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融通與協同:少年宮教育課程設計案例精選(簡體書)
滿額折

融通與協同:少年宮教育課程設計案例精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專業化、規範化是少年宮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一線有經驗的老師參與課程建設最直接的抓手就是結合自身專業進行課程的開發與設計。
全書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理論背景,介紹少年宮教育課程建設的理念與起步階段的操作原則、少年宮教育課程設計專業化的設想;第二部分是操作技術,主要介紹少年宮教育課程設計中目標研製、內容組織、評價設計的方法;第三部分是課程設計案例,選用了在2018年全國校本課程設計大賽中獲一、二等獎的14篇案例,供大家借鑒。

作者簡介

上海華東青少年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是以研究校外教育為重點的研究機構,比如各地少年宮或學校少年宮,組織相關教學比賽以促進相關機構教學水平的提高。每年都彙編相關校外教育工作的經驗類書籍,如校外論文集等。

名人/編輯推薦

少年宮課程如何與學校課程融通與協同?本書給出少年宮課程建設的基本操作原則,通用14個受到專家與同行認可的少年宮課程案例展示了具體的設計思路與過程。

目次

目錄



第一部分 理論背景
第一章 少年宮教育課程建設研究的意義與理念 /
第二章 專業化的少年宮教育課程設計 /
第二部分 操作技術
第三章 少年宮教育課程方案中的目標設計 /
第四章 少年宮教育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 /
第五章 少年宮教育課程方案中的評價設計 /
第三部分 課程設計案例
1. “創意繪本課程•無錫是個好地方”課程綱要和教案 /
2. “金華小茶人(初級茶社)”課程綱要和教案 /
3. “科普玩中學”課程綱要和教案 /
4. “‘烘焙+’遇上美術”課程綱要和教案 /
5. “快樂鍵盤——音樂故事會”課程綱要和教案 /
6. “綠舟啟航 自救互助”課程綱要和教案 /
7. “水的暢想”課程綱要和教案 /
8. “童趣環保”課程綱要和教案 /
9. “擊劍(花劍)”課程綱要和教案 /

10. “苗苗學京劇”課程綱要和教案 /
11. “小小賽車手”課程綱要和教案 /
12. “防震避險”課程綱要和教案 /
13. “水草造景”課程綱要和教案 /
14. “小記者傳承之旅采寫”課程綱要和教案 /
編後記 /

