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構建理想的班級生態(簡體書)
滿額折

構建理想的班級生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知名班主任溫劍文基於自己多年的帶班經驗,從怎樣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班級生態、如何把學生置於班級生態的中央、學生成長生態中可整合的資源有哪些、如何讓活動與課程為生態成長提供能量等四個方面分享了構建理想的班級生態的創意舉措,有助於中小學一線班主任充分利用學生成長環境中的各個“生態因子”,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實現輕鬆帶班,照亮學生的成長。

作者簡介

溫劍文,湖南省班主任工作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班主任國培授課教師,《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教師月刊》等雜誌封面人物,《星教師》雜誌2015全國年度班主任。受邀在全國各地作主題報告200多場,在各級各類教育刊物上發表文章50多篇,撰寫和參編教育著作多部。

名人/編輯推薦

☆知名班主任溫劍文誠意之作,助力班主任輕鬆帶班。
☆系統呈現作者構建理想的班級生態的創意做法和教育理念,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便於一線班主任系統學習和借鑒。
☆創意做法+經典案例+實用工具,實用易學,便於操作。

自序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時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我睜開眼,發現自己在一間四周透明的玻璃房子裡。
我想揉揉自己的眼睛,卻發現自己沒有手。我想走向周圍的牆,卻邁不開腳步,原來我沒有腳。
我是一條魚,住在魚缸裡。
我看得到外面的世界,然而當我想要走入其中,卻遙不可及。這讓我感到恐懼。我開始使勁搖動我的魚鰭,沖向周圍的玻璃,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疼痛。終於,我沖出水面,“啪”的一聲,落在魚缸外面硬邦邦的地面上。
我渾身很痛,但卻很開心。
我想要站起來,竭盡全力的結果卻是在水泥地上掙扎。我開始感到呼吸困難,一種窒息感越來越強烈。我想,也許我會死在這裡吧。
我眼前一黑,一雙大手抓住了我,耳邊的風聲告訴我自己正要被丟進魚缸。一個聲音在我耳邊響起:“這魚兒,真調皮,就不好好待在魚缸裡。”
我又回到了魚缸裡。
……
這是我年少時常常做的夢。有時,我會死在魚缸外面的世界,而有時會在掙扎之後,安靜地、百般無奈地待在魚缸裡,但總是在最痛之時醒來。
我不想再絮絮叨叨自己生命成長的故事,某種意義上說,我是傳統教育的受害者。我只能告訴你,我就是那條很調皮的魚,生活在魚缸裡,儘管很多次掙脫出那個魚缸,然而總會被許多隻不同的手抓回魚缸。
18歲師範畢業那年,我對要去做教師這件事感到更加恐懼,夢裡開始出現這樣的場景:講臺上的我,手持教鞭,一臉威嚴,台下是幾十個戰戰兢兢的兒時的我。
我曾經是一條討厭住在魚缸裡的魚,然而卻要成為那只把一條條魚兒抓回魚缸的手。所以,我甚至不屬￿羅曼·羅蘭口中的“大部分人”,因為我“死”得更早――在我成長的苦旅中窒息沉睡,卻在做教師、班主任的18年旅途中恢復了活力。
但在剛做教師、班主任的那兩年,我一直誠惶誠恐。我還在沉睡中,也許會讓別人跟我一樣在本該活著的年紀窒息掉,且不知何時他們才能恢復本該有的活力。
這於我而言,很可怕。
這種恐懼一直持續了好幾年,直到我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魚兒不待在魚缸裡,還能去哪裡?
後來,這種思考演變成這樣的思考:
班主任工作僅僅是管理嗎?
班主任除了管理班級、教育學生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外,還能做些什麼?
教師除了讓學生盡力學習、學會考試、拿到高分外,還能做些什麼?
哪怕是讓學生盡力學習、學會考試、拿到高分,有沒有比使勁逼迫、瘋狂灌輸更好的法子?
教育除了讓學生一步步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外,還能做些什麼?當教育脫掉應試成績這件外衣,我們還能給學生留下什麼?
