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鶺鴒呼周:維多利亞生態詩歌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鶺鴒呼周:維多利亞生態詩歌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9 元
定價
:NT$ 474 元
優惠價
874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英國維多利亞生態詩歌是人類文學史上第一次對生態環境問題關注的集中、全面表達。本研究運用生態批評方法,集中研究英國維多利亞生態詩歌的發生、發展、內涵、影響等問題。研究將維多利亞生態詩歌放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歷史坐標、社會環境、思想文化背景和文學潮流之中來進行梳理、考察、解釋和分析,總結維多利亞生態詩歌作為人類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最早群唱所具有的豐富內涵、歷史意義和當代認識價值。

目次

緒論:生態批評面面觀。對生態批評潮流進行學術史梳理,溯其源頭,沿其發展,推其演進,介紹其主要觀點和概念。
上編:語境篇
第一章:歷史的坐標。維多利亞生態詩歌產生於英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從鄉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的歷史背景之中。

第二章:社會的環境。維多利亞生態詩歌滋生時期的社會環境充滿著社會轉型期的各種現象和矛盾:鄉村逐漸蕭條,城市迅速膨脹,人口急劇增加,勞資矛盾不斷加劇,貧富向兩極發展,自然和生活環境不斷惡化。

第三章:思想文化背景。維多利亞時期的思想觀念受到功利主義、自由主義、進化論等新理論的衝擊,面對地質學說、光學和熱力學等新學說不斷出現,人們的原有觀念受到震動甚至顛覆,處在茫然無措、去向不明的糾結與痛苦之中,以悠閒、洽適、舒緩、自在自足為主要特徵的傳統生活方式被繁忙、喧囂、混亂、肮髒、激烈競爭、甚至生活無著所取代。

第四章:文學的氛圍。維多利亞時期文學因其時代、社會和思想觀念的變化,浪漫主義書寫被現實主義創作取代,進而出現了藝術至上、自然主義潮流,上半個世紀的高歌猛進和歡聲一片被揭露、批評、針砭、諷刺甚至批判所取代,生態詩歌應運而生。

下編:文本篇
第五章:叩問生命。隨著《進化論》的問世,維多利亞詩人們開始詰問和追索生命的起源和發展,本章集中討論丁尼生、布朗￿夫婦等人的詩作。

第六章:時間從哪裡來?新地質學說出現後,地球的起源和演化成為詩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以丁尼生為代表,在詩歌中對時間這一人類生活中恒定的話題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追問。

第七章:“快樂的英格蘭”去了哪裡?這一章集中討論和分析自然生態詩歌:對不斷蕭條鄉村的描寫,對日漸冷漠的村人關係的敘述,對被砍伐森林的描寫,對日益惡化環境的描寫。

第八章:“自然之問”。這一章集中討論丁尼生的長詩《悼念》中以“天問”的口吻對地球起源、自然變換等問題的疑問、質疑和思考進行分析解讀。

第九章:人進神退。本章集中討論和分析丁尼生、威廉·莫裡斯、阿瑟·克拉夫等詩人圍繞人神關係的詩歌,這些詩歌中透露出他們對上帝造人說和上帝造世說的懷疑。

第十章:底層呻吟和歎息。這一章集中討論描寫城市底層民眾如紡織工人、清潔工、流浪漢等的悲慘生活環境以及他們的情感表達。

第十一章:上層的警醒與警示。本章集中討論一些處於上層的詩人面對惡化的環境而在詩歌中發出的警醒和警示,比如馬修·阿諾德的《東部倫敦》,愛麗絲·梅內爾的《遺跡的建造者》等。

第十二章:怒吼與期盼。這一章集中討論憲章派詩歌。憲章派詩歌中不只是表現出工人們的辛勞和憤懣、控訴與呼喊,還對社會環境的改變給予了極大期待。

餘論:影響與啟示。對維多利亞生態詩歌的傳播和影響進行簡要梳理:同時代人、後代人和各國評家的評價。總結維多利亞生態詩歌作為人類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最早群唱所具有的豐富內涵、歷史意義和當代認識價值。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