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薩拉熱窩女人(簡體書)
滿額折

薩拉熱窩女人(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7 元
定價
:NT$ 222 元
優惠價
87193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戰前後的薩拉熱窩,繼承遺產的女主人公因父親的臨終遺言,開始了偏執的、瘋狂斂財的一生。為了追逐金錢,她不惜同身邊的一切決裂,從純真懵懂的少女變成一個唯利是圖、眾叛親離的女高利貸者和發國難財的商人,最終因長期的陰鬱、焦慮、多疑而病發猝死。

作者簡介

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前南斯拉夫文學大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小說家、詩人、散文家、遊記作家、文學批評家。

一戰時參加愛國運動而被捕入獄,慘遭流放,在此期間目睹並經歷了種種苦難,獲釋後任職高級外交官。二戰時期拒絕與法西斯合作,寫下構思巧妙的史詩代表作“波士尼亞三部曲”——《德里納河上的橋》《薩拉熱窩女人》《特拉夫尼克紀事》。

國家解放後,擔任南斯拉夫作協主席,創作了多部極具特色的中短篇小說。曾獲南斯拉夫作家協會獎和一級人民勳章。

1961年,因“以史詩般的氣魄從你的祖囯的歷史中找到了主題並且描繪了人類的命運”,成為首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巴爾幹地區作家。

 

