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詞體與聲情(簡體書)
滿額折

詞體與聲情(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夏承燾先生是詞學界公認的“一代詞宗”。他創作和研究兼擅,說詩深中肯綮而又淺近有趣。本書由在現代詞學史研究上卓有建樹的陳水云先生編選,從夏先生各類著述中精選既能代表其說詩成就又適合大眾閱讀的70余篇文章,分為“談詩”“說詞體”“論詞史與詞人”“月輪樓說詞”“西溪詞話”“說詞論”六類編排,並在卷首撰有“導讀”。讀者從中既可學習古典詩詞的基本知識,深層次地品味詩詞之美,也可揣摩詩詞創作、鑒賞的方法。

作者簡介

夏承燾(1900—1986),字瞿禪,晚號瞿髯,別號夢栩生。浙江永嘉(今溫州)人。詞學家、詩詞作家、教育家。

1918 年從溫州師範學校畢業後,一直致力於詞學研究和教學。曾任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師範大學中文系主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韻文學會名譽會長、《詞學》主編等。

在詞人年譜、詞論、詞史、詞樂、詞律、詞韻以及詞籍箋校諸方面均有卓越建樹,是現代詞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被海內外譽為“一代詞宗”“詞學宗師”。

代表作有《唐宋詞人年譜》《唐宋詞論叢》《姜白石詞編年箋校》《放翁詞編年箋注》《唐宋詞欣賞》《夏承燾詞集》《天風閣學詞日記》《域外詞選》等。


陳水云,湖北武穴人,文學博士,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詞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李清照辛棄疾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主要從事詞學、明清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著有《二十世紀清詞研究史》《中國詞學的現代轉型》《清代詞學思想流變》等。


名人/編輯推薦

詞學大家寫給大家的詩詞鑒賞入門書,兼具學術性、普及性;中國詞學研究會副會長陳水云教授整理編選,萬字導讀詮釋夏氏成就;引你深入品讀古典詩詞之大美

總 序/葉嘉瑩

我從小喜歡讀詩、背詩,1945年大學畢業後就開始登上講臺教授古典詩詞。我所以一生以詩詞為伴,不是出於對學問的追求,而是古典詩詞生發的精神力量對我的感動和召喚,這一生命感發蓄積著古代偉大詩人的心靈、智能、品格、襟抱和修養。我一生經歷很多苦難和挫折,在外人看來,我一直保持樂觀、平靜的態度,這與我熱愛古典詩詞實在有很大關係。

詩歌價值在於滋養精神和文化。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往往是用生命譜寫詩篇、用生活實踐詩篇,他們把自己內心的感動寫了出來,千百年後的我們依然能夠體會到同樣的感動,這就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生命力。古典詩詞凝聚了中華文化的理念、志趣、氣度、神韻,是我們民族的血脈、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

讀詩、講詩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直覺的、感性的。比如李商隱“無題詩”到底說些什麼,你可能不懂,可是你一讀,覺得它意象很美,聲音也很美,這就是你對一首詩的直覺感受。第二個層次是知性的、理性的,即考察一首詩的歷史、背景、思想。第三個層次則完全從讀者接受角度來讀,我們對一首詩的詮釋不一定是作者原來的意思。義大利學者墨爾加利就曾經提出來一個術語“創造性背離”,即我們對一個作品的闡釋有自己的創造,這個創造很可能不同於作者原意。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以古人寫愛情的小詞說明“成大事業大學問”的三種境界,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也就是說,當你在讀詩或詞時,不僅探討作者原意,更讀出一種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從你內心興發出來的東西。

其實這就是中國古老的、孔子說詩的方法。孔子說詩可以“興”,是說詩可以給讀者興發感動,引起讀者更多感發和聯想——這樣的感發正是詩歌強大的生命力所在,這樣講詩詞才是真正的詩教傳承。

