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程千帆沈祖棻學記(簡體書)
滿額折

程千帆沈祖棻學記(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5 元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8739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程千帆沈祖棻夫婦均為現當代著名文史專家、詩詞大家,曾先後擔任武漢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的教授,為改革開放後古典文學研究領域人才的培養和古典文學研究、古籍整理與研究基地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程千帆沈祖棻年學記》以程千帆的生平記略、學術思想、有朋詩札、師門掠影、序跋與評論五個部分和有關沈祖棻生平、創作與學術的一組文章組成,是了解二位先生人生經歷和治學思想、方法特點的又一力作。書中隨處可見南大薪火相傳的竭誠努力,師徒之間的友情。

作者簡介

程千帆(1913—2000)

湖南寧鄉人,1936年金陵大學畢業,歷任金陵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副教授、教授,1978年起,任南京大學教授,兼任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長、南京市文聯名譽主席,《中華大典·文學典》、《全清詞》主編等,著名文史學家、教育家,主要著作有《程千帆全集》等。

此書初版於1997年,距今已過去了22年。近年常有師友相詢,希望此書能夠重印。現在,在貴州人民出版社李立樸、徐一兩位先生和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徐興無教授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下,她終於和讀者見面了!

這次重印,在保持原書總體面貌、訂正文字舛誤的同時,篇目亦略有調整,特別是增加了一些新的文章。這些文章,或追記先師和沈祖棻先生的生平行事,或探究其學術思想和方法,或評論其學術著作和文學創作,或回望和描繪其生活側影,多可補原書之不足,相信會有助於人們對兩位先生的進一步認識和理解。

在此書初版的後記中,我曾提出過一個問題,即,像程先生這樣的老一代知識分子,何以一生屢遭挫折,卻仍能做出令人矚目的成就呢?後來,先生自己作出了解答。他說:“我這一生逢到的可以說是多災多難,但不管怎麼樣,我沒有沉淪下去。這個原因,如果說得冠冕堂皇一些,就是對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有深厚的感情。我所接觸到的各種思想,也是要用傳統文化來加以衡量,也就是'批判地接受'。(略)我總感覺到中華民族無權沉淪下去。如果說這個文化中沒有一種真正合理的內核,她為什麼亡國多少次又站起來?從小的方面說,我是感覺到我個人總可以對國家人民有所貢獻的,你們讓我這樣下去,我不服。所以,這是對祖國文化傳統的理解,也是對個人的自信。(略)我覺得也要使後人知道,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不是那麼容易被摧毀的,哪怕很軟弱,但是又很堅強。這個傳統從古代,《春秋左傳》、《戰國策》中記載的故事,到明清之際的顧炎武、黃宗羲,一直到辛亥革命,沒有斷過。”(《桑榆憶往·引子》)夫子自道,已勝過弟子所述多多了。

先師對沈先生的創作和學術也有一個很恰當的評價。他說:“(沈祖棻)首先是一位詩人、作家,其次才是一位學者、教授。她寫短篇小說,寫新詩和舊詩,主要的寫詞,這是她的事業,而教文學則只是她的職業。她是以自己豐富的創作經驗來欣賞、體會、理解古代作品的,她接觸那些名著,主要是依仗心靈,而不是,至少不僅是可以觸摸的語言文字,所以往往能夠形成妙達神旨的境界。”(《〈宋詞賞析〉台灣版序》)先師與沈先生為“四十年文章知己,患難夫妻”,此語亦足資學人體味也。

自先師1978年移硯南京大學迄今,已過去了40年。2019年,是沈祖棻先生110週年的誕辰。2020年,程先生逝世20週年。謹以此書的重印紀念兩位先生!