後來,我又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花兒是否就應該待在花盆裡?這與“魚兒是否就應該待在魚缸裡”一樣有意思。
花盆是一個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態。首先,它在空間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由於人為地創造出非常適宜的環境,在一段時間內,作物和花卉可以長得很好,但一離開人的精心照料,就承受不了溫度的變化,更經不起風吹雨打。
教育生態學認為,“花盆效應”在教育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在學校教育中,受封閉或半封閉教育體制的困擾,學生被整天關在教室裡,與沸騰的現實生活脫節,再加上陳舊滯後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從書本到書本,形成封鎖式小循環,其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我大體明白了:魚兒哪怕是當下住在魚缸裡,也不能只是生活在魚缸裡,又或者說,想要培養有活力的學生,哪怕他當下在“魚缸”裡,我們也應該著力於讓他有迎接未來洶湧波濤的能力。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生物是獨立於整個生態系統的,魚兒最終還是要遨遊在池塘、江河、大海裡。若僅僅思考怎麼在那口魚缸裡養好那條魚,還會有然後嗎?
1976年,美國哥倫比亞師範學院院長勞倫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一書中提出了教育生態學這一概念。他首次提出以生態的角度看教育,從個體生命成長的角度呼籲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使學生在合作、理解、寬容的環境中學習,享受和諧的精神生活。
與魚一樣,我們都是這個世界億萬萬種生物中的一種,社會、家庭、學校等則是影響人的成長的不同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個群落。每一個生命清澈至純,在這個世界生長,點滴的變化都是這個世界的賜予。
我們來看看什麼是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是生態學中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如果用一個簡單明瞭的公式概括,可表示為:生態系統=非生物環境+生物群落。
任何一個生態系統都具有以下共同特性:
1.是生態學上的一個結構和功能單位;
2.內部具有自調節、自組織、自更新能力;
3.具有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三大功能;
4.營養級的數目有限;
5.是一個動態系統。a
除了生態系統中生物鏈所涉及的“生產者、消費者”的分類,我們不難發現:班級這個作為一部分生命體在其生命某個階段生活的功能單位,竟然驚奇地具備生態系統的這些特性。如果我們把學生生活的整個系統看成大的生態系統,依然能發現其與生態學表述的特性驚人地符合,教育就成了生態系統裡一部分生命影響另一個純潔生命成長與改變的巨大能量。
非常感謝您能翻開這本書,作為作者,我首先想要跟大家強調以下幾點。
1.本書旨在以班主任的角色從構建良性的學生成長生態的角度思考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做法。
2.我是數學教師,對問題的思考是:雖不能提供您解決全部問題的方法,但可以一起尋求很多問題的共性解決辦法;雖不能幫您解決所有的“數學問題”,但可以找到一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3.建議您審時度勢,依據工作中的實際情況,以不超過班主任的工作邊界為原則,畢竟,這是一份工作。
你們的同行者:溫劍文

書摘/試閱

如何喚醒個體的成長動力
在強化班級生態整體活力的基礎上,我們不應該忘記班級生態中的生物群落歸根結底是由一個個生命個體――學生組成的。忽視個體學生自我成長動力的激發,是無法讓班級生態與每個學生產生良性共振的,更會讓這些自我覺醒意識偏弱的學生游離于班級生態,最終脫離班級生態。
我們必須承認:兒童天生是有強烈的成長意願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但兒童的成長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時常會體驗到習得性無助感。
習得性無助是個體在最初的某個情境中獲得了無助感,在以後的情境中不僅沒能從這種體驗和感受中擺脫出來,還將無助感擴散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這種擴散了的無助感會導致個體抑鬱,甚至對生活不抱希望。這是一種可怕的感受。在這種感受的控制下,個體會認為自己無能為力而不做任何努力和嘗試,從而逐漸封閉自我成長的動力。
人在從事一項活動或完成一項任務的時候,會考慮做這件事情對自己的意義,考慮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這件事情。當確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某一活動,並能取得預想的結果時,他就會積極努力地去做這件事。這種個體對自己能否成功地進行某一行為的主觀判斷,叫作自我效能感。只有確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某一活動時,他才會產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
有些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不願意去學校,不喜歡學習,害怕見老師,拒絕家長、老師乃至同學提供的幫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們成長路上的習得性無助,自我效能感低下,失去對外部事物的興趣和信心。作為教師,應該採用各種方法,讓學生避免陷入習得性無助,失去起跳的力量。
一、不要讓學生失去信心
自我效能感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才能使學生產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呢?班主任應該注重如下方面。
(一)讓學生體驗成功
個人已有的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會直接影響個體對自我能力的判斷。一般來說,成功的經驗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反復的失敗會讓學生形成恐懼感。擁有失敗恐懼感的學生,不敢提出較高的目標,常常會放棄許多嘗試的機會,也就放棄了許多成功的機會,降低了自己的效能期望。
我們習慣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學生,讓學生相互比較,這顯然是不科學的。學生備受打擊也是必然的。
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時常提到以下幾句話:
今天的你,是否比昨天優秀?