我一向認為,“興”是中國詩歌精華所在,使你內心涌動生生不已的活潑的生命。幾千年來,中國有這麼多偉大詩人留下這麼多詩篇,讓千古之下的我們讀過之後內心震動,從而豁然興起,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今天我們誦讀詩詞,如果只為能背會寫,無異於買櫝還珠。誦詩讀詩,重要的是體會一顆顆詩心,與古人生命情感發生碰撞,進而提升自己當下修為。我的老師顧隨先生也曾經講過“中國說‘詩教’,不是教作詩,是使做好人”。今天我們提倡中華詩教,就是要透過詩詞,用今人的生命體悟和古人交流,用詩人的生命品格滋養今人的生命質地,這個過程本身將產生強大的感發作用,使作者、講者與聽者都得到生生不已的力量。在這種以生命相融會、相感發的活動中,自有極大的樂趣。

這些年有關部門和機構推進《中國詩詞大會》、“中華經典誦讀工程”,2019年開始舉辦“迦陵杯•詩教中國”詩詞講解大賽。比賽以我的別號命名,專門面向全國中小學語文教師,鼓勵古典詩詞的讀誦與講解。去年暑期,雖然我還在病中,但仍然和決賽選手們在南開大學見面,與大家一同齊聲高誦我的小詩:“中華詩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許再攀。喜見舊邦新氣象,要揮彩筆寫江山。”我衷心希望這個大賽能選拔出一批優秀語文教師,大家一起把古典詩詞薪火傳續下去。如聞一多先生指出的:“詩人對詩的貢獻是次要問題,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我們這些詩教傳薪者的使命,就在於發掘古典詩詞中的感發力量,讓中國古典詩詞成為更多人生命中的指路明燈。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責任,學人文科學的人更應該擔當起傳承民族精神命脈的責任。

此時此刻全球抗疫,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從中華詩詞中獲得慰藉和勇氣。作為一位96歲的老人,我一生經歷過很多苦難。記得2007年冬季我因肺炎住院,病愈後曾寫過一首和友人的小詩:“雪冷不妨春意到,病痊欣見好詩來。但使生機斫未盡,紅蕖還向月中開。”數千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有承傳,千百年來傳誦的古典詩詞也必將滋養一代代中華兒女的精神世界。

(本文由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張靜整理,原題為《紅蕖還向月中開》,初刊於2020年3月20日《人民日報》。經葉老授意,作為本叢書總序。)


附記:

余初學詩,讀葉嘉瑩先生以興發感動解說詩詞的論著,甚為心契。後來讀顧隨、俞陛云等先生的說詩文字,讀《唐詩解》《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等明清詩解、詩說,才慢慢明白,由葉嘉瑩先生發揚光大並注入新質的說詩理路,在我國由來已久。當我自己也走上詩詞研究之路、對學界狀況有所了解後,又恍然覺得:這種真正能夠接續中華詩詞命脈的說詩理路,在當下面臨著嚴峻的傳承危機。蓋說詩和引詩不同,引詩可以斷章取義、各取所求,說詩則必須符合詩詞自身的表意規則及互文語境。詩詞表意具有含蓄性、暗示性和跳躍性,“語碼”系統更為獨特,不像散文語言那樣直白、連貫、易解,更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社會話語相去甚遠。《文心雕龍•知音》云:“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詩是抒志摛文、將情志外化為文字的“編碼”過程,而說詩則是沿波討源、通過文字探求情志的“解碼”過程。現代學術將“研究”與“創作”斷為二事,部分學者的國學功底相對比較淺狹,且缺乏創作體驗,對詩詞這套獨特的“語碼”系統不甚了解,難以還原互文語境,故其說詩,難免隔靴搔癢、支離破碎。而一切研究,不管選題、理論、方法如何,都應該奠基於對文本的準確解讀之上,否則無異於空中樓閣。欲提高對詩詞文本的感悟力和解讀力,除了學習寫詩豐富創作體驗外,揣摩擅於說詩的名家的理路、方法,亦必不可少。