戊戌冬受業鞏本棟謹記於金陵有容齋

目次

上輯程千帆學記
一、生平記略
閒堂自述(程千帆)
附:程千帆簡歷
有恆齋求學記(程千帆)
珞珈山下四人行(金克木)
白頭來此教諸生——程千帆先生的治學與人生(徐明祥)
匡老!是您,給了我二十年的學術生命(程千帆)
“詩帆”猶照夕陽紅——程千帆先生小記(馮亦同)
千帆,你安心地走吧(陶芸)
二、學術思想
關於治學方法(程千帆)
詹詹錄(程千帆)
答人問治詩(程千帆)
從小說本身抽像出理論來(程千帆)
關於知識爆炸與基本功的對話(程千帆)
打好基礎,拓寬視野——與碩士生的一次談話(程千帆)
敬業、樂群、勤奮、謙虛——關於博士生培養的談話(程千帆)
兩點論——古代文學研究方法漫談(程千帆)
發揚實事求是學風,做好古籍整理工作——在第三次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會議上的發言(程千帆)
訪程千帆先生(《文學研究參考》記者)
老學者的心聲——程千帆先生訪談錄(程章燦等)
貴在創新——關於學術論文寫作的問答(程千帆、鞏本棟)
《古典詩歌論叢》後記(沈祖棻)
《治學小言》後記(陶芸)
程千帆先生的詩學歷程(周勛初)
千帆詩學一斑(舒蕪)
《程千帆詩論選集》編後記(張伯偉)
程千帆教授學術之品格——《程千帆選集》評介(韋斯予)
《江湖詩派研究》序(節選)(傅璇琮)
悼千帆先生(王元化)
坦然(朱正)
古典學者的當代意識——追憶程千帆先生(陳平原)
“行道救世,保存國粹”——程千帆先生的精神遺產(張伯偉)
“有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程千帆先生詩學研究的學術史意義(張伯偉)
文藝學與文獻學的完美結合——程千帆先生的古代文學研究(鞏本棟)
三、友朋詩札
《程千帆友朋詩札輯存》題記(張伯偉)
常任俠先生書(一首)
錢鍾書先生書(三首)
清水茂先生書(一首)
週一良先生書(二首)
黃焯先生書(一首)
楊公驥先生書(一首)
聶紺弩先生書(三首)
劉道龢先生書(一首)
劉道龢先生詩(一首)
姚雪垠先生書(一首)
成善楷先生詩(一首)
周策縱先生書(一首)
舒蕪先生書(二首)
繆鉞先生書(二首)
陳永正先生書(一首)
林庚先生書(一首)
吳白匋先生書(一首)
王季思先生書(一首)
黃裳先生書(一首)
四、師門掠影
春風化雨,永潤心田(王淡芳)
從《閒堂文藪》未收的三篇文章回憶千帆師當年對學生的關切(劉彥邦)
師澤綿綿(陸耀東)
珞珈山憶舊二則(程一中)
瑣憶和程先生在一起的日子(楊翊強)
終生受用的一席話(吳志達)
師德最難忘(呂永)
程千帆先生的詩教(徐有富)
程先生對我說的第一句話(莫礪鋒)
師範(張三夕)
永遠的芬芳(張宏生)
一代名師千帆先生(蔣寅)
最後一次錄音(曹虹)
壯心不已(嚴杰)
大師的眼光(李立樸)
立雪瑣記(程章燦)
一件化俗為雅的小事(張伯偉)
千帆先生與我的師生之緣(鞏本棟)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陳書錄)
我的會心(於景祥)
千帆先生與書(厚華)
五、序跋與評論
《校讎廣義》敘錄(程千帆)
書林盛事,學術大業——讀程千帆、徐有富著《校讎廣義·目錄編》、《版本編》札記(張三夕)
校讎學重建的奠基之作——評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陶敏)
《史通箋記》評介(周勛初)
《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日譯本序(程千帆)
