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理解中國社區治理:國家、社會與家庭的關聯(簡體書)
滿額折

理解中國社區治理:國家、社會與家庭的關聯(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19 元
定價
:NT$ 714 元
優惠價
8762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理解中國社區治理:國家、社會與家庭的關聯》為作者十年深耕田野與夙夜篤思之作,深度討論了中國社區治理的歷史與現實、結構與過程。全書新意頻出:一是鑒往知來,回溯社區治理的歷史基因,破除“皇權不下縣”的論調,實現古今社區治理的歷史連接。二是縱橫中西,破除滕尼斯式的共同體迷思,剖析百年來中西方社區的概念差異,展現中西方社區“中心化治理”與“網絡化治理”的實踐差異。三是追根溯源,首度聚焦社區治理之經濟結構基礎,析出影響社區治理的“三次生產分配關係”。四是兼得形構,提煉中國“社區復合體”的形態,挖掘“國家、社會與家庭”的關聯關係。五是聚焦轉型,破除“國家社會二元對立”框架,提煉“國家創制社會”機制,提出建設“關聯社區”的方向。
《理解中國社區治理:國家、社會與家庭的關聯》既可為科學研究之參考,又可為社區治理實務工作者之參考。

作者簡介

吳曉林,1982年生,山東萊陽人,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中國政府發展聯合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任中國政治學會青年工作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全國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社會治理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政治發展、城市治理等方向的科研、教學工作。代表性著作和論文有《現代化進程中的階層分化與政治整合》《房權政治:中國城市社區的業主維權》《結構依然有效:邁向政治社會研究的“結構一過程”分析範式》《新結構主義政治分析模型:馬克思主義結構分析的回溯與發展》《國家主導下的社會創制:城市基層治理轉型的“憑借機制”》等。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曾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天津市和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等多項獎勵。

名人/編輯推薦

《理解中國社區治理:國家、社會與家庭的關聯》為國家自然社會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項目批準號為71774175)“中國城市封閉社區的空間生產、社會效應與治理機制研究”的結項成果。“小社區、大社會”。人們所在的社區,是一個國家政治社會關係互構頻繁的場域。人們可能並不十分了然國家的運行過程,卻可以在日常生活社區觸摸國家的脈搏。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把社區視為穩固政權的根基,進而衍生出不同的社區治理政策。因而,有什麼樣的國家便會有什麼樣的社區,進而,有什麼樣的社區,便會體會怎樣的國家。國家生長在社區!《理解中國社區治理:國家、社會與家庭的關聯》立足於中國社區治理實踐,貫穿中國基層“古代裡組織—單位制—社區”的歷史發展,綜合比較當代中國社區的特有形態、治理的模式,分析中國社區治理的歷史邏輯、現實邏輯,從日常生活入手,剖析中國社區治理中居民對“家”和“國家”之間的聯系。

曉林是我非常欣賞的青年學者。他對中國社會的把握不僅視野寬闊,而且精準細膩。每每與他交談,總是能被他的一些真知灼見所打動。前段時間,他說有一本新書即將出版,囑我作序。我深感榮幸。一看到《理解中國社區治理:國家、社會與家庭的關聯》這一書名,我就倍感親切。對我來說,這一書名不僅具有一種理論上的誘惑,而且也與我對中國社區治理的理解不謀而合。
我在研究中國社區治理的過程中,發現以家庭為支點的撬動策略、動員策略不僅顯示出了無與倫比的治理能量,而且還釋放出了東方社會基層社會治理難以名狀的理論美感。於是,我經常捫心自問:從邏輯上來說,充當社會原初單元、第一單元的要素到底是個人還是家庭?現代化理論的“通則”似乎就是喚醒個人意識、彰顯個人權利的過程。但我們如果將這一“通則”貫徹到社區治理之中,結果是社群的榮幸還是個體的無奈呢?正是在走進基層、閱讀人心的過程中,我對這一“通則”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從中國治理、中國國家建構的第一原理來說,國家不是與社會的完全脫離,也不是與家庭的徹底斷絕。恰恰相反,國家與社會、家庭的關聯則才是最重要的。我曾經把這個原理稱為“關聯主義”。《大學》開篇就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大多數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人生八條目”。“人生八條目”不是簡單的生命中的八個環節,它包含著中國獨特的“家國”原理。如果說近代西方是在市場與社會的衝突過程以及市場向世界範圍內的擴張過程中牽引出國家,使得國家不得不成為暴力的壟斷者,那麼,中國則是在人格完善、道德升華、能量擴展的過程中孕育了獨特的“家國”理論。這是兩種不同的國家形成原理。布羅代爾曾經提出“國家是16世紀最大的企業家”①,這一命題暗含著西方國家的宿命。國家與社會、家庭的分離是西方社會的基本要理。甚至“家庭”(familia)這個詞本身,在古拉丁文中,常指依附於一個主人、一戶人家的全體仆役,只含有仆人的意義,不指任何親屬關係。②
但是,這樣的家庭觀在中國社會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從個體修身到齊家置業再到國家建構,貫通其中的鏈條自始至終都沒有被斬斷過。修身是一個人的志業,齊家是一個人的家業,治國平天下是一個人所要成就的大業。受制於能力不同,一個人可以將其“業”推至不同的邊界和範圍。但無論是“大業”還是“小業”,它們都是服從於生命價值的積極展開與道德提升這一總體目標的。更為重要的是,從家到國的擴展不是私利的擴大,而是轉化為支撐天下的使命。中國人將其稱為“家國情懷”。所以,“人生八條目”說明中國社會生成的機理是以個體修養為原點逐漸向外擴展的。這種機理孕育出了一種關聯主義的身心結構、知行結構、群己結構與家國結構。這四重結構背後的靈魂與精神就是家國情懷。人不僅要處理行為與心智、個體與自然的關係,還要處理自我與小家、個體與社群的關係,更要處理個人與國家的關係。