我把自己的這個“杞憂”說給葉嘉瑩先生和三聯書店的鄭勇先生,並提議編選一套“名家談詩詞”叢書,對近代以來國學功底深厚且研究與創作兼擅的名家的詩詞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總結,得到了他們的鼎力支持。具體來說,“名家談詩詞”叢書擬分輯陸續推出,每輯十家,每家一本。每一名家,均邀請對其治學比較熟悉的門生弟子或與其研究領域相近的領軍學者進行編選:從該名家的所有說詩文字中擷取精華篇章都為一集,以普及性為主,兼顧學術性和代表性。每本卷首,由編選者撰寫一篇“導讀”,介紹該名家的生平和說詩理念、方法、特點、成就、影響等。整體而言,“名家談詩詞”叢書既由點成線,串聯起了近代以來詩詞研究的學術史,同時也擷英采華,凝聚了近代以來詩詞研究的成果精華,非但普通讀者可藉此走近、了解中華詩詞的“正脈”,專家學者也能由此揣摩路數,提高感悟力和解讀力。

“名家談詩詞”叢書從動議到編選都受到葉嘉瑩先生的關心、指導。王兆鵬、劉躍進、陳水云、蔣寅四位先生欣然出任叢書編委並進行把關。葛曉音、羅時進、張伯偉、彭玉平、戴偉華、曹辛華、繆元朗等先生愉快地接受編選邀請,他們不僅在選目上精心斟酌,而且撰寫了精彩的“導讀”。這些“導讀”,既通俗扼要,亦不乏學術洞見,有些已先期在《文學遺產》《清華大學學報》等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頗受好評。叢書策劃動議與三聯•生活書店一拍即合,鄭勇、廉勇等先生為叢書的出版費心費力,他們不放過任何細節、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感動。對於以上諸位先生的支持與付出,謹致以誠摯的謝意!

好詩凝聚了人生最美好的心志和情感,讀詩可以變化氣質、涵養靈魂。中華詩教也就在這“好峰隨處改”的快意閱讀中傳承、光大,社會風氣也就在這“潤物細無聲”的陶冶煦育中好轉、凈化。希望大家喜歡這套多方殊勝因緣共同襄贊而成的“名家談詩詞”叢書,一起欣賞好詩,共同創造美好的人生和世界!

陳 斐


目次

導 讀 陳水云 1


談 詩

“采詩”和“賦詩” 18

東風世界話梅花 30

杜甫與高適 40

杜詩札叢 46

讀《長恨歌》 63

讀《琵琶行》 75

說蘇軾的西湖詩 83


說詞體

詞的形式 86

長短句 89

詞的分片 92

詞的轉韻 99

唐宋詞聲調淺說 103

詞調與聲情 118

詞調約例 122

填詞怎樣選調 134

宋詞用典舉例 137

填詞四說 142

釋令詞 186

說小令的結句 189


論詞史與詞人

唐宋詞敘說 200

唐宋詞發展的幾個階段及其風格 215

論韋莊詞 228

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238

論陸遊詞 247

辛詞論綱 259

讀辛棄疾的詞 277

論陳亮的《龍川詞》 288

姜夔的詞風 301

《楚辭》與宋詞 316

西湖與宋詞 326


月輪樓說詞

盛唐時代民間流行的曲子詞 348

敦煌曲子詞 351

中唐時代的文人詞 354

不同風格的溫(庭筠)、韋(莊)詞 358

花間詞體 364

南唐詞 367

馮延巳和歐陽修 372

範仲淹多樣風格的詞 376

漫談柳永的《雨霖鈴》和《八聲甘州》 382

蘇軾最早的一首豪放詞《江城子•密州出獵》 391

蘇軾的悼亡詞 394

蘇軾的中秋詞《水調歌頭》 397

秦觀的《踏莎行》和《鵲橋仙》 401

李清照的《醉花陰》和《聲聲慢》 405

陸遊的《夜遊宮•記夢寄師伯渾》 409

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411

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420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423