書摘/試閱

享“漁”之樂
――由《小貓釣魚》引發的關於教育定位的思考

在一次鋼琴課上,與家長談起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在彈琴時專心致志才能確保讀譜的準確性和音樂表達的完整性。這位家長深有感觸地說自己曾用《小貓釣魚》的故事引導自己的孩子: 彈琴應該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小貓最後什麼也得不到。沒想到,讀一年級的孩子連聲反駁:“小貓得到了呀,他雖然沒有得到魚,但他得到了追蜻蜓和捉蝴蝶的快樂。”
一句充滿童真的話語顛覆了縱橫中國教壇幾十年的《小貓釣魚》的教育意義。我們曾一次次用故事中的“一心一意”與“三心二意”教育孩子學習和做事應該有的態度,卻從來沒有想過,成人世界裡“得到魚”是理想的結果,但孩子們需要的恰恰是追逐蜻蜓和蝴蝶的快樂。
鐘啟泉教授在《讀懂課堂》一書中指出: 所謂“人的教育”無非就是崇尚自由的人(教師),借助自由的教育關係,促進每一個人(兒童)的自由發展。人的教育的最大特質在於“自由”。小貓釣魚,享受的到底是體驗“漁”的快樂還是得到“魚”的快樂?我們似乎都沒有想過。
故事中告訴小貓要一心一意地釣魚,這沒有錯,良好習慣的養成讓人終身受用。但從另一個角度考慮,當我們將目標設定為“一”時,我們的教育就受到了約束,這種約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沒有選擇的自主性,目標看似集中實則僵化。一旦這個“一”並不是學生願意接受的目標,那我們的教育意義又何去何從?我們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允許“三心二意”,即允許目標發散、補充、轉移,允許學生自主確立目標,從育人的角度出發,而不是育課、育教的角度出發。
一、 我們的教育要少些功利的追逐,多些自在的體驗
關於如何教孩子學習,我們有過很多設定和嘗試,也有過很多創新和成果,但無一例外我們都追求一個結果那就是“得”。“一課一得”是比較理想的教學,這“一得”由老師在備課的時候預設好了,那一定與知識、技能有關,它絕不可能是“快樂”。我們的教育都按照教師需要而不是學生需求來設計,所以學習有時候會成為一種沉重的負累。
我們一直在想當然,我們“以為是”不一定孩子們“以為是”,在孩子們的世界裡,學習應該是更為單純、快樂的體驗,沒有功利的目標,沒有過高的要求也沒有乏味的引領。有人把童年比作是一場旅行,沿途美景無數、快樂無限,不該因匆匆趕路而錯過。所以適當的時候應該把孩子當作“蝸牛”,慢慢地爬,每一步都有印痕,每一步都是體驗。誰能說爬得慢的蝸牛一定沒有在努力,誰又能說爬得隨意的蝸牛一定沒有收穫?
學習也該如此,每一個孩子起點不同、個性不同、成長環境不同、興趣喜好不同,對於新事物的認知和探究自然還有不同的體驗方式和不同的收穫,老師強加在他們身上的那個“一得”會因此顯得貧瘠而粗魯,所以在學習中讓孩子享受過程比追求結果更為重要。比如鋼琴的課堂,我們有時候關注的是一個既定的手型和手腕的要求,有時候關注的是觸鍵及音色的定位,但最受孩子歡迎的往往是一句起伏變化著的動聽的旋律線和音樂中的情趣。鋼琴學習不是一種簡單重複的技巧訓練,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去聽辨,去思考,去發現,去自在地感受,那才是真正的學習。當我們一遍遍地讓孩子在嘗試練習手腕起落及手指支撐的時候,應該學會利用鋼琴的音色和旋律的魅力去吸引孩子,用樂曲的情節和想像的趣味去打動孩子,早一些讓孩子聽到音樂,早一些讓孩子學習表達,其實是最好的教與學。
雖然教育界關於“快樂學習”的探究從未停止,但在很多課堂上“快樂學習”只是一種傳說。捫心自問,是我們的目標定位、教學模式從未嘗試突破。對於校外教育來說,實現“快樂”的空間更大,那為何我們不敢去嘗試破除傳統意義上的“學習成效”,去顛覆一下我們的目標和過程呢?
二、 我們的教育要少些技能的學習,多些興趣的激發
校外教育給了孩子們更多體驗的空間,我們的課程是否可以真正為學而定,
學的目的是一種技能的形成還是一種體驗的快樂、一種個性的釋放?
如果學習成為一種純粹的體驗,追求的結果多元一些,可以是一種可測的能力,可以是一種被激發的興趣,也可以是一種簡單的快樂;如果我們的教學多一些寬容,不以教師的設定目標來衡量效果,而以孩子們的興趣和快樂來反觀我們的教學,教學是否會具備更長遠的生命力?
體驗,重的是一個過程而非結果。我們以為的結果其實不是結果,從一個人個性和愛好發展的角度來看,興趣的激發是更有意義的結果,更有價值和發展空間的結果。藝術教育,我們不要只關注技藝的習得。孩子學習彈琴,不是以學會彈奏一首樂曲為目標,也不是以學會彈奏十首為目標,而是在學習彈奏幾首樂曲之後,他能以同樣的方法去學習更多首,他會以十足的興趣和動力去學習無數首。那樣,我們教學的目標才算真正達成。
