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古代舍利地宮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古代舍利地宮研究(簡體書)
中國古代舍利地宮研究(簡體書)
中國古代舍利地宮研究(簡體書)
中國古代舍利地宮研究(簡體書)
中國古代舍利地宮研究(簡體書)
中國古代舍利地宮研究(簡體書)
中國古代舍利地宮研究(簡體書)
中國古代舍利地宮研究(簡體書)
中國古代舍利地宮研究(簡體書)

中國古代舍利地宮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98 元
定價
:NT$ 1188 元
優惠價
87103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通過編年排列與類型學分析,將已發表的中國古代舍利地宮分為豎穴類、橫穴類及舍利孔類三種形制。南北朝時豎穴類地宮佔據主流。隋仁壽三分舍利,為石函加築了磚石護壙,地宮空間繼續擴大。橫穴類地宮濫觴於662年建成的法門寺地宮,並迅速被推廣為全國統一模式。舍利孔類地宮在南北朝末期淡出中原,但傳入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後卻一度流行。自晚唐至遼宋,地宮形制南北分野,南方多回歸豎穴類,北方多延續橫穴類,而南北過渡的淮河流域則二者兼用。此後舍利地宮式微。中古時期地宮形制演變與帝王對轉輪王思想、神聖空間的理解差異有關。舍利地宮總體上漸趨中國化、世俗化,但其間也有多次回歸印度、中亞“原真性”的嘗試。宋遼時期的殘損佛教造像群瘞藏坑,屬性是法舍利地宮。