辛棄疾的《西江月•遣興》 426

鵝湖之會 429

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434

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438

高登《好事近》 442

陳維崧《南鄉子•江南雜詠》 445

陳維崧《賀新郎•纖夫詞》 448


西溪詞話

溫庭筠的小令 452

蘇軾的《江城子》 455

陸遊的《鵲橋仙》 457

陸遊的《卜算子•詠梅》 459

辛棄疾的農村詞 461

文及翁的西湖詞 465

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468

“欲說還休” 471

“千峰云起” 474

李清照的豪放詞《漁家傲》 477

周邦彥的《滿庭芳》 480

談有寄托的詠物詞 484


說詞論

詞論八評 490

評李清照的《詞論》 500

談範開的《稼軒長短句序》 506

讀張炎《詞源》 508


書摘/試閱

李清照的豪放詞《漁家傲》

《花間集》裡兩位大作家溫庭筠和韋莊,他們的風格是不同的:溫密麗而韋疏宕。這兩種風格就是後來婉約派與豪放派的苗頭。如周邦彥等是婉約派,辛棄疾等是豪放派。

但是這兩派作家作品風格往往是不能截然分開的。豪放派作家像辛棄疾有許多婉約的作品,婉約派作家也有豪放的作品。現在舉李清照來談談。

李清照是一位可以代表婉約派的女作家,她的《聲聲慢》《醉花陰》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這些詞多半寫閨情幽怨,它的風格是含蓄、委婉的。但是在她的詞作中也有一首風格特殊的《漁家傲》。這是一首豪放的詞,她用《離騷》《遠遊》的感情來寫小令,不但是五代詞中所沒有的,就是北宋詞中也很少見。一位婉約派的女詞人,而能寫出這樣有氣魄的作品,確實值得我們注意。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整首詞都是描寫夢境。開頭兩句寫拂曉時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還沒有人在詞裡描寫過大海。“天接云濤”兩句用“接”“轉”“舞”三個動詞,來寫海天動蕩的境界。“星河欲轉”,點出時間已近拂曉。“千帆舞”寫大風,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

可能是因為李清照是山東人,對海的見聞比較多,所以寫得出這樣的境界。上片第三句“仿佛夢魂歸帝所”,意思是說:我原來就是天帝那兒來的人,現在又回到了天帝處所。這和蘇軾《水調歌頭》中秋詞“我欲乘風歸去”之“歸”字意義相同。“歸何處”句,著“殷勤”二字,寫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換頭“我報路長嗟日暮”二句的感慨。《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就是李清照“路長日暮”句的出處。這句子的意思是說人世間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時代的婦女,縱使學詩有驚人之句(“謾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長日暮”,找不到她理想的境界。末了幾句說,看大鵬已經高翔於九萬裡風之上;大風呵,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萊三島去吧(“九萬裡風”句用《莊子·逍遙遊》,說大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扶搖,旋風;九是虛數)!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女作家,何以能寫出這樣豪放的作品來呢?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中,女子生活於種種束縛之下,即使像李清照那樣有高度修養和才華的女作家也不能擺脫這種命運,這無疑會使她感到煩悶和窒息。她作了兩首《臨江仙》詞,都用歐陽修的成語“庭院深深深幾許”作為起句,這很可能是借它表達她的煩悶的心情。她要求解脫,要求有廣闊的精神境界。這首詞中就充分表示她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但這種願望在她生活的時代的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於夢中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在這境界中尋求出路。然而在那個時代,一個女子而能不安於社會給她安排的命運,大膽地提出衝破束縛、向往自由的要求,確實是很難得的。在歷史上,在封建社會的婦女群中是很少見的。

這首風格豪放的詞,意境闊大,想象豐富,確實是一首浪漫主義的好作品。出之於一位婉約派作家之手,那就是更其突出了。其所以有此成就,無疑是決定於作者的實際生活遭遇和她那種渴求衝決這種生活的思想感情;這絕不是沒有真實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語的人所能寫得出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