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利論(簡體書)
滿額折

利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法、利、欲、解脫為古代印度所謂“四要”,即作為價值觀念的重要基礎,印度教為“再生者”所設的四種人生目標。梵本《利論》是目前僅存的討論“利”這一要素的論著。作者為印度孔雀王朝(前324―前187)開國元勳,首相憍底利耶(Kauṭilīya)。該書在古代印度影響巨大,直至中古時期,仍未許多作家所提及。然而完整的梵本久已失佚,直到1905年才在南印度邁索爾地區發現它的貝葉本及譯不完全的注釋本,並在1909年第一次將其公諸於世。此後規模不等的殘本迭有發現。《利論》的重新發現和出版是世界印度學界的一件大事,相關研究亦成顯學。該書除全面系統闡述古代印度的國家政治和統治方策以外,還廣泛論及經濟、民法、刑法、外交、戰爭等不同門類的問題,堪稱古代印度生活的百科全書。由於古代印度真正意義的史書基本闕如,他也為瞭解乃至重建公元4世紀前後的印度歷史提供了無可替代的第一手材料。 韋伯在其著名演講《以政治為業》中特別引用和討論了稱憍底利耶的《利論》,認為它體現出真正激進的“馬基雅維裡主義”,與《利論》相比,“馬基雅維裡的《君主論》反而顯得無害”。阿瑪蒂亞森在《慣於爭鳴的印度人》中也數次談到該書,認為作者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經濟學家,稱作者為印度古代思想鉅子,而《利論》是一部“關於政治經濟學和統治之術的經典著作”。 本文譯者廣泛閱讀了迄今為止印度和西方學者最重要的學術論著,對於近百年世界《利論》研究狀況非常熟悉,並與當今海外《利論》研究者與翻譯者都保持著學術聯繫。譯者朱成明湖南常德人,2007年畢業于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2008年進入北京大學南亞學系(當時東語系)學習印度古代語言,並于2011年於2016年分獲北京大學文學碩士、博士學位。主要研究興趣是法論、利論、史詩等文獻中的印度古代政治秩序問題,同時涉及印度哲學、沃格林意識哲學。譯者熟練掌握多門語言,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巴利文、梵文都有很好的基礎。譯者在熟悉原典、學術研究狀況的基礎上,對本書還做了進一步的注疏。注疏倍于正文,廣泛包括了與正文有關的背景知識,如史實、典故、制度、職官、習俗、禮法、傳說、教派、神話、天文、地理、曆法、物產、貨殖、稅收,以及時間觀念、度量衡等。而散見期間的,則是作者對於原文不同名稱、概念、觀點、利論等的深入辨析和討論,視角獨特,多所發明。作者還在文中用數字標示出了可以互參的章節所在。它們發揮的提示作用,為這部經典的研究者提供了很大便利。《利論》譯疏文本完成後,北京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等研究機構的專家先賢對該文本寫下了多份專業評語,在充分肯定這個譯本的貢獻的基礎上,也對翻譯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中肯的商榷意見。譯者在各位專家評審意見的基礎上,對翻譯文本進行了認真修訂。 本書翻譯所據的底本是R. P. Kangle的精校本(R. P. Kangle,1969/2010, The Kauṭilīya Arthaśāstra, Pt. I: Sanskrit Text with a Glossary),注釋主要是根據T. G. Śāstri的梵文校注本(1923-1925),同時,參考的主要是J. J. Meyer(1926)的德文譯本(J. J. Meyer,1926, Das altindische Buch vom Welt- und Staatsleben: Das Arthaçāstra des Kauṭilya,考慮到年代,這是一部很傑出的翻譯)和Kangle自身的英文譯本(R. P. Kangle,1972/2010,The Kauṭilīya Arthaśāstra, Pt. II: Translation with Critical and Explanatory Notes)。

作者簡介

憍底利耶,印度孔雀王朝(前324—前187)開國元勳。

 

朱成明,湖南常德人,2007年畢業于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2008年進入北京大學南亞學系(當時東語系)學習印度古代語言,並于2011年於2016年分獲北京大學文學碩士、博士學位。主要研究興趣是法論、利論、史詩等文獻中的印度古代政治秩序問題,同時涉及印度哲學、沃格林意識哲學。譯者熟練掌握多門語言,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巴厘文、梵文都有很好的基礎。

名人/編輯推薦

這是目前僅存的討論“利”這一要素的論著

目次

第一篇 教戒
第二篇 督官職守
第三篇 律法
第四篇 去刺
第五篇 秘行
第六篇 曼茶羅作為基礎
第七篇 六策
第八篇 災厄
第九篇 征前預備
第十篇 兵法
第十一篇 對團眾之舉揩
第十二篇 弱王
第十三篇 奪城諸法
第十四篇 秘術
第十五篇 論書組織
附錄一 度量衡
附錄二 時間與時令
附錄三 職官
參考文獻
譯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