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金青稞:西藏精准扶貧紀實(簡體書)
滿額折

金青稞:西藏精准扶貧紀實(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5 元
定價
:NT$ 390 元
優惠價
8733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場萬裡寒山的曠野書寫,一部脫貧攻堅的西藏紀事。

作者是名“老西藏”,35年來第21次進藏。此次入藏,東入昌都,北行那曲,西去阿裡,深入西藏腹地,在雪域高原深扎52天,行程10000公裡,走遍西藏最後19個脫貧縣,采訪百餘位當地百姓:建檔立卡貧困戶、牧羊人、藏醫專家、攤販、個體戶、習近平總書記接見過的村幹部、“西藏媽媽”、非遺傳承人、“嫁”到西藏的內地人等,通過他們脫貧奔小康的鮮活故事,全景呈現西藏精準扶貧所取得的世所罕見的偉大成就,生動展現了黨中央動員全社會力量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堡壘、集中消除絕對貧困的偉大歷程,詮釋了“漢藏一家親,共筑民族情”的深刻內涵。令讀者在青煙裊裊中感受高原上的人間奇跡,同時,這部扶貧史詩性作品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貢獻了可供借鑒的中國智能和中國方案。


作者簡介

徐劍

男,漢族,云南昆明人,火箭軍政治工作部文藝創作室原主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一級作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著有小說、散文、報告文學、電視劇劇本共計700萬字。曾三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兩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 榮獲首屆魯迅文學獎、中國圖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國好書獎、全軍新作品一等獎、飛天獎、金鷹獎等三十多項全國、全軍獎項,被中國文聯評為“德藝雙馨文藝家”。


名人/編輯推薦

1.展現西藏地區脫貧攻堅的恢弘畫卷,反映黨帶領各族人民實幹致富的決心,詮釋“漢藏一家親,共筑民族情”的深刻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脫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少。”本書書寫漢族和藏族共同努力、共同奮斗,終於使得西藏貧困地區全面脫貧,是全國各少數民族脫貧的有力折射,有力地反映了黨帶領各族人民實幹致富的決心,生動表明了民族之間的深厚情感。

2.直面曠野無邊的牧場與青稞地上的蒼生,清晰看見西藏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

本書聚焦西藏地區,不只是以精準扶貧的視角,發掘新時代西藏地區的新人新事,同時也以一個漢族作家的視角,直面曠野無邊的牧場與青稞地上的蒼生,動情書寫藏區人民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鄉土人情。西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恒久地流淌在藏族人民的血液中,在這本書裡有關西藏的一切都不再神秘,而是可感可知的。

3.一部用雙腳完成的報告文學作品,通過個體命運的變遷感受脫貧攻堅的偉大意義。

作者先後二十一次進藏,該作品就是作者在完成第二十一次進藏後的書寫。作者第二十一次進藏,在高海拔之域深扎五十二天,走遍西藏最後一批脫貧縣,以文學視角描繪西藏精準扶貧,聚焦一個個具體的個人、家庭,比如牧羊人、單親媽媽、攤販、個體戶、銀匠……透過他們的命運的變遷,凝視這個真實而偉大的時代,感知脫貧攻堅的偉大意義,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什麼好。

4.中國作家協會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極具代表性、典型性作品。

本書屬國務院扶貧辦與中國作家協會聯袂打造的“講中國故事”的文學工程,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致敬性書寫,也是“五個一”工程獎、魯迅文學獎、中華優秀出版獎獲得主徐劍全新力作。中國作協制作的《扶貧路上的文學力量》紀錄片收入作者徐劍專訪。“《新華文摘》《中國作家》刊發《金青稞》四萬餘字,引發熱烈反響。全書插入16張西藏題材精美照片,全書彩色印刷。”修改為:《中國作家》刊發《金青稞》七萬餘字,《新華文摘》刊發四萬餘字,引發熱烈反響。全書插入16幅雪域高原風土人情的精美圖片,全書彩色印刷。”