《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韓文版序(張伯偉)
評程千帆著《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村上哲見)
文史結合的典範——讀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鞏本棟)
《兩宋文學史》後記(程千帆)
評程千帆、吳新雷先生的《兩宋文學史》——兼談文學史編寫的若干問題(趙昌平)
《被開拓的詩世界》後記(莫礪鋒、張宏生)
評程千帆等著《被開拓的詩世界》(張三夕)
《文論要詮》自序(程千帆)
《文論十箋》後記(程千帆)
《沈祖棻程千帆新詩集》前言(陸耀東)
歷史的痕跡——評《沈祖棻程千帆新詩集》(葉櫓)
《閒堂詩存》序(錢仲聯)
與程千帆書(朱自清)
《程千帆詩選》跋(莫礪鋒)
莫信詩人竟平淡——悼千帆師(莫礪鋒)
《全清詞》序(錢仲聯)
《全清詞·順康卷》序(饒宗頤)
重睹中興之盛——《全清詞·順康卷》第一、二冊出版(苗言)
讀《日本漢詩選評》(傅璇琮)
《駢字類編音序索引》序(朱祖延)
別有天地的索引事業——索引及《駢字類編音序索引》(劉尚慈)
前無古人的箋注(舒蕪)
密旨深衷皆肺腑,長書短簡俱文章——讀《閒堂書簡》(莫礪鋒)
“乾坤消息一真胎”——《閒堂文存》書後(曹虹)
《程千帆書法選集》序(程章燦)
附錄
一程千帆著述目錄
二程千帆生平及著述評論資料存目
下輯沈祖棻學記
沈祖棻小傳(閒堂)
上汪方湖、汪寄庵兩先生書(沈祖棻)
詞林舊侶(尉素秋)
吳天寥廓憶詞人(吳調公)
吊珞珈山上的幽靈——記女詩人沈祖棻(顧學頡)
《沈祖棻創作選集》序(舒蕪)
“有斜陽處有春愁”(喬以鋼)
《涉江詞稿》序(汪東)
《寄庵隨筆·涉江詞》(汪東)
《涉江詞》敘錄(程千帆)
《涉江詞外集》跋(程千帆)
《涉江詩稿》跋(程千帆)
題《涉江詞》二首(章士釗)
寄庵出示《涉江詞稿》囑為題句因書絕句五首奉正(沈尹默)
千帆惠示子苾新詞賦贈(佘賢勳)
千帆寄示子苾夫人詩詞遺著二卷,忙中急展讀,不忍釋手,因題寄千帆致敬。時年八十有二,已龍鍾昏聵,不計工拙,情不自禁也(朱光潛)
讀沈祖棻遺著《涉江詞稿》、《涉江詩稿》(荒蕪)
[聲聲慢]題沈子苾祖棻《涉江詞稿》(林思進)
[高陽台]題《涉江詞(乙稿)》(沈尹默)
[木蘭花慢]為祖棻作《涉江填詞圖》併題(汪東)
[望江南]分詠近代詞家(姚鵷雛)
[浣溪沙]讀《涉江詞》贈千帆子苾伉儷(劉永濟)
[祝英台近]題《涉江詞》(龐俊)
[一絡索]題《涉江詞》(夏承燾)
[踏莎行]奉題子苾夫人《涉江詞》(施蟄存)
[鷓鴣天]讀《涉江詞》喜題小詞以志欽挹(周昌樞)
[鷓鴣天] 子苾逝世忽近期年為刊遺詞愴然成詠二首(程會昌)
近百年詞壇點將錄(一則)(錢仲聯)
近百年詩壇點將錄(一則)(錢仲聯)
北山樓鈔本《涉江詞鈔》後記(施蟄存)
《涉江詞》(黃裳)
沈祖棻《涉江詞》的美學特色(陳望衡)
江山·斜陽·飛燕——沈祖棻《涉江詞》憂生憂世意識試解(施議對)
從李清照到沈祖棻——談女性詞作之美感特質的演進(葉嘉瑩)
愛國詞人沈祖棻及其《涉江詞》(張春曉)
談藝日記(一則)(劉白羽)
“似花還似非花”——紀念詩人沈祖棻(金克木)
冷翠軒詞話(一則)(劉夢芙)
《微波辭》序(徐仲年)
《宋詞賞析》後記(程千帆)
《宋詞賞析》台灣版序(程千帆)
讀《宋詞賞析》(張志岳)
《唐人七絕詩淺釋》後記(程千帆)
學古詩的門徑——讀沈祖棻著《唐人七絕詩淺釋》(蔣寅)
附錄
一沈祖棻著作目錄
二沈祖棻生平及著作評論資料存目
編後記(鞏本棟)
(增訂本)附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