書摘/試閱

貝爾格萊德天空高遠遼闊,氣侯變幻無常,卻總是美不勝收:不論是在冰天雪地景象壯麗的晴朗冬天;不論是在夏季雷電交加風雨大作時,驅趕那滿載雜以來自潘濃平原塵埃的雨水,黑壓壓的烏云密布天空;也不論是在春季裡,天空彷彿像下面的大地一樣繁花似錦;更不論是在秋季裡,天空則因秋空的繁星而不堪重負。天空一向富麗而慷慨,它彷彿是因為城裡缺乏一切而給予這座異常優美城市的補償;它又彷佛是為了不該發生的事所給予的安慰。然而,貝爾格萊德天空最為壯麗的景像要屬晚霞落日了。秋夏兩季,晚霞無邊無涯,光輝燦爛,猶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樓;冬天,烏雲和血紅的霧靄使晚霞黯然失色。一年四季,常有不少日子,每當太陽在貝爾格萊德那邊平坦的河流交匯處落下時,便將那落日的霞光投向蒼穹,擴散開去,並以其紅彤彤的光輝照耀著這座面積廣闊的城市。這時節,即使貝爾格萊德那些偏遠破敗的角落也霎時間染上了一抹紅色日光,甚至連那些幾乎從不見陽光的房舍窗戶也泛著紅光了。
1935年2月的一天即將結束時,恰恰正是這落日的紅霞照耀著斯蒂什街上一座不大的破敗房屋的陽面。這條街的迅速發展搞亂了統一的門牌號碼,所以出現了兩家門牌都是16號,其中一家不得不編成A-16。這個門牌號碼掛在一座被擠在兩幢具有現代外觀的高大建築物當中的黃色矮房的門上。這座外觀平常的小房還是在巴爾幹戰爭之前建的。當時,人們每每提起這些地方就說,甚至上帝都把它們遺忘了。那時,這裡的每平方米土地僅值一個第納爾。當時這條街建築物還很少,所有建築全都這樣低矮,但都闢有面積廣闊的園地。根據戶主各自的需要或者奇思怪想,房屋或掩映在院落深處,或面向大街。那年月,房屋門牌號碼並無特殊的用處。人人都知道房子是誰的,幾乎所有的人都互相認識,雖然往往只知姓名或者僅僅面熟而已。即使不相識,也無需門牌號碼,萬一需要找誰,可比現在容易多了。
這類房屋在戰前的貝爾格萊德還是很常見的。它們一幢幢都彼此相似,即使不是房屋大小相似,那麼房屋的外觀、建房材料、方向的配置和家具都多少大體相似。房屋都開兩扇或四扇窗,面朝大街,據此可以大體判斷出這幢住宅里擁有兩間或者三間房間。在窗下粉刷了的牆壁上可以看見古羅馬平民與貴族鬥爭故事的壁畫或者策爾納-特拉瓦畫工按照一成不變的拼圖描畫的極為簡單的幾何圖案。這些住宅大都裝有鐵大門,鐵門上半部為鐵條編織而成,而最頂端則加上鐵刺。鐵門通向小院,院中有一條用小長方石塊鋪砌的甬路,爬滿了葡萄藤或野薔薇的院牆旁邊點綴著一個窄小的花圃。沿甬路前行便是砌有一級或者兩級石階的小石梯和一個不太大的木製雨搭,不過在較為富有的人家則用的是厚磨砂玻璃制的遮陽板。庭院深處,房後便是園地。園地中央栽植著一株胡桃樹和一株杏樹,而牆外則是鄰居庭院和園地了。各戶房間的配置也基本相同:一間大客廳、兩間或者三間臥室和一間廚房。
這些樣樣都相似的房屋,如今只是在外觀上有所不同罷了。有些房屋粉刷一新,維護得好,定期修繕;鐵大門漆上了顏色鮮豔的油漆;明淨的窗戶上掛起又薄又白的窗簾。這一切乃表示房主人已跟上了時代的腳步,他們勞而有獲;他們對生活有所嚮往,也有所獲。另外一些房屋則恰恰相反,疏於修繕,模樣醜陋。房檐參差不齊,水管易位,油漆退色,牆沿和粗糙的雕飾破損不堪,牆上濺滿了街頭的污垢,加上兒童們的塗塗抹抹,以初試他們在文化上的初步成績。你若是朝這樣的房屋窗子裡瞧一瞧,那你見到的是滿目荒涼和貧困,或實際是對生活的淡漠。
這幢A-16號房便屬於第二種類型。它一共只有兩扇窗面向大街。這兩扇窗上的一根根大鐵條十分惹眼,使這幢房子很像一座陰森森的監獄。乍一看去,似乎這幢房子已無人居住,或是正在等待一位並非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拆房的買主,以便在原來的地基上重建一座類似將其夾在當中的左鄰右舍那樣的大新房。但若細心觀察,便會看見在那既未懸掛窗簾又未養植鮮花的、其中的一扇窗裡靜靜地坐著一個年邁的女子,正低頭做著針線,臉上現出女人們做針線時常見的那種既心不在焉卻又聚精會神的表情。這個女子便是拉伊卡·拉達科維奇小姐。
斯蒂什街的老住戶全都知道她姓甚名誰,可是很久以前大家就都簡單地稱呼她“小姐”了。這些老住戶大都是在這條街多層新建樓房拔地而起並遷進陌生新住戶以前就已經來這兒了。
1919年,國家剛獲解放不久,拉伊卡便從薩拉熱窩移居貝爾格萊德,購買了這幢住宅,同她母親住了進去。兩年後,她母親故去,此後她這位小姐便一個人孤獨地生活,沒有親朋故友,也沒有僕人。她依靠什么生活? (因為當地人對於每一個人都提出這個首要問題,並且不斷反复提出這個疑問,直至找到或想出答案為止。)斯蒂什街的老住戶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曾經得出過結論,認為小姐仰仗利息和吝嗇度日。一些人斷定她富有,而且非常富有;另一些人卻認為她一無所有,說她正在受苦受窮。其實,多年以來,在這五光十色、風狂雨暴的世界上,這個獨身老處女的生活本已無人問津了。