目次

目錄
緒論1
一、主要概念的闡釋和界定1
二、學術史的回顧與思考30
三、研究方法與意義36
第一章舍利地宮的編年與類型學研究39
第一節舍利地宮的編年39
第二節舍利地宮的類型學分析43
一、豎穴類43
二、橫穴類45
三、舍利孔類47
第三節小結47
第二章豎穴土壙類、舍利孔類地宮的產生與演變52
第一節中國舍利瘞埋方式的傳播路線52
一、新疆地區舍利瘞埋與犍陀羅的關係53
二、新疆地區舍利函樣式對中原地區的影響59
第二節豎穴土壙類舍利地宮的起源與發展61
一、魏晉十六國時期61
二、南北朝時期63
三、塔基建造技術視角下的南北朝舍利地宮69
第三節舍利孔類地宮的產生與傳播——兼論舍利龕70
一、舍利孔71
二、舍利龕碑74
第四節南北朝佛教差異對舍利地宮的影響77
第五節南北朝舍利地宮與轉輪王思想81
第六節隋仁壽之前的捨利地宮83
第三章豎穴石(磚)壙類舍利地宮的產生與意義87
第一節隋文帝分舍利的背景和經過87
第二節考古與古文獻所見文帝分舍利遺存94
第三節隋仁壽分舍利的標準化97
一、分送團隊的配備99
二、舍利塔選址與樣式100
三、石函外護牆107
四、石函樣式108
五、塔銘、蓋銘內容114
第四節隋文帝轉輪王思想與豎穴石壙類地宮119
一、建塔選址迴避舊阿育王塔址120
二、宣傳舍利瑞應,強化個人崇拜121
三、仁壽分舍利與轉輪王葬法122
四、弱化阿育王影響另造轉輪王模式124
第五節豎穴石壙類舍利地宮的文化含義126
第六節隋末唐初的豎穴石壙類舍利地宮128
一、仁壽年間其他舍利地宮128
二、大業年間舍利地宮129
三、唐初地宮延續仁壽模式133
第七節玄奘與“西域制度”舍利塔134
第四章橫穴類舍利地宮的產生和發展140
第一節唐代帝王轉輪王思想的實踐140
一、唐代佛教的興盛140
二、唐代的轉輪王思想141
第二節橫穴類地宮與法門寺143
一、法門寺的特殊性143
二、石室地宮初建年代早於咸通年間145
三、唐代帝王供養法門寺佛骨舍利分析151
四、法門寺地宮初建於龍朔年間的證據152
五、法門寺地宮的其他相關問題154
第三節橫穴類舍利地宮的文化含義157
一、金銀棺槨舍利容器的佛經依據和意義157
二、橫穴類地宮的佛經依據和意義161
三、法門寺舍利地宮與帝陵地宮162
四、法門寺舍利地宮與長安宮殿164
五、舍利地宮與世俗墓葬形制演變規律的相似性166
第四節橫穴類舍利地宮的推廣169
一、儀鳳二年分舍利事件及相關發現169
二、考古發現的唐代橫穴類舍利地宮172
第五章舍利地宮形制的多樣化和南北分化178
第一節舍利地宮形制在中晚唐已趨分化178
一、考古發現的中晚唐豎穴類舍利地宮178
二、鎮江甘露寺地宮回歸豎穴類案例探析180
三、唐代民眾對舍利瘞埋儀軌的理解181
第二節唐代渤海國地宮形制的多樣化184
第三節五代至遼宋時期的捨利地宮188
一、五代十國時期的捨利地宮188
二、北宋境內的橫穴類地宮190
三、北宋境內的豎穴類地宮196
四、遼國的橫穴類地宮199
五、遼國的豎穴類地宮202
六、西夏國地區的塔宮206
第四節遼宋時期地宮的形態及地域分佈208
一、遼代舍利地宮的形態208
二、北宋舍利地宮的形態209
三、遼宋時期地宮的地域特色211
第五節遼宋時期舍利信仰相關問題213
一、宋遼皇室的轉輪王思想與舍利地宮建設213
二、宋遼時期舍利的來源216
三、法舍利的廣泛應用222
四、“葬舍利”觀念的普及224
五、邑社與晚唐、遼宋舍利地宮226
六、密檐式塔的普及與遼宋佛塔建造的氾濫230
七、舊舍利塔重瘞活動常見231
第六節北宋聖感塔地宮形制的“古老性”原因探析232
一、北宋之前長干寺塔與地宮234
二、圓形豎穴土壙式地宮的形成過程推測236
三、聖感塔地宮承襲南朝樣式237
四、晚唐至北宋時期地宮的江南模式240
第七節多重塔宮的設計理念242
一、遼宋時期舍利天宮242
二、舍利天宮與“西域制度” 245
三、舍利天宮與《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 246
四、多重舍利塔與立體曼陀羅248
第八節塔幢合一趨勢對地宮的影響249
一、經幢形狀來源於舍利塔249
二、建幢功德對舍利地宮的影響251
三、經幢式舍利地宮252
第六章舍利地宮的衰落254
第一節南宋與金代的捨利地宮255
一、南宋的捨利地宮255
二、金代的捨利地宮257
三、小結258
第二節元明清時期的捨利地宮258
一、元代的捨利地宮259
二、明代的捨利地宮260
三、清代的捨利地宮262
四、小結263
第三節舍利地宮衰落原因探析265
一、南亞、中亞地區佛教式微導致舍利失去域外來源266
二、臨濟、曹洞二宗解構聖物崇拜268
三、全真教對舍利地宮的間接影響270
四、其他原因272
第七章舍利地宮的變體樣式:宋遼時期殘損造像群瘞埋現象研究274
第一節佛教造像群的考古發現與分類274
一、埋藏於單個或多個土壙275
二、擺放於地宮內或上方地層278
三、安置於毀棄後的地宮上方281
四、殿宇倒塌導致的自然掩埋281
五、棄置於廢窯或坑洼處281
六、佛教造像基本完整的“窖藏坑” 282
第二節殘像埋藏原因與背景284
一、宋代佛教政策導致造像、修像活動整體式微286
二、殘像積累削弱信徒造像熱情287
三、殘像修繕業遭遇挫折288
第三節殘像群埋藏的“明道寺模式”與“法舍利瘞埋”理念290
第四節殘像群瘞埋坑本質為法舍利地宮299
結語301
參考資料306
附表327
後記36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3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