目次

引子:東有香巴拉,西有弄哇慶 / 1

藏東卷 三江過境

第一章 “帕措”出鄉關

1 第一個走出上羅娘村的人 / 004

2 帕措,父系部落的最後遺存 / 014

3 上羅娘村,祥薩帕措空村無人 / 019

4 巴依雪山上的挖蟲草部落 / 025

5 放生羊 / 033

6 八廓古城,帕措兄弟的小康夢 / 040

第二章 阿旺羊,央宗牛

1 多貢與他的阿旺羊 / 050

2 摩托與阿旺羊的脫貧速度 / 058

3 阿旺種羊起死回生 / 065

4 伊甸園與央宗牛 / 071

插曲:《 格薩爾王傳》說唱藝人,

驚嘆帕措人家下山 / 081

藏北卷 羌塘萬裡

第三章 黑帳篷、紅藏房

1 霍爾杰布與黑帳篷 / 092

2 黑帳篷、白帳篷、紅藏房 / 102

3 寬敞的藏房小院,我與誰共? / 113

4 恕我未從命 / 122

第四章 後浪新人

1 牧場阿古家與大學生總裁助理 / 132

2 嘎爾德基地裡的大學生 / 141

3 且將藏鄉當故鄉 / 150

插曲:《 格薩爾王傳》說唱藝人,安得紅藏房千萬間 / 160

阿裡卷 上象雄古國

第五章 三位長者

1 耄耋老藏醫扶貧的故事 / 170

2 楚天雪域一夢牽 / 177

3 最後的馱隊,最後的羊倌 / 186

第六章 阿佳、嬌娘、邦金梅朵

1 一位單親媽媽與三位大學生 / 196

2 阿佳,阿媽拉 / 204

3 巴扎服飾裡的嬌娘 / 212

4 帕卓舞與五朵邦金梅朵 / 220

衛藏卷 雅江上下

第七章 三教九流

1 洛加喇嘛與唐卡畫坊 / 234

2 銀匠鄧巴與麥堆銀匠村 / 243

3 鐵匠次丹旺加與七代後藏刀傳人 / 251

4 陶匠曲珠與卡松村的嬌娘們 / 258

5 藏雞“司令”扎西,曾經是一名上士 / 267

插曲:《 格薩爾王傳》說唱藝人,美麗阿佳皆有歸處 / 273

第八章 指揮部內外

1 天下阿媽皆為我母 / 282

2 八萬裡路風和雪 / 289

3 駐村隊長,曾是藏族少校軍官 / 297

第九章 高海拔搬遷之旅

1 雙湖無人區三個鄉,自治區主席每年都來 / 306

2 絕地搬遷,一場冷雪一場夢 / 312

3 森布日,與弄哇慶一樣美的夢境 / 318

第十章 北京的金山上

1 在拉薩北京扶貧指揮部裡 / 326

2 德吉藏家的故事 / 333

3 八廓老城漢藏和親,為誰歌與泣 / 341

4 32 小時大營救,一展北京援醫豪華陣容 / 350

跋:青煙裊裊入藏家 / 359


書摘/試閱

這次赴西藏采訪,每天都遇到獨特的、傳奇的、鮮活的、令人感動的故事。這些故事像一股荒原大風撲面而來。而那些平凡的故事,更像是四處彌漫著的牛糞青煙,充滿了人間的真切感。可以說,凡有煙火處,就有感人的故事,有感動中國的故事。所到之地,馳目所見,是一幅蒼生圖;傾情而訴,是一片民生情;牧場上所覽,是一幅浮世繪。這些都氤氳著人間煙火。由於西藏牧區特殊的歷史風情,其中有單身媽媽的眾生世相,或者未婚媽媽的故事。在噶廈政府時代,這是一個社會惡疾,不少未婚或單親的家庭成員,淪為乞丐。可是在如今這個時代,這樣的事情一去不復返了,她們的命運和生存環境得到了全方位的改善,每個未婚媽媽與孩子都是清一色的建檔立卡戶,易地扶貧搬遷,搬進了新藏房。政府給她們安排了生態崗,加上草原補助、邊境補助、低保政策等保障性制度,與過去的生活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可以說,她們處在社會底層,卻受到從中央到地方無微不至的眷顧。這個階層的群體命運徹底改變了,過上了好日子,令人感慨不已。

