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溫疫論(精)(簡體書)
滿額折

溫疫論(精)(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溫疫論》,明代吳有性(字又可)撰於崇禎十五(1642)年,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系統研究急性傳染病的醫學著作,是中醫溫病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誌性著作。全書二卷,上卷主要論述溫疫之病因、病機、證候、治療、變證、宜忌,以及溫疫與傷寒的區別。下卷重點敘述溫疫的種類、傳變、治療原則,各種兼證、變證的治療和調理。吳又可在《溫疫論》中創立了“戾氣”病因學說,強調溫疫與傷寒完全不同,明確指出“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由此創立了表裡九傳辨證論治思維模式,以“驅邪外出”為中心,創制了達原飲等治療溫疫的有效方劑。這些方劑和治療思路對後世溫病學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在這次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中,中醫仍然在使用這種思路和這些方劑。

名人/編輯推薦

1.一部預防瘟疫的指南。

吳又可在《自敘》中認為:“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這種“異氣”,吳又可命名為“戾氣”“雜氣”。雜氣致病途徑有“天受”有“傳染”。“天受”即“從口鼻而入”的間接傳染,“傳染”即直接接觸傳染。因此,預防瘟疫首先就要切斷這兩種傳播途徑。

預防瘟疫更重要的是避免“饑飽勞碌、憂思氣怒,正氣被傷”,並舉例有三個人冒著大霧早行,結果“空腹者死,飲酒者病,飽食者不病”。

2.一部治療瘟疫的指南。

吳又可認為“雜氣”侵入人體後,進入半表半裡的“膜原”,因此,自創了“達原飲”這一治療瘟疫的方劑。這個方劑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仍發揮著作用。

與《傷寒論》“六經傳變”不同,吳又可認為“疫邪九傳”,這也是《溫疫論》的核心問題,因此有專篇“統論疫有九傳治法”進行總結。所謂“九傳”並不是指一個病人的病情有九種變化,而是指每個病人都只屬�一種傳變。由此,吳又可提供了各種傳變的治療方劑:達原飲、白虎湯、舉斑湯、瓜蒂散、三消飲、承氣湯等等。

此外,針對瘟疫感染者的不同症狀,吳又可還分別門別類提供了不同的治療方法和思路。

除了一般感染者的治療外,對婦女、尤其是妊娠女性,還有兒童,吳又可也考慮到其不同的生理因素,而提出不同的治療思路。

吳又可的治療方劑中非常重視甘草、生薑、大棗的使用,很多方劑,即使是與張仲景《傷寒論》同名的方劑,其煎煮中幾乎都加入了生薑和大棗。這源於其“人以胃氣為本”的指導思想。

3.一部瘟疫康復者的調養指南。

俗話說:生病時,三分治,七分養。那麼感染瘟疫後如何吃喝、調養?吳又可都有專篇論述:《論食》《論飲》。

瘟疫愈後是不是可以該大幾天犒賞自己劫後餘生?或者用人參等補藥?吳又可提出一個基本原則是:“大抵時疫愈後,調理之劑,投之不當,莫如靜養節飲食為第一。”

瘟疫治癒後為什麼會復發?什麼是食複、勞複、自複?邪氣複聚怎麼辦?吳又可不僅有詳細分析,還開出“安神養血湯”等治療方劑,並厘清不同情況的治療思路。

4. 一部平易近人又不失趣味的醫書。

一般的醫學書籍往往沉醉於嚴肅甚至刻版的醫學問題的探討,讓專業外的人望而生畏。可是讀吳又可的《溫疫論》,即使是非專業人士,也一樣能讀出樂趣。一則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單刀直入,直中要害,讀起來無比酣暢。而其中記錄的一些醫案,如同明清小品文一般,往往尺水興波,又一波三折,讓讀者的心也隨之跌宕起伏。如“因證數攻”條,記錄了朱海疇的病案,剛開始“身臥如塑”,家人“更無他策,惟待日而已”,讓人非常揪心;三劑藥後,“神思稍爽”,讓人精神也為之一震;可是五日“煩熱又加”,讓人揪心;八日“肢體自能少動”,讓人又看到一些希望;起起伏伏,終於“調理兩月平復”。像這樣鮮活的醫案,書中不時有穿插,讓人既敬佩吳又可妙手回春,又對生命充滿了敬畏。









1. 古無瘟疫專書,自有性書出,始有發明。

――《清史稿?藝術傳一?吳有性傳》

2. 中醫有一本典籍叫《瘟疫論》,書的開頭有八個字,即“正氣充滿,邪不可入”。張伯禮說,所謂新冠肺炎也好,其他的疫病也好,都是病毒和人體抵抗力之間的博弈。人體抵抗力贏了,病毒就不能侵害人體。反之,它就會侵害人體。中醫治療往往不僅僅是針對病毒,而針對的是人體的抵抗力,提高人體的正氣,讓人體自己調動內源性保護物質,跟病毒做鬥爭。

――2020年3月11日健康時報:《張伯禮院士:中醫抗病毒,主要在於提高抵抗力!》

3. 明末有一位醫學家吳有性,在其《溫疫論》中指出,“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這種異氣,也就是邪氣,他命名為“戾氣”。當然,他說的這種戾氣可能具有更強的物質性,它顯然與王夫之提到的那種作為寬仁中和之氣對立面的戾氣遙相呼應。

――2020年6月25日澎湃新聞:《畢業致辭:華東師大中文系主任朱國華:保持住對真理的忠誠》

目次

前言



自敘



上卷



原病



溫疫初起



傳變不常



急證急攻



表裡分傳



熱邪散漫



內壅不汗



下後脈浮



下後脈複沉



邪氣複聚



下後身反熱



下後脈反數



因證數攻



病癒結存



下隔



注意逐邪勿拘結糞



蓄血



發黃疸是腑病,非經病也。



邪在胸膈



辨明傷寒時疫



發斑戰汗合論



戰汗



自汗



盜汗



狂汗



發斑



數下亡陰



解後宜養陰忌投參術



用參宜忌有前利後害之不同



下後間服緩劑



下後反痞



下後反嘔



奪液無汗



補瀉兼施



藥煩



停藥



虛煩似狂



神虛譫語



奪氣不語



老少異治



妄投破氣藥論



妄投補劑論



妄投寒涼藥論



大便



小便



前後虛實



脈厥



脈證不應



體厥



乘除



下卷



雜氣論



論氣盛衰



論氣所傷不同



蛔厥



呃逆



似表非表,似裡非裡



論食



論飲



損複



標本



行邪伏邪之別



應下諸證



應補諸證



論陰證世間罕有



論陽證似陰



舍病治藥



舍病治弊



論輕疫誤治每成痼疾



肢體浮腫



服寒劑反熱



知一



四損不可正治



勞複、食複、自複



感冒兼疫



瘧疫兼證



溫瘧



疫痢兼證



婦人時疫



妊娠時疫



小兒時疫



主客交



調理法



統論疫有九傳治法



正名



《傷寒例》正誤



諸家溫疫正誤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