近些年來,小姐難得在街上露面。她偶爾去趟市場,或像如今冬天這樣出來掃一下門前人行道上的積雪。這個瘦高的女子年約五十歲左右,那張黃臉上佈滿了皺紋,而且恰恰在鼻子上方的額頭處皺紋格外深刻,再與兩道濃眉相連,便形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在每道皺紋的凹陷處現出一條條淡淡的黑色陰影,這使她那副面孔罩上了一副憂鬱痛苦的神態,就連她那雙眼睛也無法淡化這副表情,因為眼睛也透著陰鬱之光。可是她老成持重,你一眼不易分辨出獨身者、病人或窮苦人所特有的那種猶疑不決的表情;她步履敏捷堅實,滿頭白髮,戴一頂手織帽子,上身穿一件黑色外套,下著一條很長很長的裙子(這類衣裙如今早已沒人穿了),腳上套雙粗線襪,穿雙破皮鞋。她這身打扮完全不符合所有時代的時裝潮流。慣於生活節奏快速忙碌的當今一代人,幾乎不曾留意這個高個兒黑女子的怪模樣。
正是在這二月裡的一天傍晚,小姐仍一如既往坐在窗下縫補襪子。她白天必須外出辦事,可是她冒著雨雪交加的二月寒風,渾身淋濕,瑟瑟發抖地在天黑前回到了家。她脫下舊套鞋,扒下那件已經濕透的、拖到腳麵的黑色軍用粗呢棉大衣。然後,她將一個古老的衣架拖到前廳中央,把大衣掛了起來,以便讓它盡快晾乾。衣架迅即變得像個剛步入前廳中央呆立不動的、身材高大而無頭的人。而她自己則走進了那間由於她來自冷處才似乎覺得暖和的房間,拿起針線活兒就在窗前坐了下來。
貝爾格萊德天空那持續時間似乎更久,而且比其他城市霞光似乎更為光輝燦爛的血色晚霞也同樣照耀著她家的窗戶。在這落日餘暉的緋紅的光線下還能大做一番針線活兒,不過得朝窗下再靠近些罷了,因為朦朧的夜色已開始籠罩著臥室深處了。朦朧之中尚能分辨出室內那些簡陋的陳設:櫃櫥、鐵爐、隔板各一個,一張鋪了駝絨毛毯的木床。這間臥室裡的一切都顯示出無人精心管理的跡象,彷彿房裡住著的是個盲人或是個對這個世界完全漠然的人。她之所以享有這些東西,是因為沒有它們就無法生活,所以那些東西放置何處及其狀況如何,她也就抱著絕對無所謂的態度了。貝爾格萊德晚霞的紅色餘暉使這些簡陋而疏於照管的住宅反而更加平添了幾分淒涼,正如它同樣也能使富有的、陳設精美的住宅變得更為舒適一樣。
小姐在這間不快活的臥室裡度過了她一生的大部分時光,因為這是她唯一供暖的房間。她在這裡睡覺;在這裡做針線活;在這裡的火爐上燒煮自己的清茶淡飯,這餐飯既是午飯同時也是晚飯。在打掃房間或做飯這類事情上,小姐是不肯耗費許多時間的,因為她根本不喜歡消耗,甚至連“消耗”這個詞兒本身她也不喜歡。她現在正在專心致志乾著的事——修補,那當然是另一回事了。修補這件事叫人高興又大有益處。當然,修補也的確需要時間,而且對眼睛有害,不過,這倒能夠節省所有其他的東西,而人的時間和視力卻可以要多少有多少,不管怎樣,它們總是較其他什麼東西都多。 “修補與忍耐乃持家之本”,她一邊拿起那雙縫了又縫、補了又補的破襪子往窗下一坐,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說這句古老的民間諺語。然後,她又不假思索地、輕輕地反复念叨了無數遍“修補與忍耐乃持家之本”這句民諺,猶如姑娘們做針線活時不由輕輕地反复吟詠一首本身並無任何涵義的愛情小詩,她們弄不清道不明這首詩出自何時何地,然而奇怪的是,她們都認為詩中生動地體現了她們內心的願望。
修補!這是一種快樂。但它同時也是與強大的、無形的敵人的持久鬥爭和殘酷決鬥。在這場鬥爭中有艱難煩惱似乎無出路的時刻,也有失敗和衰落的時刻,也更有忘我的神聖工作和勝利喜悅的歡樂時刻,而且這種時刻更多。有時鞋子破了,或者衣服壞了,雖然不能再穿了,扔掉卻又可惜。大凡這時,其他女人會退卻讓步,屈服於那股令世上的一切用壞變舊的強大力量,這股力量猶如對初次罪惡的懲罰伴隨著每個人的一生一世和他的每一個腳步。然而小姐卻不然,她這時會投入一場真正的搏鬥,這時便會在她眼前呈現出艱難卻是偉大勝利的光輝前景。她把自己那靜靜的、難於察覺的、但卻巨大而又無法遏止的力量投入這件東西上,並且直到修補好又擱置很久才再度動用之前,這件東西她不會放手和遠離自己的目光。 “任何別的女人要是處在我的地位,早就把它扔掉了,可是我卻什麼都不扔掉。我沒有壞得不能再用的東西,件件東西都有用處。”小姐這樣自言自語,一面熱情而愛惜地瞧著那雙被敵人奪去又被她搶回來的鞋子。這個敵人對於我們和我們周圍的一切東西都乾著腐蝕、破壞、磨損、撕碎的勾當。鞋子的確歪歪斜斜破得不成樣子,經她修理以後,鞋子是又擠腳、又頂腳、又壓腳,不過只要這勝利和節儉能夠帶來這般快樂,那也就沒什麼要緊了。