再一個震撼處是高海拔搬遷,四萬人下寒山,從羌塘無人區腹地整體搬出來,將家園和大荒還給野生動物。牧人不再逐水草而居,人與動物爭地盤的歷史不復存在,這是了不得的壯舉,是人類家園意識的復活與覺醒。其實藏北無人區的生存環境酷烈,生態極其脆弱,無法承載那麼多牛羊,更不適宜人類生存。在藏北采訪時,遠在那曲北三縣的安多和雙湖無人區,海拔都超過了5000 米。從申扎縣到雙湖縣,行駛一天就是四百多公裡。在世界屋脊上行走,我看到了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做了一個非常艱難卻又功德無量的事情,他們讓高海拔之地的人和家畜全部遷往雅江流域,四萬牧人出鄉關,別牧場,場面令人震撼。在那曲和阿裡那些日子裡,我從一個采訪點到另一個采訪點,每天行車四五百公裡是常事。最困難的事情是說話,在海拔高的地方,最忌諱多說話。可是,每次采訪都要大量發聲,繞許多彎,費很多口舌,為的是挖掘到最精彩的故事細節。因此,每天晚上八九點鐘,我摸黑抵達下榻處時,人已經精疲力竭,躺在床上動都不想動。而吃飯也成了最大的累贅,常常毫無食欲。能啃一口蘋果,吸一口氧氣,已然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感動在民間,在凡人的小事中。在阿裡高原,有兩個老人的故事最震撼我,第一個老人叫堅參。阿裡扶貧辦達娃平措書記提供線索時說,措勤縣達雄鄉有一個80歲的老牧民,2020年2月26日,在武漢新冠疫情危急時刻,捐了一萬元特殊黨費,開了西藏、阿裡疫情捐助的先河。一開始,我覺得這只是一件好人好事,善心慈航,像舊時的故事,重復無數次,寫不出彩來。可是那天上午,從縣城出來跑了二百多公裡,在達雄鄉牧場無路的草原上艱難行進,等中午抵達邊山村牧場時,我見到了這位個子不高、其貌不揚的老牧民。

當他給我講起一段往事時,我深深地被打動了。1959 年平叛時,他趕著牦牛,給解放軍送給養,足足走了一個多月。臨別時,金珠瑪米給他付了600 元,並對他鄭重交代:“你這次趕來的牦牛不是一家人的,金珠瑪米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用了烏拉差(差夫),是要付費的。你將這錢平均分給藏族同胞們,這是錢,是噶廈政府的藏銀,不是紙,不能當牛烘引火燒了,以後可以換很多東西的喲!”60 年後,解放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種下的因,結成了一個善果。堅參老人一生靠放牧為生,收入並不高,卻在武漢疫情期間,個人捐助了1 萬元。這讓我特別有感觸。在那遙遠的阿裡,一個不懂漢語的老人,永遠銘記60 年前解放軍的一段恩情,一個普通的藏族老人仍然具有家國情懷。采訪結束後,我拉著老人,在他家的黃泥牧屋前留影。屋頂上插著一面五星紅旗,在雪風中迎風招展。鮮紅的國旗映著藍天雪山,映著一個鄉村老黨員熾熱而透亮的初心。此情此景此人,車駛出很遠了,我從車的後視鏡中,仍不時回望那個小黃泥屋,回眸那個站在小屋前默默招手的老人。那一刻,我掉眼淚了,為老人掬一抔熱淚,一捧江山家國的感動之淚。

還有一個老人是阿裡革吉縣鹽羊古道上最後一支馱隊的老羊倌布瑪,74 歲了,他的羊皮襖裡裝著鹽羊古道上的歷史神話、傳奇故事,而他自己也成了一個傳說。與80 歲的老妻守在羌麥村鹽湖鹽場,從湖中挖鹽、運鹽、曬鹽,最後硬是靠自己的雙手,摘掉了貧窮之帽。我坐在他的黑帳篷裡,野草叢生,燃料就是一盆幹羊糞,生活極簡。坐在卡墊上,腳下荒草寂寂,可是聽他訴說過去在鹽羊古道上的故事,我的文學的篝火,便在那一瞬間被點燃了。熱血沸騰著,仿佛人已置身一部傳奇和傳說之中。遠古的雪風吹了過來,羊倌的情歌高亢入云間。最終寂靜下來,最後的馱隊和最後一名羊倌,成了歷史的絕響,像雪塵一樣,被朔風吹散,化成涓涓細流。站在大荒中,望著那個漸漸遠去的背影,給人一種獨愴然而涕下之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3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