每天進步一點點。
做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不斷進步的孩子,才是最優秀的孩子。
……
該改變的是我們常規認知下的“優生觀”,那些在班級生態中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學生,我們無須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他們身上。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學生,他們唯有與昨天不夠優秀的自己比,才能獲得自我效能感。這恰恰是我們將班級生態與大自然的生態系統比較之後發現的最大不同: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終將被“消滅”,而班級生態需要促使每個生命都得到發展。
我們應該給每個孩子定個階段性的成長目標,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稍微跳起來夠得著即可:“下一次考試,你覺得通過努力比這次考試進步一點點很難嗎?如果不難,試一下?”“你非常棒,上一次你做到了,下一次你還能做得更好一點嗎?”接下來,你要做的就很簡單了:別讓那些沒拿到“糖果”的孩子失去信心,也讓那些拿到“糖果”的孩子下一次拿“糖果”時稍微難一點。
班級評價必須將這種“是否進步”考慮進來,所以“進步小組”“進步之星”“刮目相看獎”等基於學生成長直觀反饋的班級獎項,其地位理應等同常規的對優秀學生的評價。
調整對學生當下統一尺度的評價,以動態、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
(二)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
鼓勵之于孩子的成長如同陽光之於植物。在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多給他一些鼓勵和表揚,讓他品嘗到更多成功的喜悅,同時給他提出合理的目標或期望,能夠激發孩子自信和積極向上的進取力量。
很多老師說,他經常表揚學生,可是慢慢地,許多學生對表揚就無動於衷了,表揚已經大大地“貶值”,激勵作用越來越小。出現這種狀況,不是因為表揚本身有問題,而是教師沒有利用好表揚這種有效的獎賞方式。教師在表揚學生的時候,應該秉持以下觀念。
1.表揚不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是一種信念。
表揚是對學生良好表現的獎賞,是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有的教師把對學生的表揚作為提高考試分數的手段,作為讓學生喜歡自己這門課的籌碼。這種表揚就是廉價的,久而久之,學生和教師都會對表揚感到疲憊。
2.表揚是真誠的。
研究發現,有的教師在表揚喜歡的學生時,是真誠和自發的,說的時候會微笑,並表揚真正的成就。這些教師對他們不喜歡的學生,表揚的頻率並不少,但通常不是溫暖的、非自發性的,經常表揚的是學生的外表或行為本身而不是成就。教師表揚的頻率和學生取得的成就並不是呈正相關的,只有那些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表揚,才會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3.表揚真正值得表揚的成就。
如果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解出一道數學難題,受到老師的表揚,他就會認為自己的努力很值得。還有一些教師不是為了表揚學生的成就,而是為了提醒其他同學,其效果也不會太好。
表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藝術。好的班主任,都是善於表揚人的。
很多年前,我的班上轉來一位新生,一個很不一樣的新生。
之所以說她不一樣,是因為她是個成績原本很好,但因為玩遊戲而偷偷花掉幾千塊錢、與原學校班主任勢同水火、一周只去兩三天學校、最終成績一落千丈只能休學在家的降級生。
她的媽媽將她送到學校時說:“老師,我沒什麼其他要求,只希望她能來學校上學就滿足了。”
我也著實頭疼。她到學校的第一天,我便想找她聊幾句。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個安靜得有點勉強的女孩子。從她的表情裡,我就能讀出她內心對老師的強烈排斥。
我說的第一句話是:“你真棒!”
