信息,並可能成為成功尋路的基礎。例如,Heft (1983)發現,當人們看到顯示路途中過渡點順序的幻燈片時能夠更好地認識一條線路,比那些只看了沿途視景的人對同樣一條線路的認識要好得多。 Heft (1996)繼Gibson之后指出,每一條路徑都能通過視景和過渡點的排序在人們腦中得到唯一確認。回憶一條熟悉的路徑即重建路徑沿途的信息流,人們可通過行動(如沿著路徑移動)重建這個信息流,而此行動生成接下來的視景,將指導人的進一步行動。例如,Heft (1996)122所言:“在感知者和環境結構中(存在一種)持續的相互作用。這種情況既非行動先于信息,亦非信息引出行動……這里討論的是一種持續的感知和行動的循環。” Heft (1996)同時指出,環境中的路徑具有等級結構,並給出了一個從一座房子走到郵局的例子,即從房子到郵局的路徑是由一些兩端為節點的折線道路構成的(如從房子到報攤、從報攤到郵局等)。每條道路還可能包括過渡點,這些過渡點又會反過來包括一些視景。Heft認為,這些等級結構能幫助人們預測環境信息流的變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8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