目次

第一章 何為社區社區何為
第一節 何為社區:社區認知與實踐簡明史
一 社區認知的簡明史
二 社區實踐的簡明史
三 中國的實踐與認知
第二節 社區何為:生活場景的“家國政治”
一 社區生活的“五層需求”
二 社區治理的“三重意蘊”
第三節 共同體與社區復合體:一個中國命題
一 排斥還是包容:社會中心論VS國家中心論
二 尋求聯結:社區復合體的嘗試解答
三 分析框架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裡治:中國古代的“社區治理”
第一節 皇權下縣“人裡”
一 “皇權不下縣”的幻象
二 裡:古代的社區
第二節 古代“裡治”發展簡史
一 先秦至唐的裡長官任制階段
二 宋至明清的裡長職役制階段
三 清末以後的裡治官僚化嘗試
第三節 古代社區治理中的“家國關係”
一 皇權控“裡”
二 紳權輔“裡”
三 民治於“裡”
第四節 古代“社區治理”的結構與遺產
一 古代社區治理的“家國政治”鏈條
二 古代社區治理的“國強社弱”結構
三 古代社區治理的“歷史基因”延承

第三章 第一輪改革:街居制的形成與擴散
第一節 “街居”體制與“單位制”
一 “街居”與“單位”的入場
二 受到衝擊的“街居制”
第二節 “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形成
一 民政部推動基層改革
二 京滬改革的全面擴散
第三節 第一輪社區治理改革的制度分析
一 環境條件:社會轉型壓力與體制衝擊
二 制度變遷:城市政府主導的權力下放
三 制度效果:基層權能提升與行政化問題

第四章 第二輪改革:“居站分設、政社合作”的試馬
第一節 第二輪社區治理改革的四種模式
一 街道社區化模式
二 組織下沉的模式
三 行事分離的模式
四 政社合作的模式
第二節 第二輪社區治理改革的制度分析
一 環境條件:經濟社會大變局與職能轉變
二 變遷過程:中央政策引導下的區級創新
三 制度效果:利%建設提升與無形的短板掌

第五章 生動的故事:政社合作的典型實踐
第一節 武漢市江漢區的實踐
一 江漢區三輪改革的時序
二 政府購崗,服務下沉
三 江漢區的社區治理結構
四 江漢模式的進步與局限
第二節 寧波市海曙區的實踐
一 寧波市海曙區的改草時序
二 選聘分離,項目合作
三 海曙區的社區治理結構
四 海曙模式的進步與局限
第三節 廣州市越秀區的實踐
一 廣州市越秀區的改革時序
二 向社工購買家綜服務
三 越秀區的社區治理結構
四 越秀模式的進步與局限
第四節 青島八大湖街道的實踐
一 八大湖街道的改革時序
二 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
三 八大湖的社區治理結構
四 八大湖實踐的進步與局限

第六章新時代的新定向:社區治理體系化
第一節 體系化:新時代社區治理的新要求
一 從生活共同體到治理共同體
二 社區治理體系的具體內容
第二節 新時代社區治理體系化的新探索
一 國家層面的體系整合與政策推動
二 地方層面社區治理體系化的探索
第三節 新時期社區治理的特點與議題
一 黨建弓I領、高位推動與技術支撐
二 打破“新瓶裝舊酒”與“三大主義”

第七章 政黨在社區:政治建設與社會建設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與社區黨建
一 起源於上海的社區黨建探索
二 社區黨建在全國的廣泛發展
三 社區黨建向“縱橫聯動”的拓展
第二節 走向政治取向與社會取向“兩維均衡
一 政治取向特別強調黨的核心領導功能
二 社會取向特別強調治理引領與服務
第三節 政黨連接社會與二次社會建構
一 政黨連接社會的三種機制
二 社區黨建的社會建構邏輯

第八章 社區復合體的形成:治權、服務與生活
第一節 從行政單元到政社復合體
一 社區管理單元的政治化建設
二 社區服務載體的行政化演繹
三 社會共同體的政社復合化
第二節 治權統合、服務下沉與選擇性參與
一 黨建引領下的政治邏輯
二 治理重心下移的管理邏輯
三 選擇性參%的生活邏輯
第三節 社區復答體背後的深層原因

第九章 社區治理轉型:家國關聯的傳統與進路
第一節 中西方社區治理的深層差異
一 中國:積極國家與被動家庭
二 西方:個體主義與社會本位
三 中西方社區家國關聯的差異
第二節 中國社區家國關聯的深層邏輯
一 生產關係的結構基礎
二 過渡時期的發展階段
第三節 中國社區治理轉型的密碼解析
一 不同的治理結構產出不同的治理結果
二 社區治理的轉型展現出非線性邏輯
三 支配社區治理轉型的關鍵是”政社關
第四節 社區治理轉型的時空坐標與進路
一 建設關聯社區,營造積極的社區連接
二 找準時空坐標,塑造科學的社區治理
三 建構整合機制,做好社區治理的體系
四 重視社會創制,提升社區參與治理的

參考文獻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2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