她有些懵。“知道老師最在意什麼嗎?修養!與你第一次見面,你就讓我覺得你是一個非常有修養的女生。剛才進老師辦公室的時候,你做了兩件事:第一,你是敲門進來的;第二,你搬了個凳子讓媽媽先坐。就這兩件事,老師就喜歡上你了!”
她便如釋重負,臉上明顯舒展開來的表情告訴我:她也喜歡上了我這個老師。
一番話過後,她離開了辦公室。離開時,她順手關上了門。
後來,她不僅喜歡上學,還喜歡上了學習。
一年後,她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其實,每個孩子都想積極向上,只是基於家庭、社會、學校的各種難以追溯的偶然事件,一次又一次地讓孩子們學會了對抗家庭和老師,這也阻礙了他們的自我成長。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找到激發他們內在自我成長動力的機會。只有當我們有心或無心地從那些細節中激發他們對自我成長的渴望,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二、讓“糖果”多飛一會兒
行為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就能發揮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在長期得不到激勵的時候,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教師如果能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巧妙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則能讓學生產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擁有成長的動力。
(一)給予學生更多的“糖果”
我使用較多的激勵方法如下。
1.情感激勵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應根據學生情感需要,通過滿足學生的某種需求,激發他們積極向上。“沒有學生心靈的喚醒,沒有學生精神的參與,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作為教師,應走近學生,瞭解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與真誠,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精神關愛。一旦將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自覺地跟著教師前行或按教師指引的方向前進。
2.目標激勵法。
學生對自己的前途、未來往往抱著積極和美好的期待。教師必須緊緊抓住這一點,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孩子的美好願望和理想。在具體工作中,要進一步美化學生的理想,利用教室佈置、板報等形式“常看、不忘、對照、奮鬥”,並在每個學生的心海樹起一個永遠閃亮的燈塔,看到為之努力奮鬥的方向。
3.成功激勵法。
成功的體驗能給人巨大的鼓舞。因此,無論學生在哪一方面取得了成績,教師都要給予真誠的肯定和鼓勵。例如,學習取得優良成績、頑強拼搏贏得成績、能歌善舞等,只要學生有了成績,就一定要設法強化他們的成功體驗,喚起他們“更上一層樓”的願望。鼓勵時,要特別鼓勵那些經過努力而有顯著進步的中等生和學困生。具體工作中,教師要注重尋找中等生、學困生的閃光點,對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儘量放大他們的成績,使他們體驗到進步的快樂,喚起久違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進取心和奮鬥精神。
4.評語激勵法。
學生天性愛受表揚,老師幾句鼓勵的評語,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如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批閱學生作業,從中尋找閃光點;用賞識性的語言進行肯定性評價,點燃學生的進步之花。學期結束時,教師給學生寫的肯定性評語,既會引起學生的重視,也會吸引家長的目光。
(二)讓“糖果”飛起來
對孩子來說,沒有比拿到一顆辛苦得來的糖果更開心的事;對於有了目標的孩子,沒有比實現目標更有成就感。但糖果再多,總有吃膩的那一天。
班主任工作中,對於學生的一次性評價是非常多的。這種簡單、直接的激勵機制,缺乏可持續性。我不否定教師對學生的激勵作用,但是一次性評價與獎勵對學生的持續性追求和進步意義甚小。
因而,如何讓“糖果”多飛一會兒,讓學生的目標具有可持續性,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
基於小組競爭管理模式的自主管理體系,通過個體評價與捆綁式評價實現的量化以班本貨幣或校本貨幣的方式呈現結果,在期末的時候兌換精神與物質獎品,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持續性評價與獎勵的機制――能激發學生持續地的實現自我價值。
那麼,如何建立具有不斷升級性質的有“梯度”的目標與獎勵機制呢?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表格,對吧?可結合下面這份規則來看。
C53綜合考試功名晉級遊戲規則
一、積分規則
1.每次考試班級前5名積2分,平均分為90分的其餘同學積1分;
2.相對上次考試來說,在學校排名中上升25個名次的積2分,15個名次的積1分;
3.特殊情況由班委會商量決定。
二、各功名等級升級所需積分數
這個小小的遊戲化的目標與評價規則蘊含了什麼樣的秘密呢?