激發興趣的手段很多,用富有童真的教學去吸引孩子,用特有的獎勵機制去激勵孩子,甚至用教師特有的親和去走近孩子,但無疑最為有效的是用成功的體驗去打動孩子,用藝術固有的魅力去感染孩子,這就需要教師更多地去挖掘藝術的內在價值。一首鋼琴樂曲,值得我們探究的有很多: 作曲家的創作背景和故事、曲調調性的色彩描述和樂曲風格、每一個樂句和樂段的情感定位、譜面上每一個音樂符號傳遞的信息,這些都值得去發現與嘗試。下鍵不同的速度和距離會產生色彩和音量的變化,樂句的走向與力度變化傳遞的是不同語氣的旋律……只有教師感受到經歷課堂的快樂,體驗藝術的趣味,學生才能感同身受。
享受體驗的過程、轉移目標的設定、培養嘗試的興趣、誘發學習的動力,校外,應該是釋放個性、精彩紛呈、暢遊和暢學的活動場所。
三、 我們的教育要少些教的定位,多些學的嘗試
如果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去考慮目標,從學生需求的角度去考慮目標,我們的教與學是否會具有更大的適切性和有效性?
按照學生的需求去設定開放式目標,讓學生的學來推動課堂。我們的課堂要淡化單一模式或問題情境,應該用一個問題去引出更多問題,用一種可能去引發更多可能,用一種思維去點燃多種思維。不要急著去追求結果,更不要急著去教給答案,快樂就在追逐中。
所以,我們在設定目標的時候,更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方面考慮他們的學習需求是“釣魚”還是“捉蜻蜓蝴蝶”?不是沒有目標,而是為孩子量身定制的多元目標;不是隨意學習,而是在孩子願意學習的基礎上去引導、去優化教學;不是沒有“得”,而是嘗試更多維度的“得”,這是對課堂的解放,也是對教育的更富意義的詮釋。
舉一個鋼琴初級教學的課例: 當我們引導孩子專注于一個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而孩子恰恰看到的是一旁的卡通圖例時,我們的教學是否可以馬上繞一個彎,將過程延長,讓孩子自主尋找圖例與音符的關係,或者人為巧設圖例與音符的關係,讓孩子在自主的體驗中去發現和思考?高音譜表上的五線四間,可以用強制記憶的方法讓孩子在五分鐘之內學會並記住,四間是fa la do mi,五線是mi sol si re fa。但我們不難在網上查到各種識記的順口溜和兒歌來幫助初學者學認五線譜上的音符,我們也不難看到各種趣味教學五線譜的視頻,通過講述故事的方法來讓學生識記這些音符。這就是教的藝術,讓學習放慢腳步,讓學習多些嘗試,在情節與趣味中識記能很好地提升學習的實效,激發興趣,並延長記憶感知。
四、 我們的教育要少些形的追求,多些神的交融
教學太過功利,會剝奪孩子們學習的樂趣。孩子們需要的不是形而上的快樂學習法,而是具有開放意義的、多元目標的靈動課堂。
我們的課堂大多看的是學生的習得,很少關注興趣的提升、能力的融合,我們應該用有限的課堂去觸發學生無限的潛能。add與and的區別讓我們有了更多思考,真正的融合不應該只是一種能力的疊加、興趣的疊加,學習應該與生活、情感和個性發展融為一體。經常看到“校外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快樂體驗的主陣地”,我們怎樣給“快樂體驗”作個準確的界定?我們怎樣讓目標伴隨著孩子去“成長”?
有些目標不一定是短期的、顯性的、可測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敢於去堅持興趣和能力的內化與融合,為那些有意義的、隱性的、不可測的卻又有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而去進行開放式引領。放棄“釣魚”的小貓,會得到什麼?也許是跑步的快樂,也許是捕捉的技能,也許是許多長翅膀的好朋友……誰能說那不是一種收穫呢?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具備一種素質: 傾聽兒童的聲音。少年宮教育的課程目標尤其要強調兒童的需要和興趣,因為少年宮的教育教學活動是家長和兒童基於興趣的自主選擇,不具有強制性。要將兒童看成完整的人,有獨立思想和需要的人。我們應該承認每一個兒童都是擁有內在獨特性的存在,所以要站在兒童的立場上去理解兒童的心情。讓學習成為一種輕鬆自然的、彰顯個性的生活方式,孩子們才能真正愛上學習。

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