腳疼就隨它疼吧,傷處發癢就讓它癢好啦,這可是甜蜜的疼痛,令人快樂的創傷啊。小姐情願忍受更大的痛苦。至於美么,那她倒是比什麼都更少關心。美,這是可貴的,而且無比地可貴,可它是個毫無價值的、狡猾的玩意兒;它最為揮霍浪費和具有欺騙性。小姐向來不愛美,也一向懼怕美,生活經驗更令她深信不疑。她從來不曾真正理解,人們何以如此堅決區分美和醜,又何以如此喜歡如此著迷,以致為了他們所謂的美奉獻自己的身體健康和金錢。這偉大神聖萬能的金錢,它至高無上,任何美都絕對無法與金錢相媲美。然而,如今隨著垂暮之年的到來,令人驚喜的取之不盡的節儉的誘惑力及其所帶來的快樂,愈發使她感到更清晰明確了。於是,對於美這個旁門左道,這個可惡的偶像,這個節儉的勁敵——它誘使人們誤入歧途,引誘人們脫離真正的崇拜之物,她採取了更加強烈更加明確的敵視態度。修補,這就是說要不動聲色地堅持不懈地為這個崇拜之物效力;修補,這就意味著要同滅亡進行鬥爭;修補,這就表示要促進生命的延長。因此,這項令她心中充滿安逸和滿足的細微而渺小的勞動卻竟然如此偉大,如此神聖。為此需要受苦受難,需要有所犧牲,也需要忍耐。
忍耐!這也同樣是一種快樂。這一點小姐是了解的,因為她一生中有過諸多忍耐,同樣她從忍耐中也得到過許多快樂。既然你知道忍耐可以避免眾多災難又可增加自己的財富,為何不能忍耐呢?如果一個人不能認清這樣做將多麼正確有益,那麼這個人就不是個聰明人。因為在同節儉所給予我們和所挽救出的一切相比,我們為節儉而忍受的不便和困苦那是微不足道的。節儉保持物品的生命和它始終不變的狀態;它不斷地使我們發財致富,並且能使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似乎變得永恆;節儉能防止我們消耗、損失和雜亂無章;節儉能防止我們貧困和受苦受窮,貧困在角落裡窺視著我們,而且它遠比死亡更可怕——活著時的真正人間地獄。只要想到周圍一切都在不知不覺間經常不斷地滅亡、消失、破壞、衰腐、溜走,而我們所採取的某種措施和設法與之鬥爭的嘗試、努力該是多麼微小無力,你更會立刻情願忍受任何痛苦,作出任何犧牲,經受住這種不幸的考驗,把每分鐘休息當作無謂地消費光陰;把吞嚥每一塊麵包視為奢侈揮霍而感到羞愧難當。這項無盡無休的鬥爭是需要苦行僧式的狂熱勇氣的。
這些念頭不由使小姐渾身戰栗。她把針往襪子上一插,吃力地起身去看爐中的火,房裡冷得實在叫人難以忍受。說實在的,火爐裡的火焰並不旺,而且是永遠也不會使房裡暖和的微火,不過在小姐眼裡,這微火竟像維蘇威、埃特納或美國的某座火山(這座火山的名稱她忘記了,可是她知道這座火山的火焰要比這些著名火山更貪婪)那樣吞沒著柴火和木炭。小姐去取木炭,可她頓時渾身哆嗦了一下,收住了腳步,似乎要克制自己不去乾一件難以彌補的大壞事,咬咬牙,毅然回到原來的坐處,又做起了針線活兒。於是她對自己,對這個總能時時處處都節省度日的世界感到一陣滿足(同時她想起曾在報上讀過,似乎各兵營規定數月內室溫應保持15攝氏度)。她並不覺得寒冷,因為她節省的那一簸箕木炭就已經使她覺得暖和了。不過她的兩隻手又青又紫,嘴唇呈灰色,鼻頭髮紅。體內深處的顫抖不時使她全身哆嗦。然而小姐絕不屈服,也絕不離開自己的坐處。勇敢老練的士兵面臨危險的時刻就會有這種瞬息間的恐懼感,可是他們卻能勇敢地戰勝這種恐懼感而繼續向前邁進。
所以,小姐就縫縫補補,受苦受罪,也不肯燒柴取暖,也絕不屈服讓步。她身體已經凍僵了,可仍然織補襪子上已磨稀磨薄的地方,在襪子已經開線的地方小心翼翼地穿針引線,隔一針鉤一針,隔一針鉤一針,就這樣一針一針地來來回回地鉤來鉤去,直到把破處織補好為止。
織補完畢,她便端詳這只襪子,從頭至尾都一一看遍了,這時,她心中充滿了溫暖,覺得她又有了一樣財產,可以列入她那虧損與盈餘的複雜薄計中的收益欄目了。不但如此,而且在同虧損與浪費這類邪惡所進行的偉大而持久的戰鬥中,她再次贏得了勝利;在這艘不斷受到漏水威脅的世界巨型航船上,她又堵住了一個險惡的裂口。每當這種感覺變成勝利喜悅時,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幸福時刻。
這回該輪到織補剛才那隻或另一隻襪子上的另一個破洞了。開始時,每個破洞都似乎毫無指望沒法補好了。然而,小姐每一回都能最終喜慶胜利。時間就在這乍一看來顯得單調枯燥的勞動中過去了,因為它僅僅看來顯得單調罷了。實際上,在穿針引線時,小姐則沉浸在幻想和回憶中,忽而思索,忽而回憶,又忽而以自己的方式幻想,忽而又三者同時進行。在這傍晚時分,她的全部生活就這樣一針一線地從她面前過去了……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3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