1.通過步步升級的方式,體現目標與評價的持續性,實現持續激發學生自我價值的作用,因此,這個遊戲規則在我的班級實行了三年。
2.設計規則時,重點設計了進步名次這一考量數據。我希望它對成績較好和成績不太好的同學都能起到評價與激勵的作用。
3.有比較高的象徵意義:每個同學的“功名”上升一級,我都會在班級鄭重宣佈,同時隆重頒發證書。
這份小小的遊戲規則,達成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得到持續性激勵的目標,實現持續性的自我價值,推動學生自主發展。
有老師指出,學校不許排名,但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當然,若回避這一話題,如採取等級制,動動腦筋一樣可以實現同樣的教育效果。
在學科學習上,我們依然可以採取這種方式,看看下面這份表格。
我們必須結合下面的遊戲規則來看這份表格是怎麼操作的。
C53數學學習軍銜晉級遊戲規則
一、積分規則
1.每次數學考試100分的同學積3分,95分以上積2分,90分以上積1分;
2.每次考試相對前一次考試來說,進步30分以上的積3分,20分以上的積2分,10分以上的積1分;
3.特殊情況酌情積分。
二、晉級上一級軍銜所需積分
這個小小的遊戲化目標與評價相結合的規則蘊含的秘密和前面的功名晉級基本一樣。
也有老師提出:在上面的兩份表格中,成績差的學生不可能總是進步,對不對?那麼,當他不能進步時,這兩個遊戲對他來說是否就失去了意義呢?
其實,當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沒有很大進步的可能性時,在他的身上會發生什麼?我的遊戲規則有沒有他可以獲得的積分獎勵呢?這不是一個很燒腦的問題!大家可以思考下。
總結與反思 
我們時常提到這句話: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站在班級中央。
班主任需要把學生的發展作為班級管理的根本,時時處處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從學生的立場和角度開展工作。
班主任應該和學生平等地交流,學會傾聽來自學生內心深處的聲音。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理解學生的觀點和需求,支持學生的表達和行動。班主任應該是學生的朋友,尊重、理解和支持學生。班主任還應該密切關注學生的言行、情感、心理和訴求。班主任更應該是學生的親人、同行者、呵護者和服務者。
但若僅僅是這樣,依然是不夠的。
俄國著名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態系統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個體與環境必須被看作相互塑造的系統,每一方都隨著時間而改變,且對另一方的改變做出反應。
基於這一理論,我們應該更能理解“把學生放在班級生態的中央”這句話:
班主任在班級生態建設過程中,應該將學生的意願與班級的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讓班級文化承載班級生態內共有的信念、價值觀,引領班級風氣朝向良性發展。
班主任應該尊重學生的參與意願,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並盡可能地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擁有愉悅的體驗。站在班級生態整體發展的角度思考當下活動對班級生態發展的意義,讓班級生態產生自我調整的能力,可激發班級產生更多的發展可能。
班主任應該改變常規認知下的“優生觀”,以動態、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調整我們評價與激勵的思路,建立可持續、具有可不斷升級的“梯度”目標激勵與評價機制,喚醒個體的成長動力,實現與班級生態的良性“互賴效應”。
誠能如此,班級生態的整體活力將得到最大可能的激發,“演替最後導致建立一個更加穩定的生態系統而達到頂級的狀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